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象形文字

 荣纳堂 2023-05-15 发布于天津

年是首次发现殷墟甲骨文的124年。中国的甲骨文,是演变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种汉字字体。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汉字,就源于这种象形文字系统。

甲骨文是什么时代的一种什么样的文字,有些人会有些误解,把它和“商代文字”划等号。其实,甲骨文只是一种特殊的商代文字。首先,它特指刻写在占卜用的龟甲和牛肩胛骨上的文字,而商代文字的载体与表现形式极其多种多样,除了甲骨,还有青铜器、玉器、陶片、兽角和印章等。其次,甲骨文并不是商代通用文字。

商代的正规文字其实是使用毛笔书写的,当时的青铜器铭文(又称金文)就较客观地反映了这种字体。当然,甲骨、玉器、陶器上也有保留毛笔书写的文字,但很少见。

字形上两者区别也很大,正规的商代文字笔画较为圆润流畅,而甲骨文基本是刻写文字,字体多有简化,笔画更加硬朗曲折。第三,甲骨文不仅仅商代有,西周早期也会用甲骨进行占卜,自然也有甲骨文。

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是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汉字的起源,揭示了现代汉字最初的本意,学习一下,颇有益处。

接下来,是考验你“字慧的时候了。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在本文最后)

从甲骨上的文字看,它们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
其用笔线条严整瘦劲,曲直粗细均备,笔画多方折,对后世篆刻的用笔用刀产生了影响。
从结构字体上看,文字不仅有变化,虽大小不一,但比较均衡对称,还显示了稳定的格局。
从章法上看,每行上下、左右、虽有疏密变化,但全篇能行气贯串、大小相依、左右相应、前后呼应的活泼局面。
并且,字数多者,全篇安排紧凑,给人以茂密之感,字数少者又显得疏朗空灵,总之,都呈现出古朴而又烂漫的情趣。

形式之美、古朴之美、自然之美、虚实之美.......美丽的甲骨文,总能呈现出古朴而又烂漫的情趣。

文中甲骨文答案:
1. 2. 3. 4. 5. 6. 7. 8. 9.猴 10. 11. 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