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岭老师力荐|人生五件套,你值得拥有

 精进的微光 2023-05-18 发布于安徽
你好,欢迎来到精进人生论~

周岭老师推荐的人生五件套,你值得拥有!人生五件套我目前已经基本养成习惯了,当然和周岭老师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过我会不断的向他学习和对标。

人生五件套即早起、冥想、阅读、写作和运动,你拥有几件了呢?如果已经拥有五件,那祝贺你,已经找到成本最低的成长之道了。如果没有完全拥有五件套,也没关系,希望你在阅读后,早日拥有人生五件套,加油,你是最棒的!


一、早起

为什么要早起呢?早起至少可以给你带来三大好处。

1、创造大量可支配时间

当别人还赖在床上迟迟不肯起床的时候,这时你已经起床了,不仅会为自己创造出几个小时而且也比别人多出来几个小时。你已经战胜了那些赖床的人,想一想,有没有感觉到自己特别棒!

2、精神状态会变好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研究发现,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早起者的情绪更积极,自我健康感更好。

在天气好的时候,早起者沐浴晨光也是心情舒畅的一大原因。很多人周末都有体会,埋头睡到中午,起来心情反而不好。

3、注意力更加集中

经过一晚上充足的睡眠,大脑得到了充分的休息,早起后你做事情的注意力会非常集中,从而大大提高你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许多名人都有早起的习惯比如:

巴菲特每天6:45起床工作;

乔布斯每天6点左右开始写作;

潘石屹每天4点起床,6点开始晨跑,8点前开始工作……

《认知觉醒》的作者周岭老师每天4点起床做事情;

举了这么多名人早起的例子是为了告诉你,早起是一种好习惯,否则这些名人(聪明人)也不会早起。

养成早起的好习惯,初期你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初期会有一个相对痛苦的适应期

在经历两周左右的兴奋期后,会进入适应期,由于生活习惯突然改变,身体来不及适应会出现上午连续打哈欠、精力不足、黑眼圈加重等情况,这个过程大概持续两个月左右才慢慢好转,不过这个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一旦过了适应期,早起对你来说就非常简单了。

2、中午需要午休一次

如果当天早起,中午会产生困意,在饭后休息一会利于快速恢复精力。

3、不打扰他人

4、提前准备

除了晚上提前准备好衣物,更重要的是要求提前想好起床之后具体要做什么。

5、明确遇到哪些情况时可以不早起

早起需要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偶尔几次无法早起不要焦虑或者内疚,只要给自己定好几条原则就行比如说遇到以下情况可以不早起:

①生理低谷期

②前一天晚上参加聚会,睡得太晚

③环境突然变化,不适合早起活动

“成功人士一旦发现别人的好习惯,就好立刻将这个习惯变成自己”。希望这句话成为你开始早起的催化剂。

二、冥想

《暗时间》一书的作者刘鹏说过这样一句话:“能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以及能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是高效学习的两个最重要的习惯”。冥想不仅利于提升专注力而且可以让你变聪明,科学研究表明,通过集中注意力的冥想练习,人的大脑皮层表面积增大,大脑灰质变厚,这意味着冥想练习可以从物理上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因为一个人大脑皮层表面积和大脑灰质厚度是影响人聪明程度的因素。

稍微了解一下,你便会知道很多顶尖人物都有冥想的习惯比如比尔·盖茨、尤瓦尔·赫拉利,等等,可以说,冥想就是一条隐藏的成长快车道。

冥想具体怎么做呢?其实很简单,闭眼静坐,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每天坚持15分钟以上……你会感受到它的效果。当然了,一开始你可能很难全身心的专注于自己的呼吸,你可以从一两分钟开始逐渐增加时长。就我个人而言,通过冥想能够深切体会到冥想之后整个大脑会变得清晰、灵敏等等,更多效果需要你自己去做了才能体会到。

三、阅读

阅读的好处不言而喻,每读一本书实际上就是在进行一次名人访谈,就是在和顶级的专家交流谈话,这种交流谈话不用花费巨额路费,也不用考虑时间限制,更不用担心对方缺乏耐心。你随时能接触到顶级的思想,只要你愿意。还有比这更舒服的事情吗?可以说读书就是用最低廉的成本获取最高级的成长策略,这是所有人提升自己的最好途径。

不读书,你只能想自己的所见所闻,而读书、持续地读书、持续地读好书则相当于和古今中外的顶级思想家处在一个朋友圈。

你可能非常想要养成阅读的习惯,但阅读了一段时间就放弃了,阅读其实是个技术活,你要避免周岭老师说过的误区:

