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哲学发展历程梳理

 wunianyi 2023-05-13 发布于天津
图片

一、前言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涌现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董仲舒、王充、何晏、王弼、韩愈、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鲁迅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哲学发展的历程

    中国哲学史萌芽于商周之际,成形于春秋末期,截至“五四”运动可分为三个时期:先秦哲学;秦汉至明清之际的哲学;明清之际至“五四”运动时期的哲学,可称为近代哲学。

一、中国哲学史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特征

    1.中国哲学史是从长期以天人合一为主导原则到转向主—客关系式的发展史

 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一是儒家的有道德意义的“天”与人合一的思想;
     二是道家无道德意义的“道”与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儒家的天人合一又分为两类:
一是发端于孟子、大成于宋明道学(理学)的天人相通的哲学思想;
二是汉代董仲舒的天人相类的思想。

天人相通的思想复可分为两派:
一是以朱熹为代表的所谓人受命于天、“与理为一”的思想;
二是以王阳明为代表的“人心即天理”的思想。

天人合一实际上就是不分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而把二者看成浑然一体。

2.中国哲学史是从长期以研究人伦道德为主导到转而注重对自然的认识的发展史

    明清以前,中国哲学史由于重天人合一,把主客看成浑然一体,所以一般地说注重人如何生活于世界之内的人生问题,甚少专门的、明显的关于主体如何认识客体、自我如何认识对象的认识论问题。讲人生问题的哲学叫作人生哲学,讲认识问题的哲学叫作认识论。中国哲学史在明清以前,以讲人生哲学、研究人事或人伦为主,而不注重认识论,从而也不重视对于宇宙之研究,不重视宇宙论。明清以后,中国哲学开始转向主—客二分思想,开始注意主体性或自我意识的原则,这才使认识论问题逐渐成了中国哲学的重要问题。

3.中国哲学史是从长期以“天理”压人的思想为主导到开始反“天理”的发展史

     先秦哲学虽然诸子百家,派别林立,但儒家孔子实中国哲学之真正创始人,孔子之时,无其他学派能与之抗衡,孟子之时,“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但杨墨之言也只是暂行于一时。综观整个先秦哲学之诸子百家,仍以孔孟所代表的儒家为思想界之主流。孔子虽少言“天命”,但并非不言“天命”,他认为“唯天为大”,时人亦认为孔子受命于天。孟子的“天”,主要是指义理之天,仁义理智四端乃“天之所与我者”,孟子明确地把封建道德原理绝对化、客观化为形而上的义理之“天”,然后又以此义理之“天”来压人,孟子是中国哲学史上以“天理”压人的思想之肇端者。
图片

二、主要发展阶段

1.先秦哲学
     周公提出的以德配天的思想,是以后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最早的萌芽。
    春秋时代产生了人为“神之主”的思想,先前的天的人格神的含义受到怀疑。

孔子:
    孔子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孔子以“仁”为根本,孔子提出“正名”,即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为仁和复礼的具体内容。孔子所谓“闻道”,也就是复礼、为仁。
    孔子重人道、重“天命”与人之仁德的结合,而轻知识、轻科学认识,是他的哲学缺乏主—客二分思想、缺乏以主体性为原则的表现。他的这种思想构成了以后整个中国哲学史上儒家思想的特点。

墨子:
   墨子虽然主张有意志的“上帝”,墨子也讲“仁”,但“仁”的含义是“兼爱”,他反对孔子的克己复礼之谓仁。他提倡“兼相爱,交相利”,他的哲学是功利主义。墨子重“耳目之实”,提出了“言必有三表”的判断言论之真伪的标准,墨子显然已初步探讨了认识论问题。

杨朱:
    杨朱主张“为我”、“贵己”、“轻物重生”、“不以物累形”,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注重个人、注重人的独立自主性的思想家,他虽然没有什么理论论证,但多少具有西方主体性思想的闪光。

孟子:
    孟子最早提出较明确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孟子极少讲科学认识,他是孔子重“闻道”的思想方面之继承者和发扬者,他着重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运用于政治社会,他不仅像孔子那样着重讲“内圣”,而更多地讲“外王”。

