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上火是一个种比较常见的现象,相信在生活中 们很多人都有过上火这种情况吧,上火严重的时候可能会感觉到口舌生疮,大便干燥,嗓子疼痛,而上火现象比较轻的时候可能就只是小便会有一些发黄,这时候吃一些清热泄火的药就会缓解,那么,清热泄火的药都有哪些呢? 一、含义:以清热泻火为主要作用,适于急性热病和部分内脏热盛及暑热证的药物为清热泻火药。 二、适应症:烦、渴、高热、大汗、谵语、狂躁、脉洪实,苔黄。三、注意:体虚有里热者须配合补益药。脾虚慎用。 石膏--知母 共性:甘寒,清泻肺胃大火,除烦止渴(芦根天花粉功同力稍弱),为治肺胃气分实热证的要药,相须为用治:1、热病烦渴:高热烦渴、暑热烦渴、消渴;2、肺热喘咳;3、胃火牙痛 不同点: 石膏---大辛大寒,外散内清,不生津。内服生用:善治实热消渴,长于清泻肺胃实火。 知母---质润生津,又可入肾,长于清润,滋阴润燥,善治内热消渴。凡肺胃肾实火虚火皆清 石膏: 1.煅后外用:清热收湿敛疮,生肌止血,治:疮疡湿疹、水火烫伤久不收口,外伤出血 2.使用注意:打碎先煎15-60g。脾胃虚寒、阴虚内热者忌用。 知母: 1.泻火除烦止渴---热病烦渴 2.上清肺热--肺热痰咳,阴虚燥咳 3.中泻胃火--善治内热消渴 4.下泻肾火---阴虚火旺,骨蒸潮热,阴虚便秘。 5.使用注意:实火生用,虚火盐水炙。 芦根---天花粉 共性:甘寒 1、清热生津,除烦止渴--肺胃气分实热,热病烦渴 2、清肺热止咳---------肺热咳嗽 3、消痈排脓—治痈 不同点: 天花粉: 1、偏治肺热燥咳,清胃热治内热消渴---同知母 2、长于治外痈 芦根: 1、偏治肺热痰咳,咳吐脓血,长于治肺痈 2、清胃热止呕.----胃热呕吐 3、清热利水----热淋 淡竹叶---竹叶---栀子 共性: ---性寒,泻火,除烦,利水与芦根相同 ----热病心烦,热淋 淡竹叶、竹叶 共性: 1.甘寒长于清心胃之火,除烦止渴(尤竹叶卷心)----善治热病烦渴 2.善治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下移于小肠之小便淋痛 3.区别:竹叶芦根生津,淡竹叶不生津 栀子:苦寒燥湿----通行十二经,引水火下行 1.长于泻三焦之火,除烦力强于淡竹叶、竹叶---为治热病心烦的要药。 2.善清下焦湿热,利胆退黄----湿热黄疸,血淋热痛 3.凉血止血,消肿止痛---血热妄行,火毒疮痈,目赤肿痛 4.使用注意:泻火生用,止血炒炭,脾虚慎用 决明子---夏枯草 共性: 1、为清肝火,益肾阴,明目之佳品,虚实目疾,眩晕头痛均可。 2、皆可降血压。 不同点: 夏枯草---清肝胆之火,力大于决子明 决明子---益肝阴大于夏枯草,还可润肠通便 夏枯草:---凡肝胆循行部位虚实诸火、郁结、热毒痈肿皆可使用: 1.尤治目睛夜痛 2.散结消肿---为治肝郁痰火之瘰疠、瘿瘤、痰核的要药 3.善治乳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