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肩周炎,这篇巨全!

 H珠Q 2023-05-20 发布于福建
来源:康复小南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KF姐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凝肩、五十肩。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达到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
这里提及以下,很多人肩膀疼痛,都以为肩周炎犯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更多的可能是肩袖损伤。
对于肩周炎和肩袖损伤,有种简单的区分方法(民众版区分):
将患侧手被动抬高,肩周炎患者肩关节打开到一定角度后会出现突然卡住,再用力也无法继续打开;而肩袖撕裂患者,肩关节打开到一定角度后会出现疼痛,但继续用力可以完成较为完整的关节活动。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
病因与发病机制
通常,肩周炎常常起因于创伤或是腱鞘炎、滑囊炎,也可能由中风引起。经常,较难确定起因,不过,任何可以引起胳膊或肩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都可能发展成为肩周炎。
肩周炎按形成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肩关节是人体全身各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其关节囊较松弛,关节的稳定性大部分靠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力量来维持。由于肌腱本身的血液供应较差,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之肩关节在生活中活动比较频繁,周围软组织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磨擦挤压,故而易发生慢性劳损并逐渐形成原发性肩周炎。
继发性肩周炎是继发其他疾病发生的肩关节周围炎。最常见的是继发于肩部或上肢急性创伤后的肩周炎。肩部创伤,包括肩部骨折,如:锁骨骨折,肩胛骨骨折,肱骨近端骨折等;肩袖断裂,韧带断裂等均需要对肩关节进行较长时间的固定。
上肢创伤,特别是肱骨骨折也需要对肩关节进行长时间的固定。肩关节长期的固定,会造成肩关节囊粘连,挛缩而发生肩周炎。另外,颈椎病,腰背部疾病也可影响肩关节活动,导致继发性肩周炎。
疾病鉴别
肩周炎常与以下几种疾病相鉴别:
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可因C3神经根受到刺激出现肩部周围疼痛。二者鉴别主要是,颈椎病出现单根神经损害少,往往有前臂及手的根性疼痛,且神经定位体征明确,头颈部的体征多于肩关节体征。
肩部肿瘤或胸部肿瘤:此类病少见,但通过X片均能明确诊断,且肿瘤的疼痛会逐渐加重,无论肩关节处于哪种体位均会出现疼痛。肩关节盂唇损伤, O'Brien试验阳性,磁共振和关节镜可帮助进一步诊断。

肩峰下滑囊炎:患者多为年轻人,肩部疼痛,多在肩峰下,局限性隆起,伴囊性波动感,压痛点在肱骨大结节处,肩关节外展及旋转活动受阻明显。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疼痛出现在肩关节外展60°~120°,其他活动度无痛。
肱二头肌长头肌肌腱炎:起病缓慢,逐渐加重,疼痛、压痛以肱骨结节间沟为主,肱二头肌抗阻力屈肘部局部疼痛加重。久则亦有功能障碍及肌肉萎缩。

肩袖损伤:肩袖是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之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肌腱组织的总称。位于肩峰和三角肌下方,与关节囊紧密相连。肩袖的功能是上臂外展过程中使肱骨头向关节盂方向拉近,维持肱骨头与关节盂的正常支点关节。肩袖损伤将减弱甚至丧失这一功能,严重影响上肢外展功能。本病常发生在需要肩关节极度外展的反复运动中(如棒球,自由泳、仰泳和蝶泳,举重,球拍运动)。

01肩部检查
寻找肩部压痛点,可发现在肩前方的喙突外侧肱骨结节间沟、肩峰下及肩峰后,可见肩胛肌,冈上、下肌及三角肌萎缩。
下面介绍几种肩关节活动试验~
1)搭肩试验:
正常人手摸对侧肩部时,肘关节可以紧靠胸壁,而肩关节患者搭肩试验多阳性。
2)外展试验:
①外展开始不痛,到一定程度疼痛,活动度越大越痛,可能为肩关节粘连。
②外展过程中疼痛,上举时反而不痛,可能为三角肌下滑囊炎。
③外展上举 60°~120° 范围内疼痛,超过此范围反而不痛,为冈上肌肌腱炎。

