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诊断学 | 重点05(问诊)

 幽默的数据线 2023-05-15 发布于甘肃

【问诊内容】

1. 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婚姻,民族,职业等。

2. 主诉:病人就诊时最痛苦的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确切部位、性质、程度)提炼1-3个。不写病程、不写病名。

3. 现病史:起病情况、病变过程、诊治经过、现在症状。

4. 既往病史:既往健康状况(如体质)、患病情况等。

5. 个人生活史:生活经历、饮食起居、精神情志、婚姻生育等、(小儿)出生前后情况。

6. 家族病史:亲属病史,特别是遗传病,传染病等。

歌诀:十问歌(张景岳)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问经产带,天花麻疹儿科见。
生辰八字阴阳宅,时空往来虔占验。

【注意】
每种症状都要注意分清虚实。



【问寒热】

询问病人有无怕冷/发热的感觉。

1. 寒(阴盛/阳虚)
① 恶寒:自觉怕冷,加衣被不能缓解(阳气被郁)。
② 畏寒:身寒怕冷,加衣被不能缓解(阳虚不能温煦)。
③ 恶风:遇风觉冷,避之可缓。
④ 寒战/战慄:恶寒严重,全身发抖。

2. 热(阳盛/阴虚)
① 体温升高:体温高于正常。
② 自觉发热:体温正常但自觉全身或某处发热。包括骨蒸发热、五心烦热。
③ 五心烦热:病人自觉手足心发热、胸中烦热。
④ 骨蒸发热:病人自觉热自骨髓向外蒸发。

3. 常见寒热类型
(1)恶寒发热
恶寒和发热并见,常见于外感病的初期阶段。
“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分类:
① 恶寒重发热轻:表寒证,外感风寒。(也可能是里热证)
② 发热重恶寒轻:表热证,外感风热。
③ 发热轻但恶风:伤风表证,外感风邪。

(2)但寒不热
只怕冷不发热,见于阴盛或阳虚所致的里寒证。
分类:
① 新病怕冷:外感病初起未开始发热时、寒邪直中入里(里实寒证)。
② 久病畏寒:里虚寒证,阳气不足。

(3)但热不寒(重点)
只发热,不怕冷或反而怕热。见于阳盛或阴虚所致的里热证。
分类:
① 壮热
高热持续,39度以上,大汗,大渴,面赤,苔黄,脉洪大。
风热内传或风寒入里化热,属于里实热证。
② 潮热
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如潮水之有定时。
阳明潮热:热势高,日晡(申时,下午3-5点)热甚——阳明腑实证。
湿温潮热:午后热甚,身热不扬——湿热内伏。
阴虚潮热:午后或夜间低热(伴五心烦热、骨蒸发热、颧红盗汗)——阴虚火旺证。
③ 微热
自觉发热但体温正常/略高;包括阴虚发热;气虚发热;气郁发热;血瘀发热;小儿夏季热。

(4)寒热往来/往来寒热
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是邪正相争,互为进退的病理表现,为半表半里证的特征,可见于少阳病、疟疾。
常见类型:
① 寒热往来,发无定时:伤寒少阳病(半表半里证)。
② 寒热往来,发有定时:疟疾。



【问汗】

“阳加于阴谓之汗。”
主要问有无、时间、多少、部位、兼证。

1. 无汗
表证:风寒表证。
里证:津血亏虚、阳虚。

2. 有汗
表证:风热表证。
里证:里热、阳虚、阴虚。

3. 自汗
日间汗出,活动后更甚;见于气虚或阳虚证。

4. 盗汗
入睡后汗出,醒后汗止;见于阴虚证。

5. 绝汗/脱汗
危重患者,突然大汗淋漓,导致亡阴(热汗)/亡阳(冷汗)。

6. 战汗
恶寒战栗后汗出;为邪正剧争,疾病发展过程中的转折点。
(汗出热退,脉静身凉提示邪去正复;汗出热不减,烦躁,脉急疾,提示邪盛正衰,病情恶化。)

7. 冷汗
阳虚或受到惊吓所致。

8. 热汗
多有里热。

9. 黄汗
汗出色黄如柏汁;多见于湿热交蒸。

10. 头汗
仅头或头颈出汗;见于上焦热盛、中焦湿热、或元气将脱虚阳浮越。
(小儿睡眠中头汗多为正常现象。)

