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信到底冤不冤枉

 正哥与泪痕春雨 2023-05-16 发布于山西

                   扁舟听雨秦汉系列

            汉帝国的建立之荡平天下(二十九)

公元前202年5月,刘邦力排众议迁都关中。(见链接:《迁都

伴随着迁都,汉帝国展开了一轮边境人员、物资管控收紧的行动。(见链接:《津关令

这一轮强管控对燕国和代地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见链接:《冒顿

根据《张家山汉简》,人们发现汉初的律令执行范围只在汉帝国直辖领土。

文帝时的淮南王出入警跸,称制,自作法令,被认为是大逆不道。

看上去同姓诸侯王是不允许不遵守汉帝国律令的。

不过我们一来不清楚是全部律令都必须和汉帝国一样还是只是部分律令;

二来也不清楚异姓诸侯国是不是也要完全遵守大汉律令。

我们只清楚各诸侯国都有独立的廷尉系统,汉帝国最高司法机构无权指导各国办案。

因此,即便汉帝国开始严格的边境管控,对燕国怎么执行也很难管太多。

但代地此时是汉帝国直辖,陈曦、张苍是当时代地的主要军政领导。

陈曦、张苍作为汉帝国臣子,相信会严格执行帝国新的边关政策。

业已成型且又有匈奴及其附属部族背书的边境商人,自然不会轻易束手就擒。

做边境贸易的商人,长期跨越国境转进数百里甚至上千里。

他们往往成群结队且多有组织强大的胡汉武装力量以为护卫。

我们今后就将看到代地(今山西北部)商人及其附属武装势力的强大远超想象。

代地很可能出现大量集体冲关、偷渡、偷运等行为,甚至出现大量中等烈度的武装冲突。

这也是为什么臧荼“谋反”案会和代地扯上联系,灭燕后汉军还要再西进平代。(见链接:《疑点重重)

面对商人及其附属武装的反抗,代地汉军当然会坚决镇压,相信会有大批非法武装无法支撑。

这些非法武装只能逃亡,要逃亡无外乎匈奴和燕国两个方向。

匈奴毕竟相对穷苦贫瘠,想必大部分非法武装会逃入燕国。

突如其来的巨大变局,让臧荼面临艰难选择。

要么配合汉帝国,严格抓捕、遣返越境逃亡的代地商人及其附属武装。

要么站在匈奴这边,收留庇护胡汉商人及其附属武装。

臧荼的选择看来是后者,基于事后诸葛的角度,我们会想,如果臧荼换个选择会不会好点?