老子:
    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反对“天”是最高的主宰,提出了天地万物的起源问题,认为“道”或“无”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老子的“无为”是与“道”为一,一任万物之自然的意思,人如能顺乎“道”而无为,则能做到无不为,无不治。这是老子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

庄子: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庄子也认为世界之本原是“道”,“道”是自然的、无意志的。
   庄子认为知识无助于“为道”,甚至有损于“为道”,庄子的这个思想对发展科学认识当然也是有害的。

荀子:
   荀子所讲的“天”是自然之天,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韩非:
   韩非继承和发展了荀子与老子的思想,否认有意志的“天”,认为社会治乱靠人不靠天,仁义道德亦不来源于天。韩非在认识论方面还强调“参验”。

2.秦汉至明清之际的哲学
    先秦哲学,各派林立,百家争鸣,波澜壮阔。秦汉大一统后,思想亦日见统一。儒家思想之主旨是以封建道德的义理之“天”制人,加上儒家对于人伦、政治既有较系统的理论,又有具体的措施,故儒家思想能受到统一后之专制君主的喜爱和提倡。秦始皇采用儒家思想之处颇多,汉武帝、董仲舒更立儒家为正统思想,所以自秦汉以后,特别是自汉武帝以后,中国哲学史便成了长期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历史,一直到明清之际,特别是到鸦片战争以后,才开始逐渐改变这种局面。

秦汉时期的哲学:
   董仲舒在秦汉之际阴阳五行学说混入儒家思想的历史背景下,提出了天人相类的天人合一即“天人感应”说。
  王充在此背景下吸取道家自然主义的观点,批判了天人感应、谶纬思想和阴阳学说。王充强调自然无为,认为“元气”是天地万物之本原,万物非有意志的“天”所创造;他反对董仲舒等人所说的有意志的“天”为人之本原的天人合一观点。王充的认识论与方法论颇有些科学精神。王充反对复古主义,主张今胜于古,他甚至问孔刺孟,反对儒家的礼教。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家学说更为盛行。当时的玄学家们大多以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相混合,《老子》、《庄子》、《周易》成为玄学家们所着重讨论的三本主要著作,即所谓“三玄”。玄学家不像西汉时期的儒家那样主要讲关于具体的宇宙万物之形成的宇宙论,而着重讲抽象的本体论。
    玄学创始人何晏、王弼祖述老庄,“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为本”,而且有生于无。
  玄学的自然主义思想发展到极端,就成了阮籍、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29的立论根据,他们都以放达不拘名教为高,打击了儒家以“天”压人的传统。
   南北朝时期的范缜提出了“形质神用”、“形神相即”等理论,着重反对了佛教的神不灭论。他关于形神的学说是一种身心一元论。

隋唐时期的哲学:
   隋唐时期为中国佛教之鼎盛阶段,但儒学仍为正宗,儒佛之争贯穿于唐代,佛教被迫中国化。

宋明时期的哲学:
    宋明哲学以理学(道学)为主导,它是以儒家孔孟学说为基础、批判吸收佛道某些思想的较完整的哲学体系,是一种新儒学,它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理学家共同关心的主要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问题以及现实的社会和人生问题。他们的哲学仍然立足于儒家的伦理道德观,他们大多吸取了佛教的心性修养学说和道家关于宇宙生成的理论,而又批判了佛道追求虚幻或彼岸和玄学忽视名教的思想。宋明理学虽然流派分殊,但都把中国哲学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哲学特征即天人合一的思想、以研究人伦道德为主旨的思想、以“天”压人的思想发展到了顶峰。

3.明清以后的近代哲学
    明清之际开始兴起了反对天人合一、反对以天理压人欲、反对偏重人伦道德之研究,而转向主—客二分和主体性思想、转向重人欲和个性、转向重自然知识的新思潮,自明清之际到“五四”运动的中国近代哲学史(严格意义下的近代哲学应是从鸦片战争开始)可以说是一部打破中国几千年来旧的哲学传统特别是儒家传统,并进而向西方召唤主体性、个体性和科学精神的历史。“五四”运动使中国近代哲学史达到了西方哲学史上文艺复兴的水平。(以上内容整理自张世英《哲学导论》,内容有删减)
图片
附一:
    下图是根据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整理出来的一部关于中国哲学史的思维导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附二:
中国古代哲学史图表
先秦 - 明清
先秦哲学

