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潇洒播诵(1507)诵读趣解诗经《郑风·叔于田》是赞美?还是捧杀?

 我是肖洒 2023-05-13 发布于河南

叔于田

 诵读:肖洒     趣解:南一号




▼滑动查看更多






叔于田



【原文】

叔于田,巷无居人。

岂无居人?

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无饮酒。

岂无饮酒?

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适野,巷无服马。

岂无服马?

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译文

阿叔纵横在猎场,

街上无人如空巷。

难道真是无人巷?

只是没人比叔强,

英俊仁厚义满腔。

阿叔骑射在猎场,

街巷无人饮酒畅。

果真无人饮酒畅?

只是没人比叔强,

英俊威仪好酒量。

阿叔驰骋在猎场,

街上车马无一辆。

为何车马无一辆?

只是没人比叔强,

英俊勇武又豪爽。

解读

这是一首写给“叔”的赞美诗,笼罩着浓厚的魔幻色彩。其最魔幻之处,胜在耐读,一遍有一遍的味道。初读时,聚焦于“赞”,一位英俊潇洒、英姿飒爽、酒品高尚、武艺高强的帅哥形象跃然纸上,不免将赞美者定义为一位春心荡漾的妙龄女子,以“情人眼里出潘安”的审美偏好来看自己的意中人,那叫一个完美无瑕。再读时,疑心渐显,这没边没沿没底线的夸奖,咋看咋透着“惯着你”的居心叵测?如果胆敢读第三遍,一个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傲慢公子哥形象呼之欲出。这层层布控、步步惊心、频频转场、眼花缭乱,莫非,诗人是个魔术师?

没错,不会变魔术的诗人不是好侦探。假如福尔摩斯穿越至《郑风·叔于田》,定会迅速启动逻辑推理思维,分析诗歌再现的三个场景,听取脑细胞们异口同声汇报侦查结果:这位大叔不是一般人!

有关诗歌主旨,围绕“叔”的身份,可谓是千年聚讼。有人说是“刺庄公”(《毛诗序》),有人说是“美叔段”(欧阳修《诗本义》),而力挺“郑风淫”的朱熹诗集传》“或疑此亦民间男女相说之词也”。现代专家学者倾向于立足诗歌文本,认为“叔”非特指,诗歌是对一位年轻猎人的盛赞。 

撇开历史背景不说,咱就诗论诗,这位“叔”像极了——

少女眼中的完美情郎

诗歌共三章,重章叠咏,四言句式,纯用赋法,语言流畅和谐,情节起伏转折,取材于“叔”的猎事,却巧妙地将视线投射在“叔”的身后街巷,从“巷无居人”“巷无饮酒”“巷无服马”三个角度,侧面狂夸“叔”的出类拔萃、非同凡响。

叔一出门打猎,巷子里就没人了。巷子里真的没人了吗?错!不过是没有能和叔相提并论的人了而已。叔一举行打猎前的饮酒礼,巷子里就没人喝酒了。巷子里真的没人喝酒了吗?错!只不过是没人能比得上叔的酒风而已。叔一驾马乘车驰骋郊野,巷子里就没人驾车马了。巷子里真的没有车马了吗?错!只不过没人能比得上叔的英武驾姿罢了。

别出心裁的设问自答句式,艺术高超的极度夸张之笔,霎时间,一个气宇轩昂、纵横猎场、箭无虚发的青年男子形象如在眼前,俘获了一众少女心,烧红了万千情敌眼!三个“洵”字,表明了夸人者的诚心可鉴;三个“无”字,表白着“我的眼里只有你”的不二心迹。从古代男子“伯仲叔季”的排行规则来看,《将仲子》的主角是翻墙赴约的二哥哥,而《叔于田》的主角则是颜值高、酒量好、骑射妙的三哥。《郑风》是夸了二哥夸三哥,咱最不缺的就是哥。