这就需要我们弄清楚,臧荼本人的权力基础来自哪里。

遣故上谷卒史韩广将兵北徇燕。燕地贵人豪桀谓韩广曰

韩广以为然,乃自立为燕王。

可以看到,秦末第一代燕王韩广本人是当地小吏,对比《里耶秦简》,韩广很可能是关内人但长期边地为吏。

而拥立韩广的则是燕地的“贵人豪桀”。

也就是说韩广燕国上层建筑是地方小吏(不少关内人)与原燕国贵族的结合,权力基础牢固。

韩广不久后被臧荼取代,而臧荼得以取代韩广看上去主要来自项羽的支持。

但同样有项羽支持,诸田被权力基础稳固的齐地大佬田荣反攻倒算,很快败亡。

身为故秦大将的秦地三王遭到汉王刘邦攻击,很快败亡。

在赵地经营多年,根基不浅的张耳被陈余反攻倒算,也很快败亡。

唯有臧荼能扳倒根基牢固的韩广且长期稳坐燕国,其必然有自己的权力基础。

上节介绍了,随着秦末战争愈演愈烈,匈奴与中原的贸易迅猛发展。

亲匈奴派背靠武力强大的匈奴,还拥有巨大的贸易财富。

我们合理推测,亲匈奴的胡汉商人新贵很可能是臧荼新的权力来源。

后来臧荼的儿子以及新燕王、刘邦发小卢绾,最终都流亡匈奴并在匈奴混得很不错,卢绾甚至成了东胡卢王。

燕王纷纷投靠以及他们投靠后的结局说明这不会是临时突发现象。

我们从史料也可以看到,燕王卢绾实际上长期和匈奴保持畅通的联络渠道。

这也能说明燕地和匈奴联系非常深,匈奴在此影响力非常大。

背靠匈奴的长期边境贸易养肥了燕地大批胡、汉商人,也会给燕国带来巨大利益。

与此同时,以土地为根本财富的燕地本土豪族与高爵者却未必满意。

边境贸易要不断长途跋涉,能出头的多是吃苦耐劳的社会中底层。

燕地旧贵族、旧官吏以土地和权力为主要财富来源,他们很难有能力直接参与到迅猛发展的贸易中来。

作为老牌贵族,看到大批此前的下人突然和自己平起平坐甚至犹有过之,心里别提多别扭了。

况且大量财富和货币涌入,势必大大推高地价,这对以兼并田宅为主要致富手段的旧贵族来说非常不利。

因此燕地很容易因各自利益形成亲匈奴与亲本土两派,两派之间的矛盾很可能不可调和。

楚汉战争时期,燕国在项羽和刘邦间左右摇摆,在匈奴派与本土派之间想必也一直维持着平衡。

可随着汉帝国的边境管控,这种平衡被打破了。

如果我们是臧荼,我们该怎么办?跟着汉帝国大棒起舞?

臧荼很可能以亲匈奴派为主要支持者,哪有自己革自己命的道理?

更何况谁知道这边境管控的措施是不是一场运动,万一风头过后就恢复正常呢?

从臧荼的角度,他很难有太多选择,多半只能先稳一稳观察形势。

可眼下这种站队时刻,没有骑墙空间。

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相当于燕国成了代地边境商人的后花园,汉帝国的边境管控就成了一简空文!

汉军想要把政策执行下去就只能对燕强硬。

另一方面,比燕地更富、更强的代地商人大举涌入燕地,对燕地物价的冲击,对本土派利益的伤害也会大大增加。

我们合理推测,反对臧荼的温疥、昭涉掉尾、翟盱等很可能是本土派。

这些本土派以故秦官吏和旧燕豪贵为主,长期霸占政府和军队要职,臧荼恐怕没能力全部清洗。

臧荼经营多年,也有栾布这样起于底层的铁杆心腹,正常情况下,臧荼搞定本土派造反的机会不小

可一旦有了汉军这个无比强大的外援,形势就大不一样了。

现在我们对燕相温疥举报臧荼谋反应该就不觉得奇怪了。

当然,刘邦要北上灭燕没那么简单。

汉军向燕地进军,势必要穿过赵国,其后勤转输也要靠赵国全力配合。

赵国的张耳是实打实的老狐狸,把侧背完全交给他,汉军安全很难保障。

可就在这年七月,张耳病死,张敖继位成为新赵王。

这里稍微补充下,汉书诸侯王表说张耳12月病死,但史记月表记为7月,汉书的张耳传记为秋天,和7月暗合。

考虑到史记和汉书的异姓诸侯王表错漏很多,结合当时形势,我们认为张耳当病逝于7月。

如果刘邦只是收到臧荼谋反的密信,或许还会犹豫观望。

毕竟我们今后就会看到,朝廷大约常年能收到大把这种密信。刘邦必须全盘考虑来决定是否需要做出反应,

恰在此时传来赵王张耳病逝消息,刘邦马上意识到机不可失,立即决定出兵灭燕。

燕地被迅速平定了,但这只是高潮前的开胃菜:

使丞相哙将兵平代地。

…人告楚王信谋反

从高帝攻反燕王臧荼,虏荼,定燕地。楚王韩信反,哙从至陈

汉帝国两个月后宣布楚王韩信谋反!

