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心

 直尾昂述 2023-05-19 发布于广东

德性闻见

本无二知

小心:

道德实践的“工夫”

尊崇程朱理学

不满当时

阳明后学

所宣扬的

心体无善无恶说

主张:

语本体,只是性善二字

语工夫,只是小心二字

“小心只是个敬”

“敬”只是:

有所畏谨,不敢放纵

身心收敛,如有所畏

其意与程朱的

“主敬”说相通

世儒放胆多矣

提出'小心’

正对病之药

百草当中

一粒灵丹

不论有病无病

也都少他不得

而今须要

实实调服

莫只把来

做个好方

随口说过

随手抄过

却将自家

放在一边

“小心”即

医治那些

弃儒入禅

追求玄虚空幻者的“灵丹”

性,天道也

学,人道也

“学即工夫”

实下工夫(“小心”)

才能实现本体(性善)

主张:

学、虑结合

“讲”、“习”并行

只要发愤“便做成孔子”

德性闻见

本无二知:

针对理学家

分德性闻见之知

提出的命题

张载:

德性所知,不萌于闻见

程颢、程颐:

德性之知,不待于闻见

王守仁:

德性之良知,非由闻见

均排拒认识

的感性阶段

刘宗周不同意他们

把认识不同的阶段

绝对割裂开来

指出:

必以闻见为外

而欲体黜聪于空

而为禅学之谈柄也

提出:

“德性闻见

本无二知”

他论证:

心一也

聪明睿智出焉

岂可以睿智为心

而委聪明于耳目

欲废聪明

而言德性

非德性也

转欲合闻,见全德性

犹未足以语德性之真

认为:

理性之知(睿智)

即是由“闻见启焉”

他即肯定了

感性认识的

启导作用

以及

感性认识是

理性认识的

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