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历故事:福薄之人不进有福之家

 为什么73 2023-05-17 发布于北京

亮兄 亮兄 2023-05-17 08:06 发表于湖南

图片

今天的故事先从叶明的父母亲说起。

1

叶明父亲兄弟姐妹八个,靠父母从泥巴里抠几个子养家糊口,贫困年代的农村里家有八个娃的,能让他上到初中已实属不易。到了高中,家里实在供不起,只好辍学。

后来队里需要一名会计,叶明父亲就当上了,白天劳动记工分,晚上也没什么可消遣的,他就找书看,只要是书他都看,实在找不到书,就把自己几年来的课本掏出来,越看越觉得自己比上学时悟性高,兴趣十足。

七七年十月份高考制度恢复,十二月份参考,叶明的父亲当时只有十七岁,跃跃欲试,以农民的身份报了名。由于时间仓促,一到晚上他父亲就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在书海里大战三百回合,鸡叫两三遍他才上床,那时候没有取暖设备,有时候夜冷,到上床时全身像冰棍一样凉。

好在他平时积累了不少课本知识和课外阅读,他信心十足迎接了十二月份的考试。

很多人不看好他,初中毕业参加劳动和记工分已有两年了,(那时候小学是五年制,只要够七岁就可以上学),本来那些年也学不到什么,他拿什么参考?有一个村干部把个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似的,直接断言:他能考取,狗都能犁田。

参加高考结束后,正是冬季农闲兴修水利工程时,几个县的农民浩浩荡荡奋战在杭埠河,挖土,挑土,运土,叶明的父亲也在其中,劳动、记工分。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信息化迟钝的那年那月那一日,老家有个人顶着风雪徒步几十里路找到杭埠河工地上,挨家挨户的询问,才将红彤彤的录取通知书送到叶明父亲手里。他连夜跟着宣传队返回老家,多亏那位老家人及时赶到,第二天填上了志愿。

春天里那个啷哩个浪,叶明父亲趁着乍暖还寒的春风上师范学校去了。

有人想起那位村干部的揶揄,队里的人逆向揶揄村干部:狗能不能犁田不是你说了算。

叶明父亲毕业后从职教师,后来当上了一校校长。老鸹窝里出凤凰!

叶明父亲中等身材,五官中有四官正,一官欠佳,就是唇厚外卷,另外皮肤黑黢黢的,像个非洲人,一颗黑脑袋天生右倾30度斜驮在脖子上。加上平时不苟言笑,老成持重,整天僵着个脖子,就像地球人都欠他二百五似的。一句话,其貌不扬。

但他说起话来又不失幽默风趣,做事干练,不拘小节。村干部揶揄他时,他“黑”着个脸“僵”着个脖子不紧不慢地说:“我不就丑了点嘛,爹妈给的,我得好好受用着,丑也要丑出个样子来。再说考试又不考美丑。”

叶明母亲的娘家就在县城脚下,学区附近,其中两所补习学校带来了许多外地生源,所以这片区域在政策松软的那几年,家家户户都违章建造房屋,二层三层不说,连犄角旮旯处都利用得寸土不浪费,有些人家楼上楼下有十几两十间房,这些房屋大多出租给学生,也有小部分出租给商贩。

母亲娘家房子也多,仅房租就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但是这一片属于农村户口,这在当时城乡联姻中就是一个硬伤,孩子户口随母,以后上学就是一个大问题,不像现在容易得多。

叶明的外婆是虔诚的耶稣基督教徒,一生向善,所以母亲从小耳濡目染,是个温柔贤淑的女子。母亲虽然面容姣好,但身材不高,不属于全方位的美女,想进城也难,虽然就一步之遥。

环肥燕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两厢权宜取其长,叶明的父母就走到一起了。母亲娘家房子多,且又是受宠的老小,母亲爹娘就给了一栋楼上楼下的房子作为陪嫁。

随着叶明的到来和成长,校长左看右瞧,这小子的基因里都是两人的优点,外貌直接否决了校长,遗传了母亲的五官和肤色,端正润白;智力直接传承了校长,聪明有才智。校长黑炭一样的脸笑成黑玫瑰:“哈哈,我终于丑出个样儿来了。”