疼痛弧
肩锁关节病变疼痛弧在肩关节外展150°~180°。

肩锁关节疼痛弧
3)肱二头肌长腱试验:
肩关节内旋试验:让患者主动做肩过度内旋活动,在屈肘位,前臂置于背后,引起疼痛为阳性,说明为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肩周炎患者为阳性。
抗阻力试验:患者肘关节用力屈曲,医者手握患者腕部,用力对抗,使患者肘关节伸直,若疼痛加剧,为抗阻力试验阳性,说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4)摸嘴试验:
患者患侧手指经颈后摸对侧口角,正常时能触及口角,冈上肌肌腱炎时,此活动可明显受限,肩周炎患者也受限。
5)摸背试验:
患者患肢后伸,手指尖向对侧肩胛骨触摸,正常时能触及肩胛骨下角以上,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时,此活动受限,肩周炎患者也受限。
02病理分期
1)急性期:早期。肩部酸楚、疼痛,压痛范围广泛,多局限于肩关节的前外侧,可延伸至三角肌的抵止点,常涉及肩胛区、上臂或前臂。肩臂活动因疼痛而受限,特别是外展和外旋受限最为显著。
2)慢性期:疼痛有所减轻,但由于软组织变性、挛缩,发生纤维性粘连性“冻肩”,无论是主动活动还是被动活动,都不能达到正常的肩关节活动范围,这也是区分是否是肩袖损伤的特异性表现。
3)恢复期:肩关节慢慢松弛,外旋活动首先恢复,再是外展和内旋活动。
03肩周炎治疗
(1)在肩周炎早期,患者的疼痛症状较重。功能障碍是由于疼痛造成的肌肉痉挛所致,所以治疗主要是以解除疼痛、预防关节功能障碍为目的,缓解疼痛可采用吊带制动的方法,使肩关节得以充分休息;或用物理治疗方法除疼痛。急性期一般不宜过早采用推拿、按摩方法。
(2)在肩周炎的冻结期,关节功能障碍是其主要问题,疼痛往往由关节运动障碍所引起。治疗重点以恢复关节运动功能为目的采用的治疗手段可以用理疗、西式手法、推拿、按摩、医疗体育等多种措施,以达到解除粘连,扩大肩关节运动范围,恢复正常关节活动功能的目的。
在这一阶段,应坚持肩关节的功能锻炼。除了被动运动之外,患者应积极主动地配合,开展主动运动的功能训练,主动运动是整个治疗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3)在肩周炎恢复期,以消除残余症状为主,主要以继续加强功能锻炼为原则,增强肌肉力量,恢复在先期已发生失用性萎缩的肩胛带肌肉,恢复三角肌等肌肉的正常弹性和收缩功能。
04家庭训练
肩周炎的急性期一般不运动,进入慢性期可以进行轻度关节活动度训练及关节囊各方向的牵伸。
1)外展:拉伸肩关节囊下部。把前臂和肘部放在桌上,前臂渐渐远离身体滑动,轻柔外展肩关节,当滑动到最大程度或感觉到轻微疼痛时,停止滑动,保持 5 秒。
2)外旋:拉伸肩关节囊前部,站立位,屈时约 90°,手掌握住某固定物品保持不动,身体朝远离手掌的方向旋转,当旋转到最大程度或感觉到轻微疼痛时,停止转动,保持 5 秒。
3)内旋:牵伸肩关节囊后部,站立位,手掌置于腰部,肘部支在某固定物品上,身体向肘部旋转,旋转过程中时部位置固定,双脚不动,当旋转到最大程度或感觉到轻微疼痛时,停止转动,保持 5 秒。
4)摆臂运动:弯腰至上身与地面平行,患侧手臂自然下垂,健侧手可辅助,首先是前后方向的摆动,待适应基本无痛后增加左右侧向的摆动,最后增加环绕动作,逐渐增加被摆动角度。
5)爬墙运动:待肩关节外展达45°时,面对墙壁用双手或单手缓慢向上,使上肢尽量上举,然后再缓慢退下至原点,重复;而后,患侧面向墙,使上肢尽量外展。
6)水平内收、外展运动:当肩关节上举达90°时,然后双十指交扣,掌心紧贴后脑勺,先向外扩展双臂,使肘部远离头面部,双臂,使上臂贴近头面部。
7)拉环运动:如右图,利用活动拉环进行锻炼,双手分别拉住两个拉环,健侧手向下用力,使患侧手被动上举。
8)毛巾运动:肩肱关节后伸达30°时,健侧上肢在上,患侧在下,双手在背后拉住一条毛巾。




【图文详解】肩关节体格检查         2018-04-27  来源
由于肩关节外科专业程度较高,其体检方法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传统骨科的体格检查程序类似,对于肩关节疾患也是从“视、触、动、量(包括特殊试验)”等方面进行检查。
一、“视”
患者双肩应充分暴露,观察肩关节的轮廓,有无外伤、手术改变,有无肌肉萎缩,畸形、肿块等。

二、“触”
分别于肩锁关节、喙突、喙肱韧带、肱骨大结节、肱二头肌长头腱、Bankart点(盂唇前缘中点)等部位检查有无压痛。为了与颈椎病鉴别,还需了解颈椎有无压痛。







三、“动”
主要观察肩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主要检查肩关节的前屈、外展、外旋、内旋活动度。
外旋活动度需要分别检查肩内收位外旋度和肩外展90度位的外旋度。另外,有一种检查方法,即Apley摸背试验(Apley Scratch test),可以粗略地估计肩外旋和内旋活动度的正常与否。
内旋活动度是嘱患者手心向后,手自后下向上,外展拇指,以拇指尖所能触及的脊椎棘突,作为衡量内旋活动度的标志。比如拇指尖可触及第八胸椎棘突的,则记为T8。

四、“量”
为了与颈椎病等疾病鉴别,需要检查患侧手部的感觉、肌力等。另外需要重点检查肩袖的肌力、撞击试验、盂肱关节稳定性等。

五、特殊检查
骨今中外
(一)肩关节活动度检查
1.Apley 摸背试验(Apley Scratch test)
患者用手分别从同侧肩上方向后摸对侧肩上方向后摸对侧肩胛上缘或用手从同侧肩下方向后摸对侧肩胛下缘。判断肩关节内旋及外旋功能。

2.肩外旋活动度:(1)内收位外旋 (2)外展90度位外旋
3.肩内旋活动度
(二)肩袖损伤的肌力检查
1.外展肌力:
(1) Jobe试验(倒罐头试验Empty can)
臂部外展90°前屈30°拇指向下,检查者用力向下按压上肢,患者抵抗,与对侧相比力量减弱或者提示肩袖病变或者冈上肌腱病变或者撕裂。

(2)落臂试验(Drop arm test)
检查者将患者肩关节外展至90度以上,屈曲30°,拇指向下,患肩不能保持位置,无力坠落者为阳性。该试验对诊断冈上肌损伤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但阳性率不高,多见于冈上肌完全撕裂的病例。
2.外旋肌力:
(1)外旋抗阻试验(the External Rotation Resistence Strength test, ERRS)
(2)坠落试验(Drop test)
(3)外旋减弱征(External Rotation Lag Sign)
3.内旋肌力:
(1)Lift off 试验
Lift-Off test 又名Gerber's Test(1991),用于检查肩胛下肌损伤.患者将手背置于下背部手心向后,嘱患者将手抬离背部(必要时给予阻力),不能完成动作为阳性,提示肩胛下肌损伤。

(2)Napoleon 试验
患者将手置于腹部,手背向前,屈肘90度,注意肘关节不要贴近身体。检查者手向前拉,嘱患者抗阻力做压腹部动作,可能因姿势类似拿破仑的典型姿态而得名。两侧对比,阳性者力量减弱。阳性提示肩胛下肌(肩关节内旋肌)损伤。

(3)内旋抗阻试验(the Internal Rotation Resistence Strength test,IRRS)
(4)内旋减弱征(Internal Rotation Lag Sign)
(三)撞击诱发试验
1.肩峰下撞击:
(1)Neer征
检查者立于患者背后,一手固定肩胛骨,另一手保持肩关节内旋位,使患者拇指尖向下,然后使患肩前屈过顶,如果诱发疼痛,即为阳性,机理是人为的使肱骨大结节与肩峰前下缘发生撞击,从而诱发疼痛。