11. 半身汗
半身出汗;多为风痰、痰瘀或风湿阻滞经络,见于瘘风、中风、截瘫患者。
患侧无汗。

12. 手足汗
手足心多汗;多见于阴虚、阳明燥热、中焦湿热、脾虚等证。

13. 心胸汗
胸部多汗;见于心脾两虚(伴心悸、失眠腹胀、便溏)、心肾不交(伴心悸、心烦失眠、腰膝酸软)。

14. 阴汗
外阴部多汗;见于下焦湿热。



【问疼痛】

形成机理:不通则痛(实)、 不荣则痛(虚)。
主要问部位、性质、程度、时间、喜恶。

按性质分类:
1. 胀痛——气滞、肝阳上亢、肝火上炎
2. 刺痛——血瘀 
3. 冷痛——实寒、阳虚
4. 灼痛——实热、阴虚
5. 重痛——湿盛、肝阳上亢(头部重痛)
6. 酸痛——气血运行不畅、气血不足
7. 隐痛(疼痛可忍,绵绵不休)——虚证 
8. 窜痛——气滞、行痹
9. 掣痛——筋脉失养、经脉阻滞(真心痛)
10. 固定痛——血瘀、痛痹、着痹
11. 空痛——气血精髓亏虚
12. 闷痛——痰(瘀)阻
13. 绞痛——有形实邪闭阻气机(瘀血、结石、虫积)、寒邪凝滞气机

按时间、喜恶分类:
1. 新病、剧痛、持续、拒按:实证
2. 久病、痛缓、阵发、喜按:虚证
3. 冷痛、喜温、遇寒加重:寒证
4. 灼痛、喜凉恶热、遇热加重:热证

按部位分类:
1. 头痛厥阴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病变)
① 后头痛连及项背:太阳经头痛(麻黄、羌活)
② 前额痛连及眉棱骨:阳明经头痛(葛根、白芷)
③ 偏头痛、太阳穴周围痛:少阳经头痛(柴胡)
④ 头重痛且晕:太阴经头痛
⑤ 头痛连齿:少阴经头痛
⑥ 巅顶痛:厥阴肝经头痛(吴茱萸)

2. 胸痛(心肺病变)
① 胸痛憋闷:胸痹(胸阳痹阻)
② 胸背剧烈彻痛,面色青灰:真心痛(心脉痹阻)
③ 胸痛兼有咳喘:肺的病变

3. 胁痛(肝胆病变)
气滞(肝气郁结):胁肋胀痛,情志抑郁,善太息。
火热(肝火炽盛):胁肋灼痛,头晕,面赤,口苦,咽干。
湿热(肝胆湿热):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厌油,身目发黄。
瘀血(肝血瘀阻):胁肋刺痛,胁下有位置固定的肿块,拒按。
悬饮(饮停胁肋):胁肋胀痛,咳唾加剧。

4. 脘痛(胃)
进食后加剧:多属实证。
进食后缓解:多属虚证。
喜按为虚证,拒按为实证。
喜温为寒证,喜凉为热证。

5. 腹痛(脾胃,大小肠,膀胱,胞宫)
腹: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分,分为大腹(脐以上)、小腹(脐以下)和少腹(小腹两侧)。
大腹疼痛:脾胃病变。
小腹疼痛:膀胱、大小肠、胞宫病变。
少腹疼痛:足厥阴肝经、大肠病变。

6. 背痛(督脉、足太阳膀胱经)
背不可俯仰:督脉损伤。
背痛连及项部:风寒客于足太阳经。
肩背痛:风寒湿阻。

7. 腰痛(肾虚、寒湿、瘀血、结石)
两侧酸软为主:多为肾虚。
腰痛遇寒加重:寒湿侵袭。
腰痛如刺,连及下肢:瘀血阻络、腰椎病变。
疼痛牵掣少腹侧腹,伴尿血:多为结石阻滞。
腰痛连腹,绕如带状:带脉损伤。

8. 四肢痛(痹证、肾虚)
疼痛游走不定:行痹(风邪)。
疼痛剧烈,喜暖畏寒:痛痹(寒邪)。
重着/沉重而痛,肌肤麻木不仁:著痹/着痹(湿邪)。
关节红肿热痛:热痹(湿热)。
关节疼痛,肿大变形,屈伸受限:尪[wāng]痹(痹病日久,痰淤阻络,筋脉拘挛)。
独见足跟或胫膝痠痛者:肾虚,常见于年老体衰之人。

