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学 | 总论(包括中药的采集、贮藏、炮制等)

 幽默的数据线 2023-05-15 发布于甘肃

【中药】

中药,亦称“本草”,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有康复保健作用的物质。

中药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其中植物药居多。

主流本草书没有记载、多为民间医生使用的药物称为草药。

中药和草药合称中草药。

【中药学的重要著作】

书名作者(及年代)
载药数量及贡献

《神农本草经》

简称《本经》

不详

东汉时期

载药365种(“三品分类法”)

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

初步确立了中药基本理论(药性)

所载药物朴实有验,至今仍在使用

《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梁代)

载药730种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确立综合性本草的基本模式

增加了药物鉴别方法的记载

《新修本草》

又称《唐本草》

长孙无忌、李勣[]领衔,苏敬等23人编写(唐代)

载药850种(一说844)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

开创图文并茂的先例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简称《证类本草》

唐慎微(宋代)

载药1746种

附方3000余首

为后世保存了大量宋代以前本草和方书的文献(文献价值)

《本草纲目》
李时珍(明代)

载药1892种

总结了中国16世纪前的药物学知识

按功效主治对药物进行分类

是16世纪的百科全书

《本草纲目拾遗》
赵学敏(清代)
在《本草纲目》之外新增716种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新中国成立后

《中药大辞典》新中国成立后

P.S. 金元时期建立了法象药理模式。

【道地药材/地道药材】

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丰富、炮制考究、疗效突出、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东北:人参、细辛、鹿茸、五味子

河南:地黄、牛膝、山药、菊花

四川:黄连、川芎、乌头、贝母

云南:三七、茯苓

广东:陈皮、砂仁

内蒙古:黄芪

山东:阿胶

甘肃:当归

江苏:薄荷

浙江:贝母

山西:党参

宁夏:枸杞

青海:大黄

【中药的采集】

原则:在药用部位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采收。

入药部位
采集时间(一般)
全草枝叶茂盛、花朵初开

花将开或盛开时

花还未开放(花蕾)或刚开放时
花粉
花盛开时
果实/种子
果实和种子成熟时(易脱落的种子应刚成熟时采集)
根类早春(农历二月)或深秋(农历八月)
树皮/根皮春夏(植物生长旺盛、浆液充足)
动物类

根据动物的生长活动规律

原则:保证药效、容易获取

矿物类全年

特例:

部位
药物
采集时间
原因
叶类
桑叶(霜桑叶)深秋经霜之后
增强药效

果实

种子

青皮
果实未成熟时
需要幼果
枳实
果实未成熟时需要幼果
覆盆子果实未成熟时不易保存
枸杞子
果实略成熟时
果实容易变质
女贞子
果实略成熟时果实容易变质
小茴香
种子刚成熟时种子容易散失
牵牛子
种子刚成熟时
种子容易散失
豆蔻
种子刚成熟时种子容易散失
凤仙子种子刚成熟时种子容易散失
根茎
半夏夏季
此时根茎饱满
延胡索
夏季

夏季植株处于休眠状态,根茎最饱满

【中药的贮藏】

1. 引起中药变异的外界因素

温度、适度、空气、日光、微生物、虫、鼠。

2. 常见的中药变异现象

虫蛀、发霉、变色、走油、气味散失、风化、潮解、粘连融化、升华、腐烂。

3. 中药的贮藏和养护方法

干燥养护、冷藏养护、密封养护、化学药剂养护(熏蒸)、对抗同贮养护(几种中药或中药和特殊物质同贮)、气调养护(CA贮藏)。

【中药的炮制】

【炮制的八个目的】

1. 纯净药材以保证质量,分拣药物并区分等级。

2. 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

3. 干燥药材,利于贮藏。

4. 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5. 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6. 增强药物功能,提高疗效。

7. 改变药性,扩大应用范围。

8. 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炮制的五类方法】

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

1. 修治:

包括纯净、粉碎、切制。

2. 水制:

漂洗、浸泡(浸:浸湿后立即取出)、喷洒、水飞。

(水飞:将不溶于水的药材加水共研,粗粉下沉后取混悬液,干燥后得到药物粉末,剩余的粗粉继续水飞。对药物的要求:质地坚硬、不溶于水。如朱砂。)

3. 火制:

炒、炙、煅、煨。

1)炒:清炒(单炒)法、加辅料炒(合炒)法。

① 清炒法——根据加热程度分为炒黄、炒焦、炒炭。

② 加辅料炒法——根据加入的辅料种类分为麦麸炒、米炒、土炒、砂炒、蛤粉炒、滑石粉炒。(加砂、蛤粉、滑石粉炒也叫“烫”。)

2)炙:将药物与液体辅料(如酒、醋、蜜等)共同加热拌炒。

炒和炙的区别:前者不加辅料或加固体辅料,后者加液体辅料。

3)煅:将药物用猛火煅烧,分为直接煅(不盖盖)和间接煅(在密闭容器内加热)。

4)煨:将药物用湿面/纸包裹加热,以缓和药性、降低毒副作用、增强药效。

4. 水火共制:

煮、蒸、炖、燀[chǎn]、淬。

5. 其他:

制霜(又包括去油制霜、渗析制霜、升华制霜、煎煮制霜)、发酵、发芽、精制(溶解-浓缩-析晶)、药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