2

叶明生长在城墙根下,从小到大被捧在手心里,现代语就是个地道的妈宝男。但智商高,比同龄孩子聪明,人家五六岁上幼儿园,他已经跟着父亲正式上小学了,且一级不塌,也不用担心鸡窝里拖死鸭,他鸭立鸡群。

到了高考,一举中榜,第一次就是哈工大,专业是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很有前途。这次是他的校长父亲选报的。

到了遥远的哈工大,时日不长,他就开始想家,想到什么程度呢?不想上大学了。他母亲只好赶过去陪读,别人家陪读陪的是高中,他妈妈陪读陪的是大学。

叶明在母亲的陪伴下,完成了四年大学,回到老家进了一所工厂,成了工厂里的香饽饽,可他不安于现状,不喜欢这门行业,于是不顾父母的反对,一意孤行辞了职,再次回到高中学校,重新考大学,自己选专业。

儿大不由父啊,很多老师搞得定别人家的孩子,唯独搞不定自己的儿子,自叹自愧。叶校长不那么喟叹,因为他儿子是去学习,不是好吃懒做去啃老,多学四年其他知识是好事,知识涨不坏人,儿子还嫩着呢。母亲跟着这样的校长,想闹心也闹不起来,就当儿子嫩了点,放学校里再关几年,防水防痞。

叶明再次轻松考上大学后,自己选择了本省一所重点大学的数学系。

四年学成,叶明对自己的就业又不满意,他再次变卦,放弃大好前程,回到父母身边。这小子的心性还是嫩嫩的。

后来在本城找了一个私人企业,朝九晚五。他的校长父亲坐在桌边僵着脖子望着窗外悠悠地说:“我倒要看看这石猴子能不能坐得住板凳。”

没想到叶明这次还真的坐住了。

其实他父母不是不急,只是沉得住气而已。看叶明似乎是不好意思再折腾了,他父母暂时松了一口气,腾出心来兼顾其他。

就在那几年房产界就像菜市场一样闹哄哄的时候,叶明父母给他买了一套一百多平方的新房子。说不定哪天爱情来临时,新房就是谈婚论嫁的筹码之一,爱情也许就是助长剂。

亲友堆里有人在乡校教书,乡校里有一个通过竞选来的师范生美女,本省北方人,相对来说,北方没有叶明家所处的南方富裕。但她父母多年经营小生意,比当地人家的经济要宽裕些。

这个亲友征求双方同意后就牵线搭桥,在某一个吉日里让叶明和美女老师相了亲。两人见面后,同意相处一段时间,到后来顺其自然做了男女朋友。

关系一确定,叶明的父亲鼓励女孩考编,只有考编才能上岗城里的教师,以后不用城乡两头跑。女孩本来就想通过考编进城,早就跃跃欲试。

机缘巧合,县城唯一一所重点小学需要竞招一位教师,此后,女孩没课和双休的时候就应邀来到叶明家,三餐和吃住不用愁,全力以赴备考。

叶校长观察了一段时间,觉得这女孩拼力不错,就是有点愣头青,没有方向和实战经验。为了未来的儿媳妇,叶校长在他的满园桃李中挑出两三个顶呱呱的具有实战经验的尖子,给这个女孩进行辅导。

女孩接受能力很强,又有拼力,可塑性很强。可塑性越强,融编越有望,同时担心也随之而来。有个桃李对叶校长直言不讳:“校长,恕我直言,您这么鼎力相助,别到以后她过河拆桥,您竹篮打水,您是给别人家塑造一个成功的儿媳妇。”

叶明父亲是怎样的人,上面有较长的篇幅足够说明,他是靠积累知识从底层爬起来的人,他尊重知识,也怜惜努力奋斗的人,所以校长回答说:“真要是那样,只能说她和叶明缘分不深,大不了我们一起当一回摆渡人。”

