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河的桐蛋(小随笔)

 刘沟村图书馆 2023-05-14 发布于河南

唐昭宗时的诗僧文秀,也忝列在《唐才子传》中,虽是僧,却颇有一腔热肠,他的《端午》绝句说: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口吻竟不是出世的脾气,昂然是入世的叹息。唐时的端午,就已经有祭奠屈原的传统了,那和水攸关联系的粽子鸭蛋,就自然的成了节日的常态。

我们家乡唐河,桐蛋是极出名的,说来也奇,别的地方,桐蛋的蛋黄,都是黄的,而我们桐河特产的桐蛋,蛋黄却是红艳艳的刹是好看,而且,腌制起来,泛着油,直逼人的眼,让你情不自禁的想直吞一口。据说桐蛋的发现,是极久的,所谓“泌水洋洋,可以乐饥”,诗经里的泌水,就是唐河,而唐河的主要支流,就有桐河,如今唐河桐河在县城北的交汇地段,还有传说中汉光武帝读太学时的铁哥们严子陵归隐后的钓鱼台,这样的一个历史沉淀丰厚的所在,桐蛋得水源丰美之资,明清时就成了难得的贡品,地方官要进贡皇廷的。之所以蛋黄是红的,据说这一带水草肥鲜,有好多红色的小磷虾,散养的群鸭吃了磷虾,生产的蛋就与众不同了——这磷虾含有丰富的微量矿物,最是补养,桐河的鸭蛋就成了名产桐蛋,享誉一时。

桐河在近代史上的出名,一个就是这土生土长的阿物儿桐蛋,一个是夏商断代史的发掘者桐河街人徐旭生,敦煌的考察整理,他是主要的中国牵头人。唐河有个谚语说,“郭滩的烧鸡桐河的蛋,源潭的小妮最好看”,诚不虚谬也。每年端午的时候,唐河人以吃上正宗的桐蛋为荣,想想大清早上,煮了青色的玲珑剔透的鸭蛋,配上甜润可口的罗米粽,再伴上酥软绵柔的嫩紫蒜,孩子脚上手腕上,缠上了五彩的丝线,脖子上的艾叶香囊,浸着些特有的醇味,在历史的回味里,这样的节气,随着新鲜的麦香,连早上的鸟儿,也自在娇莺恰恰啼了。


桐河蛋产得少,所以价格就一直的坚挺,一年四季,都是极好的送礼佳口,有唐河民谣说:
鸡蛋诚可贵, 
鹅蛋价更高。 
要买桐河蛋, 
还得加六毛。

就有奸商作假,从湖北运来普通的鸭蛋——也是红色的蛋黄,可是却是吃了苏丹红的缘故,这使得一时桐蛋原产地现买现装成了俏货,鱼目混珠,却挡不住真实的光辉,吃得上原产的桐蛋,也就成了口福的象征。而在桐河长长的河道上,一群五颜六色的鸭子,蹒跚着步伐,从河水边里游过来,那场景,竟比这品蛋而烹,还让人心生摇曳,不禁的看到那水里飘摇的鹰船,想哼起一曲古调《渔歌子》:

柳垂丝,花满树,莺嘀楚岸春天暮。棹轻舟,出深浦,缓唱渔郎归诸。

罢垂纶,还酌醑,孤村遥指云遮处。下长汀,临深渡,惊起一行沙鹭。

这此第,碧穹孤烟直,蜿河落日圆,连风,都摇摆着人醉了,想象着,那归去的鸭群,盘在窝里产蛋,这份自然的风情,想不惊艳都难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