9. 周身痛(风寒湿、气血亏虚)
新病周身痛:实证;风寒湿阻滞经脉。
久病周身痛:虚证;气血虚弱,失其荣养。



【问头身胸腹】

主要询问疼痛之外的其他不适。
注意分虚实。

1. 头晕
肝阳上亢:头晕耳鸣,头重脚轻。
肝火上炎:头晕胀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
气血两虚:头晕乏力,面色苍白,舌淡脉弱。
痰湿内阻:头晕沉重如物缠裹,痰多,苔腻。
肾精亏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多梦遗精。
瘀血阻络:外伤后头晕刺痛。

2. 胸闷(胸痞)
心气虚、心阳不足、心血瘀阻、痰饮停肺、肝气郁结等。

3. 心悸
自觉阵发性心慌,心跳加速,甚则不能自主,多提示心或心神病变。
分为惊悸和怔忡(根据诱因、临床特征、持续时间、病情严重程度区分)。
① 惊悸
因惊吓而心悸,或心悸易惊,多时发时止,全身情况较好,病情较轻。
② 怔忡
多由情志刺激、劳累过度诱发,心跳剧烈,自觉上至心胸,下至脐腹,悸动不安,持续时间较长,全身情况较差,病情较重。

4. 胁胀
肝气郁结或肝胆湿热。

5. 嘈杂
胃脘烦热闷乱,似饥非饥,似痛非痛,莫可名状。
胃阴虚(饥不欲食)、肝胃不和(胁肋窜痛,吞酸)、肠道虫积。

6. 脘痞
胃脘胀闷;多反映脾胃病变,气机阻滞。
实证:食积、水饮、湿阻。
虚证:脾胃虚弱(食少,便溏,乏力)、胃阴虚。

7. 腹胀
自觉腹部胀满不舒,如物支撑,或伴腹部增大;多为腹部气机不畅。
虚证(脾胃虚弱、失于健运):时胀时减,喜按。
实证(热结、食积、气滞):持续胀满、拒按。

8. 身重
实:湿邪;虚:脾虚、热病后期耗伤气阴。

9. 麻木
实:风寒湿、瘀血阻滞经络。
虚:脾胃虚弱、气血亏虚。

10. 乏力
实:湿困阳气。
虚:气血亏虚。

11. 身痒
实:风邪袭表、湿邪。
虚:血虚风燥。



【问耳目】

1. 耳
① 耳鸣
实证:突发耳鸣,声大如潮,以手按之声音不减或加重。多见于肝胆火旺、肝阳上亢、风邪上袭、气血瘀阻、药毒,等。
虚证:渐鸣声小如蝉鸣,按之鸣声减轻或暂停。多为肝肾阴虚、肾精亏虚、髓海不充、脾虚气陷,等。
② 耳聋
和耳鸣辨证基本相同。
③ 重听
听力略有减退、声音模糊不清。
实证:新病突发;常见于痰浊上蒙、风邪上袭、肝胆火旺。
虚证:久病渐发;肾精亏损。
④ 耳胀、耳闭
风邪、痰湿、血瘀等引发。

2. 目
① 目涩
肝阴不足、肝肾阴虚。
② 目痛
实:肝火上炎、风热上扰。
虚:阴虚火旺。
③ 目痒
伴灼热、畏光、流泪:风热上扰、肝火上炎,实证。
微痒:血虚,虚证。
④ 目眩
(视物旋转、眼前发黑、眼冒金星。)
实证:痰湿阻滞,肝阳上亢、肝火上扰。
虚证:气血不足、肝肾阴虚。
⑤ 目昏、雀盲、歧视
(目昏:两目昏花,视物不清;雀盲:白昼视力正常,夜间视物不清;歧视:视一物成二物。)
肝肾阴虚,精亏血少。



【问睡眠】

睡眠的机制:卫气昼行于阳经,阳气盛则醒;夜行于阴经,阴气盛则眠。


1. 失眠(不寐、不得眠)
以经常不易入睡、易醒、时时惊醒、睡着时间太短甚至彻夜不眠、多梦为特征。是阳不入阴、神不守舍的表现。
实:心神被扰(心火、痰热、食积)。
虚:心神失养(阴虚、血虚、心胆气虚)。

