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后的加减法苏州大学附属吴江学校象棋社团的学生在下棋。 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编程社团的学生在测试机器人。 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绘画社团的学生在画画。 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的学生在做烘焙。 震泽实验小学的学生在领取“轻松包”。 近2000个社团 学生们的“第二课堂” “双减”,指的是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政策落地近两年,5月9日,吴江区召开“双减”工作现场推进会,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共聚一堂,交流、分享“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校在课堂教学、作业管理和课后服务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双减”政策意在保证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记者从推进会上了解到,在“双减”背景下,近两年来,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断开辟育人新思路,社团活动增加,作业减量提质,学生从繁重的作业和课外培训负担中解放出来,各个学校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之路上不断探索,努力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让他们得到更好的成长。 近日,在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的一间教室外,阵阵清甜的奶油香气飘散出来。教室内热闹非常,30多名学生穿着厨师服,戴着一次性手套,在老师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地跟着学习打发奶油、过筛面粉、搅拌面糊……学生化身西点师,有模有样地做起了瑞士卷,半个小时后,浓浓的香味弥漫在整间教室。 另一间教室内,学生正在安静地画画,这一节课画的是敦煌主题的丙烯画,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敦煌壁画图案,一步一步地临摹,展现自己独特的审美,老师在教室内巡视,不时给学生指点。 烘焙、绘画、动漫、围棋、乒乓球、象棋、信息编程、流行音乐、机器人、篮球、羽毛球、足球……本学期,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一共开设了53个社团,2100名初一、初二学生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社团。学校每周都设置了一天社团日,这也是学生最期待的一天。 在苏州大学附属吴江学校,学校给学生列了一个“菜单”,“菜单”上是本学期开设的45个社团,每个学生都可以从中选择心仪的社团。除了本校老师发挥兴趣特长为学生授课之外,学校还外聘了12名专业教师,如区融媒体中心的主持人、苏州大学的陶艺老师、资深围棋教练、舞蹈老师等,邀请各专业领域的“大咖”来给学生上课,每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多样的教育资源。 盛泽实验小学则借助该校的“四院两营”,即文学院、科学院、艺术院、体育院以及思维训练营、英语训练营,创设涵盖方方面面的微型课程,通过“广撒网”的形式,让学生接触、体验这些课程,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业内人士表示,“双减”不是减少学习内容,而是回归教育规律,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在丰富多彩的社团课上,学生走出教室,奔向操场、实验室、音乐室、绘画室,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学习方式,社团课程也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为了让每个学生每学期都有机会参加自己喜爱的社团,全区各学校不断完善社团管理制度,统筹场地、配置设施、备齐师资,社团课程在各个学校全面普及,成为各个学校“标配”。目前,全区94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组建各类社团近2000个,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不唯分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第二课堂”上,同学们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不断地钻研。 从小学六年级起就一直参加编程社团的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的初二学生沈喆庆特别喜欢机器人编程,他告诉记者,理论上,通过编程,机器人的机械臂可以完成各种动作,每当机器人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预期的动作,沈喆庆总是倍感欢欣鼓舞,这也激励他不断挑战自己,在编程社团中脱颖而出。虽然编程非常“烧脑”,但是对他来说,从来没觉得这个课程难,就像沈喆庆自己所说的,“我其实就是在玩自己热爱的东西。”该校的信息技术老师沈春妹介绍,这些孩子是真正对自己选择的社团感兴趣,所以他们有动力去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这就是所谓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初二学生刘沈艺已经对绘画这门课程入门,并渐渐地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领域,刘沈艺说:“多彩的社团活动,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不仅减轻了学业压力,也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该校美术老师邢小娣介绍,学生进入社团学习,更有氛围,老师分主题、分阶段,带他们尝试不同难度的绘画,“在这里不唯分数,他们是百分百投入,乐在其中,可以形成对事物独特的观察和思考,对学生的成长帮助非常大。” 在社团中,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也许有些学生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但是他们可能在唱歌、足球、绘画等某个方面特别出色。”苏州大学附属吴江学校副校长费敏向记者介绍,她在合唱社团里注意到,一个平时成绩并不拔尖的学生却在唱歌上表现很耀眼,“我可以看到他眼中在发光,脸上充满自信,而这种自信也在促进他学习成绩的提升。” 在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里,老师基于学生真实感兴趣的主题来上课,唤醒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促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展现出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每一个孩子撑起一片多彩的天空。 减量提质 让作业不回家 “双减”背景下,作业也是重要一环,作业数量正在逐步减少,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的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则不超过90分钟。在作业时间有明确要求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减量提质?吴江各所学校在作业设计和安排上也是各显神通。 “孩子如果拎着绿色的手提袋回来,我就知道,他已经在学校写完作业了。” 震泽实验小学的一位家长介绍,这个学期,对于他们家长来说,只要看一眼孩子的书包,就可以知道孩子当天的作业有没有写完。 在震泽实验小学,有个“让作业不回家”的口号,每一个在学校就完成作业的学生都可以领取“轻松包”回家。在该校,每个班级都有一定数量的“轻松包”,这是一个绿色的环保手提袋,每天在课后服务时段,值班老师确认孩子已经完成了当天的“挑战”后,就可以让学生领取“轻松包”回家,学生在包里放上几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回家了,自己的书包则不用带回家。在该校,每天拎着绿色的“轻松包”回家成为一种特别的“荣誉”,“小朋友都感觉很光荣的!”震泽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史晓东介绍,通过“轻松包”这项挑战,培养了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让他们有序完成作业并进行自我检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不少家长反馈,通过“轻松包”的激励,孩子写作业的效率大大提高。每月月底,各班根据学生挑战成功次数和作业完成质量进行综合评估,评选出当月的“小明星”。这些学生将获得额外奖励,可以前往震泽省级湿地公园等地参加研学课程,在这些地方学习蚕桑知识、观察鸟类、参与水资源保护等。 目前全区大多数小学的课后延时服务在1个半到2个小时,学校还面临着一个问题,当把作业做完了还可以干什么?在震泽实验小学,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在教室听故事、搭七巧板、比拼运算,也可以走进图书馆阅读;对于中高年级学生,在他们完成作业后,则由值班老师为他们适当布置语文、英语的课外阅读和数学的思维训练作业,进行适量的拓展。而在苏州大学附属吴江学校,在课后延时服务时段,学校给每个班级配备了一个“百宝箱”,里面收纳了适合不同年段学生使用的桌面游戏器材,用于作业完成后的个性化活动。象棋、军旗、飞行棋、五子棋……完成作业的学生,可以三三两两组队,比拼棋艺;还可以参加游戏棒、益智对对碰、成语接龙卡片等各类益智类游戏。老师还会利用这段时间,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在游戏中,引导学生要遵守规则,更要学习与不同个性的同学一起玩,解决游戏过程中的矛盾和纷争。 吴江区教育局普教科科长沈志伟介绍,“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学校社团课程花样百出,社团活动有声有色,学校大力推行作业改革与优化,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在落实“双减”政策中,也涌现出了一批先进的学校,其中,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两所学校入选苏州市“'双减’示范创建学校”。“我们将继续落实'双减’政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校内更轻松、有效地学习,获得更好的成长。”沈志伟表示。 作者:刘晓兰 2023-05-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