(2)Hawkins征
检查者立于患者背后,患者肩关节前屈90°屈肘90°,前臂保持水平,肩关节内旋出现疼痛为阳性。肱骨大结节和冈上肌腱向前内撞击肩峰喙突喙肩韧带形成的喙肩弓。

(3)疼痛弧(pain arc)
患肩外展未到60度时疼痛较轻,被动外展至60-120度范围时,疼痛较重,当上举超过120度时,疼痛又减轻,且可自动继续上举。因而对60-120度这个范围称为'疼痛弧' ,疼痛弧试验阳性,提示冈上肌肌腱炎。

2.喙突撞击试验
3.肩锁关节撞击:交臂试验(Cross-arm test)

(四)盂肱关节稳定性试验
1.下方不稳:沟槽征(Sulcus sign)
患者坐位,放松肩部肌肉,检查者一手固定肩胛骨,一手在患者肘部施加向下的力,如果肩峰下出现横沟,>2cm者为阳性。阳性结果说明下方不稳,一般均有多向性不稳存在。

2.前方不稳:
(1)恐惧与复位试验(Apprehension test&Relocation test)
主要用于检查前方不稳。 病人仰卧位,检查者一手握住病人的前臂,另一只手在后方托起病人的上臂,轻而慢地外展和外旋上臂,当病人感到肩后疼痛并有即将脱位的预感而产生恐惧,拒绝进一步外旋时,恐惧试验阳性。在肩关节外展外旋的同时时对肱骨头再施加向前的应力,可进一步引发患者恐惧感或疼痛,为加强试验阳性。在做恐惧试验后,于肱骨头施加向后的应力,当病人恐惧感减轻或消失,即复位试验阳性。

a.恐惧试验;b.恐惧试验加强试验;
c.复位试验;d.复位试验加强试验
(2)加载移位试验(load and shift test)
患者仰卧位,检查者一手抓住患肢前臂近肘关节处,另一手置于患肢肱骨头下方;抓住前臂的手施力将肱骨头压迫进盂窝,然后另一手向前后方移动肱骨头,并判断肱骨头移位程度。最常采用的分级方式为修正的Hawkins评分:0级肱骨头无或有轻微移位;1级肱骨头移位并骑跨于盂唇缘;2级肱骨头有脱位,但可自己恢复;3级肱骨头脱位,不能自行恢复。

3.后方不稳:加载移位试验(load and shift test)
(五)肱二头肌长头腱和SLAP损伤评估
1.Yergason试验
又名肱二头肌抗阻力试验。主要用于诊断肱二头肌长头腱或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检查时嘱患者屈肘90°,医者一手扶住患者肘部,一手扶住腕部,嘱患者用力屈肘、外展、外旋,医者给予阻力,如出现肱二头肌腱滑出,或结节间沟处产生疼痛为阳性征,前者为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后者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

2.Speed试验
患者伸肘,前臂旋后,检查者对患者肩的前屈施加阻力3.O’Brien试验
患肢直臂前屈90o,拇指向下内收至胸前同时抗阻向上,可出现关节前方疼痛;手掌向上做同样检查疼痛消失为阳性。




肩关节疾病的的临床诊治(流程)技巧                来源










































































肩痛的诊断流程      2018-04-13         来源
导致肩痛的情况通常包括:肩袖功能失调、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肩关节不稳定、肩关节炎等。在全部肌肉骨骼疾病中,以肩痛为主诉的占16%。
肩痛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6个方面:(1)肩袖功能失调,包括肌腱退行性变、全部或部分撕裂,或钙化性肌腱炎;(2)粘连性囊炎;(3)盂肱关节炎;(4)盂肱关节不稳定;(5)肩锁关节炎;(6)其他慢性肩痛,包括不常见的肩部疾病和非肩部疾病。























版权声明:  本平台旨在传播医文化知识,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肩周炎”调好了还复发?多半是你没注意这一点!      来源
导读: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中医、西医在临床上通常是如何调理的?调理好后,如何防治复发?
何为肩周炎?
肩周炎,称为肩关节周围炎,俗称“五十肩”、“漏肩风”、“冰冻肩”等,为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本病是老年人常见疾病,多发生在五十岁左右,故称为“五十肩”,本病急性期疼痛剧烈,后期则因炎性粘连而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该病属于中医“痹证”范围。
何为痹症?
痹,即痹阻不通。痹症是指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临床上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特点。
痹症的病因病机
痹症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和人体正气不足有关。
风寒湿等邪气,在人体卫气虚弱时容易侵入人体而致病。汗出当风、坐卧湿地、涉水冒雨等,均可使风寒湿等邪气侵入机体经络,留于关节,导致经脉气血闭阻不通,不通则痛,正如《素问·痹论》所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根据感受邪气的相对轻重,常分为行痹(风痹)、痛痹(寒痹)、着痹(湿痹)。若素体阳盛或阴虚火旺,复感风寒湿邪,邪从热化或感受热邪,留注关节,则为热痹。总之,风寒湿热之邪侵入机体,痹阻关节肌肉筋络,导致气血闭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产生本病。
肩周炎的表现与病因
肩周炎临床表现以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障碍为主。
急性期肩部自发性疼痛,其疼痛常为持续性,表现不一。有的急性发作,但多数是慢性疼痛,有的只感觉肩部不舒适及束缚的感觉。疼痛多局限于肩关节的前外侧,可延伸到三角肌的起止点,常涉及肩肉胛区、上臂或前臂。局部压痛点多位于结节间沟、喙突。肩峰下滑囊或三角肌附着处、冈上肌附着处、肩胛内上角等处。
活动时,如穿上衣时耸肩或肩内旋时疼痛加重,不能梳头洗脸,患侧手不能摸背。以后肩疼迅速加重,尤其夜间为重,病人不敢患侧卧位。由于肌肉痉挛和疼痛,逐渐出现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少,特别是外展和外旋受限最为显著。
慢性期肩痛逐渐减轻或消失,但肩关节挛缩僵硬逐渐加重呈冻结状态。肩关节的各方向活动范围均比正常者减少,严重时肩肱关节活动完全消失,只有肩胛胸壁关节的活动。梳头、穿衣、举臂、向后结带均感困难。病程长者可出现轻度肌肉萎缩,多见于三角肌。

