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工艺品中的罗汉千面

 芝润斋 2023-05-17 发布于江苏

八百罗汉,众生芸芸

自佛教传入中原以来,佛教文化便渐染着传统的思想、文学、艺术、生活等各个方面。

以我们最为熟悉的家具为例,其中与佛教有着密切关系的就有筌蹄、禅凳、罗汉床,连应用十分广泛的家具构件束腰,也是来自佛与菩萨的台座——须弥座。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纷繁的中国古代工艺品大类,我们还能看到更多以佛教文化为题材、由中国古代匠人手工完成的佳作。而今天我们要欣赏的,就是佛门造像中恒河沙数的罗汉像。

清 红木镶云石彩绘罗汉像 研习社藏

罗汉,又名阿罗汉,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在小乘佛教中,是伟大的佛陀得法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

汉地流传着“十八罗汉”之说,这十八位罗汉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得道弟子。据《法住记》载,佛陀在涅槃之前曾嘱咐座下十六弟子到世间弘扬佛法。但唐代以后,民间流传更广的已经是十八之数,连《西游记》中都是“十八罗汉斗悟空”。

清 寿山石彩绘十八罗汉配天然木器座 研习社藏品

降龙、伏虎、坐鹿、骑象、长眉、瘦骨......不同的造型背后,隐藏着罗汉们不同的故事。

· 长眉罗汉 ·

长眉罗汉在十八罗汉之列,又称阿氏多尊者。

据说他前世也是一位和尚,生下来就有两条长长的眉毛,修行到老,头发都全部脱落了,两条长眉仍在,甚至转世后还带着两条长眉出生。

转世后的长眉罗汉继续在佛门修行,终于修成正果。

明 琉璃长眉罗汉佛头摆件 研习社藏品

· 伏虎罗汉 ·

伏虎罗汉又名宝头卢尊者,关于他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清朝由乾隆皇帝钦定的十八罗汉中的第十八位,弥勒尊者。

另一说法是四大声闻中的君屠钵叹。其所住的寺庙外,经常有猛虎因肚子饿长哮,伏虎尊者把自己的饭食分给这只老虎,时间一长,猛虎就被他降服了,常和他一起玩耍,故得名。

清 寿山石伏虎罗汉 故宫博物院藏

· 骑象罗汉 ·

骑象罗汉又名迦理迦尊者,因为象的梵文名是迦理,迦理迦即骑象人之意。

遁入空门前,骑象罗汉以驯象为生,出家后的本领也是驯象,因为象在佛教中是佛力和法力的象征,威力远大,耐劳致远。

清 竹根雕骑象尊者 故宫博物院藏

· 笑狮罗汉 ·

《大智度论》中就写道:“佛为人中狮子。”狮子也是文殊菩萨的坐骑,早期佛像的台座中也有不少狮子座。

《传灯录》中还把佛祖说法比作“狮子吼”,佛法精深,如雷贯耳——“释迦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天上地下, 唯我独尊。”在佛教文化中,狮子的地位可见一斑。

笑狮罗汉,名伐阇罗弗多遇尊者。据说他以前是猎人,因为遁入空门不再杀生,所以有一只小狮子来陪伴感谢他,他也因此得名。

清 寿山石雕戏狮罗汉 研习社藏

· 坐鹿罗汉 ·

坐鹿罗汉,全名宾头卢·颇罗堕,其名译为“不动利根”,如如不动,利根坚固。

有诗赞其曰:“端坐神鹿,若有所思;泰然自若,高雅平易。”坐鹿罗汉是一位鹤发童颜,一脸笑意的罗汉,他曾经是优婆填王的大臣,因曾经骑着鹿进宫讲经得名。

· 持经罗汉 ·

持经罗汉是佛门弟子修行的一个缩影,它代表着修行者的智慧、坚定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清 红木持经罗汉像 研习社藏

· 瘦骨罗汉 ·

瘦骨罗汉,又称雪山大士、雪山童子、雪山婆罗门。他的故事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传译到中国来的佛教经典《大般涅盘经》。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本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但因目睹众生疾苦,即抛弃权位入雪山苦行,“唯食诸果……绝形深涧,不涉人间,结草为庵,被鹿皮衣”,六年后他筋骨暴露,才终于得道成佛。

清 竹雕金漆瘦骨罗汉 研习社藏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