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有历史周期率?

 茂林之家 2023-05-20 发布于湖南

中华两千年的帝国一直在改朝换代的剧情中循环,历史周期率一直像一个魔咒一样牢牢地套住了东方帝国,从“暴秦”“强汉”再到“乱晋”“盛唐”“弱宋”,最后到封闭的明清。国家的兴衰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有规律可循。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横扫华夏,建立起了我国第一个封建的大一统地质王朝,并且将郡县制推到国家疆域的方方面面。一直到1912年,晚清政权衰败,清帝退位,这两千多年里诞生了唐、汉、宋、元、明、清等多个超级帝国。

这些国家自建立伊始就拥有着自己朝代的独特的特点,中原大陆所具有的特殊地理条件和位置自己外儒内法的体制使其能够形成安稳的统治。

因此,按照理论上来讲,朝代的更迭应该是稳定且长久的。但纵观每个帝国,他们的国祚基本不会超过三百年。唯一一个超过三百年的宋朝还被北方游牧民族压在南边,气喘吁吁,空望北方。

历史周期的规律一直悬在每个封建王朝的上空,遥远地指挥着各个朝代的走向。两汉历时296年,盛唐历时290年,北宋历时268年,南宋历时153年,明朝历时277年,清朝历时277年。

这些数字到了300之前就戛然而止,最令人惊异的是,作为一个大一统的中央帝国,元朝走到百年大关时就已经偃旗息鼓。除了这个唯一一个特殊的元朝,其他几个帝国都有几个统一的特点:每一个王朝的末期就会爆发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由最后一个农民军击败其他的起义军登朝开国。

在建立王朝之初,所有的利益阶层全部洗牌,资源整合分配,利益归零,国家的政治格局重新调配,新的官僚集团崛起,或者士族,或者士大夫,又或是宗族贵族。因此,在每一个王朝崛起之初,社会资源分配的相对公平合理,比如说,西汉初年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唐朝初年的贞观之治,又比如说北宋赵匡胤建立朝代之后爱民勤政等等。

但是陷入历史周期通常会发生在每一个王朝的中期,在经历了初期的励精图治之后,中期的统治阶级开始往灭亡的方向走去,这是每个王朝走到300年大关却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

中期的帝王继承了先辈的伟业,他们是在温床中成长起来的统治者,治国理政能力比之在实践中历练初代帝王较差,而且官僚体制运行百年之后逐步僵化和腐朽,腐败也是当时贵族官僚内十分重要的一个弊端,而后社会道德沦丧,既得利益者集团开始进行土地兼并,加之频发的自然灾害导致社会底层民不聊生,最终的结果就是农民起义和改朝换代。

在每个王朝的末期似乎中央政府里总有些奸臣当道、恶人横行的势力,他们只不过是被腐败的官僚体制豢养的蛀虫。若是体制清楚,政治清明,经济高度发展,那么这些奸臣也无所遁形,并且没有发挥的余地。

统治者的无能为力或者昏庸无道造成了王朝的衰落,而导致社会经济疲乏,国家财政收入入不敷出的则是土地兼并。所谓的土地兼并是指,各个官僚系统的贵族或者是全国大小地主用尽各种手段将自耕农的身份剥出,然后兼并他们的土地,让这些农民成为无生产资料的无产者。

当这些人失去土地之后只能以佃农的身份依附于贵族和地主,成为别人的附庸,直接沦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土地兼并是个漫长的过程,在整个的发展过程中,曾有许多皇帝为了抑制贵族兼并土地而出台种种政策,但是,人为可控,天灾并不可控。

在风调雨顺的年代,土地兼并之风并不强盛,但若遇到突发的天灾,没有生产资料的佃农就会遭到粮食减产的现象。若田里的粮食和家里存放的金银较少,农民就会陷入饥饿的境地,面对窘迫的生存环境要想脱离必须有两个选择,要么是作为流民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外省乞讨,要么向本土的土地主借钱。

所谓的借钱即是借高利贷,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私人放贷利率之高是非常恐怖的。据王安实记载,宋朝年间的放贷利率达到了70%,而按照现代社会的规定,年利率超过36%就算高利贷。因此,借了高利贷用于度过荒年的农民也会因为无后续之力偿还贷款,最终只能将自己的整个人抵押给地主。

