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拿出你斗茶的劲头来,这次我们PK一下茶席的美

 岩茶教室 2023-05-15 发布于福建

前几天偶遇壹心家创始人李辉,他和我说壹心家举办的第二届“陆羽杯”茶席美学摄影大赛5月20号就要正式开幕了,他想让岩茶教室在岩茶圈里推广一下这个活动,说实话,我开始是带着点犹豫的,这个犹豫来自于认识的绝大部分喝岩茶的朋友,对美的态度。在我看来有一种奇怪的矛盾。

一方面,他们觉得喝岩茶是要懂审美的,好的岩茶就像好的艺术品,他在口腔里带来的滋味感受和其他艺术品带来的感官体验一样,是优雅的、高级的、独一无二的。当然必须承认,岩骨花香或者活甘清香四个字将岩茶的滋味审美拔高到了一个极高的理论层面,让岩茶的滋味审美确实已经成为独树一帜的存在。

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又坚持使用最简单的茶器。很多时候确实简单到有点简陋。这一点似乎和岩茶滋味的千变万化有一个鲜明的对撞,也和现在岩茶的高高在上的市场价格那么一点不匹配。

我认识的一位岩茶超级资深玩家就和我说过他之所以用这么简陋的茶具就是因为希望能把注意力都放在茶上,不要被其他花里胡哨的东西影响了。以上的这个他们其实有时候也包含了Y老师本人。

而犹豫之后我还是觉得很有必要煽动一下包括我在内的他们参加一下这个比赛。陈丹青曾经说过“学校教会了我们竞争和规则,却没有教育我们如何感受美。”这一点其实有点像岩茶圈的现状,我们有太多的比赛去说山场和工艺,却分不出一点点时间来感受美,我也担心长此以往我们甚至于会丧失我们谈审美的能力和资格。

壹心家这几年在各地做的草木集活动也堪称茶圈的审美启蒙课。今年草木集第一次落地武夷山。我过几天准备去参加一下,顺便拍点好看的照片参赛去了,那些平常嫌我拍照不好看的童鞋,我们不要光说不练,比赛场上见吧。

第二届“陆羽杯”茶席美学摄影大赛5月20日正式启动,大赛设置四个参赛类别及各设三个奖项等级。

结合美学理念的运用,通过茶席设计布局与器皿等相关物质的结合,在合理性的基础上用具有形式感与设计感的方式呈现一方茶席。从质感到光影,从配色到构图,从单体器物择选到整体美学呈现,茶席间蕴藏了厚重的人文美学精神。

每一方茶席均有主理人期望表达的主题思想,影像之间即存在了茶席人文与美感的主题表达,而承载茶席之美的空间载体亦是包容万象的平台。空间的调性气质与环境氛围承托着主理人与茶席的美学素养,唯美的茶空间滋养着往来的宾客驻留品鉴。

不因传统而传统,我们希望这个奖项更具有当代茶席的风范,也许是介质的转变,或是思潮的碰撞,在茶席的创意上独具风格。您可以选用具有当代语境的器物构建茶席,也可尝试跨界茶席的表达,在作品中感受到茶席的时代性、创新性、构思的精妙。

美轮美奂的茶席,不同的视觉调性,人与茶席亦与空间的结合,通过镜头成像视频作品进行诠释。或是事茶人的专注,或是人物、场景、茶席间的互动,精彩的镜头与剪辑构建了动态视觉的美感。

以参赛者理念为创作的茶席美学摄影作品图片横、竖版不少于9张(要求JPG格式,边长不小于2000像素)。其中包括可清晰体现茶席构成的不同视角图片,皆可与人物、空间结合,体现精妙创意与设计感的情景图以及可渲染艺术效果的氛围影像。

视频作品时长以30秒至60秒为限(横版16:9尺寸,以通用视频格式提交,需有背景配乐)。参赛作品不加水印,需为创作者原创,不得侵权,如有侵权或盗用将取消参赛资格并承担相关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