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

 神经内科护理学 2023-05-13 发布于北京

01
穿刺置鞘
常规选择股动脉入路,股动脉穿刺置8F动脉鞘。如果双侧股动脉闭塞或穿刺困难,可考虑尝试经肱动脉入路(右侧病变选用左侧肱动脉,左侧病变选用右侧入路)。很少采用直接穿刺颈动脉入路。

02
导引导管到位

1. 选择 根据主动脉弓的分型、颈总动脉迂曲程度和颈总动脉血管壁的斑块情况选择导引导管。

2. 准备8F导引导管尾端连接Y +三通+加压滴注,泥鳅导丝经Y阀尾端插入导引导管导丝不出头,打开滴注持续冲洗。

3. 置入导引导管进入动脉鞘后进泥鳅导丝20cm左右,透视下将导引导管头端送至升主动脉远端;导丝回撤到导管内,翻转导管头回撤,弹入头臂干(或左颈内动脉);固定导管,出导丝,导丝在动脉腔内摆动前行,导丝头端置于颈外动脉主干;固定泥鳅导丝,沿导丝送导引导管头端至颈总动脉距离病变近侧约2cm 处;导引导管头端轴线要与颈总动脉的走行轴线平行,避免直接抵住血管壁,避开颈总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03
造影
导引导管到位后撤出导丝,常规造影,选择最佳工作角度,再次分析评估病变(测量狭窄病变的长度及血管的直径,计算狭窄率,分析成角、钙化、溃疡斑块等可能影响手术的因素),最后确认手术方案。同时进行颅内段造影,以便术后对比。

04
保护装置
1. 选择根据病变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保护装置。保护伞的直径与狭窄远端颈内动脉直径一致或稍大一点。

2. 准备在保护伞的保护套管内注入肝素盐水冲洗,轻轻拿出Spider,在肝素盐水中轻压保护伞排出其内气泡,将保护伞收入输送导管内透明段(即辅助微导丝快速交换口与保护伞的操控导丝快速交换口之间)。选择0.014in 的辅助微导丝,冲洗后将微导丝的尾端穿入保护伞的输送导管头端,从第一个快速交换口(辅助微导丝快速交换口)穿出。根据病变形态将微导丝头端塑形,从尾端拉微导丝,将微导丝头端拉入保护伞的微导管内,将扭控子安装至微导丝的尾端约100cm 处。将微导丝-保护伞组合准备好。

3. 到位  打开Y 阀,将微导丝-保护伞组合置入8F导引导管。确认进入后旋小Y 阀开口,左手拇指及示指固定保护伞操控导丝和输送导管,右手轻轻将微导丝送入约 10cm。之后用右手将微导丝-保护伞组合送入8F导引导管头端。微导丝露头后,在选择好的工作角度上给路径图。在路径图指引下,旋转扭控子将微导丝小心通过颈内动脉C1 段狭窄处,至颈内动脉C1 段远端较为平直的区域作为保护伞的目标“着陆区”(保护伞目标着陆区域:颈内动脉C1段远端,距离病变约4cm,避免过高——发生痉挛,避免过低——影响支架植入操作)。

通过观察导丝头端摆动情况、透视冒烟或造影确认微导丝头端位于狭窄远端血管真腔内。左手拇指及示指固定微导丝,右手推送输送导管-保护伞操控导丝越过病变部位至“着陆区”。左手拇指及示指固定输送导管 -保护伞操控导丝,右手撤出微导丝。左手拇指及示指固定输送导管,右手推送保护伞操控导丝将保护伞推送至输送导管头端,使滤伞头端marker 和输送导管的marker 重叠。左手拇指及示指在 Y 阀处固定保护伞操控导丝,右手撤下输送导管,保护伞顺利打开。继续撤出输送导管至快速交换孔处。以交换动作撤出输送导管,保护伞位置保持不动。
05
预扩
1. 选择  根据病变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预扩球囊。

2. 准备  注射器用肝素盐水从球囊导管头端冲洗至快速交换孔出水。压力泵抽取半量造影剂约10ml,接三通及球囊导管尾端。旋转三通开关使压力泵与外界空气相通,压力泵头端向上排出泵内和连接管内气体,旋转三通开关使压力泵与球囊导管相通,压力泵尾端向上负压抽出球囊导管内气体,同时泵内造影剂自然流入球囊导管,解除负压备用。也有人喜欢用10ml 注射器抽取半量造影剂8ml,带针头在球囊导管尾端注入造影剂,去掉针头,“半月 - 半月”连接半量造影剂注射器与球囊导管尾端,注射器尾端向上负压抽出球囊导管内气体,同时注射器内造影剂自然流入球囊导管备用。也可去掉注射器,“半月 - 半月”连接已经排好气的压力泵与球囊导管尾端备用。观察心率和血压,如心率<70 / 分,可先给予阿托品 0.5 1mg 静脉推注,心率增快后再进行球囊扩张。

