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焦点|粮价平稳,供应充足!预计启动小麦托市收购可能性不大

 网络营销袁帅 2023-05-13 发布于北京

【摘要】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丛亮介绍,目前调度情况看,今年小麦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目前长势较好,有望再获丰收,预计新小麦开秤后价格将保持平稳态势。目前来看,小麦、早籼稻市场价格明显高于最低收购价水平,预计启动托市收购的可能性不大。

油菜籽、小麦即将从南向北陆续收获,夏粮收购近在眼前。

5月11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卢景波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受国际粮食市场频繁大幅波动影响,为稳定口粮生产,夯实粮食安全的基础,国家有关部门综合考虑粮食的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适当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水平。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丛亮介绍,目前调度情况看,今年小麦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目前长势较好,有望再获丰收,预计新小麦开秤后价格将保持平稳态势。目前来看,小麦、早籼稻市场价格明显高于最低收购价水平,预计启动托市收购的可能性不大。

“调动地方政府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是首要任务。无论是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各地政府都要担负起粮食安全的责任,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对产粮大县加大奖励力度,创新粮食产销区合作机制。同时,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在主产省的产粮大县实行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全覆盖,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放心种粮。”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最低收购价连续多年提高

多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了粮食生产,其中从2004年开始国家陆续在主产区对稻谷、小麦实行的最低收购价政策,有效保护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稳定稻谷补贴。

值得注意的是,小麦的最低收购价已经连续三年提高,早籼稻连续四年提高,之前中晚籼稻也连续三年提高。而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是每斤1.17元,早籼稻1.26元,均比上年提高2分钱,中晚籼稻1.29元、粳稻1.31元和上年持平。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告诉记者,最低收购价连续多年提高是为了提高粮食种植的比较效益以提升种粮积极性,这一点是政策面利用市场机制和市场力量来对市场和农民在粮食保障与粮食种植方面进行积极引导与调节。

在卢景波看来,这样的安排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保护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有利于保障农民的种粮利益,坚定农民的种粮信心,促进粮食特别是口粮生产供应稳定和市场平稳运行。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最低收购价政策,及时批复在符合条件地区启动托市收购,加强对有关地方和企业的督促指导,进一步发挥好政策的托底作用,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卢景波说。

“除最低收购价政策外,还可以采取其他举措来保障农民种粮积极性,如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植技能和管理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合作社发展,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市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等。这些举措可以提高农民收益和生产效率,增强他们的种粮信心和积极性。”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告诉记者。

启动小麦托市收购可能性较低

受疫情延宕、经济下行、极端天气、地缘冲突等因素影响,近年来的国际粮食市场波动较大。与之相比,我国粮价总体保持平稳,粮食市场始终保持充足供应,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消费需求。

从小麦市场来看,去年以来的国际小麦市场持续震荡运行,而国内小麦连年丰收,产需平衡有余,库存处于较高水平,口粮绝对安全,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事实上,2022年小麦价格高开高走。从5月份新小麦上市,其价格便整体高于往年,年内高点价格已经接近1.7元/斤。但今年以来小麦价格“跳水”,2月份至5月份的陈麦价格持续破关下跌,虽然在此期间偶尔出现回涨情况,但价格难以冲高的疲态已经尽显。据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5月9日,主产区小麦均价为2727.27元/吨,较4月底累计下跌95.91元/吨,跌幅为3.4%。

因此,随着新小麦收获在即,夏粮收购近在眼前,且近期的国际小麦期货价格触及了近两年低点的情况下,新小麦的开秤价格难免已经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据丛亮的介绍可知,目前调度情况看,今年小麦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目前长势较好,有望再获丰收,预计新小麦开秤后价格将保持平稳态势。目前看,小麦、早籼稻市场价格明显高于最低收购价水平,预计启动托市收购的可能性不大。

他表示,将加强市场监测,会同有关方面在符合条件的地方及时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切实发挥政策托底作用,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以上来源 | 记者 |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免责声明 | 仅用于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及设计图片,所有转载的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知识归该权利人所有,新社汇·全媒体矩阵不对相关图片内容享有任何权利。)

-----------------------------------------------

图片来源:网络

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县域经济发展合作服务中台·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袁帅表示,粮食事关国运民生。我国人口基数大,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粮食等农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同时,我国农业发展基础依然薄弱,确保粮食等初级产品稳定供给的压力依然较大,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必须狠抓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调动地方政府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是首要任务。无论是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各地政府都要担负起粮食安全的责任,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对产粮大县加大奖励力度,创新粮食产销区合作机制。同时,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在主产省的产粮大县实行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全覆盖,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放心种粮。

严守耕地数量、质量“双红线”。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线的优先序,确保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完成。确定耕地利用优先序,耕地主要用于粮、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大力推进种源等关键技术攻关,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推进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和精准鉴定评价,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推进重大品种的研发与推广。贯彻落实种子法,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特别要加快大马力机械、丘陵山区和设施园艺小型机械、高端智能机械的研发制造和推广运用。

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聚焦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支持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层供销合作社等各类主体大力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服务,开展订单农业、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活动,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实现有效衔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