分享

唐宋时期的科举制

 若悟369 2023-05-12 发布于安徽
文章图片3

| 史谈a

编辑 | 史谈a

前言

科举制是一种较为先进的选官制度,它要求有资格参加考试的人必须通过科举考试,唐宋时期,随着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科举制在各阶层中得到了进一步推广。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在各阶层中都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它为寒门子弟提供了一条改变命运的途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因此,笔者将从科举制的发展历程、科举制度对社会的影响、科举制与封建王朝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简单地论述。

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文章图片4

科举制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并在隋唐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一种较为完备的选官制度。隋朝开皇九年,隋文帝杨坚开始实行科举制,并在隋王朝实行了九年。

隋朝的科举制也被称为“分科取士”,这一时期的科举制是我国古代最为完善的选官制度。

唐朝初年,李渊建立了唐朝,唐朝建立后,为了选拔优秀人才进入朝廷当官,于贞观三年开始实行了“制举”制度。太宗时期,制定了新的科举制度。

太宗时期规定“取士以经义为先”,这是因为在当时儒家经典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依据,在这一时期,科举制度已经初具雏形。

到了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开始改革科举制度,并制定了“殿试”制度,殿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朝廷内进行的公开选拔人才的考试,这一考试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与重视。

开元八年,唐玄宗对殿试制度进行了改革,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到了天宝年间,唐玄宗正式宣布实行“开科取士”制度,这一政策得到了很多知识分子的支持与拥护。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爆发。唐僖宗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于公元880年开始实行“广开才路”的政策。

文章图片5

黄巢起义爆发后,唐朝廷为了维护统治,于公元885年再次实行了“开科取士”政策,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科举考试的范围。

宋朝建立后,赵匡胤在建立宋朝初期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他将殿试与科举考试相结合,殿试主要是在朝廷之内进行,科举考试则在地方进行,到了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并被其他朝代所效仿。

总的来说,科举制是我国古代最完善的选官制度之一,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了封建政权的统治,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

科举制度对社会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科举制度对当时社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科举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为寒门子弟提供了一条改变命运的途径。

由于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使得人们接受儒家文化。

唐宋时期,科举制与科举制相结合,使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实现阶层跨越,尤其是在宋代,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其内容也不断丰富和完善。

文章图片6

宋代科举考试有“三舍法”、“誊录法”等方式,使得录取人数不断增加,此外,宋代科举制还实行了“锁院制”等措施,这些措施使得科举制度更加完善和健全。

与此同时,宋代科举考试制度也出现了一些弊端,比如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这与唐宋时期统治者所推崇的“礼治”思想相悖。

再比如科举制是通过考试的方式进行选拔官员,而官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国家能否稳定地运行。

因此,唐宋时期科举制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当时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其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到科举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国家选拔人才,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但它的弊端也不容忽视,首先,科举制的存在导致了官本位思想的形成。

我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重农抑商一直以来都是封建王朝所推崇的,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而忽视国家的利益。

文章图片7

因此,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人们便将目光转向了科举考试,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在生活中会更加注重个人利益而忽视国家利益,这导致了我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出现了偏差。

其次,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我国传统的“礼治”思想,礼治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所推崇的治国思想。

科举制与封建王朝之间的关系

科举制是一种较为先进的选官制度,它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从政治方面看,科举制是对封建政权的一种维护。

科举制为封建政权提供了人才资源,这也是其统治地位稳固的原因之一。

从经济方面看,科举制促进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也是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科举制为封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资源,为封建社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因此,科举制也被认为是封建政权强盛的一个重要原因。

文章图片8

从思想文化方面看,科举制为封建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科举制为封建思想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也是其发展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封建思想文化领域,科举制为其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科举制度从考试科目上来讲,打破了门阀制度的束缚,促进了人才选拔的多样化,从根本上扭转了科举人才主要来源于世家大族的局面。

在科举制度下,寒门士子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仕途,这是对封建门阀制度的一种冲击。

从社会环境方面看,科举制维护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封建统治者通过科举制选拔官员,这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局面。

科举制为封建王朝选拔了大量的人才,为社会安定提供了基础,科举制使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安定因素得到有效地解决,从而维护了封建政权的稳定。

文章图片9

从科举制的自身特点来看,科举制有其自身的不足,科举制作为一种选官制度,它的设立初衷是为了选拔优秀的人才,从而提高国家的整体素质,推动社会进步。

但在实践中,科举制却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科举制要求考生必须通过考试才能进入仕途,这就导致了考生为了能够参加考试而弄虚作假。

另外,科举制选拔的官员不一定都是优秀的人才,还存在许多滥竽充数之人,这些都导致科举制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

其次,科举制度造成了“十年一科”的现象,这就使许多有真才实学之人在政治上得不到施展,他们怀才不遇便转而追求经济利益。

再次,科举制限制了考生的自由,这就使得一些士子产生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这也导致了士子们对于政治的冷漠和不关心,他们在科举考试中积极进取,但在政治生活中却碌碌无为,这些都影响了科举制的实际作用。

文章图片10

科举制的影响和科举制度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实施,是我国封建社会从奴隶社会过渡的标志之一,科举制度为统治者选拔人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而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又促进了封建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

从其实行到最后的废除,科举制都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其中就包括它为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文章图片11

此外,科举制度还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学、史学、哲学等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对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总之,科举制度对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打破了贵族世袭制,促进了政治制度的变革。

它为广大寒门子弟提供了改变命运的途径,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数;它对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一点在唐朝和宋朝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科举制度废除后,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很深的影响,它为我国古代封建教育事业和文化艺术提供了良好地平台,促进了文学、史学、哲学等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文章图片12

同时,它也极大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使教育事业从封建社会初期就得到了发展,并为我国培养出大量人才。

结语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选官制度,它是以科举取士为核心,以科举制为中心,以学校教育为基础的选官制度。

从隋代开创至宋初完善,一直都是我国封建时期最为重要的选官制度,在唐宋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科举制度对于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使得人才流动变得更加自由,有利于打破阶层之间的藩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文章图片13

同时,科举制度也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科举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它促使封建王朝选拔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官员,并且这也为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集团内部腐败提供了一定的政治条件,因此,在科举制的影响下,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腐败现象。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社会最为重要的选官制度,它为中国古代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与进步,科举制也逐渐出现一些弊端,科举制度并不能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它只是作为一种选官制度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发挥着不同作用,科举制只是一种政治制度,它不能决定整个国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我们在看待一种政治制度时应该辩证地去看待。

文章图片14

参考文献

[1]张世平:《科举制度概论》,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2]王正兴:《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刘笑敢:《科举与宋代的人才流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

[8]张宏杰、周海全、杨建伟主编《科举制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