人物

         思想

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周礼

仁学:克己复礼;能行五者于天下(恭、宽、信、敏、惠)为 仁由己不由人;己欲立而力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爱人

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 天下之定理。

天命:否定人格化的天;天命有主宰性和必然性;君子畏天命

认识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孟子

仁政以德行仁者王;制民之产;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性善论:人性本善;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 是非之心;人要成就道德,必须反求诸己

养气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包括“明道”和“积义 ”两个方面,即提高对道的领悟,以及道德修养

荀子

性恶论:人性本恶,善良都是人为养成的。礼乐文化,是将人 性的恶转变成善的关键。

天行有常:天道是客观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积极改变世界: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

老子

道论: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根本;道是一,道生万物;道是 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无为和玄德:道无为而无不为,道顺应万物本性,生育万物 却不主宰其命运。

辩证法:有无相生,难易相承;祸福相倚;曲则全,枉则直。

人处世守柔贵雌;不敢为天下先;以德报怨。

政治理论:小国寡民;为腹不为目;绝圣弃智;无为而无不为

庄子

逍遥:逍遥是绝对的自由;达到逍遥的途径是,坐忘、心斋。不仅要忘掉外界物质世界,而且要忘掉自己的肉体、感官、排除形体、知识,使自己与道为一。

相对主义:万物之间的差别都是相对的,从道德角度看,万物 都是一。万物的高低贵贱长短,都没有可观的标准,一切都是随主观而转移,是相对的。

自本自根的道论:道是最根本的;道自主以来就独立自存, 产生天地,赋予鬼神以神通;道无始无终,无边无际、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杨朱

其人:早期的隐士。时代在墨子、孟子之间。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 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墨子

批儒:儒家不信天鬼;儒家厚葬伪哀;提倡礼乐,怠慢生产

兼相爱,交相利: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 而利之;天下所有的人都应当部分高低,彼此相爱;强调无差别、无差等的爱

三表:衡量一种言论的标准——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原察 百姓耳目之实,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逻辑学:最早提出类(类名,类的概念)、故(原因或理由, 强调推论)等概念;

明鬼:肯定天志(天有意志);肯定鬼神存在;天志和鬼神让 人兼爱,奖赏实行兼爱的人,惩罚交相别的人。

后期墨家

义和利:义和利应该是统一的;义不应当只是主观动机,也应 该是可观效果上的利益。

知识的三种来源:亲知(亲身感觉得到的知识)、闻知(由 传授得来的知识)、说知(用推理的方法得到的知识)

逻辑理论:①肯定概念是表示可观事物的(所谓,实也;所以 谓,名也)②把概念分

为三类:达(最高最普遍的名词概念)、类(同类事物的共同感念)、私(专讲某一事物的专有名词或个别概念)③判断分三类,尽(全程判断)、或(特称判断)、假(假言判断)

管子

《管子》四篇:《心术》上下,《白心》上下;哲学思想最浓

精气说:精气就是道;精气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本;人的身体 、智慧、灵魂都是由精气构成。

因之道认识事物,要摒弃偏见,排除杂念,按照事物本来 的样子理解认识;“虚”“一”“静”“因”。

易传

阴阳:天地万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辩证法: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退而变化生;一切事物的产 生和变化都是由于阴阳对立面的交配、交合、交接的结果。

阴阳家

阴阳家:先秦的阴阳家源于古代的方术。

六种数术: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行法(包括面向 和风水)

洪范五行:五行是五种能动的、相互作用的力量。

邹衍:阴阳家代表。五行按照一定顺序相生相克,四季按照五 行相生顺序嬗变;朝代更替也遵循五行相生的顺序。

韩非子

法术势:君主的统治学说。法是统治者公布的统一法令、制度 ;术是统治者任免、考察、生杀官吏的权术;势就是统治者占居的地位和掌握的权力。

自然观和无神论:否定鬼神、否定有意志的“天”;