西医治疗方法
西医认为该病由于肩部肌肉、肌腱、滑囊、关节囊等受到外伤、或长期劳损,引起无菌性炎症、变性,肩关节内外粘连发生疼痛,导致肩关节正常活动受限。
则主要针对肩周炎患者在急性期出现疼痛症状进行治疗。
常用到非甾体类抗炎药,该类药物具有止痛、退热、消炎、抗过敏的作用,主要适合肩周炎患者在该病的急性期、疼痛症状明显的情况下使用。
还有就是肾上腺皮质类激素药,此类药物具有抗炎的作用,对抑制肩周炎病情的发展、缓解该病引起的疼痛有很好的效果。服用止痛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而且停药后多数会复发。
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年老体弱,气血不足,筋失所养,风寒湿邪侵入机体,致肩部筋脉气血阻滞而成。为防止肩关节僵凝,应及早治疗本病。
因其多由风寒湿邪乘虚而入,致使筋脉痹阻而发此病,中医多用穴位按摩、中药汤剂、拔罐、刮痧等方式,祛风除湿、散寒化淤、疏通经络,从而达到解决病痛的目的。
灵枢针灸在治疗肩周炎时,主要运用正骨理筋及松解的方法。
一般性的肩周炎,松解要点:根据人体力学的概念,找到牵拉以及导致肩部活动受限的地方进行重点松解!
不仅仅是肩关节附近的松解,可能涉及到颈部、胸腹部以及髋部,这便是治疗中的灵活运用,病症的治疗忌头痛治头,脚痛医脚。
肩周炎的活动受限,一般表现为手臂不能上举、不能后背、或是活动范围减小,这时,重中之重便要放在喙突和三角肌这一块。不能上举者需重点松解三角肌一圈的痛点筋结;不能后背者需重点松解喙突处。
综合灵活运用上述方法,便能彻底解决肩周炎带来的困扰!在临床上治愈率高,大部分患者在治疗一次后肩部活动明显轻松,疼痛消失!
有一部分学员在调理好病患的肩周炎后,没多久,病患又跑来说,复发了?这是什么情况呢?这时候我们应当考虑患者在调理后的生活习惯、是否再次从事重体力活...等情况。
因此大家切记,在调理好患者的肩周炎后,提醒以下事项。
肩周炎锻炼防治方案
1爬墙运动
面对墙壁,用双手或单手沿墙壁缓慢向上动,上肢尽量高举,再缓缓向下回到原处,反复数次。
2弯腰晃肩法
弯腰伸臂,做肩关节环转运动,动作由小到大,由慢到快。
3体后拉手
患者自然站立,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
4外旋锻炼
背靠墙而立,握拳屈肘,手臂外旋,尽量使拳背碰到墙壁,反复数次。
5头枕双手
患者仰卧,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再尽量外展。
6甩手锻炼
患者站直,做肩关节前屈、后伸及内收、外展运动,动作幅度由小到大。
7扶持牵拉
用双手扶持身后的固定物体,挺胸挺腹,牵拉患肢向后。
患者双手扶持固定物体(如床沿、桌边)做下蹲,然后用身体的重量牵拉患肢向上举直。
防护肩周炎
1注意防寒保暖
肩部受凉是肩周炎的常见原因,由于寒冷湿气侵袭机体,导致肩部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避免肩部受凉,对于预防肩周炎十分重要。
2加强功能锻炼
肩周炎的锻炼非常关键,要注重关节的运动,可经常打太极拳,或在家中使用拉力器、哑铃以及双手摆动等运动,但要注意运动量,以免造成肩关节及其周围钦组织的损伤。
3纠正不良姿势
经常伏案、双肩经常处于外展工作的人群是肩周炎的高发人群,因此,这类人群应注意调整姿势,避免长期的不良姿势造成劳损。
4对健侧肩积极预防
对于已经发生肩周炎的患者,除了要积极治疗患侧外,还应同时预防健侧发病。有研究表明,有40%的肩周炎患者在5—7年后,对侧也会发生肩周炎,所以,对侧也应采取预防措施,以防疾病的发生。




关于肩周炎,这9点必须交代清楚了!    来源
肩是上肢最大、最灵活的关节,也是最容易“累”的关节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肩颈痛已成为困扰全球约10亿人的常见病,且导致肩颈痛的种类繁多,实施精准诊治仍有一定难度。今天我们就重点来聊聊最常见的肩关节周围炎,值得学习借鉴!
(一)概述
(1)定义
肩关节周围炎:指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并致关节内粘连的一种疾病。以肩关节部疼痛、运动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又称五十肩、“肩凝症”、“冻结肩” 。女性稍高于男性 ,单侧多见。
(2)解剖
1.肩关节
人体全身各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其关节囊较松驰,关节的稳定性大部分靠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力量来维持。由于肌腱本身的血液供应较差,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之肩关节在生活中活动比较频繁,周围软组织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磨擦挤压,故而易发生慢性劳损。
主要是使肩关节外展,其前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前屈并略旋内;后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后伸并略旋外。

2.肱二头肌

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上粗隆,短头起于肩胛骨喙突。
3.肩袖

指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这四块肌肉,因为它们像肩部的袖子一样包裹肩部,又叫肩胛旋转袖,对肩部的功能和稳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了解肩部的疾病就首先必须熟知肩袖的解剖及其功能。
4.冈上肌
位于斜方肌深面,起自肩胛骨的冈上窝,肌束向外经肩峰和喙肩韧带的下方,跨越肩关节,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上部。
其功能是固定肱骨头与肩盂,使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频繁;又是肩部肌肉收缩力量的交汇点,冈上肌肌纤维细长且跨度大,运动中易受损。

喙肩韧带连结于喙突与肩峰之间,形成喙肩弓架于肩关节上方,可防止肱骨头向内上方脱位。
5.冈下肌

位于冈下窝内,肌肉的一部分被三角肌和斜方肌遮盖,此肌起自冈下窝,肌束向外经过肩关节的后面,止于肱骨大结节中部。作用是使肩关节旋外。
6.小圆肌

位于冈下肌的下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的上2/3的背侧面,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下部。
作用:使肩关节旋外。
7.肩胛下肌