在痴心小妹看来,三哥哥哪哪都好,不接受哪怕一丢丢反对、一丝丝争议。是你是你就是你,只有你,认定你,整个世界都是你,欣赏之意、仰慕之心、崇拜之情溢于言表,读诗人似乎看到了少女脸上的红晕,似乎品到了少女心中的甜蜜。经确诊,这是妥妥滴恋爱脑,无药可医无方可治。

不过,各位,千万不要入戏太深,先来盆凉水冷静冷静。刚不是说了嘛,这是一首魔幻主义诗歌,不妨耐下心来多读几遍,让痴狂的心回归淡定。走,咱去两千多年前这片商周故地散个步,透过历史迷雾重重,拨开春秋政坛阴影,解读乱世芸芸众生。

狩猎场上,策马奔腾;搭弓射箭,矢矢中的;围观群众,欢呼声声。他,不可能是普通的猎户。《女曰鸡鸣》中的猎户,早起“弋凫与雁”,工具简陋,技术原始,所获甚少。而本诗中的“叔”,一旦去打猎,不光排场大到万人空巷,还要举行隆重的饮酒礼来壮胆,并且驾着车马。要知道,先秦时期,马可是国家战略物资,而打猎本身就具有军事演习的性质。

所以,这位叔,明着看,酒风和畅,装备精良。暗着猜,不是王公,就是贵族。

争议可以不理,故事不可错过。每个称职的读者,都应该拥有一颗敬业的八卦之心,不可冷落历史这个编故事的高手。

骨灰级偏心老妈

听李山教授讲《春秋五霸》时,最先惊爆人眼球的,就是武姜。

武姜,既是郑武公的大老婆,也是郑庄公和共叔段这对注定日后互相残杀的皇族兄弟共同的亲娘,还是史上最有名的偏心狂。只因生大儿子时难产,就恨上了大儿子,还恶毒地给大儿子起名“寤生”,也就是难产的意思,真够难听的!于是乎,郑庄公从小就不受母亲待见。他本来还以为母亲的冷脸乃天性使然,直到弟弟出生,他才知道,原来母亲不是不温柔,只是对他不温柔;母亲不是不慈爱,只是对他不慈爱。不平衡的母爱天平,必然带来不平衡的心理阴影。

武姜到底有多偏心呢?她不光持续给小儿子独宠,还频频给大儿子挖坑。先是给老公郑武公吹枕边风,建议废嫡立幼,让小儿子当接班人。所幸郑武公耳根子不软,不愿意干有违国法的事,这才保住了大儿子的继承权。等郑武公死了,大儿子继位,史称郑庄公。

大儿子都当上君主了,武姜还是偏心不改。你当君主了怎么着?我还是你娘,我还是不爱你。这老太太一刻也没息了帮小儿子谋反的心,一会要求郑庄公给弟弟封在险要之地,以利于日后叛变;索地不成,她又和被封到京地的小儿子隔空密谋,不断扩大势力范围;最后,终于感觉小儿子翅膀硬了,母子俩策划里应外合、推翻老大的统治,老母亲主动请缨,负责为小儿子打开郑国都城大门,要当小儿子弑兄上位的见证者……

俗话说,不作不死。武姜和小儿子段终于发动了对郑国的进攻,却被早有准备的郑庄公一举击溃。这便是历史记载的“郑伯克段于鄢”。失败的段逃亡到 “共”这个地方,从此就叫“共叔段”了。武姜被软禁,离京都远远的,郑庄公发誓“不及黄泉,不相见也”。

那么,这个故事,到底和《叔于田》有啥关系呢?这得从段在母亲支持下的无法无天说起。首先,武姜代其向君主索要优越地段未果,段被封在了京地,被京地人民称为“京城太叔”,这就和“叔”扯上关系了。接着,京城太叔在母亲的撑腰下嚣张跋扈,先是超规格建都,建的比郑国的都城还大;然后,不断扩大地盘,招兵买马发展自己的势力,为打倒亲哥做准备。而《叔于田》,很有可能是他在利用媒体进行舆论造势,以说明自己广得民心。

郑庄公耳不聋、眼不花、脑子也不糊涂,怎么可能对这一切一无所知?但是,他给母亲、弟弟的玩火之举又添了一把火——假装视而不见。无论谁给他汇报弟弟的僭越之举,他都以各种理由回避问题,任其发展。

至此,再读《叔于田》,满篇的盛赞里,就杀机四伏了。从郑庄公的立场看京城太叔,小样儿!你不是从小就习惯被惯着吗?那我就联合全世界一起惯着你,夸你有本事有人缘天下第一,夸到你找不着北,夸到你直撞南墙!

