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闻详细内容

 谱名金鑫 2023-05-17 发布于江西

虚构的超级祖先:刘广传、李火德、张化孙三大家族的真相

作者:陈雄耀 2022-06-07 12:30:07

       

        在中国南方,存在三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家族,他们分别是刘广传家族、李火德家族、张化孙家族。

这三个家族总人口相加接近一亿人口。三个家族分别追溯到了一个共同的晚近超级祖先,即上文提到的三个人。其后裔囊括了该姓氏下东南沿海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所有成员。

一部部“超重”的家谱,记载了这三个家族神话般的史诗传奇。可当我们揭开其家族的神秘面纱,会猛然发现,这三个家族极其超级祖先,全部是被人为因素操控创造出来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张对比图。

这三个“人造”超级祖先,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估计这三个人所谓的后代,在对他们三个都有了解之前,也不敢想象,这三个人,出生年代,出生地点,儿孙数量,当代后裔数量竟是如此的相似。

不免会让人有一种细思极恐的感觉。

笔者不禁都想到了一个画面:年轻的张化孙,看着在路边玩泥巴的两个孩童,他们三个,你看我,我看你,你看他。三个人都不敢(会)想到,就在这个毫不起眼的村子,在这一眼的对望后,三个人都将在接下来的800年时间里,不约而同的走向超级祖先的“辉煌道路”

一个村子出现了三个超级祖先,真不知道石壁村哪来这么好的风水。

话归正题,800年时间里,繁衍出数千万子孙的可能性有没有呢?

如果我们用一生二,二生四的倍率来算,以所有宗支都不绝嗣来看,800年间,30年为一代,大致就是2的26次方,可繁育出6700多万的人口数量。如此看来,三个家族在繁衍的时候,还是有节制的。后代最多的张化孙后代也止步于4000万。三个家族人口都在“合理”区间之内。

也好在他们知道节制一点,结合这三个姓氏中其他支系自我宣称的人口数量,恐怕其总人口完全会出现“溢出”现象,一个姓氏的总人口都不够各支系去瓜分了。

好在这样的情况是完全不存在的。我们可以找出任何一部传承数百年的家谱来检索,几乎不存在每个支系都不绝嗣的情况。

在正常的家族繁衍频率和增减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宗支绝嗣,一些宗支走向强大。每个宗支都均衡发展,完全不符合一个家族人口繁衍的规律。

三位超级祖先,不管儿子的多少,都没有出现绝嗣的情况。每个宗支都走向了繁荣昌盛。

一个家族每个宗支都世代传衍不绝,有没有呢?肯定是有的,但这属于极端个例。就例如中国人的代际传承是30年一世,符合绝大多数家族的代际传承频率。20多年一代,也是有的,但这种情况极为少见。

再一个,我们检索中国历史上皇族繁衍的频率和人口数量:

皇族在统治时期,人口发展是最具优势的,即便政权灭亡后,其人口基数在后世依然具有优势条件。

作为繁衍传承时间最久的刘汉皇族,至今尚且只有1500万。这三个家族的始祖,都只做过一些地方小官,却仅仅用了800年的时间,繁衍出了超过千万的人口,其可信度如何,已经无需细论了。

但这些都不是核心问题,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这三个人的出生年代,出生地区,子孙分布和情况,近乎完全一致。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也就昭然若揭了。

家谱抄袭和伪造。当然了,因为没有确凿证据,我们也不好评论到底是他们谁抄袭了谁。但必然有一个人造的原始版本,然后大家拿来资源共享。

这里面修谱匠应该是做出了很大贡献的。其次是清明时代,家谱大爆发时期,攀附联宗的思想作祟。

在乾隆年间,就因为江西地区攀比修祠堂,宗族械斗,联宗攀附等现象,发生了两次禁谱事件,其影响范围波及全国。

朝廷的数度干预,由此可见民间编修家谱、收宗纳族乱到了何等的地步。一本家谱,在人为的随意操作下,近可追溯到汉唐显贵高爵,远可追溯上古的三皇五帝。

本文谈到的三个家族也不例外,刘广传家族宣称出自刘备之后,李火德家族宣称出自李唐皇室。但张化孙家族在这里就碰壁了,因为自古以来张姓没有出过皇帝,横竖不能说自己是玉皇大帝的后代吧?