扁且广阔,邻近前锯肌,起自肩胛下窝,肌束向外上,经肩关节的前方,止于肱骨小结节。
作用:使肩胛关节内收和旋内。
8.肩胛下肌、冈下肌、冈上肌和小圆肌在经过肩关节的前方、上方和后方时,与关节囊紧贴,且尚有许多腱纤维编入关节囊壁,所以肩袖肌群的收缩对稳定肩关节起着重要作用。此外尚有悬吊肱骨,有协助三角肌外展肩关节的功能。

①冈上肌收缩时,使肩关节外展、上举
②冈下肌和小圆肌收缩时,使肩关节外旋
③肩胛下肌收缩时,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内

肩关节(前面观)

肩关节(冠状面)

肩关节内面(前外侧观)
(二)解剖生理
肩关节周围炎的病变主要发生在盂肱关节周围,其中包括:
①肌和肌腱:
可分两层。外层为三角肌,内层为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四个短肌及其联合肌腱。联合肌腱和关节囊紧密相连,附着于肱骨上端如袖套状,称为肩袖或旋转肩袖。肩袖是肩关节活动时受力最大的结构之一,易于损伤。
肱二头肌长头腱起于关节盂上方,经肱骨结节间沟的骨纤维隧道,此段是炎症好发之处。肱二头肌短头起于喙突,经肱盂关节内前方到上臂,受炎症影响后肌肉痉挛,影响肩外展、后伸。
②滑囊:
有三角肌下滑囊、肩峰下滑囊及喙突下滑囊。其炎症可与相邻的三角肌、冈上肌腱、肱二头肌短腱相互影响。
③关节囊:
肱盂关节囊大多松弛,肩关节活动范围很大,故易受伤。
上述结构的慢性损伤主要表现为增生、粗糙及关节内黏连,从而产生疼痛和功能受限。后期黏连变得非常紧密,甚至与骨膜黏连,此时疼痛消失,但功能障碍却难以消失。
(三)病因病理
引起发病的病因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肩部原因
①本病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性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
②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激发因素;
③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
④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等。
(2)肩外因素
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发生的肩部牵涉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
(3)主要病理改变
急性期表现为关节滑膜水肿,炎性浸润,组织液渗出,肩部软组织痉挛、挛缩,局部血液、淋巴液循环不畅,组织代谢障碍。
又因赖以维持关节稳定性的肩部肌肉韧带较多,肌腱细而长,自身血供较差,随年龄增长,常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发生本病。
(4)病理分期症状
本病病程较长,根据病理过程,可分为急性期、粘连期和缓解期三个阶段。
1.急性期
又称早期,病期约10~36周。初起为肩部酸楚、疼痛,压痛范围广泛,多突然发生,夜间加重,肩臂活动因疼痛而受限,局部喜温怕冷,疼痛可向背部扩散,关节自主活动受限,梳头、穿衣伸袖均感困难,偶尔因碰撞或活动而剧痛难忍,伴有肌肉痉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
但主要是局部急骤而剧烈的疼痛反向性地引起肌肉痉挛,但肩关节被动活动尚可。
2.粘连期(冻结期):
病期约4~12个月。急性疼痛期已过,疼痛可有所减轻,但由于软组织变性、挛缩,发生纤维性粘连性“冻肩”,因而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若作被动外展与前屈运动时,同侧肩胛骨随之牵动,出现“扛肩”现象。
3.缓解期:
有两种趋向:通过治疗,肩部疼痛消减,肩关节的挛缩与粘连逐渐解除,功能恢复;部分患者未经有效治疗或怕痛不敢进行功能锻练,致使肩关节周围肌肉萎缩,韧带挛缩、钙化,软组织广泛粘连,关节部分或完全“冻结”。活动范围更小,甚至僵化,此时痛反不明显。
(四)诊断
(1)临床症状
1.有肩部外伤、劳损、或感受风寒史。
2.肩部疼痛:
初期常感肩部疼痛,疼痛可急性发作,多呈慢性常因劳累和天气变化后诱发;
初期疼痛呈阵发性,后期逐渐发展为持续性,并逐步加重,昼轻夜重,甚至不能安寐;
肩部受牵拉或碰撞后,可引起剧烈疼痛;
疼痛可向颈部或肘部扩散。
3.功能障碍:
肩关节各向功能均可受限;
早期多因疼痛,后期多因广泛粘连;
外展、内旋、后伸功能受限明显;
出现“扛肩”现象;
严重者肘关节功能亦受限,屈肘不能摸及对侧肩部,难以完成梳头、洗脸等动作;
后期,肩胛带肌、上臂肌群不同程度废用性萎缩,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疼痛减轻。
(2)临床与实验室检查
1.压痛点:肩周炎的压痛点往往在肌肉的起点或止点,即肌腹与肌腱或肌膜的联结处附近,或者在肌或肌腱常与骨突摩擦的部位。
压痛点可发现在肩前方的喙突外侧肱骨结节间沟、肩峰下及肩峰后。可见肩胛肌,冈上、下肌及三角肌萎缩。
2.肩关节功能检查:两侧对比原则
1)主动活动  被动活动
2)肩关节上举、外展、后伸、内旋、外旋  、环转
检查可见肩部活动明显受限,可用摸口及摸背两个常用动作判定:
①摸口试验:正常手在肩外展上举时,中指尖可触至对侧口角。根据受限可分为:轻度,仅触及对侧耳翼;中度,仅触到顶枕部;重度,达不到顶枕部。
②摸背试验或摸肩胛:为肩内收、内旋动作,正常中指尖可经背后触及对侧肩胛下角。轻度受限者可屈90゜,中指能过背中线;中度受限者达不到背中线;重者仅能过同侧腋后线。
3.实验室检查 :
X线检查,早期阴性,日久可显示骨质疏松,偶有肩袖钙化;大结节处钙盐沉着,关节间隙变窄/增宽。
4.诊断依据:
1)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慢性起病或明显外伤史。
2)肩部酸痛、钝痛,一般不能诉出关节痛的固定部位,严重时可放射到同侧上臂,夜痛明显,后期疼痛可减轻。
3)肩关节主、被动活动均受限,以外展、上举及内旋为主,但拉锯运动时不痛。
4)肩峰外、肱骨结节间沟、肩峰及肩峰后起码有一处以上压痛,后期伴三角肌萎缩,无关节冲击痛。
(五)鉴别诊断
最常见的与肩周炎相混淆的疾病有“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肩袖损伤”、 “颈椎病”、 “关节盂唇损伤”、“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等,上述疾病在治疗手段和预后上具有较大差异。
①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
当上肢于外展位屈伸肘关节时,肌腱在沟内不断摩擦受伤,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易被磨损,长期磨擦或过度活动引起腱鞘充血,水肿增厚,导致粘连和肌腱退变,产生症状,主动运动功能差,但被动运动可。
②肩袖损伤
有研究发现,在60岁以上由于肩痛就诊的老年人中,肩袖损伤的比例高达60%,其发病率远远高于肩周炎。
机制: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两种。
急性损伤常见于提拉重物、摔倒时肩部支撑,被外力牵扯等,如公共汽车上手扶拉杆站立的乘客,突然遭遇急刹车,就有可能造成肩袖损伤。
慢性劳损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人;另外,在长期从事网球、棒球、羽毛球、游泳等需上肢举过头顶的运动项目人群中也较多见。(疼痛弧:60-120°)
肩袖损伤主要表现为肩外展上举时疼痛,损伤严重的患肩因为无力,需要对侧手帮助才能完成上抬动作。
如果让肩袖损伤患者进行“爬墙”等功能锻炼、或人为地强行牵拉,可能造成已损伤的肩袖的撕裂口增大,加重伤情。
(六)康复评定
(1)肩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肩关节的活动度评定采用量角器测量患者肩关节的屈、伸、外展、内旋和外旋等活动度。正常肩关节的活动度:
前屈0°~180°
后伸0°~50°
外展0°~180°
内旋80°,外旋30°
Brunnstrom评估分级:
0分:关节无运动;
1分:关节运动达正常活动范围的1/4;
2分:关节运动达正常活动范围的1/2;
3分:关节运动达正常活动范围的3/4;
4分:关节运动达正常活动范围的全范围。
(2)肩关节功能评定
根据患者肩疼痛(P)、ROM(R)、ADL(A)、肌力(M)及关节局部形态(F)等5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总分(T)为100分:
P:患者自觉疼痛的程度和是否影响活动评分,最高30分;
R:患侧肩关节ROM的大小评分,最高25分;
A:穿上衣、梳头、翻衣领、系围裙、使用手纸、擦对侧腋窝及系腰带7项日常生活活动评分,最高5分,共35分;
M:Lovette 6级分类法对肩关节五大肌群(前屈、外展、后伸、外旋及内旋肌群)的肌力进行综合评分,最高5分;
F:肩关节有无脱位、畸形、假关节形成及其程度进行评分,最高5分。
其中P、R及A的总分占90%,M及F总分占10%。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评测,分值愈高,肩关节功能愈好。
肩关节功能评定量表

