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Q1新能源乘用车BMS装机量:金脉/联电/威睿应用增多

 NE时代 2023-05-17 发布于上海

NE时代根据国内整车终端数据为统计口径对新能源关键部件的装机量进行了统计整理,2023年1月-3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BMS装机量122.1万套,同比增长22.1%。

BMS市场与OBC表现相似的地方在于,玩家缩减,市场集中度更高。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弗迪电池站在比亚迪垂直整合供应链的优势上以一己之力拉高TOP 3市占比,其他企业份额几乎没有太过明显的变动。

参与企业数量方面,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61家BMS企业实现装车配套,相较2022年同期的76家减少了15家。NE时代根据历史数据发现,BMS行业经历了一波洗牌,参与企业在2020年有110家,到今年减少了近一半。

2023年第一季度TOP 5配套企业分别为弗迪电池、宁德时代、特斯拉、华霆动力和力高技术,装机量分别为46.6万套、16.5万套、13.7万套、7.6万套和7.3万套,占总装机量的比重分别为38.2%、13.5%、11.2%、6.2%和6.0%。

TOP 3 企业总计占据了整体BMS市场的62.9%。而在2022年第一季度,TOP 3 BMS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为48.3%。

TOP 5市场份额累计为75.2%,对比去年同期为66.1%。TOP 10市场份额为88.2%,去年同期为79.2%。

对比各家BMS企业的市场份额,依然能够看到,除了弗迪电池随比亚迪整车的爆发份额从24.9%涨到今年的38.2%,其他企业基本变化不明显。

弗迪电池、宁德时代和特斯拉连续多年都是BMS行业前三,其中弗迪电池和特斯拉的排名离不开整车垂直整车供应链。宁德时代则是用成本价将BMS打包进整个电池系统。

华霆动力和力高技术市占比相差不大,竞争非常胶着。两家企业已经连续三年稳居TOP 5,拥有一套独属打法,在技术、配套经验、供应链安全、客户维系等方面建立自己的优势。

TOP 10 BMS企业中增幅最大的要数金脉电子,同比增长150.6%,达到4.1万套。配套客户涵盖埃安、哪吒、合创等。

联合电子装机量同比增长59.1%,达到5.1万套,市占比达到4.2%。主供客户包含埃安、合创、岚图、蔚来等。

另外威睿电动BMS装机量同比增长55.5%,达到2.80万套。随着威睿电动PACK在smart、极氪、吉利、领克等新能源品牌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其自主研发的BMS基于车云协同融合定制化算法也发挥着实时监测和提前预警,确保电池包的安全性。

威睿电动从2022年开始进入新能源乘用车BMS TOP 10,直接反映出主机厂自制PACK以及对BMS自主开发的日益重视。

BMS产品中,应用层软件多为PACK企业或主机厂主导开发,如比亚迪、宁德时代、广汽埃安、大众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