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液透析 or 腹膜透析: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患者如何选?且看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肾病内科这项研究

 caimin133 2023-05-19 发布于福建

编者按

糖尿病(DM)去年患病率逐年增加,在这一趋势下,接受维持性透析的糖尿病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数量也相应快速增加。由于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多种糖尿病相关并发症,肾病学家应注意透析方式的最佳选择,以减轻相关并发症的不良影响。然而,目前糖尿病合并ESRD患者透析的最佳选择是血液透析(HD)还是腹膜透析(PD)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中国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肾病内科学者在Ther Apher Dial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1]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为肾脏学家的临床实践提供了一些思路。该研究第一作者为徐锋主治医师,通讯作者为崔文鹏副主任医师


图片
图片

DM合并ESRD患者

透析的最佳选择仍有争议

图片


糖尿病肾病(DKD)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重要原因,全球因糖尿病导致的 ESRD患者比例稳步上升,从2000年的22.1% 增至2015年的31.3%[2]。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后,其肾功能恶化的进展速度较一般肾小球肾炎快,接受肾脏替代治疗时的预后也比一般慢性肾脏疾病差。对于进入ESRD的DKD患者,应及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根据DKD患者自身情况,可选择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目前糖尿病合并ESRD患者透析的最佳选择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2019年的一项研究对终末期DKD患者采用不同透析方式的死亡风险进行了荟萃分析[3],总共纳入17项队列研究,共涉及504 304例透析患者,其中腹膜透析62 462例,血液透析441 842例,随访时间持续15个月至长达10年。结果表明,接受PD治疗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死亡风险显著高于HD患者(HR=1.2,95%Cl:1.10~1.30,P=0.000),这可能与PD患者通常接受葡萄糖溶液的腹透液,从而导致血糖控制不良,以及PD可能会增加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炎、胰岛素抵抗等风险有关。此外,该研究还表明,亚洲国家患者采用PD治疗的死亡风险高于非亚洲国家。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接受HD的亚洲患者的生存率相对更好有关,但未来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图片

在中国,无论接受HD还是PD, 

DM合并ESRD患者的生存率相似

图片


在上述背景下,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肾病内科徐锋等开展了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该研究最终纳入281例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转诊到HD和PD中心的DM合并ESRD患者。入选的受试者均在透析前诊断为糖尿病,年龄≥18岁,接受透析至少3个月。该研究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来平衡HD组和PD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比较HD和PD两组之间的生存率,然后对年龄、Charlson共病指数(CCI)、体重指数(BMI)和血清白蛋白水平进行Cox回归分析,以评价透析方式对结局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随访期间,HD和PD组患者分别有19例(18.1%)和18例(17.1%)死亡(P=0.856)。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HD组和PD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无显著差异(下图)。基于年龄、CCI、BMI和血清白蛋白分层的Cox回归分析表明,HD与PD的选择不影响生存率

图片


图片

结语

图片


本研究结论认为,在中国,无论年龄、CCI、BMI和白蛋白水平如何,DM合并ESRD患者无论接受HD还是PD治疗,其生存率相似。对于DM合并ESRD患者,透析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当地的实践进行个体化选择。


参考文献:

1. Feng Xu, et al.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 and diabetes had similar survival rates whether they received hemodialysis or peritoneal dialysis. Ther Apher Dial. 2023;27:59–65.

2. Cheng HT, Xu X, Lim PS, et al. Worldwide epidemiology of diabetes?related end?stage renal disease, 2000?2015[J]. Diabetes Care, 2021, 44(1): 89-97.

3. Xue J, Li H, Zhou Q, et al.  Comparison of peritoneal dialysis with hemodialysis on survival of diabetic patients with end-stage kidney disease: a 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 Ren Fail. 2019 Nov; 41(1):521-531.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