甚至连原定继续平地代地的樊哙都被紧急调回来处理韩信谋反问题。

后世为了韩信到底有没有谋反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

这实在是因为司马迁的《史记》写得太好了,很多故事情节深入人心,人们对韩信的喜爱程度很高。

从古至今为韩信鸣冤叫屈的各类文字可谓汗牛充栋。

如果韩信哪天从地下爬起来,看了后世这么多拼命辩护他是否谋反的人会怎么想?

多半会气得直拍大腿,你们这些人啊,简直侮辱我的智商。

后世为什么会极力维护韩信一片忠心的形象呢?

这大约是人们出于偶像维护心理的下意识反应。

人们往往愿意突出偶像的道德,毕竟大家在拔高自己喜爱人物时,道德是最容易想到的一点

只是可怜韩信,明明是如狼似虎的一代大佬,愣是给后人装扮成了小鲜肉!

此前介绍过,楚汉战争的架子搭建于项羽主导的诸侯联军入关中时。

此后的大哥乃至金牌小弟,都是当时排好座次的大哥、二哥和金牌小弟们轮流坐庄。

当时没资格上席却居然得以挤进大哥行列的人,只有一个韩信。(见链接:《大哥韩信

称疾不朝从…羞与绛、灌等列。

尝过樊将军哙。哙趋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

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绛是指的绛侯周勃,灌是灌婴,哙是樊哙。

韩信被擒后,觉得与周勃、灌婴同列朝拜刘邦是一种羞耻,甚至称病不去早朝!

韩信去拜访樊哙,直言敢呼、当面怒怼过项羽刘邦的樊哙却以下礼迎送,自称为臣。

甚至还恭敬地说“大王居然肯光临臣下的寒舍。”

即便如此,韩信出门还要苦笑,我这辈子居然和樊哙这样的人为伍了(因为是韩信主动拜访樊哙)。

周勃、樊哙、灌婴是汉帝国朝中排位前三的军中大佬(曹参、陈豨长年不在京)。

韩信当时已经赋闲,手中毫无权力,单论权势和上面三人可谓天壤之别。

可为何韩信羞与他们为伍,为何樊哙这样鼻孔朝天的军方大佬要恭恭敬敬,言必称臣?

因为周勃、樊哙、灌婴等人都明白,他们和韩信不是一个赛道的。

韩信不仅是一手带出近20个功侯,汉军众多大佬的老上司。

韩信还是在修武逼得刘邦九死一生的枭雄。(见链接:《修武夺军

韩信更是敢于胁迫刘邦封他为王,不称王绝不罢休的天生大哥。

给周勃、樊哙、灌婴一万个胆子,他们也不敢称王,更不敢和刘邦做对手!

当然,无论是当大哥还是当小弟,都有非常成功的人,大哥和小弟没有高下之分。

我们只是说,樊哙这样久历生死的一代豪杰,心里非常有数:大哥是大哥,小弟是小弟。

韩信已虎落平阳,再无当年之勇,但他曾经是成功的大哥,永远都追求当大哥。

樊哙很清楚韩信和刘邦一样,走过自己不敢企及的道路,看过自己不敢奢望的风景。

因此,尽管樊哙从来不是韩信的小弟,但却始终对韩信保持着对一代大哥的最高尊重。

所以,我们不妨撇开韩信有没有谋反这样难有答案的命题,换个角度思考。

一年后,刘邦在河北、山西陷入当年项羽在山东那样的泥潭。

如果这时诸侯中最强的楚王韩信还是大哥你说他会不会组织大家玩点什么?

你可千万别说,韩信会和英布、彭越、韩王信、张敖等人一起,为刘邦鞠躬尽瘁,血战到底。

这不仅是在侮辱韩信,也是在侮辱英布、彭越、韩王信等人的智商!

这是对他们这群枭雄、大哥最大的不尊重!

有机会搞死刘邦不搞死他?当我们是在玩过家家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