这哪里是赞美,分明是欲抑先扬欲擒故纵,是赤裸裸滴捧杀——

盛捧之下必有蠢货

“捧杀”,以捧为刀,充分体现了郑庄公的深谋远虑。但一个巴掌拍不响,“捧”之所以能“杀”人,离不开被捧者的配合。

人在世间混,哪能不安分?可这京城太叔就太不安分。

人类的固有局限之一,就是爱听好听的。耳朵告诉我们,所有的赞美都实至名归,所有的批评都不怀好意。哪怕这赞美很过分,听的人依然很受用。哪怕这批评很中肯,听的人依然很反感。反正被夸就透心的舒服,就开心;被批评就浑身不得劲,就记恨。可见,夸人,是无需底线的,尽管夸,随便夸,只要你不尴尬,被夸的对象也绝不会尴尬,尴尬的只会是淡吃萝卜咸操心的观众。

宠辱不惊,注定只是一个形容词。你我尚且不能免俗,何况从小就被母亲捧在手心里的段?享受着一路的鲜花和掌声,他的人生字典里压根没收录“低调”这俩字,丝毫不把哥哥放在眼里,既不掩饰自己的野心,也没有任何风险意识。所到之处,赞歌高唱,大家都夸他厉害,他就真的以为自己厉害,老子所向披靡,老子天下无敌,老子不谋反谁谋反?《叔于田》,有可能就是为他公然进行军事演习谱写的颂歌。诗中叠章咏赞,让人心惊胆寒。

《叔于田》这根高高竖起的大拇指,不过是捧杀计划的冰山一角。郑庄公下了一盘大棋,他一直远远地密切关注着段,任由或者说授意天下人去捧他,让他不知自己几斤几两,让他的野心持续发酵,直到胆大包天、发动政变。

当一个人从小被无止境溺爱,自以为了不起,而全世界也都在一旁为他鼓掌、夸他了不起,这是很可怕的,会让这个自以为了不起又被人夸为了不起的当事人,再也没有机会认清自己、认清全世界。他会按自己的幻想持续膨胀,膨胀,膨胀到爆,就像共叔段。这个泡在赞歌里的家伙,一天天愈加为所欲为、目空一切,终于在母亲的呐喊助威下修炼成一个彻底的蠢货,明火执仗、大张旗鼓地闯进哥哥布下的天罗地网。

这一天,郑庄公等得太久。他也许在等迟到的母爱,也许在等兄弟的和解,可他等到的,却注定是母亲和弟弟的联手背叛。手足之情荡然无存,母子关系降至冰点。寒心的,又岂止是郑庄公?母子三人,各怀心事。段的失败,倒映成武姜眼中的绝望、恐惧和怨恨。她的眼里只有小儿子,却没有看见,或者说坚决不愿意看见,倒映在大儿子眼中的绝望、恐惧和怨恨。

郑庄公粉碎了母亲和弟弟的阴谋,也粉碎了对母爱的全部期待。作为儿子,他也许无法断绝母子关系,甚至还要在孝道的绑架之下,与母亲合演一出黄泉相见和好如初的戏,然而,在出生即被嫌弃的儿子心里,哪里有好的“初”?他心中的感情空白,永远无法填补。

这个古老的源于原生家庭阴影的悲剧,不光教我们如何为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还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对待掌声和骂声。在人生的主场,不要太把掌声当真,否则,骂声你也会当真。而这个世界如此诡谲,掌声和骂声可能来自同一批人。我们要做的,是淡然受之、悠然应之、泰然处之,既不在掌声里迷失,也不在骂声中沉沦,始终专注于脚下的路,在行走中看清天高地厚世间险恶人情冷暖,保有自知之明自省之心谦卑之态,不被他人的评价带偏,是为智慧。

当然,读诗的至高境界,是不纠结于历史的点滴真实,体会诗歌的艺术价值、精神价值、审美价值。《叔于田》无疑开辟了极致赞美新境界,其生花妙笔被后世争相模仿。我们必须承认,在任何人际关系中,赞美,既是一种正能量,也是一种高情商,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并适时适度予以赞美,本身就是高尚人格的体现。

无论叔是谁,无论叔何为,且让他在诗歌里独享风流吧!