所以,土地兼并会造成全国90%以上的底层人失去生产资料,被迫组团成为流民,然后起义。

封建王朝走到末期无力向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贪污腐化之风十分严重。腐败可以腐蚀文人的心智,可以摧毁忠臣的坚守,亦可以将整个军队全部瓦解。在每个王朝的后期,贪污腐败总是千疮百孔的帝国最大的漏洞,而相对而来的则是闻着金钱味道而来的奸臣和恶吏。

在东汉末期,皇帝身边的十常侍公开卖官鬻爵,甚至皇帝本人都自己高价出售朝堂上的职位。这就使得有产者或者商人随意登入中央政府,而无产者只能饱受他们压迫,这些人在进入中枢之后官官相护,互相用钱来支持国家的运转,各个中饱私囊,导致官僚体制腐败不堪。

最重要的是,这些被金钱腐化官僚常常串联在一起对抗中央朝廷的政策,甚至他们还会以自身的势力招募幕僚、军队以及知识分子,在最关键的时刻有些奸臣会投降敌国,借用敌国的力量公开和朝廷作对。

宋朝靖康之耻,钦徽二帝北上进入金国,随之而去的还有秦桧奸臣,他们在金国将宋庭的情况和盘托出。作为报酬,金国曾经许以秦桧黄金千两,而这些正是造成秦桧后来和赵构串通陷害奸臣、打压忠良的源头。

当一个朝代的中流砥柱被贪腐绊住前进的步伐,通常有改革者会出来针砭时弊,清除弊端。可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属于全国最大的大地主,出于自保,他还会予以抑制改革者的动作。因此,当贪污腐败问题关乎地主阶级的利益时,改革通常会中断,然后走向失败。

大一统帝国的崩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天灾,最典型的就是明朝和元朝。

在元朝末年,黄河大堤决口让元朝政府用尽了全国所有的资源和财力,但始终没能抵抗得住这条河流带来的危害。所以,元末农民大起义竟然源头是因为政府筹钱治理黄河。

当时国库财政赤字十分严重,中央政府的官僚所能想到的办法则是通过发行货币来筹集金钱,通货膨胀引起了百姓的民怨沸腾,底层人为了活命纷纷发动了暴乱,人人放弃徭役,河道工人也放弃治理黄河,最终,河流边上的农民全部拿起了农具冲向了元朝的贵族。

明朝是一个天灾频发的朝代,自开国以来,明朝就饱受天灾的打击。

在17世纪左右,浙江嘉兴的湖面上全被冰冻住,山东,山西,河南等地遭受了百年难遇的旱灾和饥荒,同时,中原地区又有暴雨,南方地区暴雪成灾,而这些都导致了大量的民众饿死,冻死。

在1602年,中原的暴雨连绵不断,南方的暴雪使得道路推进艰难。1606年,全国大小水道皆被冰冻,陕西,福建,江苏,淮阴等地全部都有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

为了治理这些自然灾害,明朝政府不得不拿出巨额财款来修建河道、破冰赈灾等等,但是,连年的气候异常胜过数年的战事,赈灾的频繁使得中央财政赤字数额巨大,底层民众苦不堪言不说,国家的统治也受到了威胁。

封建王朝历史周期率问题还与古代气候冷暖交替有着极大的关系,中国封建社会以农业生产为主,即靠天吃饭。农民的所有生活资料全部来源于土地,而他们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自然也十分低端,并不具备长时间储备的条件。

农产品的产量对气候的依赖程度非常高,一旦到了冰河时期,粮食将会大幅度减产,政府如果不及时赈灾救助则会引发农民饥荒,则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民起义爆发,流民频频危害社会治安。

特别到了每个朝代的后期,当中央政府的官僚体制僵化之后,他们对于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能力极小。与此同时,上层统治阶级的腐败和贵族土地兼并问题十分严重,而这些都会推动农民起义爆发和各地流民反叛。

若想跳出历史周期率只有两条道路,一是人民监督政府和政党进行自我革命,前者可以通过人民群众监督的方式更好地让政府的体制运转下去,后者通过自我革命可以使整个国家的体制永葆青春和活力,两者相辅相成。

如若不然,政府会因为失去人民的管控而滑向贪污腐败或官僚体制僵化,自然也就谈不上更好地保证维持社会生产和国家稳定。在旧有的社会制度中,这两者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君权专制就决定了群众是被统治者,民主制度自然只是美好的幻想,这也是历史周期率一直存在的原因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