道、理:第一次把道、理分开;道是万物总体的规律;理是每 一具体事务的具体规律。


汉唐哲学



董仲舒

儒家和阴阳家:将阴阳家的天人关系与儒家的政治、社会哲 学结合在一起

宇宙观:宇宙由十种成分组成:天、地,阴、阳,五行的,木 、火、金、水,人。

天人关系:天有喜怒哀乐,与人相副,天人一也;人副天数 ,人是天的副本;天人感应,人的行为符合天意,天就喜欢,反之,天就震怒。

社会伦理:三纲五常,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仁 、义、礼、智、信

政治学说: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罚、邢;政治过 失必然变现为自然界异常现象。


杨雄和

桓谭

杨雄:事物变化要达到一定“极”(限度);把阴阳变化非为九段

桓谭:“以烛火喻精神”,烛尽火灭,形毙神亡;否定精神独立存在


王充

否定有意志的天:天地万物变化都是元气自身运动的结果

人与物都是元气所成,人的富贵卑贱、祸福吉凶都是命定的


王弼

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不是虚无,无是天地万物的无形无相的根本;无是无形无相,是本,有是有形有相,是末。

得意忘象:王弼注解周易的时候提出“言”“象”“意”三者的关系;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郭象

“道”是“无”:道无所不在,而所在皆无

“独化”说:天地万物的生成和变化都是自然而然的,不是任何东西“为”和创造的;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都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关而突然发生的。


晋唐道教哲学

葛洪:玄、道、无、一

陶弘景:道生元气生天地万物

成玄英:重玄之道,非有非无

王玄览:万物禀道生,道与万物是隐、显的关系


隋唐佛学

三论宗

经典:《中论》《百论》《十二门论》

代表人物:吉藏

二谛:俗谛(世俗人认为宇宙万物真实存在)真谛(宇宙万物虚幻不实)

八不中道:万物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


天台宗

(法华宗)

经典:《法华经》

代表人物:智觊

倡导止观双修:止即禅定,观即智慧

一心三观:一切事物都由因缘所生,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即空;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又是相貌宛然,即假;空、假原是诸法一体的两个对立侧面,从全体看不应偏于任何一面,空即假,假即空,空假不二即是中。空、假、中同时具于一念,叫做“一念三千空假中”。


净土宗

经典:《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

代表人物:道绰、善导

修行方法:“观想”(作各种净土羁勒世界的遐想)“念佛”(口念阿弥陀佛的名号)


律宗

律宗的教理分成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也称四分律宗。戒法是佛所判定的戒律;戒行是戒律的实践;戒相是戒的表现或规定,即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该宗的主要学说是戒体论。戒体是受戒弟子从师受戒时所发生而领受在自心的法体。即由接受的作法在心理上构成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


密宗

指导思想:“菩提心为成佛的种子,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

六大: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识大

密宗三部:杂密、胎藏界、金刚界。


唯识宗

又名慈恩宗

代表作:《成唯识论》

世界分为“我”“法”:我(指生命的主体,意识活动等)法(事物极其规律,如山河大地和人的肉体)

八识:阿赖耶识、末那识、了别境识(眼耳鼻舌身意)

万法唯识:宇宙间的万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 是由“识”变现出来的。

唯识无境:意谓唯有识而无外在之对象。

转识成智:通过修炼,使八中识都变成佛的智慧。


华严宗

四法界:所谓“事法界”,指形形色色的现象世界(“杂”);所谓“理法界”,指清净的本体世界(“纯”)。这两种世界互相包容而无妨碍(纯杂无碍),这就叫“理事无碍法界”。各种事物之间也都互相包容而无妨碍,这就叫“事事无碍法界”。