不过张化孙家族也有自己的法宝,他们直接追溯到了一个传说人物。据传是上古时代发明了弓箭的张挥。张挥有说是黄帝的儿子。黄帝的来头可要比刘邦、李世民等人光耀神气的多了。

比两千年世家的孔子家族还能吹。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三个家族的具体情况。

       刘广传家族

“刘广传,字弁,号清淑,谥广传,南宋嘉定元年,生于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乡,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乙未岁,27岁登进士第,官授江西瑞金知县(一说赣州太守)娶妻马夫人、杨夫人。生一十五子其中三县令、五道府、二大夫、一提学、一都运、一按察、一京师九门大都督,书香盈堂,满门朱紫。”

这是刘广传家族族谱和其网络词条上的简介。

仅仅是这一百多字的介绍,就漏洞百出。刘广传的名字在其内部就有着很大的争议,其名分别有:弁、并、广传等说法。其中谥号“广传”,翻遍谥法也找不到这两个字是可以作为谥号用的。

在端平二年的进士名录中,也找不到一个叫刘广传或者刘弁的。

其十五子中,京师九门大提督,最为引人发笑,因为九门提督是清代康熙年间才设立的官职。另外的介绍中还有一位三海关大将军,查边史书上的武将职位,也找不到一个三海关大将军。

在最早的谱书中,刘广传只有十四个儿子,近年来又冒出来了第十五子,说是其陪嫁丫鬟所生。将来也很难说会不会冒出来第十六子。

从文字介绍资料上来说,刘广传家族,相比起另外两个家族,在族谱信息上是做足了文章的。世系一直上接到刘邦曾祖父刘清。刘广传以下的世系清晰明了,生卒年代,生平介绍,无不详尽。

刘广传15子中,唯有其次子一房没有出仕为官。其余支系无不有显达之人。但翻遍宋史、和元史,竟然找不出来他们中任何一个人的名字。

较多记载了其家族的史料仅是瑞金县志。这里我们就要特别注意到一点了。地方志书的修编,往往会参考当地的文艺资料。瑞金县志中对该家族的记载,毫无疑问就来源于刘广传家族的谱书。

除此之外,刘广传家族还有一首十分出名的认祖诗:

骏马骑行各出疆,任从随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皆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早晚勿忘亲命语,晨昏须顾祖炉香;

苍天佑我卯金氏,八七男儿共炽昌。

而黄峭家族也有一首与其几乎雷同的认祖诗。

骏马堂堂出驿方,任从随处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

惟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

黄峭是唐代人,比刘广传生活的年代早了300多年,谁是这首认祖诗的版权者,谁是窃取者也就一目了然了。

在其家族显贵后代中,清代大学士刘墉(刘罗锅)父子赫然在列。可在对刘墉家族后代的基因检测中,刘墉家族属于单倍群C系。而刘广传家族中其他一些接受了基因检测的成员,其父系祖源结果则是五花八门。根本不存在一个生活在800年前的共同祖先。

以上的证伪内容,还不是刘广传家族最幽默的地方。其最可笑之处在于,由于大量吸纳收编其他刘氏家族支系,在谱牒上甚至出现了刘广传的曾孙,比他生活年代更早的现象。如果是这样的例子,只有一个,那么可以狡辩为编写疏忽出现的错误,可当这样的例子频繁出现时,任何言语的辩解都不足以取信。