1、读书要先学会选书

初读者在选书的时候往往喜欢向厉害的人索要书单,这样做无可厚非,但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先让向自己提问:“什么是自己当前最迫切的、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毕竟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如果读的书不贴合自己的需求,那就很容易陷入为读而读的境地,而读书之后若是能立即解决自己最迫切的现实问题,自己就能马上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与好处,这会激励我们继续读下去,所以书单可以参考,但不要视其为唯一的选择标准。

此外,初读的时候一定要让兴趣、难度(舒适区边缘)、需求三者尽可能匹配。

如果一本书选得好,但在读完它之后,通常你会有意愿继续读下去。另外,记得留心你认为好的书里面被作者多次提到的书,这些信息往往都是你继续发现好书的线索。

2、阅读是为了改变

很多人认为一本书只要读完,读书的过程就结束了。事实上,阅读只是整个过程的开始,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实践比阅读本身更加重要(主要指非虚构类书籍)。

真正读好一本书,往往需要花费数倍于阅读时间去思考和实践,并输出自己的东西——可能是一篇文章,也可能是养成一个习惯,这个过程比阅读本身要费力的多。

阅读的深度比速度重要,阅读的质量比数量重要。只要紧紧盯住“改变”这个根本目标,很多阅读障碍就会立即消失,比如我们根本不用在意自己读后记住多少内容,即使整本书都记不起来了也没关系,只要有一个点、一句话触动了自己,并让自己发生了改变,这本书就没有白读。

3、高阶读书法

注意自己阅读时产生的关联。如果一个知识点让你想起了其他的知识,引发了关联,一定要留意并把它记下来,知识产生关联说明知识网络正在形成或加固,这么做还可能创造新知识,这正是学习的核心方法之一

读写不分家。如果你在阅读后,还能把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重新阐释,甚至将他们教授给他人,那这个知识将在你头脑中变得非常牢固。

阅读是每个人都能获得的平等、希望和机会,如果你希望自己变得不同,那就请用一生的时间去探索,实践

四、写作

写作是一种输出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输出重要性大于输入,你如果想要真正成长,一定要学会写作,因为“只读不写”的学习是不完整的,是低消的。对于写作小白而言,你可能不知道怎么写作,写作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困难,阅读之后你可以从简单的摘抄书中金句开始、然后开始简短写自己的收获与感悟、最后联系实际内容和切身体会输出一篇文章或者书评,不断精进,你会慢慢养成写作的习惯。

写作时切忌完美主义倾向,不要给自己那么多理由比如说等我准备好了、等我学会系统写作方法再开始,重要的是开始,先完成再完美


五、运动

运动能调节人体的各种激素,使人达到最佳状态,使身体这个内部生态系统充满能量和活力。时常运动的人体内生态系统犹如一汪清泉,而久坐不动的人,其内生态系统则更像是一潭死水。长此以往,一些不愿意运动的人更容易滋生焦虑、抑郁、消沉、低落等各种不良情绪,并且压力产生的毒素会破坏大脑中几十亿个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逐渐使大脑的部分区域萎缩,这表明一个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可能会变笨,此外运动能够使大脑长出更多的神经元,这意味着运动可以在物理上让人变得更“聪明”。


听到这个好消息,你可能跃跃欲试想穿上跑鞋去运动了,不过别着急,先了解一下如何科学地运动或许对你更有帮助。有效的运动不是高强度的“折磨”自己,也不是在室外闲庭信步,而是保持适当的心率,就减肥瘦身的有氧运动而言,专业的建议是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70%之间,刚好处于身体的舒适区边缘,每天活动半小时就能产生极好的效果。

如果觉得麻烦,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让自己保持做有氧运动时有些气喘的状。比如跑步时保持足够快的速度直到有些气喘,持续1~2分钟,然后改为快走,调整呼吸,重复即可这个活动可以达到。

提到运动,我猜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跑步,但想要获得更好的效果,最好结合复杂运动。比如在10分钟内的有氧热身之后,练习瑜伽、舞蹈、体操、太极……这些复杂的活动能让大脑的全部神经细胞参与其中。活动越复杂,神经突触的联系也就越复杂突出,生长的也更密集,所以好的运动方式一定同时包含有氧运动和复杂运动。


人生五件套即早起、冥想、阅读、写作和运动,希望你阅读后能够去尝试并养成习惯,期待你的改变,加油,你是最棒的!

ps:践行和养成习惯过程如果遇到问题,欢迎私聊,免费为你解答哦。

感谢品读,我们下篇文章再见✨

END

作者简介:漫步人生学习者、认知突破者、精进主义者。一位平凡的普通人,虽如微光,但我愿用微光给你力量、予你温暖,让我们一起精进、共同成长,从平凡走向非凡、从平庸走向优秀,最终成为最好的自己!

欢迎加我微信交流和围观朋友圈

已经看到这里啦,点个关注再走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