2. 嗜睡(多寐、多眠)
多为阳虚阴盛。
① 头晕,胸闷,肢重:痰湿困脾、清阳不升。
② 饭后嗜睡,神疲乏力,食少纳呆:脾胃气虚、中气不足。
③ 精神疲倦,畏寒肢冷:心肾阳虚



【问饮食口味】

1. 口渴、饮水情况
问的重点:是否口渴、喜热还是喜冷、能否饮水。
① 口不渴
津液未伤;多见于寒证,湿证。
② 口渴多饮
津液已伤;多见于剧烈呕吐、腹泻热证、消渴病。
③ 渴不多饮(口渴不欲饮水或饮水不多)
伤津程度轻,津液气化不利或其他情况;
可见于阴虚、湿热、痰饮、瘀血、温病营分证等。

2. 食欲、食量
① 食欲减退(包括不欲食、纳少、纳呆)
常见于脾胃气虚或湿盛困脾。
不欲食:不想进食
纳少:实际进食量减少
纳呆:无饥饿感、无进食需求
② 厌食/恶食(厌恶食物或恶闻食物气味)
常见于食积、脾胃湿热、肝胆湿热。
③ 消谷善饥/多食易饥
指食欲过于旺盛,进食量增加,食后不久即感饥饿。
多见于胃火亢盛、消渴(糖尿病)、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胃强脾弱。
④ 饥不欲食
虽有饥饿感但不欲食或进食不多。
多因胃阴不足,虚火内扰所致。
⑤ 偏嗜食物
偏嗜肥甘易生痰湿,嗜辛辣易伤阴生内热,嗜生冷易伤脾胃。
嗜食异物:常见于小儿虫积。
⑥ 其他
妊娠恶阻:妊娠期严重恶心呕吐,属冲任气逆。
噎膈:吞咽困难,甚则食入即吐,为肝脾肾功能失调,实邪(痰、气、血)内阻或津枯血燥。
除中:久重病患者,本不能食,突然能食或暴食,提示脾胃之气将绝,属病危。

3. 口味
① 口淡:饮食无味,常伴食欲减退;多为脾胃气虚。
② 口苦:多为肝胆火盛、湿热内蕴导致胆气上逆。
③ 口甜:若伴粘腻不爽,多为脾胃湿热;若伴涎沫稀薄,多为脾虚。
④ 口酸:多为肝胃不和、食积(伴口中气味酸腐)。
⑤ 口咸:肾虚,寒水上泛。
⑥ 口涩:口中干涩,如食生柿子;多为燥热伤津、脏腑热盛。
⑦ 口粘腻:常伴舌苔厚腻;多为湿浊、痰饮、食积;(粘腻且甜:脾胃湿热;粘腻且苦:肝胆湿热)。

【问二便】
1. 大便
主要询问:便次、便质、排便感。

异常情况:
1)便次
① 便秘(分虚实)
实证:实热、实寒。
虚证:气、血、阴、阳虚。
② 泄泻:排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甚至如水样。
实证:暴泄多实;常因感受外邪或伤食所致。
虚证:久泄多虚;多为脾阳虚、肾阳虚、脾肾阳虚。(五更泻:黎明前腹痛作泻伴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多为脾肾阳虚,命门火衰。)

2)便质
① 完谷不化:大便中有较多未消化的食物;久病多为脾肾阳虚,新病多为食积。
② 溏结不调:大便时干时稀或先干后稀;前者多为肝郁脾虚、肝脾不调,后者多为脾胃虚弱。
③ 脓血便:粪便中有脓血粘液;多见于痢疾、肠癌。
④ 便血:远血(血色紫暗或柏油样便)多为胃脘等部位出血;近血(血色鲜红,排便前后滴出)多为直肠、肛周病变或某些全身性疾病所致。

3)排便感
① 肛门灼热:肠道郁热、大肠湿热。
② 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便,肛门重坠,便出不爽。多为湿热内阻、肠道气滞,为痢疾的主症之一。
③ 排便不爽:大肠湿热、肝气犯脾、伤食、脾虚等。
④ 大便失禁:脾肾虚损、昏迷。
⑤ 肛门气坠:肛门有下坠感,重者可伴脱肛,劳累或排便后加重;属脾虚气陷。

