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依人而起,不留痕迹。这是曾国藩一生都在坚守的一条官场智慧。所谓“依人而起”,

 殷国辉 2023-05-16 发布于陕西

依人而起,不留痕迹。 这是曾国藩一生都在坚守的一条官场智慧。 所谓“依人而起”,就是置身官场,切忌棱角太盛,必要时刻要懂得趋炎附势,同流合污,自是自哀,鹤立鸡群,单打独斗,在官场中是很难生存的,更别提发展。 曾国藩是三甲进士出身,按当时的官场规则,这是一个很尴尬的起点,进翰林院难,在翰林院混出头来更难。但曾国藩在这个时候,利用道光朝权臣穆彰阿惜才,好培植党羽的心理,很识时务、很聪明地就拜进了穆府。 但曾国藩攀交穆彰阿,很有分寸,他是用其势,借其力,但绝不粗暴地抱大腿,始终给自己留有余地,时刻注意,绝不留下攀交的痕迹、把柄。 这种智慧,是曾国藩无师自通的。 咸丰上台后,穆彰阿遭到清算,虽然朝中上下都知道曾国藩是穆彰阿的人,咸丰起初也不信任他,但查抄穆彰阿府邸,其他穆党成员都有私信之类的把柄、痕迹留下,唯独曾国藩没有。 这就意味着在政治上不能彻底定性。 正因为如此,曾国藩后来才有崛起的可能和机会。 咸丰朝的权臣肃顺,也是有大才之人,对曾国藩、胡林翼这一批汉臣也格外的器重。后来,正是由于肃顺的力挺,曾国藩才如愿以偿拿下两江总督这一梦寐以求的权位。 按照当时的官场潜规则,对待肃顺这样的朝中权贵,曾国藩应该主动攀交,联手才对。但是曾国藩的做法却出人意料,当他得知肃顺好杀人立威,主政手段过于严酷后,他便刻意保持与肃顺的距离,甚至在肃顺保荐他出任两江总督时,也没有去信表示感谢。 曾国藩这么做的目的很鲜明,就是不能留下痕迹。 果然,慈禧后来发动辛酉政变,肃顺落败,人头落地。当时,慈禧最忌惮的就是像曾国藩这样手握重兵的汉臣与肃顺一党有勾连,可是在抄肃顺府邸的时候,抄来抄去,又是一封曾国藩的私信也没抄到。 慈禧闻讯,大感欣慰,因而对曾国藩更加信任。 这在当时也是朝堂上的奇景,斗得你死我活的两派,谁上台,曾国藩丝毫不受影响,都是信任有加。 到了更晚的时候,曾国藩晚年,有一个更重要的人物醇亲王,也是好多次想跟曾国藩交往,多次托人给曾国藩带信,对曾国藩大加恭维。 然而,曾国藩却始终不回信,最后只给带信的人回了封信,说他一向不怎么跟别人通信,也不便因为醇亲王就改变习惯、作风。 到这程度,昔日的官场智慧就成官场哲学了。 曾国藩并不反对站队,关键是要站出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