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陈秀君∣ 见心 践行 渐远——佛山顺德培训心得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3-05-16 发布于广东

见心 践行 渐远——佛山顺德培训心得

中山市三角中学∣陈秀君

我很珍惜每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学做人,学做事,学做学问。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认真的自我审视,以人为师,以事为镜,以学为径。一次学习,一次反思,一次再出发。

这次我们中山初中语文教研基地的成员赴佛山顺德,共安排了8场专题讲座,2节教研课,1场研讨会。认识了顺德区以陈辉霞主任为核心的课改先锋队,他们大部分都是一线教师,有的是级长,科长、备课组长、普通老师,讲座分为三大主题:“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和项目式教学” “个人成长经验分享”,有前沿理论的学习,有大量案例的分享,让我看见了顺德区先行者的实践智慧。

见心,看见一颗滚烫的心,点燃一片课改星河。最让我难忘的是顺德区陈惠南纪念中学的马粤霞老师的课改经历。马老师说,学校一直秉承“不课改就一定没改变,搞课改也不一定成功,但不成功也是一种经验”。所以马老师带领老师们与顺德区教研员一起跟上课改的步伐,在“项目式学习”方面不断突围,不断进步。尽管在2022年疫情肆虐的艰难期,她和团队依然不折不扣,认认真真地对八上前四个单元的项目式学习,带领学生走进不一样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完成不一样的语文作业。我非常敬佩马老师这股顺势作为的教研热情,马老师比我们都年长,普通话也说得不很标准,但是听她的讲座《在活动中学,基于问题的教》,马老师娓娓道来,从她对项目式学习的一无所知,到摸着石头过河,自我推翻,自我重建,开发各种评价手段,把每一个学生吸引到语文学习上,最后马老师还能条清理晰地把这些年做项目式学习的失败与成功提炼为经验,还如数家珍地对学生作品进行跟踪,发现进步,令人钦佩。我想,马老师的一马当先精神一定源于她对教学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朴素无私的关怀。贵校的年轻代林涵老师作《学教评一体化:从方案设计到课堂实施》讲座,从林老师身上我们看见了与马老师一样对新课标透彻解读,与马老师一样积极实践,我们不仅感叹前辈的榜样和后生的可贵。同时,我再一次感受到踏实之人必做踏实之事,每一堂课,每一单元,每一作业……不忘初心,始终秉承“帮学生学”的理念去开展踏踏实实的课堂改革,哪怕不成功,也是为下一次成功提供的经验。

践行,一盏光明的灯,照亮一群秉烛行人。最让我佩服的后浪是李思思老师。她是90后,但是她作的一场讲座《基于学教评一体化的单元整体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践》让我看见了一位思维精深,经验丰富的老辣高手。李老师梳理了学教评一体化从1.0到3.0的探索过程,从打通教读与自读的壁垒到打通知识与实践的壁垒,最后打通知识与实践的壁垒,最后展望打通学科的壁垒。多么清晰,多么扎实,多么宏伟的实战历程啊!如果说,顺德区的教研员陈辉霞老师是一盏光明的灯,那么像李思思老师一样的后浪便是灯光指引下的实践者。又如李思思老师是一盏灯,那么与思思老师同行者同样是被照亮的赶路人。还有像碧桂园实验学校才华横溢的申思老师和朱焘老师,他们又是闪闪发光的赛手,他们的智慧,他们的硕果,他们的经验,都是深耕在阅读、写作、课堂、教研,没有捷径,都是勤勤勉勉地耕作。我在想,我们在课堂上是与学生同行,在课下与同事同行,所有的出发都是为了达到那个前方,前路漫漫,唯有同心同行,同向趋光,才能行稳致远。

渐远,一道同行的人,影响群众戮力求索。最让我受益的是看见“众行”的风景。这次培训学习主题比较聚焦,三个焦点众多案例,让我看见了众多团队共举大事的盛况。比如在顺德区均安镇的建安中学看到八年级备课组完成“跟着名家游山水悟人文——统编版语文八下第五单元大单元学习教学单”一共18页,听说改动了7次,历史一个多月,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这种团队的教研精神实在值得我们学习。又如顺德一中西南学校的肖文娟老师和吴亚枚老师她们集合科组力量对“大单元”教学进行逆向设计,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让学生受益。聚焦、聚众、聚力,从迷茫到清晰,从推翻到重建,这个过程一定是苦乐交加的,但一定是不孤独,不无聊的。在众行的大道上,有的人大单元,有的人项目化,有的教学评一体化,不论是哪一支流,都是活活泼泼的源头活水。是的,看我们的课堂“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一位没有丧失思索能力的老师,他的课堂定然是鲜活的;一群保持思索的群体,一定是能辐射更多的人思考的,教育本身就是灵魂唤醒灵魂。我想,要做一棵教坛常青树,首要的是保持思考,在团队中学会集体思考同时也要保持独立的精神,这也许就是百花齐放和独树一帜的和谐统一吧。

看见别人的风景,同时也审视自我的优劣。

郭哥说,每一次培训学习,一定是充满收获和遗憾的旅程。我们收获他山之玉时,也发现前方依然辽阔。看见他人的匠心,借鉴同行的践行,指引我们远行的方向,做好出发的准备。把一体化、项目式、大单元……处处记之,循迹前行。顺便把我们所做的事情,也一一记录,失败也罢,成功也罢,无用也罢,有用也罢,都是探索的印记,此路来过,可行,不可行?走过去,才知道。

那么,我们在下一路口,再见:见心,践行,渐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