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哲学史》读后观感

 悦读读书 2020-08-04

重要提示:文末有彩蛋,千万不要因为周重因书友文章艰深,半途放弃。

《中国哲学史》是我今年看过内容最艰深的哲学类书籍,连续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读完全书。其中难点一方面在于书中大量引用古文,需要较深的文言文功底,另一方面在于书中记述了大量的思想家不同的观点学说,需要较多的国学知识。作者冯友兰先生对于哲学及哲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全面论述,其中提到哲学的内容基本包括三大部分: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

西方的哲学史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三个阶段,而中国哲学史其实也可如此区分,只是近代以来,西方思想全面进入中国社会,而国人对于传统的哲学体系已逐渐失传,且没有新的发展成果,也便失去了讨论的意义。

中国上古时代的哲学主要集中在对于先秦时代诸子百家争鸣论战,这段时期哲学大规模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旧有的社会制度不断崩坏,有守旧之人想拥护旧制度(孔子),有创新之士反对旧制度(荀子),也有注重纯理论兴趣者(名家)。

于此旧制度失势,新制度未立之时,人人皆不知去向。思想的激辩,自然发生,也唯有当有效的思想指导政治的走向,才能结束这场论战。哲学的主体是以诸子学说的此消彼长不断发展,所以此段哲学时期被称为子学时代

中国中古时代的哲学应该自汉代董仲舒至清代康有为,此段尽两千年里的诸位哲学家无论有何理论,都依傍于古时圣人的经典,发布其所见与主张,并不断扩充知识体系。由此将这一哲学时期称为经学时代

中国的哲学体系中出现最早,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儒家。这里我便对儒家历史发展的脉络,做一下简单梳理。

子学时代之初,先孔子时期社会形成宗教的、哲学的思想主要由信奉鬼神遵从术数,相信天命的祭祀人员承担,而后有开明之士的思想舍天道而尊人道,才有了以人为本的最初想法。孔子是最早收费办学的教育家,向普通大众传授六艺及儒家思想。较为开明的孔子不信鬼神,不谈生死,对于传统的制度与信仰,始终保持了守旧的态度。但孔子并未著书立说,论语也是其弟子后记而成。所以孔子留给世人的形象,并不是历史真实的写照,而是儒家理想的代表。

孟子传承了孔子的传统,善于口述而不注重写作。与孔子最大的不同观念在于,孔子重视教导社会上层的士大夫阶层,认为这些人才是社会进步的力量,而孟子却提出“民为重,君为轻”的思想,他相信人性本善,遵民之善是政治的最高境界。而现实中诸侯争霸,不喜见此番论作。

儒学在孟子之后无杰出之士,到秦朝荀子,才以其批评开拓了儒学的新领域。其与孟子的差异在于:孟子注重的是德行,即带有唯心派的倾向。而荀子注重的是学识,具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对于天意的理解,孔子说天是主宰,孟子说天是命运及义理,荀子认为天就是自然。荀子主张自然的运行不必强求,人能做的是自求多福。天意顺于自然本是无理想道德的,所以人生而性本恶,这与孟子性本善的论断,形成鲜明的反差。自求多福的意义在于人有智慧,可以学习积累道德与知识,从而成为有用的人。

尽管儒家既注重个人性情的自由,又注重社会规范对个人制裁,但直到秦汉时期才对于礼给出全面的解释。礼应该是控制人情欲的流露,合乎适当的节度分限。礼的作用不仅防人与人的冲突,也调和自身各种情欲,使之遵一标准规范而不自相冲突。


左侧从上到下:孔子、孟子、荀子,右侧从上到下:王阳明、康有为。

直至汉朝统一天下,思想也渐归统一。尽管奴隶制度消亡,但民众仍多以农为业,保留昔日的宗法社会。而儒家典籍(四书)学说较为完善,且六艺也非一家之言,对各家学说都有所保留,故此汉朝开始了独尊儒术的局面。

