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卷首 | 这里的孩子阳光灿烂

 盐心Jaffe 2023-05-16 发布于四川

几乎每个省份,都有一个以自己城市命名的“职业技术学院”。在职校的孩子,后来都怎样了?我们的“职业技术学院”,究竟在教什么?如果家长们能够多去职校走一走,他们会有更多的发现:这里的孩子阳光快乐,他们目光坚毅,步履匆匆,因为有太多的本事要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规模最大职业教育体系,截至2022年5月,共有职业学校1.12万所,在校生超过2915万人。中高职学校每年培养1000万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3年累计扩招413.3万人,1万余所职业学校每年开展各类培训上亿人次。

很多城市的职业技术学院,都获得大量投入。我们甚至有了更细分的职校,比如,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看名字你就能知道这个学校的重点是什么。“职业技术学院”不再是“大学”的模仿版,它们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在更广阔的意义上,这得益于我们观念的更新。“读大学”不再是改变命运的“关键转折”,只是获得职业的一种途径。在就业市场,“职业技能”和“技术”开始变得重要,而不再只是“学历”和 “知识”。

另一个因素是,过去20年中国制造业突飞猛进。中国正在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过去的农民工进城务工模式,已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深入,也要求更多的新技术人才。送外卖之类的简单体力劳动,收入已经不算低,而那些掌握技术的年轻人,更是难求。

在这种情况下,大城市的“职业技术学院”开始变得重要。以深圳为例,这个年轻的城市曾经是高等教育的洼地,一直想办法引进高水平大学,但是很多内陆家长不知道,“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已经成为全国职业学校中的引领者。它每年的办学经费,超过内陆很多传统大学。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比亚迪、华为等企业都有着深度合作。很多人希望大学毕业后能进大厂,而职校的孩子,可能从进校开始就进了大厂。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为深圳这个城市培养了大量应用型人才。

在历史上,“城市”的最初形成,离不开手工业者和他们的作坊,那是最早的“制造业”。可以说,新一轮职校的发展,也和城市发展进程密不可分。更好的城市也会有更好的职校,它们在培养更好的市民:热爱技术和工作,有极强的本地性,同时又有着广阔的视野。

教育也正一步步走向更加理性的状态:教育,不只是选拔和淘汰,而是人尽其才。这更接近教育的本质:让每个受教育者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审 | 周春伦

排 | 彭运康

END

2023年/第166期2023/5月刊

发现教育价值  记录教育改

订阅《新教育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