女孩终夺第一,成功融编,完美进城。

为了免人口沫,女孩执意租了一处简易房,从看房到入住全程由叶明陪同。

后来女孩的父亲过来在叶明家小住了几天,算是认个门楼吧,叶校长亲自陪同他逛这逛那。女儿的住处离叶明家、离学校都不远,女孩父亲很满意、很放心。

到了来年春节,两家父母正式见面定下了这门亲事,一切礼仪按女方办。

到了谈婚论嫁时,女孩最终还是毁了婚约,叶校长的得意门生一语成谶。

有人给她介绍了一位公务员。公务员母亲已逝,只有一个父亲,近郊人家。但公务员的身份好啊,且也是一个标志可人的尤物,她动心了。

女孩父母虽然管不了自己的女儿,但真事真办时,女孩父母还是垫资给女儿在这边买了一套房子。

叶明可受了伤了,他第一次把真心付出,却因为自己比公务员矮了一截身份被踢出局,红彤彤的心碎了一地,颤颤的痛。

叶明父母可惜可叹时,也心疼儿子第一次受了这么大的伤,但不是陪读一样简单的事,心伤必须自己舔舐才能慢慢地好。同时暗地里又掂量着:这小子是时候成熟了。

3

县医院进了一台先进的医疗器械,对外招标一名专职技术人员,叶明带伤应试,一举夺魁,从私企成功跳跃到事业编制,将自己拔高了一截,雪耻矮人一截的身份。虽然不及公务员,但叶明走向成熟已是人生的一个转折,于私于公于人都是益。

兜兜转转叶明终于不再是一朵心浮气躁飘荡不定的浮萍,终于将双脚踏踏实实着陆在土地上,一步一步走自己的人生。

是该成家的时候了,他接受同事的介绍,亲友的牵线,最后被单位里的一个优秀护士给拿下。

这个护士情商高,结婚后和叶明父母相处甚好,连叶明的老外婆都不嫌弃。叶明的外婆,就是前面说过的虔诚的耶稣基督教徒,每年被接过来和叶明一家小住几个月,晚年患有间隙性阿尔茨海默病,坐哪儿就吐口水、吐痰,叫她吐痰盂里,她说我没吐啊。清醒的时候指给她看,她“啊哟,啊哟”拍打着自己。

去年放开后,老外婆感染住院了,十几天都是这个护士职业的外孙媳妇在照看着。当老外婆病情加重时,护士回家跟婆婆说:“妈,外婆也八十多岁了,你还是去陪陪她几天吧。”

叶明母亲听出儿媳妇的话意,把两个孙女安顿好后,对退休多年的校长说:“爷爷,你在家帮忙照看好两个孙女。”

叶明母亲陪老外婆三四天后,老外婆还是于去年腊月里走了,像睡着了一样,脸色带着红晕,叶明母亲说是主耶稣接走了。

老校长青年中年都是孩子王,现在却是孙女为王,常常被上幼儿园的大孙女牵着鼻子走。下雨的晚上,她要去广场找小伙伴玩,爷爷说下雨天广场上没有小朋友,她不信,硬是拽着爷爷出了门,一老一小打把伞到广场找了一圈,一个小朋友没有才溜回家。

荡秋千时,她不坐秋千,和一个高个子小朋友合力推秋千,结果她个子矮被带了个趔趄,旁边的阿姨赶紧拉住她,额头还是碰到了,鼓起一个小包。她回家跟妈妈委屈巴巴地说:“别人家的小孩都是大人站在边上看着的,就我边上没大人看着,爷爷跑一边玩手机不管我。”

老校长坐在客厅沙发上听着,也只能委屈巴巴地“耷拉”着个脖子,像个孙子。

有个邻居的女儿也是县城重点小学教师,一聊才知道叶明的前女友和公务员至今没有孩子,具体情况不详,好像前女友一请假就是一个礼拜,吃中药还是咋的,反正整个人也不精神,脸色也不好,与同事几乎无交集。

叶明母亲听到后唏嘘不已:“这丫头原来不是这样的呀,精神得很呀,又有拼劲,叶明他爸就赞赏这丫头。”

“这丫头虽然和我们家叶明无夫妻缘份,说起来还真是我们家的功臣,叶明正是被她刺激才清醒过来,一步步变得成熟稳重,要不然叶明还像个浮萍一样飘来飘去。我们真心希望她过得好,怎么倒成这样呢?”

……

信基督的人不轻易错怪人,倒是别人说这丫头福浅,进错了门。

瞧,叶明家的四口子,从头到脚都是圆嘟嘟的,福气团团的样子,不是一家人不进一个门。

人与人之间讲究缘分二字,有缘相聚,无缘则散。

今天的故事到此结束,我们下次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