理事无碍:理,一真法界之性;事,一切世间之相。即观平等之理性与差别之事法炳然而存,二者能相遍、相成、相害、相即、相非而圆融无碍。

事事无碍:事物都是本体所变现的虚幻现象,每一现象都包含本体,所以各现象之间彼此包容,没有差别和对立。






禅宗

经典:《坛经》

代表人物慧能

本性即佛:人人都有成佛的本性,人人皆能成佛;佛不在遥远的彼岸,而在个人的心中;

自性真空:指心处于一种“空虚”的境地,这种空不是空心静坐,念念思空,而是连心“空”的概念、甚至成佛的念头都没有

顿悟成佛,无念为宗:在修行方法上,心不受外物迷惑,就是无念。无念不是“百物不思”,不想任何事,而是不受外境影响,“不于境上生心”。


韩愈

李翱

柳宗元

韩愈:道统说——中国儒家关于先王之道传承系统的理论。“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及其传焉”

李翱:复性说——成为圣人的一套学说;性是上天赐给每个人的,普通人若能消除情欲的蒙蔽,使性恢复原来的光明,就能成为圣人

柳宗元:元气论——宇宙由混沌元气构成,没有主宰;运动是阴阳二气作用的结果。


宋元明清哲学



宋初宇宙发生论者

李觏

太极:太极是天地未分之前的元气,太极分化为阴 阳二气,二气交汇形成五行万物

元亨利贞:是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元(事物的开 始)、亨(事物的成长)、利(生存条件)、贞(事物发展显示自身的基本特征)

五行相生相克:相生未必吉,相克未必凶

王安石

五行:万物的体质、性能、形态以及他们所处的时 间和方位,都由五行决定。

周敦颐

太极:宇宙的最初阶段是“无极而太极”;“无 极”是指无形无象的最高实体,“太极” 是最大的统一体;“太极”动起来,就产生“阳”,动到极点,就静下来,静下来就生出“阴”;一动一静,分化出了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生出五行万物

神:“太极”动静生阴阳,“太极”的动静无形无 状,微妙不测,称之为“神”,神就是太极的 微妙作用。

邵雍

邵雍主要以图表的方式展现了他的宇宙观;如果阳是宇宙生成的力量,阴就是宇宙毁的力量。复卦的初爻表示成的阶段的开始,乾卦的则表示成的阶段的完成。姤卦初爻表示毁的开始,坤卦表示毁的阶段的完成

张载

气本源:气是最高实体,万物本源;凡可状者皆有 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理学

二程

天者理也:理是最高实体,永恒的客观存在的, 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最高法则

格物穷理:心中已有完备知识,但必须通过格物 去认识

存天理,灭人欲:“不是天理,便是人欲”

朱熹

理:理是事物的规律、道德上的基本原则;理是事 物之所以为事物的根据,是“第一性”的。

太极:每一物有各自的理,而太极是万事万物最根 本、整体的理。

气:理是第一性的,创造万物的根本;气是形而下 的,创造万物的材料;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 未有无气之理

人性:性分为天地之性(人之所得于理者)和气质 之性(人之所得于气者)

心学

陆九渊

心即理:心与理“至当归一,精义无二”

反省内求:穷理就是反省内求自我本心,“若能 尽我之心,便与天同”

王阳明

心: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是世界万 物的根本,离开心就无所谓天地万物

致良知:认识来源于内心,对本心良知的自我认识 ;人人皆有良知,只是有些人的良知被遮 蔽住了

知行合一:知是行的主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 行的开端,行是知的完成

王阳明以后的明清哲学

罗钦顺

气和理:气是世界的本源;理是气运动变化的必然 规律

王廷相

“理在气中”:气是最初的,唯一的实体;气是永恒的,不灭的;理在气中

黄宗羲

气外无理、心即是理:心外无气,一切都是即气即心的

王夫之

气者理之依:气是唯一实体,理乃是气的内在规 律,依凭于气

即事以穷理:就事物现象探求其规律,反对立理 以限事

颜元

理气融为一片:生成万物的材料是气,万物所以 然的规律是理;气即理之气,理即气之理

戴震

气化即道:“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 是故谓之道”;道就是物质世界的变化过程。

理存于欲:人性包含三方面——欲、情、知;道 德就在于“使人之欲无不遂,人之情无不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