3. 到位球囊导管穿入保护伞导丝尾端,助手固定保护伞导丝。旋开Y 阀,右手送入球囊导管至快速交换孔进入Y 阀内。适当旋小Y 阀,左手拇指及示指在Y 阀尾端固定保护伞导丝,右手推送球囊导管至病变狭窄处,冒烟或造影定位准确后加压扩张。
4. 扩张透视下用压力泵加压,助手读取压力泵读数(有经验者也可用 10ml 注射器代替压力泵操作)。球囊充盈呈柱状,停止踩透视、存图,同时迅速抽瘪球囊。注意每次扩张的时间应尽量短,只要球囊充分扩张(无局限性狭窄),无论扩张后造影残余狭窄是多少,都表明预扩成功,需撤出球囊导管。观察心率、血压,必要时嘱患者咳嗽。如心率下降迅速给予阿托品0.5 1mg 静脉推注,如血压下降立即停止尼莫地平泵入,加快输液速度,必要时给予多巴胺升压。
5. 造影 球囊下撤至导引导管内,造影观察病变扩张情况、残余狭窄率,有无夹层和局部血栓形成,同时观察保护伞的位置,有无血管痉挛,有无造影剂滞留。
6. 撤出球囊扩张满意后撤出球囊导管。透视下观察,保持保护伞位置不移动,左手拇指及示指在 Y 阀尾端固定保护伞导丝,右手撤下球囊导管至快速交换孔处,旋开Y 阀,以交换动作撤出球囊导管,球囊导管头端露出后旋紧Y 阀,撤球囊导管,用肝素盐水纱布擦拭保护伞导丝。

06
支架植入
1)选择根据病变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支架。
2)准备注射器用肝素盐水从头端冲洗至快速交换孔出水。
3)到位支架穿入保护伞导丝尾端,助手固定保护伞导丝,旋开Y 阀,右手送入支架输送系统至快速交换孔进入Y 阀内。适当旋小Y 阀,左手拇指及示指在 Y 阀尾端固定保护伞导丝,右手推送支架至病变狭窄处,定位准确后释放。
4)定位方法:①用椎体或其他骨性标志作参考;②边注射造影剂边对位。
5)释放适当旋开 Y 阀,透视下右手固定支架输送系统操纵杆,左手下拉支架外鞘,平稳释放支架。
6)撤出:透视下观察保持保护伞位置不移动,左手拇指及示指在Y 阀尾端固定保护伞导丝,右手撤出支架输送系统至快速交换孔处,旋开Y 阀,以交换动作撤出支架输送系统,支架输送系统头端露出后旋紧Y 阀,撤下后用肝素盐水纱布擦拭保护伞导丝。

7)造影:观察支架释放后残余狭窄率、支架贴壁情况,有无支架内局部血栓形成,同时观察保护伞位置,有无血管痉挛,有无造影剂滞留。支架植入的成功标准是残余狭窄率50%。

07
后扩张
支架释放后,残余狭窄率<50%,一般不需要后扩张。如果残余狭窄率>50%或支架与血管壁贴合不佳,则需要球囊后扩张,使残余狭窄率达到<50%的标准。后扩球囊一般选较短的球囊,最常用4mm×20mm 5mm×20mm。准备球囊导管及压力泵,球囊导管沿保护伞导丝送至残余狭窄最重或支架贴壁不良处,冒烟定位准确后加压扩张。后扩张前后同样需要立刻关注心率、血压。撤出球囊导管,造影观察残余狭窄率、支架贴壁情况,有无支架内局部血栓形成,同时观察保护伞位置,有无血管痉挛,有无造影剂滞留。
08
保护伞回收
1. 准备在一开始就准备好保护伞回收装置,注射器用肝素盐水从头端冲洗至快速交换孔出水。
2. 到位保护伞回收装置穿入保护伞导丝尾端,助手固定保护伞导丝,旋开Y 阀,右手送入保护伞回收装置至快速交换孔进入Y 阀内。适当旋小 Y 阀,左手拇指及示指在Y 尾端固定保护伞导丝,右手推送回收装置通过支架至保护伞处。使回收装置头端标记与保护伞标记重叠。左手可继续推送回收装置,右手下拉保护伞导丝,将保护伞全部或部分回收到装置内,握住保护伞导丝和回收装置,一起撤出体外。

09
造影
行病变处造影,观察残余狭窄率,支架贴壁情况,有无支架内局部血栓形成,前向血流分级。行颅内段造影观察远端血流情况,进行术前术后对比。

10
注意事项
导引导管头端应避开颈总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避免直接抵住血管壁。导引导管头端的轴线要与颈总动脉(导引导管头端放置部位)的走行轴线平行。保护伞的回收有两种方式:①完全回收到回收装置内撤出。②部分回收到回收装置内撤出。
通常是以第一种方式回收,釆用第二种回收方式的情况有:造影证实伞内有巨大的栓子;支架植入后颈内动脉的前向血流与支架植入前相比明显缓慢或中断。釆用部分回收方式的目的是避免过度挤压伞内栓子,造成伞内栓子的破碎、溢出。还要注意回撤保护伞时不要与支架相剐蹭,造成过滤膜破损、栓子脱落。特别是闭环支架的远端及开环支架的全程,回撤时尤其要小心。

在颈动脉支架术中,只在置入保护伞的时候用路径图,之后的手术中取消路径图用骨性标志作为参考。这时要不断地与患者聊天,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心率下降的比例会显著减少,比心率下降后让患者咳嗽还有效,但未行相关研究,仅仅是经验之谈。术前血压控制不宜过低,否则迷走神经反射后出现突然血压迅速下降,难以纠正。如在一个相对较高的血压水平进行支架植入术,球囊扩张后血压居高不下,可采取球囊半充盈,控制治疗血管远端血流,避免发生高灌注,血压控制后再撤出球囊。以上是会议交流的专家经验,学者及其所在中心均未曾试用。

研究发现,下午手术的患者血压波动大,与术前禁食时间长有关。因此所有患者术前必须补液,补充足够的胶体液。下午手术的患者早餐不禁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