2. 小便
正常情况:一日1000-2000mL,昼3-5次,夜0-1次。
主要询问:尿量、尿次、排尿感。

异常情况:
1)尿量
① 尿量增多:虚寒证、消渴病。
② 尿量减少:热证、水肿病、尿道不利。

2)尿次
① 尿次增加(小便频数):
实证:新病、短赤、急迫;多为膀胱湿热。
虚证:久病、量多、色清、夜间尤甚;多为肾阳虚、肾气不固。
② 尿次减少:
癃:小便不畅,点滴而出;闭: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二者合称“癃闭”。
实证:湿热、气滞、血瘀、结石阻塞。
虚:肾阳、肾气不足。

3)排尿感
① 尿道涩痛:排尿不畅,灼热疼痛;多见于淋证(膀胱湿热)。
② 余沥不尽/尿后余沥:排尿不净;多为肾气不固,常见于老人或久病体衰者。
③ 小便失禁:小便不能随意控制而自遗;多为肾气不固、下焦虚寒,或昏迷。
④ 遗尿:睡眠中不自主排尿;多为肾气不足、脾虚气陷、肝经湿热。



【问女子】

1. 月经
问周期、经期(行经天数)、量、色、质、是否闭经、是否行经腹痛。(期、量、色、质、痛)。

正常情况:每个周期28天(上一次月经开始到下一次开始之间的时间),行经期3-5天,颜色正红,不稀不稠,无血块。
(特殊情况:暗经、季经。也属正常。)

异常情况:
1)时间
① 月经先期:
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21天),连续两个周期以上。
实证:热证(实热或虚热)导致血海不宁。
虚证:气虚不摄、冲任不固。
② 月经后期:
月经周期错后7天以上(>35天),连续两个周期以上。
实证:气滞、寒凝、血瘀、痰湿等导致冲任受阻。
虚证:血虚。
③ 月经衍期:
月经先后不定期,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连续两个(三个)周期以上。
实证:肝气郁滞、瘀血阻滞(常有血块)。
虚证:脾虚损。
④ 经期延长:
实证:气滞血瘀阻滞胞脉。
虚证:气虚不摄、阴虚火旺。

2)经量:
① 月经过多:
实证:血热妄行,瘀血(多见于子宫肌瘤)。
虚证:气虚,冲任不固。
② 月经过少:
实证:气滞、血瘀、寒凝、痰湿阻滞。
虚证:血虚、气血两虚。
③ 色质:
淡、稀:气虚血少;
深、稠:血热;
紫暗、有血块:寒凝血瘀。
④ 其他:
  • 崩漏:
非行经期间的阴道出血。崩/崩中:突然大量出血;漏/漏下:持续少量出血,淋漓不断(如:经间期出血)。崩与漏二者可相互转化,交替出现,故也常以崩漏统称。
实证:热迫血妄行、血瘀。
虚证:脾肾气虚、冲任不固、阴虚火旺。
  • 痛经:
实证(不通则痛):气滞(胀痛)、血瘀(刺痛)、寒凝(冷痛)。
虚证(不荣则痛):阳虚(冷痛)、气血两虚(劳则加剧)。
  • 闭经:
年满18岁月经仍未来潮,或曾经有正常月经,又停经3个月以上(排除受孕)。
实证:气滞、血瘀、寒凝、痰湿阻滞。
虚证:肝肾不足,血海亏虚。


2. 带下
正常:白色/无色、无臭。
问量、色、质、气味等。

异常情况:
1)白带:
色白,量多,质稀,气味不明显:脾肾阳虚,寒湿下注。
色白,量多,质稠,酸臭,瘙痒:湿下注。(多有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球菌。)

2)黄带:
色黄,质稠,气味臭秽:湿热下注。(多有细菌感染。)

3)赤白带:
白带中混有少量血液:肝经郁热、湿热下注、阴虚火旺。

4)五色带:
杂色,有明显臭味:湿热夹毒(常为恶性病变,需进一步检查)。



【问小儿】

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发育迅速。
病理特点:发病快、变化迅速。

1. 新生儿(出生至一个月之间)疾病多与先天、分娩情况等有关。

2. 婴幼儿(一个月至三岁)疾病多与喂养不当相关。
6个月之后从母体获得的免疫力逐渐消失,易发传染病,需问疫苗接种情况、是否接触患者、等。

3. 注意发病原因
小儿常见病:外感、积食、受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