经学时代,术数中天文历法五行变换的思想混入儒家学说。董仲舒认为天的意义,乃是有智力有意志的自然。元生天地,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是万物运行的根本,其对儒家的发展,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念。按此说法,人之性情与阴阳相当,性为人体本质的阳,情为人体本质的阴。所以董仲舒并不支持“性本善”或“性本恶”,而是融合了孔孟荀的说法,认为善恶在人性中是有转化与取舍。因人性不能全善,所以需要王者来治理,王者受天之命,法天以治人,其地位高责任大,政治理想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两汉时代的主体思想是儒家与阴阳家的混合,至魏晋时期,主体思想演变为儒家与道家的混合。魏晋南北朝时,道家学说逐渐盛行,儒学经历了一段低谷时期。至唐朝佛学极盛,而宋明道学即所谓新儒家之学,也在此期间萌芽诞生。宋明道学家的先驱者,当属韩愈,他提出“道”字,又为道统之说,宋明道学家皆持之,所以道学成为宋明新儒学的新名称。至宋代,不只是儒释两家相互融合,道教的部分思想也加入进来。

道学家中,将道教的思想引入道学的学者,主要是周敦颐,他将道教的太极图引入道学之中,用以解释宇宙的发生及万物的推衍。周敦颐之后的重要思想家当数张横渠。其学说主要依据《易》经推衍而来,认为世界存在是基于气所凝聚,物之生是遵循了一定的规律,此规律即为“理”。

至宋代程伊川、程明道兄弟的学说问世,才是宋明道学确立的开始。二人学说,旧时被认为是一家之学。但此后依据两人不同的语录,将道学分为了理学与心学两派,程伊川为理学一派的先驱,而程明道即是心学一派的先驱。程伊川,认为理是不变的规律,放之四海而皆准,可为人所用,但不待人安排,没有万物这种规律依然正确。程明道,认为的理是变化的,是一种自然趋势。需要以万物变化为根本,不能脱离实物而存在。

集道学家学说大成,作为理学一派的奠基人的是朱熹。朱熹认为抽象的原理,在形之上谓之道,具体的事物,在形之下谓之器世间万物,皆有其所以然之理,其理在物之先,不因物的消失而消失。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和,即原理运行的最高标准,任何一个事物都蕴含一个太极的至理。所以说“一即一万,一万即一”。朱子理学中,理可以理解为哲学中的“形式”,气可以理解为“材质”。事物皆由气依事物本身的理汇聚而成。朱子所谓的理,更加进一步涵盖了人性,道德,政治,社会等各个层面,从而指导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心学,主张学者需先识仁,此外更无他事。其认为宇宙万物都是我心中的事物,一切都与我结合成不可分割的一体。可见理学与心学的重大差异,理学将事物表征出的“性”视为道,心学则以人心所反应的“心”视为道,所谓“宇宙即是我心,我心便是世界”。至明代王阳明,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其知行合一所讲“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动静合一,与程明道的《定性书》所说近于同论。又与禅宗的顿悟寂静,趋于同途。

满清入关,造成了中华文化的极大冲击。哲学体系非但没能拓展,反而退步,学术的风尚,转而求诸于汉代的经典,产生了今文经学。宋明所讲的理学与心学,在清代也有继续的转述者,但只是转述,几乎没有显著的开创见解。今文经学的产生,一方面因为清代之学者,以整理古书,为其主要工作。另一方面,自清朝中叶之后,中国渐感西方的压力。国民引起一系列问题,中国为何无本土宗教?中国的政治是否应改制?于是经学家,重新定义了孔子的地位,由师进而为教主(为神),又以当时人理想的政治,托孔子的学说,改革社会制度。经学重要的思想家,如康有为、谭嗣同、廖平等,为清朝变法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但以今天的观点视之,其哲学与政治的主张没有多少价值可取。至此,经学时代最终完结,儒家的学说再无发展

今天大多数的国人以为哲学是无所制用的玄虚之学,既不喜谈论,也不爱思考,唯将实用主义的一系列物质学术奉为通向成功的单一路径。个人觉得这恰是国人观念的重大缺陷。反观中外历史的发展,唯有玄虚的哲学有所重大突破,才会引导社会产生巨大变革,诸子百家后的秦汉一统,西方社会的文艺复兴,乃至工业革命的浪潮,历史规律无不如此。

原因为何?答案仍在于哲学内容的三大部分: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这些理论并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相反这些理论体系才是人类思想认知的坚实底座。

当伟大的思想家可以更准确的定义世界的存在形式,定义人类的思维起源以及定义社会人生的价值取向。于是整个社会便可以朝着更高的目标迈出稳定的脚步,理顺阶层关系,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实现更高阶段的人类文明。

而对于每一个个人,学习哲学的意义就在于正确地确立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从而可以以更广阔的视角认知世界,以更健全的人格判断是非,以更积极的心态勇敢生活。

作者简介:周重因,33岁,土木工程专业,从事工程设计工作。喜欢运动,爱好读书,热心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事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