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校劳动教育养成体系的思考与构建

 课程教学研究 2023-05-20 发布于浙江

【摘 要】本研究基于时代特质和地域特征,从理论探索、学校发展、实践操作三大层面,构建了包含“三条途径”“九项内容”“十五大策略”以及“十五条原则”的发达地区劳动教育养成体系基本框架,并加以实施与探索,形成了具有可参考性的劳动教育实践研究新范式。

【关键词】发达地区  劳动教育  养成体系

图片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2020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为新时代劳动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基于我校承担的201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发达地区公办小学劳动教育养成体系的实践研究”,我们积极构建与实施劳动教育养成体系,打造“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教育新格局。

一、架构劳动教育养成体系

基于研究与思考,劳动教育养成体系的构建需要重点解决“建构目的、实践内容、实施途径”三大关键要素。

(一)学校思考

劳动教育养成体系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把传统劳动体验与现代及未来劳动新形态体验与尝试有机结合,即从劳动观念、劳动情感、劳动习惯、劳动能力四大素养养成出发,探索为培养未来复合型人才奠基的融合性劳动教育实践。

同时,基于发达地区的地域特征、教育资源、家庭特点,我们梳理出具有适切性的“生活型劳动、管理型劳动、创意型劳动、服务型劳动、生产型劳动”小学劳动教育五大内容,包含了传统劳动基本技能的体验,现代以及随着人工智能、数字信息化发展所产生的新型劳动,呈现出传统与现代融合、现代与未来融合、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融合的发达地区劳动教育鲜明特点。为推进实施,设计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文化熏陶三大小学劳动教育实施途径。

(二)基本架构

基于思考,我校从理论探索、学校发展、实践养成三个层面,形成了由“三条途径”“九项内容”“十五大策略”以及“十五条原则”的养成体系基本框架。

1.理论探索层面

理论探索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政策引领。基于国家教育方针以及法律法规,指明新时代中国劳动教育的目标导向,同时让教育工作者明晰新时代劳动者的神圣使命。二是多元赋能。研究国内外关于“劳动的育人价值、劳动的属性特点、劳动的文化特点”等理论的探索,开发劳动育人的“本质·人生·创新”三大价值,改变对劳动教育窄化、弱化、异化等现象,与时俱进赋予其发达地区公办小学劳动理念新的内涵,以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教育新变革。三是联动共生。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整合机制,形成自上而下一体化格局。

2.学校发展层面

劳动教育养成体系不仅需要顶层的理论支持,更需根植于学校自身的教育特色之中,与学校文化核心理念、校训相融合。我校基于明确“审美·超越”文化核心理念,践行“两明两强”校训和“坚守·吸纳”的家国情怀,着眼“劳动类型、劳动岗位、劳动思维”三大劳动视角下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确立“为未来复合型人才奠基的融合性劳动教育的实践”为研究方向。

3.实践操作层面

劳动教育是一个人实现自我发展、融入社会所需的与劳动有关的观念、习惯、情感和能力养成的实践过程,我校从“劳动素养、劳动类型、实施途径”三大方面切入推进:基于学生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确立了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和劳动能力四大养成素养;根据发达地区地域特质,紧扣“创新·整合”,探索与实施“生活型劳动、生产型劳动、服务型劳动、管理型劳动、创意型劳动”五大劳动内容,融入具有劳动知识创新、劳动技能变革、劳动内涵提升、劳动信息覆盖的发达地区特质,从而实现对传统劳动教育概念的超越;依托“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文化熏陶”三大操作途径,打造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新生态。

二、劳动教育养成体系的操作途径

(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家社课程三途径实施,它们相互独立、依存与互补,其实施策略主要是学科渗透、专项开发与职业启蒙,这是发达地区公办小学劳动教育养成体系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结构。

1.课内劳动教育的途径、内容与策略

小学劳动教育养成体系的课程实施应当有对应的策略与思考。科学有效的实施策略能够让课程推进工作变得有机渗透,让劳动教育与课程实施真实地有机融合而不是额外附加。以基础课程的学科渗透为例:一是把握目标渗透,立足学科目标找契合点;二是落实内容渗透,深入学科教材探落脚点;三是强化过程渗透,把握时机方式寻切入点。

2.课内劳动教育的操作原则

(1)专项学习与学科渗透相结合

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活动或者与他人合作,在设计、制作、使用与维修等一系列劳动体验和实际探究的技术活动过程中学习技术知识、掌握技术操作、增强技术意识、提高劳动技术素养的一门基础课程。课程实施过程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学生“会动手”,突出劳动技术实践性;二是要学生“能设计”,突出劳动技术创造性;三是要学生“爱劳动”,突出人类劳动本性,突出技术综合特征;四是教师要运用信息化技术助力教学,注重跨学科学习与统整。

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各学科教师应对自身所教学科进行梳理、分类与统整,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如语文教师可以挖掘文本中蕴藏的劳动教育资源,树立劳动观念、歌颂劳动人民、颂扬劳动品质。也挖掘语言交流过程中的劳动教育资源,呈现口语交际、习作练习等专业性语言实践活动,注重语文学科课内与课外勾连,涌现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

