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你是这样的叙永!!!!

 叙而永之 2023-05-18 发布于四川

原来,你是这样的叙永!

你是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边城,永宁河曲折从城中流过,蜿蜒多姿态。河上有上下两桥。站在桥上看,似乎颇旷远;而山高水深,更有一种幽味。

在边城叙永,朱自清先生好友受到李铁夫家(鱼市口)热情款待。

“那几天吃得过饱,一夜尽作些梦。梦境记不清楚,但可以当得'娱目畅怀’一语。”

朱自清先生书写叙永的手迹。1941年10月26日,朱自清给朱光潜写了一封信,把《好梦·再叠何字韵》诗随同信件一并寄给朱光潜。翻拍自叙永县革命历史纪念馆,2023-04-28

你是久客在外的曾缄先生“犹指丹崖”的故乡。

曾先生“宦游在外,不常归里”,曾向晚辈曾令绥写信感叹“老夫久客归心懒,犹指丹崖说故乡”。

在“雨夜”中“思家千里”,在“望月”中“钩起故乡情”,在乡人赠言中歌“它时携手丹山去,看尔摩崖作擘窠”。

先生叹“老我何心滞异乡”,“秋雨,秋雨,散作一天愁绪”,“秋月,秋月,长是朝人离别”,想必曾先生对故乡也是念念不忘。
曾缄先生照片及文字介绍,供图/曾倩老师(曾缄外孙女)。曾先生翻译仓央嘉措的藏文情诗,最有意境。“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曾缄先生叙永中学堂(今叙永一中)毕业证书,供图/曾倩老师

曾缄先生北京大学毕业证书,供图/曾倩老师

你是傅钟将军心心念念的故乡,“离家何太久,离乡何太长”。

将军晚年仍还记得,少时“最爱去的城东的营盘山,离城不远,出城就到,站在山顶俯瞰山麓,田间阡陌纵横,农舍炊烟缕缕,小桥下流水粼粼,一派田园风光。

离乡那天,将军一直历历在目。

铁炉滩远去了,上下桥不见了,老龙岩的白塔隐没了,流沙悬练被山挡住了……只有'红崖'仍高高耸立,然而船在河谷中一转弯,它也在眼中消逝了。

故乡的人,故乡的山和水,将军再见又是何时?

开国上将傅钟故居,位于今日叙永布店街的一条小巷子里。摄/刘朝勇,2022-02-13
你是黄季陆先生梦魂萦绕的故乡!

民国36年,先生再次回乡,叹“我乡、我家真是万峰环绕,花木争妍,青山绿水,美丽无比!正如欧阳修所说。日出而云霏开,云归而崖穴暝,野芳发面幽香,佳木秀面繁英。每一忆及大陆和故乡山河之壮丽,几至寝食难安,梦魂萦绕。

梦寐难忘!寝食难安!梦魂萦绕!短短几句话,先生便将这三个沉重的词放在一起?究竟是拥有多怀念的心情啊?

民国36年(1947年)黄季陆和徐中齐到叙永分别参加国大代表和立法委员时,在叙永丹岩青年学会的合影。前排从右至左(坐者)第四人是徐中齐,第五人是黄季陆,第六人(小女孩)是徐中齐的爱女徐维娜。两人与叙永丹山青年学会合影留念。拍摄地点为天上宫(已拆除,大致位置为今叙师附小)。

来你是这样的叙永。

在这里,梅贻琦先生“在床上听窗外雨声,倍觉清快。

一日清早,梅先生见“天上只剩浮云片片,由窗外东望红岩山顶,朝霞颇美”,想必时任西南联大常委会主席梅贻琦先生为期三个月的入蜀活动中,叙永短暂的一周时光(商洽西南联大叙永分校事宜)也是惬意的。

同行的还有西南联大常总务长郑天挺、中文系及师院国文系主任罗常培,罗常培先生对叙永春秋祠倒是印象深刻。

春秋祠原来是陕西会馆,建筑得很宏丽,朱甍碧瓦,画栋雕梁,真有点儿像北平的几个大祠庙其中有一座祀神的戏台,栏杆上刻着全部关羽事迹,雕工精致的很,拿它来作宿舍未免有点儿可惜。”

匆匆逗留了几日,梅、郑、罗三人经泸州,转向李庄去了。

梅贻琦、郑天罗常培先生入蜀活动大致路线及目的。文字资料整理根据于罗常培《在叙永的一周》,载《蜀道难》,中华书局2020年版,第2页。

在这里,吴晗先生担任西南联大叙永分校的教师,在此之前,先生说自己“埋头做学问,不过问政治”。

叙永分校期间,受国内时局影响,进步与反动阵线分明,迫使联大每个师生作出抉择,如先生后来所说“政治来过问我了,叙永分校的一年是先生一生转变的关键一年。

西南联大学生彭国涛回忆:“1941年5月4日,为了纪念'五四',许寿谔和我以历史学会名义请吴晗作过一次报告,报告会在文庙内一大教室中举行。那一次讲演,也许是吴晗在西南联大所作的最早的一次演讲。”

吴晗先生也忘不了叙永的美食。西南联大学生葛学清回忆:“吴教授平常喜爱吃叙永的椒盐锅盔和烧红苕,特别是江西街曹大老官家打的锅盔,质优价廉,还有上桥布店街口一家的烧红苕也经常去光顾。”

西南联大叙永分校部分教员,翻拍自叙永县革命历史纪念馆,2023-04-28

在这里,西南联大叙永分校师生们办了个“布谷”壁报,请李广田先生指导,先生当时已是名震遐迩的新文学作家,先生像一位忠厚长者,为人诚挚、踏实、关心和热爱青年,平日说话不多,但句句中肯。

在整个“布谷”壁报存在的几年里,李先生一直精心爱护、培育着“布谷”,使这只预报春天到来的小鸟能长期歌喉婉转,唱着感人歌曲。

“布谷”壁报成员贺祥麟回忆:穆旦(查良铮)先生多次为“布谷”壁报写诗,他的诗深邃、醇厚、有浓烈的西洋诗味道,又很有他自己的风格。四十年代末期,查先生成了”九叶派“中的一位杰出诗人,影响很大,其渊源则应追溯到他在叙永的诗歌

在这里,西南联大师生的故事太多太多,上学路上,开学元旦晚会,难熬的叙永酷暑,短暂的春假,集体丹山远足,永宁河游泳,上下桥来来往往的上下课期间......

西南联大叙永分校校友,在春秋祠冒雨参加纪念亭、纪念碑揭幕仪式,摄/周世华老师,1990年5月。好喜欢的一张照片,大家在满怀期冀地看着某处。
    

原来,你是这样的叙永。

你是故乡,让人魂牵梦萦;你是雨月,散作一天愁绪;你是边城,总是再见何时?

...  The End  ...
欢迎交流讨论
叙而永之
让我们慢慢去发现关于山河&岁月的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