(七)治疗
多种治疗方法可供选择,包括保守治疗和外科治疗。没有证据表明某一种治疗方法明显优于另外一种,也不确定几种治疗方法的组合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因此对于每一个具体的患者应该根据其临床特点采取个性化的治疗,以达到缓解疼痛、缩短病程、改善肩关节活动和功能的治疗目的。
重点:功能的恢复!!
提高痛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渗出物的吸收,促进病变组织修复。改善肩关节活动为主,松解关节粘连滑利关节,促进关节功能康复。
(1)患者教育
对于所有门诊求诊的患者,健康教育都应是一项基本措施,作为一种自限性疾病,部分患者通过健康教育及'观察等待’,不需要特殊治疗即可自行缓解。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对发病特点、持续时间和转归过程有所了解,这可以增强患者的信心、减轻焦虑以及增加对其它治疗的依从性,当然也有必要让患者了解治疗可以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但也可能永远无法恢复到以前的水平。
(2)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可以改善血液、淋巴循环,牵伸挛缩组织,松解粘连,扩大肩部活动范围,改善萎缩肌肉。
常用方法有:
1)仰卧位,患肢外展并屈肘,作肩内旋和外旋主动运动或助力运动;
2)训练肩部活动度,利用规律的反作用行CODMAN环绕训练和棒体操;
3)双手持体操棒或利用绳索滑轮装置由健肢帮助患肢作肩各轴位的助力运动;
4)双手握肋木下蹲,利用躯干重心下移作牵伸肩部软组织的牵伸练习;
5)利用肩轮等器械进行肩部主动运动;
6)利用哑铃作增强肩胛带肌肉的抗阻运动;
7)医疗体操:
①手指爬墙
②背动作
③抱颈
④旋肩
⑤展翅

(3)药物治疗
对乙酰氨基酚和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NSAIDs)是常见止痛药物,口服镇痛药合并物理治疗是临床上最常采用的保守治疗手段。由于炎症是患者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理论上采用抗炎药物能够改善病情,研究表明口服类固醇激素能够短期内改善临床症状但是对改变病程并没有帮助,部分患者停药后出现了症状反弹。
(4)关节松动术
关节松动术是西方现代康复治疗中基本技能之一,近几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较快,应用广泛,其疗效肯定。关节松动术根据关节运动的生物力学原理,在关节面施以微小活动,从而引起骨关节较大幅度的活动。
1.特点:
针对性强,见效快
实用、有效
病人容易接受
2.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活动受限或疼痛。
3.主要治疗机制:
①促进关节液流动,增加关节软骨和关节内纤维软骨无血管区的营养,预防因肿胀、疼痛以及关节活动受限所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变;
②缓解疼痛,刺激关节的力学感受器,减少脑干和脊髓致痛物质的释放,提高痛阈;
③松解组织黏连,保持或增加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改善ROM;
④增加本体反馈。本体感受器位于关节、关节囊和肌腱内,传人神经将关节感受器接受到的冲动传人中枢神经,增加位置感和运动觉。
4.操作程序
1)病人体位:
舒适、放松、无疼痛的体位,通常为卧位或坐位;
尽量暴露所治疗的关节并使其放松,达到关节最大范围的被松动。
2)治疗者位置:靠近所治疗的关节。
3)治疗前评估
分清具体的关节
找出存在的问题:疼痛、僵硬及其程度
4)根据问题的主次,选择有针对性的手法
当疼痛和僵硬同时存在时
先用小级别手法(Ⅰ、Ⅱ级) 缓解疼痛
再用大级别手法(Ⅲ、Ⅳ级) 改善活动
5)治疗中要不断询问病人的感觉
根据病人的反馈来调节手法强度。
5.关节松动手法
分离牵引
长轴牵引
向足侧滑动
前屈向足侧滑动
外展向足侧滑动
前后向滑动
后前向滑动

