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绥宁县历史上的驻军情况纵览

 松绿茶 2023-05-16 发布于湖南

绥宁县,湘西南重镇,隶属于湖南省宝庆邵阳市管辖。历史上的绥宁县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族实情,自古这里就是兵家之地,这里常有军队驻扎。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一起来梳理一下绥宁县历史上的驻军情况。清朝雍正六年(1728年),绥宁县境内设置绿营,营署在黄桑坪(现在的黄桑坪苗族乡政府所在地),称为“黄桑营”,也称:绥宁营。配备游击 1员、守备1员、千总2员、把总4员、兵丁400多名,分别驻守在耑城、临口、县城、长安、锡坡、筸子隘、枫门岭、门楼、凉伞坡、镇彝、都里11汛。黄桑营开始的时候归靖州参将节制,乾隆年间改归镇筸镇(现在的凤凰县)总兵节制。民国元年(1912年)黄桑营改归湘西镇守使节制。民国4年底,湘西镇守使 田应诏 将黄桑营官兵调往湘西防区,自此,黄桑营就废除了。

民国5年12月,湖南督军 谭延闿 将黔阳、会同、靖县、通道、绥宁 5县定为第五守备区的防地,命令该守备区第二营由靖县驻防绥宁县。该营在后来清剿绥宁的农民武装的时候被击败撤离绥宁。

民国6年5月,绥宁县划归第二守备区,仅派出一个连的兵力驻防。民国8年初,这个连被农民武装聚歼于青坡乡一带。2月,第二守备区第六营留驻绥宁县,同样被农民武装击败,后来被 张辉瓒 收编调走。

民国10年7月,黔军东路之一部与绥宁农民武装联合攻克绥宁县城,湖南省省长 赵恒惕 急忙调宝庆镇守使第五混成旅第十八团第二营增援,占领绥宁县城。民国13年,第五混成旅和绥宁农民武装响应孙中山号召,举兵反赵,后来开赴广州,编入国民革命军。

关于绥宁县境内的这些驻军的详细情况,建议大家找笔者分享一下《绥宁县志》,这版《绥宁县志》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绥宁县官方统一编撰的第一版《绥宁县志》。《绥宁县志》里面收集和整理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是研究绥宁县历史和绥宁地方民俗文化以及绥宁人性格特点的百科全书。对绥宁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们,建议好好读读《绥宁县志》。

笔者有《绥宁县志》可以分享给大家

民国14年,湘军第三师第十四旅第三十七团进驻绥宁县。该部在北伐战争中被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击败以后,被收编为第五旅第二十一团,参加北伐战争。民国23年(1934年)8月,国民革命军第四路军 李觉 部队抵达绥宁阻击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的西征,驻守在绥宁县的十里铺、在市、大冻铺、乐安铺、杉木桥、临口一线,约3000人枪,后来撤走。

民国24年11月,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师、六十二师和陶广纵队抵达绥宁阻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六军团北上,十六师师部驻 上马石,六十二师师部驻上庄,陶广纵队司令部驻西背江。12月22日与红军激战后撤走。民国25年(1936年)国民党湖南保安第十二团所属部队分期驻防绥宁县。民国27年,调第十一团第三营驻守绥宁,一直到民国29年撤走。民国33年(1944年),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七师、五十八师进驻绥宁县,沿雪峰山东面一线构筑工事,防御日军入侵,民国34年,雪峰山战役胜利后撤离绥宁。

1949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兵团入境,解放绥宁县城,然后进军广西。1950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六军第一三六师师长 曾雍雅 率领部队进驻绥宁县剿匪。湘西军区会同军分区独立二十四团和二十五团一个营接防继续剿匪,一直到1951年8月才肃清土匪然后调离。1968年到199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七七五四、八零五一三、八零五九一、八零四零三、八零七五三部队先后分驻绥宁县城、乐安铺、武阳等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