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晕还是眩晕,不要傻傻分不清!

 云语禅心 2023-05-14 发布于湖北

“医生,我头有点晕”

“医生,我一起床就有点飘”

“医生,我躺在床上也是'天旋地转’”

小伙伴们,你有时候会不会出现旋转感、浮层感、翻滚感或漂移感?相信有这样“经历”的你一定知道这滋味有多难受了。

没法工作呀!真的是晕啊!

文章图片1

说到“晕”,应该是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经历的现象——蹲久了站起来会晕、看电视看久了会晕、坐车坐久了会晕、早上起床太猛会晕……

虽然经历“晕”的次数很多,但你可知,那一时刻到底是“头晕”还是“眩晕”呢?虽然二者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实大有不同,而若长期混为一谈,很容易耽误治疗。

误区1

文章图片2

头晕不等于眩晕

文章图片3

头晕也称头昏,是一种常见的脑部功能性障碍,由大脑皮质高级神经活动功能降低所致,与头颈和躯干的活动无关。主要表现为头重脚轻、头脑昏昏沉沉或不清醒感、身体漂浮等,但不包括思维迟钝、混乱等障碍。劳累和紧张时加重,休息和心情轻松时减轻。与眩晕最主要的区别是患者无自身或外界环境的运动错觉。这种晕没有旋转感,与眩晕是不同的。

眩晕(vertigo):对空间定向障碍产生的一种运动错觉,多为病理现象,主要表现为自身和视物旋转、摇晃,发作时常常站立不稳、不敢睁眼,可伴恶心、呕吐、心慌、出汗、血压波动等不适。眩晕客观上不存在,但患者坚信自身或外面按一定方向旋转、漂浮或翻滚等。

误区2

文章图片4

眩晕等于脑供血不足

贫血或颈椎病?

其实不是!

文章图片5

眩晕跟脑供血不足、贫血、颈椎病真的关系不大!

眩晕主要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其中周围性眩晕最为常见,占比80%,主要有耳石症、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引起。中枢性眩晕主要有脑血管病,小脑、脑干的病变引起。中枢性眩晕,晕的感觉相对较轻,呕吐出汗也较轻,但常有脑部损害的表现。如果眩晕症状比较重,转头或者运动时眩晕更重,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大汗等,多半是周围性眩晕。

生活中,不少人有过天旋地转、突然头晕的现象,有时是暂时的,有时会持续很久。引发头晕、眩晕的原因有很多,可以从这些细节入手预防、缓解:

文章图片6

01调节情绪

紧张、焦虑、恐惧、生气等都可以引起短暂性血压升高,高血压会增强脑动脉的搏动感,进而对脑组织形成冲击和振荡,引起头晕。

02避免暴饮暴食

饭后血液更多地供应到胃部来消化食物,脑部的血液相对减少,会加重头晕症状,建议少食多餐。

03保证充足睡眠

睡眠不足也会引起头晕,尽量在23点前入睡,保证7小时左右的睡眠。

04注意保暖,饮水充足

到了冬天,温度变低,容易引起脑部小血管痉挛,导致血流减少,脑供血不足;冬季饮水较少,水分蒸发流失较多,易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变缓,导致脑部血流量相对减少,引起头晕,同时也增加了脑部血栓的形成及脑梗塞的风险。

05站立转身动作不要猛

随年龄增长,血管机能下降,下肢肌力减弱,久蹲后起身大多会伴有头晕眼花、起身困难,蹲下起身时,最好保持较为缓慢的速度,不要太迅速站立,让身体有时间做出反应。

文章图片7

最后提醒

文章图片8

一旦出现头晕或眩晕,首先要避免跌倒,立即寻找身边相对安全的地方休息,同时观察是否有需要“立刻就诊”的预警症状,如果出现以下症状,需“立刻就诊”:

①喝醉酒一样走路不稳、意识丧失、肢体麻木无力、言语困难、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视物成双、视野缺损、口角歪斜等;

②首次发病的患者,不管是否伴有以上症状,最好都及时就医;

③如果之前曾因“晕”就诊,但此次与之前发病表现不同,也应及时就医。

为了更好更专业地为广大眩晕患者服务,解决病人的痛苦,我院神经内科特设眩晕门诊,为眩晕病人制定系统和个体化的诊治方案,在治疗眩晕发作的同时,积极寻找并治疗病因,最大程度减少和消除眩晕发作。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刘 研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

2011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专业,长期从事脑血管病临床诊疗工作。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目前社会兼职:CDCIA青年理事。熟练掌握脑血管病、周围神经病、帕金森等神经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脑血管病危急重症的救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