左:分离牵引  右:长轴牵引

外展向向足侧滑动

前屈外展向向足侧滑动

前后向滑动

后前向滑动

松动肩胛胸壁关节

水平内收

内旋、外旋

内旋摆动

外旋摆动
(5)理疗
理疗的重点是:止痛、 消炎、防止粘连,预防肩关节功能障碍。
常用的理疗方式有温热疗法、高压氧、激光、放射疗法、磁场和超短波治疗、音频电疗法等等。
超短波能通过神经、 体液调节增加血流速度和血管通透性, 使病灶周围血管扩张, 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利于炎症吸收和消退。也可通过对感觉神经传导的抑制起到镇痛作用, 所以对治疗有一定疗效。
电脑中频电具有止痛促进静脉回流促代谢产物排泄等作用。而且电脑中频电疗法还可运用多种调制波型的变化产生适宜的电运动刺激肌肉, 使其有节律的收缩可防止肌萎缩和减轻组织粘连的功能。
但一些病程较长、 症状较重的患者仅靠理疗很难松解已粘连的肩部组织。所以在理疗后配合肩关节的功能训练, 使其在运动时进一步牵伸粘连和挛缩的肌肉,扩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使肩关节功能加速恢复。经临床应用的结果显示, 采用综合康复方法治疗能充分发挥各种治疗方法的特长, 从而提高疗效, 缩短疗程。
(6)中医治疗
慢性期可采用稍重手法,并结合被动运动,目的是缓解疼痛,松解黏连,扩大无痛活动范围,恢复肩胛带肌肉功能。常用手法主要为能作用到深层组织或带有被动运动性质的一些手法,如揉捏、拿法、运法、抖法等。
(7)封闭治疗
封闭治疗用药主要是麻醉药,如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故臂丛神经封闭也是作为一种局部麻醉或区域性麻醉方法而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局部痛点注射治疗的原理:
1)其镇痛的原理可能是:
①由于传导痛觉的c类神经纤维的髓鞘比较薄,麻醉药物可迅速阻断痛觉的传导,从而实现镇痛作用;
②神经阻滞能有效地切断“疼痛导致肌紧张或小血管平滑肌痉挛,而后者又使疼痛加剧”的恶性循环。这样在阻断了痛觉刺激传导的同时又缓解了局部的肌肉紧张和痉挛,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供氧和组织代谢,故许多疼痛性疾病的恶性循环可因此解除。
由于病人多数为老年患者,各系统伴随疾病多,采用低浓度麻药既能够将肩臂神经阻滞,消除痛觉,便于功能活动,同时还能保留一定的深部感觉,起到自身保护作用,使之主动配合治疗,如上臂的各种功能活动等。
在臂丛神经封闭治疗中,若在长效麻药布比卡因中加入地塞米松进行痛点注射,可减少局部渗出,有利于炎症吸收,疗效更为可靠。
2)注意事项:
痛点注射治疗使药物在患病部位发挥最大药理作用,选择注射点十分重要,常见的痛点有肩前结节间沟、喙突下内方、肩胛内上角、肱骨小结节、肩后大结节中下点、肩胛骨脊柱缘、肩胛骨腋窝缘中点、肩胛下角外侧等。
作肩部疼点注射前应询问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检查注射部位皮肤有无破损感染。 还应注意对患有糖尿病、消化道溃疡、活动性结核、高血压以及心脏病的病人要慎用或不用激素。此外,还应严格无菌操作,并注意进针的深度。
(8)早期或急性期缓解疼痛的康复
局部制动
口服药物,如NSAID类
局部痛点封闭
(八)康复护理
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的专业知识.提出防范措施。尤其对有骨质疏松者,应指导其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及朴充钙质,戒烟酒等生活习惯。
2.由于疼痛反复发作及延年不愈等特点,使患者产生焦虑、忧郁及失望的心理.对治疗持试试看的态度,因此应认真解答病人提问耐心讲解治疗方珐和注意事项+解除病人顾虑,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3.协助病人作功能锻炼及满足其日常生活所需。作功能锻炼时,最初幅度要小,动作要轻柔循序渐避免过度牵拉引起损伤。
(九)健康教育
本病有自愈的过程,因此要客观地分析不同治疗对患者的疗效不容易。预后好坏关键在于功能锻炼 。
1.加强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方法,但贵在坚持。如果不坚持锻炼,不坚持做康复治疗,则肩关节的功能难以恢复正常。
2.营养不良可导致体质虚弱,而体质虚弱又常导致肩周炎。如果营养补充得比较充分,加上适当锻炼,肩周炎常可不药而愈。
3.受凉常是诱发因素,因此,中老年人应重视保暖防寒,勿使肩部受凉。一旦着凉也要及时治疗,切忌拖延不治。
4.加强肩关节肌肉的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发生和发展。据调查,肩关节肌肉发达,力量大的人群中,发作的几率下降了80%,所以,肩关节周围韧带,肌肉的锻炼强大,对于治疗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恩师用特殊取穴法“治肩周炎”,疗效独特,很多患者慕名求针
中医书友会 2022-07-21
I导读:申脉是足太阳膀胱经和阳跷脉的交会穴,针刺申脉穴就有可能治疗阳跷脉循行部位的疾病。而阳跷脉起自足跟外侧,经外踝上行胫骨后缘,沿股部外侧和胁后上肩。同时“申”同“伸”,申脉穴主治筋脉拘急,使血脉通畅,筋脉得伸。故针刺申脉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针刺申脉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作者/杨承岐肩关节周围炎是目前临床常见的多发病,以肩关节及其周围的软组织疼痛、活动受限为特征。由于其多在50岁左右及50岁以后发病,故又称“五十肩”“肩凝证”和“漏肩风”,缠绵难愈,治疗相当棘手。
笔者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进修期间,见恩师郑永进先生用一种特殊的取穴方法针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他给每个患者都是循患侧阳跷脉取穴,得气后让其旋转患侧肩关节,他给患者提插捻转针柄,持续10分钟后休息10分钟,然后再进行下一个轮回的操作。
疗效独特,很多患者慕名求针。
他因此在《新中医》杂志发表了“针刺阳跷脉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初步探讨”的学术论文。详细阐述了针刺阳跷脉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机理和具体方法。
肩关节疼痛分析:
1.肩关节周围主要为C5神经支配,上臂内侧约为C5/C6神经支配,下臂约为C6/C7,手臂外侧约为C7/C8,存在重叠支配,不完全准确。手指大拇指主要为C6,食指、中指主要为C7,环指、小指主要为C8。
2.考虑疾病:(现有比肩周炎更精确的诊断名称)
肩袖损伤:包括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损伤导致的疼痛,属于较为笼统诊断。每一块肌肉都可以单独病变,需要做体格检查,进行阻力对抗,然后嘱患者手压腹部和背手外推检查肌肉是否损伤,影像学明确诊断。
冈上肌损伤:肩外展时疼痛明显
