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归芍七味汤”加减,治痢疾,调和气血、清肠利湿、消导积滞

 北京润雨 2023-05-16 发布于海南


傅青主男科

痢疾
此症感湿热而成,红白相见,如脓如血,至危至急者也。苟用凉药止血,热药攻邪,俱非善治之法。方用:
白芍(二两) 当归(二两) 枳壳(二钱) 槟榔(二钱) 滑石(三钱) 广木香(一钱) 莱菔子(一钱) 甘草(一钱),8味【归芍八味汤
水煎服。
一二剂收功。此方妙在用归、芍至二两之多,则肝血有余,不去克脾土,自然大肠有传送之功;加之枳壳、槟榔,俱逐秽去积之品,尤能于补中用攻;而滑石、甘草、木香,调达于迟速之间,不疾不徐,使瘀滞尽下也。其余些小痢疾,减半用之,无不奏功。此方不论红白痢疾,痛与不痛,服之皆神效。

又方
当归(一两) 黄芩(七分,酒洗) 苍术(一钱) 厚朴(一钱) 大腹皮(一钱) 陈皮(一钱),6味。
水二碗,煎一碗,顿服。


2、治疗方法
调和气血、清肠利湿、消导积滞为治疗总则,基本方以“归芍七味汤”加减。药用当归、白芍各30 g,莱菔子、枳壳、槟榔、车前子各10g,炙甘草6g。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水煎服。根据临床因症:因人制宜,痢疾重症,归、芍可用至60 g.
3、治疗结果
服5剂药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愈46例,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正常。好转6例,症状消失或减轻,大便镜检正常。
4 病例介绍
陈某,女,24岁,教师。1995年10月30日上午开始恶寒发热,全身酸痛不适,恶心欲呕,腹泻,先为稀水便,后解脓血粘冻,1 d10多次,里急后重,脐周及下腹部呈阵发性绞痛。自服黄连素、氟哌酸无效,于11月1日请笔者诊治。切脉滑数,舌红苔黄腻,心肺未闻异常,左.下腹压痛明显。大便镜检:白细胞+++红细胞+++ ,可见巨噬细胞。辨证为湿热蕴结,积滞肠腑之急性菌痢,治宜调气行血,清肠利湿,消导积滞,拟归芍七味汤治之。当归30g,白芍40g,莱菔子、炒枳壳、槟榔、车前子各10g,生甘草6g,3剂水煎服。患者服上方1剂后脓血便次数减少,腹痛,里急后重减轻。服药3剂后
诸症消失,大便镜检正常。随访3年未复发。
5 体会
痢疾可由感受外邪、饮食不节、内伤七情、脾胃虚弱等原因引起,病位在肠。病机为湿热之邪与气血相搏,交阻肠中,久则可伤脾及肾,耗伤精血。临床辨证,须抓住主证,分析兼证,分清寒热虚实。
痢疾的治疗,既要掌握行血则脓便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的基本法则,又要权衡虚实而定补泻之法。芍药汤和白头翁汤皆为主治痢疾初起轻症之常用方,若是用来治疗重症痢疾和久痢,即不对症,故无明显疗效。而归芍七味汤是治瘌通用方,此方治痢,不论罹病新久,见症轻重,正气盛衰,寒热偏颇,年龄长幼,只要据证审因,在此方基础上稍作加减,每能应手取效。因本方不但清肠利湿,消导积滞,而且调和气血,既无损脾之过,又无留邪之弊,扶正祛邪,可谓王道之剂。此方之妙,全在用当归、白芍。水泻最忌当归之滑,而痢疾最喜其滑也。
芍药味酸入肝以平木,使木不能再侵脾土。又有枳壳、槟榔消逐其湿热之邪;再加车前子分利其水湿,而又不耗真阴之水,所以功胜于茯苓也。尤其在用莱菔子- -味,其味辣而能逐邪祛湿,且又能上下通达,消食利气,使气利于血分之中,助归、芍以生新血,而祛荡其败瘀也。少加甘草以和中,则无过热之患,奏功神奇,实有妙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收稿日期:1999-04-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