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糖尿病是吃出来的,糖尿病的并发症是饿出来的”(一)——节俭基因

 文香阁 2023-05-16 发布于河北

       现代生活中,人们体检后时常会发现一些自己此前从未想过的疾病,例如糖尿病、甲状腺结节、肾结晶等等,在发现疾病就医过程中,医生常常会说很多疾病和常见的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相关。例如,对于糖尿病而言,会有“糖尿病是吃出来的,糖尿病的并发症是饿出来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糖尿病这一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呢?

01

现代人的饮食特点

一、摄入热量过高:现代人摄入的热量普遍比较高,比如说大众都比较喜欢的食品,巧克力、汉堡、比萨、排骨、碳酸饮料、啤酒、炸鸡等。长期大量吃这些东西,运动量又不足的话,就会渐渐在体内囤积脂肪,成为许多慢性疾病的诱因。

图片

二、饮食结构不合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最新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居民禽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钙、铁、维生素 A 等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而且与膳食营养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病患病率迅速上升。

图片

三、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营养搭配合理,吃得规律才行。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该吃的时候不想吃,或没有时间吃,不该吃的时候暴饮暴食,这样就容易诱发肥胖、胃病、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

1、不吃早餐: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不好对身体危害比较大,易患消化道疾病,降低大脑功能,易患胆结石,容易便秘,加快衰老,影响寿命等。

图片

2、边吃饭边工作如果边吃饭边工作,大脑和胃就会争夺血液,不但大脑会供血不足,消化功能也会减弱。

图片

3、晚餐吃得太晚、太丰盛晚餐吃得太丰盛,多余热量就会合成脂肪储存在体内,会使人发胖。长期晚餐吃得太丰盛,且餐后不运动直接休息,可能诱发肠癌,更是患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重要诱因。

图片

4、吃饭无酒不欢:长期喝酒,全身器官都跟着遭殃:从肝脏、肠胃、胰腺,到大脑、心脏、骨骼、眼睛等,无一能幸免,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对此,“酒,越少越好”。

图片

5、吃饭狼吞虎咽:生活节奏加快了,人们吃饭的速度也提高了,狼吞虎咽的。很多人吃饭就嚼两三下,一顿饭十分钟就吃完了。这样不仅会损害食道,还会造成消化代谢功能紊乱,引起便秘、肥胖等。而高血糖的人吃饭太快会加重病情。

图片

6、过量吃甜食:吃甜食虽然不能直接导致糖尿病,但长期大量吃甜食会使胰岛素分泌过多,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人体内环境失调,减弱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久而久之,可能引起糖尿病。

图片

       虽然饮食确实和糖尿病息息相关,但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一种疑问,为什么大家都是吃了那么多食物,都是一种相对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什么唯独我患上了糖尿病?

02

“节俭基因”学说

       在远古时期,人们每天化大量的时间去寻找食物,狩猎及防御活动消耗了他们大部分热量,那些费尽周折找到的是一些热量较低的食物,如淀粉、浆果以及兽肉等,他们过的是一种食不果腹饥寒交迫的生活。因为身处恶劣的自然环境,大多数人往往在中年死去,但不受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病困扰。在近代,比如前工业社会也经常发生周期性的饥荒。就在20年前,我们还经历过这种生活,那时能吃饱就不错了,只有等过年时才有大鱼大肉。

图片

       为了适应这种环境,人们体内就逐渐产生了节约基因,使得体内的代谢机制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食物,尽量积攒能量,以备饥荒时期的生理需求。在饥荒来临时,具有这种基因就可能躲过一劫,避免被饿死。适者生存普遍存在,久而久之,人们就大都具有了这种基因。节约基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生活模式改变后,没有饥荒困扰人类,经过几代人这种基因就会慢慢减少。特别要注意的是,处于转型时期的这几代人很容易成为受害者。比如美国印地安人、黑人,一个因鸟粪暴富的太平洋小岛上的人们,糖尿病人明显增加。

       具有节约基因有利于人类的进化过程。然而,工业化、现代化来临后,节约基因变成了对健康的威胁。人们衣食无忧,从小就大量吃炸薯条、冰淇淋,天天享受遍及各地的美食、风味佳肴,我们每天吃的糖、蛋白质、脂肪热量比以前多几倍到十几倍。面对丰盛的食物和安逸的生活,加上人们没有多少活动,就会不断积攒能量,肥胖来了,糖尿病、高血压来了。如果碰巧你的节约基因丰富,你又无节制地吃喝,那么好了,过不了多久,各种富贵病就要找上你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