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贡好口才,一番话救了卫出公!

 品读二十四史 2023-05-15 发布于浙江

长篇连载《秦汉三国五百年》

就在吴国同齐国的艾陵之战前,发生了一件事情,越王勾践带着臣子来吴国朝见。他们带去了丰厚的礼物,夫差和他的大夫们是人人都有份。吴国人非常高兴,只有伍子胥表示了自己的担心。

伍子胥说,越国这是在把吴国当做动物来养了。越国跟吴国相邻,实在是吴国的心腹大患,他们之所以表现的这么顺服,就是为了达到占有吴国的目的,我们不如放开齐国,早一点对越国下手。吴国就算能在齐国哪里施展威风,得到的好像是堆满石块的土地,没什么用处,而越国只要一天不除掉,就会威胁到吴国。

可此时的夫差,根本听不进伍子胥的话,他把夫差看做了忠心的附属,一心想北上给齐国施压,以方便日后同晋国争夺霸主的位置。

那个时候,在两国交战前,会互相派遣使者的,夫差就让伍子胥作为使者出使齐国。这些年来,夫差对越国丝毫没有提防,他的态度已经让伍子胥很担心了,就怕哪天越国灭掉吴国,自己的家族会受到牵连,所以在这次出使齐国的时候,他把儿子留在了齐国,托付给了鲍家人,自己一个人返回了吴国。

等夫差战胜齐国凯旋回国之后,听说了伍子胥把儿子留在齐国的情况,他觉得伍子胥这分明是一种私通敌国的行为,就派人送去了一把属镂剑,那意思就是让伍子胥自行了断。

伍子胥是万万也没有想到,自己尽心竭力的帮助吴国几乎灭掉强大的楚国,却落得个如此下场。在临死之前,他嘱咐家人,你们在我的坟墓前栽上槚树,等槚树可以做棺材的时候,吴国大概就会灭亡了。

不管伍子胥是怎么预言吴国的,人家夫差还是觉得自己挺好不错的,就在艾陵之战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483年,吴国人同鲁国举行了盟会,在这次盟会之上,吴国太宰伯嚭,想同鲁国重新制定一下两国早年在鄫地的盟约。

我们前面介绍过,公元前488年,鲁哀公同吴国人签订了友好盟约,可第二年,吴国就接受了邾国的请求,发兵攻打了鲁国,所以这次,鲁哀公就不想再跟同吴国签订盟约了,他们又派出子贡,婉言谢绝了伯嚭的要求。

除了同鲁国人盟会,吴国还邀请卫国来参加盟会。但是卫国有个问题,早些年,不知道什么原因吧,卫国人杀了吴国的使者且姚,卫出公害怕遭到吴国的报复,就同手下的大夫们商量该怎么办。

大夫子羽说,吴国现在既强大,做事情又不讲究原则,恐怕会侮辱我们的国君,还是不要去的好。

另一个大夫子木却有不同的看法。吴国确实是又强大又不讲规矩,这样的国家一定会损害其他国家的,他完全有可能会找借口攻打卫国。国君还是去一下吧,高大的树木倒下,会损坏周围的草木,凶狠的狗发疯,就见什么咬什么,何况是强大的吴国了。

就这也,卫出公带着忐忑的心情出发了,来到郧地同吴国人相会。也是该着,鲁国之前没有同吴国结盟,反而同卫国和宋国结盟了。鲁国为什么敢这么做,这里面的道理我也没想明白了,反正有一个事情是确实发生了,吴国人可能因为这个生气了,就拿卫国出气,派人包围了卫出公的住处,就差出手抓人了。

鲁国的大夫子服景伯对子贡讲,诸侯们在一起相会,该走的过场也走完了,按理说就该盟主向大家致礼,东道主国家分发食物,之后大家就该各回各家了。现在吴国非但不向卫国致礼,还准备难为卫出公,你还是去见见伯嚭,跟他说说情吧。

我们再说子贡,他带着五匹锦作为礼物,就来见了伯嚭。在一番客套话之后,子贡把主题引向了卫出公的处境。

伯嚭振振有词,我们国君想好好招待卫君,可他来的很迟,我们国君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有点害怕,就想把他留下来。

子贡一抱拳,卫君出发前,肯定是跟大夫们商量过要不要来,大夫们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所以来迟了。那些赞成的,是吴国的朋友,反对的是吴国的敌人,你们如果抓住了卫君,那就会让朋友害怕,敌人高兴了。

再者来说,吴国召集诸侯聚会,却出手抓住参加会议的国君,以后大家会害怕的。这样一来,支持吴国的人会越来越少,恐怕不利于吴国称霸吧。

伯嚭一听,子贡说的还真是句句在理,就撤掉了人手,放卫出公回国去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