(2)劳动过程与劳动结果相结合

我校关注学生的年段特点开展劳动教育。低年级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使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中高年级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体会劳动光荣,尊重普通劳动者,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

(3)传统劳动与现代劳动相结合

传统劳动是人类在农业社会时期所形成的基本以手工及半机械为主的劳动方式,现代劳动是以机械化、电子化、信息化、人工智能化为代表的新型的劳动与劳动生产方式。体系的实践操作既需要关注重体力的传统劳动,“劳其筋骨,苦其心志”,是为了让学生担当起大任。也应该呈现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下的智能化劳动方式,引导学生习得创新劳动的意识与抱负。我校开发的“绿空间”“科空间”便是“传统劳动”与“现代劳动”的体验与实践平台。

(4)自理劳动与项目学习相结合

将自理劳动以项目化学习方式展开,能够实现拓展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我校引导学生在某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运用先前已有的知识或尝试获取新知识,从而完成某项任务或解决某个问题,以考察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问题解决、交流表达、团队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我校开发的“小厨房,大科学”拓展型校本化课程,引导学生通过厨房美食制作的自理性劳动,探秘美食烹制过程的科学原理,从而学会一门生活自理的劳动本领。课程包含了“人气美食王”“厨房科学家”“美食家”和“美食小主播”四大板块,大大激发学生爱生活的劳动情感。依托项目化学习,形成一种深度的探究自理劳动的学习,引导学生为解决新问题,探索独特思路或方法,形成具有时代创新性的劳动成果。

(5)社会体验与职业启蒙相结合

小学职业启蒙教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改革的新任务。职业启蒙教育具有引导性、普适性以及基础性。我校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规律和成长需求出发,开发和利用家长、学校、社会的丰富资源,探索职业启蒙教育的内容体系、方法策略,构建序列化的职业启蒙教育的校本课程。同时,我校还编写了较为完整的适合本校学生职业启蒙教育的校本教材和典型课例,多方面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对自我、社会、世界的积极认识,进而设计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为自身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二)课外劳动活动

课外劳动活动主要是指由学校组织的校内外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活动,它区别于现有的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活动。课外劳动活动是对学生实施劳动教育养成不可缺少的重要路径,也是对课内劳动教育的必要补充,是丰富学生劳动体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1.课外劳动活动的途径、内容与策略

根据劳动教育活动三大途径,我校结合学校的传统特色,梳理了九个活动内容与六大实施策略。见下表。

表 劳动教育养成体系之活动操作途径

   途径

   内容

   策略

     年级

主题性活动

  雏鹰争章

理论性和实践性

方向性和目的性

广泛性和一专性

技能性和知识性

普及性与提高性

本校性和跨校性

    1-5年级

  校园四季

  一班一品

社团类活动

  校级大社团

    1-5年级

  班级微社团

  学校少年宫

志愿者行动

 班级岗位服务

    3-5年级

 校园值勤服务

  社区公益服务

2.课外劳动活动的操作原则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都是实现教育目的重要途径,但由于课外活动在活动内容、组织形式、活动方式上又不同于课堂教学,因此,它具备了自身独特的特点。

(1)主题性与常态性相结合

教师带领学生围绕一个劳动教育主题开展主题活动,这类活动既相对传统,也有时效性,但主题性与常态性不是相互分裂的,而恰恰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会相互融合。

(2)自主性与指导性相结合

课外活动具有很强的自主性,但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引导与帮助。劳动教育活动可以由学生自主组织、设计与实施,但学校与教师在过程中应做好引导,在学生活动过程中出现困惑、困难、偏离时应主动进行合理引导与指导。

(3)灵活性与规范性相结合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具有灵活性,内容深度、广度及学习进度、速度,包括活动时间与空间是根据参加者的愿望、爱好、特长和接受水平以及客观条件来确定的,但是为确保每一次活动的顺利发展事先要有规划或方案,要具有规范性。

(4)实践性与观摩性相结合

我校组织学生开展走访科研院所、科创工坊、参观人工智能等参观活动,引导学生亲身参与、组织、设计劳动实践活动,两类活动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及劳动素养。

(5)自我性与志愿性相结合

养成体系不仅要让小学生的劳动状态达到自我需求程度,还要达到带有奉献性的志愿劳动状态,即由“自我性”向“志愿性”升华。我校结合自身的传统特色与区域特点,建立与运行三个“志愿者”行动项目,让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态度、劳动情感等逐步达到志愿者的境界。

(三)文化熏陶

1.劳动文化熏陶的途径、内容与策略

基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社会经验,我们认为劳动文化的养成主要集中于培养学生的“劳动审美”“劳动文学”“劳动艺术”“劳动文化传播”等相对直观感受与体验。具体通过“节气文化”“工匠精神”“创意工坊”三个基本途径来落实。

2.劳动文化建设的操作原则

劳动是文化得以独立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而文化反过来又推动劳动品质和水平的提高。在劳动文化建设这一路径里,主要应把握以下五个方面的操作原则,即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结合、传承性与发展性相结合、榜样性与崇拜性相结合、传播性与创意性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总工会.劳动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3.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发达地区公办小学劳动教育养成体系的实践研究”(编号:DHA190450)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刊载于《现代教学》20223A刊,作者系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校长姚凤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