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蓑烟雨任平生

 倚竹斋 2023-05-16 发布于浙江

今天语文公开课。夏老师跟学生一起演绎了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想起大学时老师讲到这个热情而又才华横溢的诗人,这个天才文学家于1837年2月8日,在与丹特斯的决斗中,不幸腹部中弾身亡,年仅38岁。天妒英才,巨星殒落,举世震惊……这大约是上帝跟他开了一个最大的玩笑吧,也是生活对他最大的欺骗。

当一个人不想变好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S昨天又和几个女生躲小学厕所那里抽烟,此前她跟几个人在操场那里抽烟;偷拿请假条,自己填写后出校门;今天干脆没有请假条,直接出校门了…似乎越来越肆无忌惮了。根源何在呢?我想,一是有一个特别护短,甚至不问青红皂白辱骂老师的爸爸;二是学校的不作为。许多事反映到学校层面,都是冷处理,然后就是不了了之。久而久之,学生摸清了家长的态度,学校的底线。她就会觉得,你也不能把我怎么样。老师不能打我骂我,相反,我以及我家长骂了老师,你们不也是忍气吞声吗?学校也不能开除我,义务教育阶段嘛。当然,我并不怪学校,学校也很无奈,因为家长很无赖,学生又无法无天。所以,我今天在课堂上只说了一句,“上帝要让一个人灭亡,必先让一个人疯狂”。

回头想想,我也很迷茫。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呢?培养人才吗?那么,什么样才算是人才呢?成绩优异,考上985,211就是人才吗?我们的学校又是为什么人而办?是为少数精英吗?当然不是。就像我们学校的大多数家长对我们说的,我不指望他能成才,但是至少要成人啊。成人,不就是素质教育吗?我们培养出来的人,至少不要违法犯罪,不危害社会吧。更高一点要求,要能够自食其力,知书识礼,能够服务于社会吧。还可以更高一点要求,善良正直,坚强勇敢,孝敬老人,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生活。不是每一个人都要靠读书谋生,甚至出人头地。所以,放过我们的一大半学生吧,这也是放过我们自己。

世间万物,只要你报以善意,即便没有对等的回报,那也能收获内心的愉悦。“投之以桃李,报之以琼瑶”。就像我们学校,说好听点,地处城乡结合部;说不好听点,比乡下还乡下。生活各种不方便,唯一的好处就是,学校四周不是农田就是树林,活脱脱的乡村。这是我们的栖息地,也是鸟类热爱的繁衍生息之地,那么我们每天清晨或者傍晚都能在鸟们的歌唱里生活,那得是多么美好啊!那么对学生也大抵如此吧,只要你不逼着他成天坐在教室里学习,该活动就好好活动,他们大概也没有那么叛逆吧。

人类的悲欢本就不同:一片叶,落在哪里都是归宿;一朵花,开在哪里都是芬芳。而一个人,选择怎么样的道路,不过是他们的宿命。就像同事经常引用她婆婆的一句话,“每个人生来自带饭碗”。细想想,特别有道理。可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也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何必用自己的想法去要求他们呢?我相信,他们会活得很好,甚至比我们更好。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顾忌,所以会活得更率性,更自由,也更恣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