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德华|吃鱼头

 文乡枞阳 2023-05-13 发布于安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爱,有人喜欢山玩水,有人喜欢宁静致远,有人喜欢琴棋书画,有人喜欢舞刀论剑……我呢?嘘!专爱美食,而且相当出名。

今日工作餐很丰盛,盘子里有鱼,虽说是昨天剩下的,但还有个完整的鱼头。

我端着饭碗开起了玩笑:“昨天我就瞄上这个鱼头,由于客人在,不好意思下手,兴许客人懂我心,不忍心碎了鱼头身。"真的,说归说,也只不过是过过嘴瘾。现实生活中,吃饭品行我还是有的,不会因为自己的喜好而玩起独食,更不会只顾自己而忽略了别人。

许是我把这个团队当成家了,在这个家庭里,我不知道是自己惯自己,还是大家罩着我,敢在桌面上说出喜欢的食物、喜欢的饮料,还有喜欢的童话。所以团队里的每一位成员都非常了解我。即使在外人面前吹个牛皮,他们都会只看破而不点破。

饭吃了一阵,盘子里的鱼头还是完好无损,有几个人都放了碗筷。这时,桌对面的詹大哥让我把鱼头吃掉,顺便以“鱼头”为题写一篇小文,大哥这招太狠,可不敢接。刘老妹催我快点下筷子,免得鱼头没了识者。俞老弟讲的不知道是真是假,他说吃鱼脑子会变聪明……面对家人们的关爱,我寻思着吃鱼头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好,是不是真的变聪明。于是,结合多年吃鱼头的经历,感觉自己只长了头,没长脑子,聪明就免谈了,依旧用童心看世界、童话聊主题。

我从小喜欢吃鱼,不为别的,就喜欢鱼的那个鲜味。由于那时候的鱼量少 ,除了过年捞塘拉年鱼,能饱眼福和嘴福,其余的都是过节或来客人才有。

兴许是我太喜欢吃鱼,对鱼真是情有独钟,加上自己吃时的囫囵吞枣导致鱼刺多次刺痛喉咙。后来经过摸索,改吃鱼肚子和鱼头。鱼肚子上的肉鲜嫩,但很肥,吃起来有点油腻。鱼头就不一样了, 它没有尖细的刺骨,以大骨居多。而且每一块骨头缝里的鱼肉都非常细嫩,吃了鲜而不腻。我最喜欢啃鱼头骨,只要用嘴咬开骨头,对着空隙用力一吮,鱼脑和鱼骨髓迅速跳进嘴里,滑滑的,黏黏的,吃起来特别的爽。

长大后,鱼越来越多,而且个头很大,当然这与养殖有关。或许是鱼吃的多了,都能分辨出野生和饲养的味道之差。

随着人们美食的多样化,鱼的做法也千变万化了。连鱼摊上的服务都提升了,只要顾客看上鱼的身段,商家都会满足所需。稍稍留心,发现买鱼头的占大多数,真怀疑他们是不是和我一样也被鱼刺刺怕了,还是他们有自己的故事。

我曾对鱼头有所咨询,在百度上搜索过。是不是吃鱼头就聪明呢?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最重要的是二十二碳六烯酸,英文缩写是DHA。俗称脑黄金,是一种对人体非常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唉!吃了这么多年的鱼头,咋就没有一丁点聪明呢,难道我就是那种所谓的“花岗岩”脑子吗?

此刻,面对“家人们”的厚爱,鱼头到底吃还是不吃?为了光盘,我还是要行动……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