刘广传家族为了可信度,可谓费劲了心思。但明显矫枉过正了。相比起来李火德家族的操作,就要接地气的多了。走上了“大巧不工”的路线。


李火德家族

在李火德家族的介绍中,他除了做过继任品秩不高的官员外,再就没有了任何奇特之处,他甚至年纪很大了才生下了儿子。三个儿子,十五个孙子。也完全在合情合理的范畴之中。

就连当代1000万后代的数量,也要比另外两个家族正经的多了。

李火德网络词条,参考资料也要正派的多了。不仅有人民网的文章,更有宋史中一星半点的记载。

不过李火德的名字就太过于多了一点,李火德名炳凤,字闽海,号伯庄。不知道还以他是个作家,取了许多的笔名来用。有的谱书记载,李火德还有兄弟,叫李木德。搞的大家都弄不清楚火德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了。

虽然李火德家族试图以低调和诚意,蒙混过关,不过还是露出了数条狐狸尾巴。在其任职中河南节度使和关内侯就禁不住考验了。

宋朝时期,节度使为虚职,仅授予宰相级别的大臣,李火德明显不够级别,至于关内侯,宋朝有侯爵,但并无关内侯这一秦汉时期的爵位等级。

李火德的次子还做过瑞金县的县令,特别想问一句,瑞金县县令是被你们石壁村的村民承包了吗?

要不是现在有了父系祖源的基因检测,李火德家族真的还能蒙混过关,可惜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李火德后代的检测结果,再也兜不住那位800年前,繁衍下1000万后代的超级祖先了。


         张化孙家族

比起刘广传和李火德家族,最不堪的就是张化孙家族了。

该家族的起点最高,18子,108孙,完胜刘广传家族。要不是迁徙到了福建,估计张化孙的孙子们,都要上梁山替天行道了。

张化孙家族可能是因为没有皇室可以背书,只好走上了全方位的模仿路线。始祖从不可考的张挥开始,直接构建了通天家谱。

殷商才有成熟的文字,在此之前张挥家好歹也传承了几十代吧,家族世系是靠口口相传死记硬背下来的吧?

看来这个家族不仅长寿,而且记忆力还超群。

张化孙有兄弟三人,解元、进士、武举他们家都有。可偏偏一个都在史料中找寻不到。其家族网络词条就更加简介干净了。其后代写的一篇论文。仅此而已。

在扩充家族史料信息上,张化孙家族就比较博采百家了。义门陈氏十五世同屋而居,他们就九世同屋而居。唐僖宗给义门陈氏赐了“义门陈氏”的匾额,唐玄宗就给他们家赐了“百忍庐”的匾额。

年代比义门陈氏早,造成了义门陈氏抄袭他们家的假象。

其家族的遗训诗(内八句,外八句),更是继刘广传家族抄袭黄峭家族认祖诗之后的后起之秀。别人八句,他就分成两组,比别人多了一倍。

作为后起之秀的张化孙家族,更是惊涛拍浪而起,别人做了啥,他就跟着做,搞的最后好像都是别人抄袭他的一样。

张化孙家族

张化孙的孙子多达108人,除了姓名,什么介绍都没有。在史料上更是寻觅不到一丝一毫关于这个庞大家族的记载。

相比起来,张化孙家族既没有刘广传家族努力,也没有李火德家族接地气。小心翼翼,精心谋划,最后反倒成为了最经不住考验的人造家族。

揭开了三个家族的遮羞布,他们的真相也就一目了然了。无不是冲破那个时代“安土重迁、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思想,散播子孙外迁开基创业,来掩盖收编吸纳其他支系的真相。

无不是开启“位面功能”繁衍出大量子孙,以不符合人口繁衍传承规律,虚构出800载上千万人口的家族神话。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汉也好,李唐也罢,黄帝也休。攀附帝王世系,蚁聚成族,都不过是自我欺骗。为了内心里那一点卑微的虚荣感,伪造家史、虚构族支。终究只会落人笑柄。

也许刘广传、李火德、张化孙都真实存在。但其家族早已被一再涂抹装扮,一本本“超重”的家谱,一座座宏伟的祠堂,都不过是入局者的自我构幻而已。

(资料源自网络: 祖源姓氏文化传播》) 

分享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