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穹顶征与单纯性结肠憩室炎

 我的超声小馆 2023-05-15 发布于山西

结肠憩室是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导致结肠壁黏膜层和黏膜下层通过肌层的薄弱区向外膨隆形成的囊袋状突起,多位于肠系膜血管穿过肠壁处。在西方国家,以左侧结肠高发,亚洲国家则以右侧结肠高发。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提高,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可发生于结肠任何节段。约15%~25%的结肠憩室可进展为憩室炎,是结肠憩室最常见的并发症,20%~30%憩室炎可反复发作,占急腹症患者的8%~10%。

结肠憩室炎相关发病因素包括:慢性感染、肠道菌群失调、肥胖及饮食习惯、非甾体类抗感染药使用等。结肠憩室炎通常由憩室微穿孔引起,憩室收缩力减弱或憩室口阻塞,其内黏液分泌及细菌滋生,导致黏膜缺血坏死,进而引发炎症和穿孔。由于结肠憩室壁通常缺少肌层,炎症易扩散,形成憩室周围炎及周围脓肿,少数可引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或内瘘。

图片

▲结肠憩室炎示意图

结肠憩室声像表现为结肠壁黏膜层和黏膜下层通过肌层的薄弱区向外膨隆形成的穹顶状突起,称作穹顶征。单纯性结肠憩室炎的超声诊断标准:结肠壁局部增厚(>4mm)且探头按压厚度不变、增厚的结肠壁上至少往外突起一个穹顶样结构(至少显示一个憩室)、周围系膜脂肪组织增厚回声增强。

图片

▲结肠憩室炎之穹顶征:增厚的结肠壁上往外突起一个穹顶样结构(穹顶征),周围系膜脂肪组织增厚

图片

▲穹顶图片

穹顶征是超声诊断无并发症的单纯性结肠憩室炎的一个有用征象,穹顶征阳性则患者无需CT进一步检查。

右侧结肠憩室炎需要阑尾炎、肠脂垂炎鉴别。结肠憩室炎结肠壁增厚段长度较肠脂垂炎和阑尾炎(若炎症波及结肠者)更长,且穹顶征阳性,阑尾表现正常;肠脂垂炎表现为附着于相邻的结肠壁上的高回声、卵圆形、不可压缩团块,团块内部通常无血流信号。


参考文献:

1.Harling L, Peglow S, Eger K, March C, Croner RS, Meyer F. Acute epiploic appendagitis - a rar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cute abdomen. Z Gastroenterol. 2023 Feb;61(2):172-177. 

2. ndiran V, Jagannathan K. Colonic diverticulitis on sonography: Dome sign. Abdom Radiol (NY). 2022 Oct;47(10):3638-363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