朗诵、趣解《诗经作品

诵唱、趣解《诗经·周南·关雎》中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朗诵趣解《诗经·周南·葛覃》当娘家成为“诗和远方

朗诵、趣解诗经《周南·卷耳》儿女情长与使命担当

朗诵、趣解诗经《周南·樛木》——论娶媳妇的重要性

朗诵、趣解诗经《周南·螽斯》一首催生之歌

朗诵、趣解诗经《周南 · 桃夭》三千年前择偶观

朗诵、趣解诗经《邶风·绿衣》世间最痛是死别

朗诵、趣解诗经《邶风·北门》压力山大的基层公务员

诵读、趣解诗经《邶风·静女》爱让信物会说话

诵读、趣解诗经《邶风·新台》一桩跨国婚姻骗局带来的启示

诵读、趣解诗经《魏风·伐檀》“打工人之歌” 的 “青檀之志”

朗诵趣解《诗经·唐风·扬之水》里的“恩重如仇”

朗诵趣解《诗经·秦风·蒹葭》 一生一场梦  一梦三千年

诵读、趣解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启明星见证下的爱情初心

朗诵、趣解诗经《郑风·有女同车》“郑声”版“模范情书”

朗诵趣解《诗经·郑风·子衿》慢时光里的诗短情长

诵读、趣解诗经《郑风·缁衣》揭密东周高层“蜜月期”

诵读、趣解诗经《郑风·将仲子》自由恋爱“三重门”

诵读、趣解诗经《郑风·野有蔓草》爱神降临,缘来是你

诵读、趣解诗经《郑风·溱洧》当上巳节遇见情人节

朗诵、趣解诗经《秦风·无衣》秦人的核心价值观

朗诵、趣解诗经《秦风·渭阳》——春秋时期一场史诗级豪华送别

朗诵、趣解诗经《陈风·防有鹊巢》语言的魔性与人心的难测

诵读、趣解诗经《豳风 · 七月》重现西周广阔生活画卷

雅诵、趣解诗经《小雅·鹿鸣》一场豪宴的启示

朗诵、趣解诗经《豳风·东山》——诗意流传与血色浪漫

朗诵趣解《豳风·狼跋》诗经里的漫画与幽默

朗诵、趣解诗经《小雅·车攻》——一场声势浩大的军演

朗诵、趣解诗经《小雅·白驹》——留客,是门技术活

朗诵、趣解诗经《小雅·四月》一条愤世嫉俗的朋友圈

朗诵、趣解诗经《小雅·甫田》一份呈给神的农业工作汇报

朗诵、趣解诗经《小雅·白华》史上规格最高的弃妇

朗诵、趣解诗经《大雅·绵》

朗诵、趣解诗经《大雅·崧高》聆听千古颂歌捕捉“弦外之音”

◆朗诵、趣解诗经《周颂·敬之》歌词里的执政思想

诵读、趣解诗经《商颂·玄鸟》华夏文明来时路

诵解者简介

诵读


肖洒,播音指导,研究生导师,金话筒奖提名,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学习强国”播音朗诵专家团成员,中国诗歌学会朗诵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诗词学会朗诵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演讲与口才分会副会长,河南省演讲与口才学会执行会长。

趣解

赵岩,女,河南永城人,曾用笔名南一号、瞧瞧,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管理学硕士,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爱好阅读、写作,出版散文集《她来人间食烟火》。

点击标题 ↓ 更多精彩

潇洒播诵《道德经》全集

《诗经》诵读、趣解合集

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作品60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