肩胛下肌损伤:肩胛骨内面肌肉疼痛
肱二头肌长头肌肌腱炎:肱骨结节间沟压痛为主,肱骨大结节附近
滑囊炎:肩峰下压痛明显,外展、外旋疼痛
肩峰撞击综合征:有影像学表现,尖峰或肱骨头增生变形或之间有赘生物,体征为上臂侧举在60°-120°区间时疼痛剧烈。
左肩痛,还应考虑心脏疾病,如心绞痛、心肌缺血等。
右肩痛,还应考虑胆囊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炎症和胆石牵涉引起右肩痛。
肺部疾病亦可导致肩痛,如肺癌压迫神经引起胸膜疼痛牵涉至肩部疼痛。
(肌肉损伤体格检查知识待完善)
(除内脏疾病引起的颈肩痛,其他损伤在中医及西医非手术治疗上差别并不大,往往都是正片进行治疗)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危险因素、机制、分期、诊断和治疗        来源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即冻结肩,是肩关节囊进行性纤维化和挛缩的临床常见病,多影响中老年人群。
以肩部疼痛、主被动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可造成肩关节功能障碍甚至丧失,严重影响病人工作和生活质量。
一、名称由来
1934 年,Codman 描述了该病的临床特征,并提出“冻结肩”一词以强调本病会导致肩关节活动丧失。
在 1945 年发表的一项开创性的组织学研究中,Neviaser 通过组织活检发现本病具有关节囊增厚、滑膜慢性炎症、纤维化和挛缩,故将其命名为“粘连性肩关节囊炎”。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病因不明的原发性肩关节僵硬;
一类是病因明确的继发性肩关节僵硬,常见病因有手术、创伤、某些肩部疾病(如肩袖撕裂、钙化性肌腱炎等)。
二、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普通人群患病率为 2%~5%,常发生于 40~60 岁的年龄段,女性病人更多见,其患病率占总体的 50%~70%。
14%的病人同时出现双侧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同一肩关节很少复发。
危险因素
糖尿病
甲亢
甲减
高脂血症
掌腱膜挛缩
帕金森病等
研究发现,糖尿病病人患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概率为 13.4%,是非糖尿病者的 5 倍。
三、发病机制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主要的病理变化为肩关节囊和囊周韧带的慢性炎症和纤维化。
关节囊滑膜内肥大细胞、T 和 B 细胞等免疫细胞以及炎性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β、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和基质金属蛋白酶长期存在,与关节囊炎症和纤维化有关。
研究显示,关节囊及肩峰下滑囊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激活成纤维细胞,而活化后的成纤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显著增多,两者参与了本病的炎症及纤维化过程。
成纤维细胞增殖活跃,部分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与掌腱膜挛缩中的发现相似,这种转化可能与关节囊挛缩有关,最终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
此外,滑膜下大量毛细血管增生可能是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重要发病机制,关节囊内新生神经支配及新生血管形成可解释肩关节的剧烈疼痛。
四、分期
根据临床表现、关节镜检查及组织学表现,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整个病程可分为 4 个阶段。
请点击放大
临床上有时也将前两个阶段合并一起,分为3期。
疾病的几个阶段往往相互重叠,典型的分期表现并不多见。了解该病的自然病程及不同阶段的组织学表现有助于疾病的诊治。
五、诊断
目前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缺乏公认的诊断标准,其诊断主要依赖详细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1.年龄
患者年龄40~60岁。
2.症状
肩关节周围的渐进性疼痛,尤其以夜间为甚,可有明显压痛,以肩峰下、喙突等处明显。
3.体格检查
患侧肩关节的活动功能明显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如穿衣、系围裙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搭肩试验、摸耳试验阳性
行走时患侧的手臂摆动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肌肉失用性萎缩,但肌力无明显下降。
4.影像学检查
X 线片结果通常为阴性,有时可见因患肢长期失用导致骨质减少,其主要用于排除肩关节的其他病理改变,如病理性骨折和钙化性肩袖肌腱病等。
MRI 诊断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但是 MRI 检查结果目前不推荐作为诊断本病的直接依据,而是用于排除肩袖撕裂、肩部肿瘤、滑囊炎、神经根型颈椎病等亦可导致肩部疼痛及活动受限的疾病。
此外,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缺乏特异的实验室检查,但是其危险因素主要与内分泌及风湿免疫疾病相关,尤其是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
因此,对于有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等风险或临床表现的病人,可以考虑进行相关检查。
六、治疗
治疗目标:控制危险因素,防止复发,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和功能,缩短病程。
推荐多种治疗措施联合,在控制危险因素及疼痛的基础上,尽可能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和功能。
本病目前以保守治疗为首选,尤其是处于疼痛期和渐冻期的病人。经过 3~6 个月非手术治疗仍无效者,可考虑行手术治疗。
1. 非手术治疗
患者教育,无论病程长、短,症状轻、重,均应每日进行肩关节的主动活动,活动以不引起剧痛为限。
口服药物,如非甾体抗炎
物理治疗,如锻炼疗法、冲击波、高能量激光、针灸
注射疗法
神经阻滞
关节囊液压扩张
2. 手术治疗
①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主用于骨关节炎、肌腱病和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等疾病。
②肩胛上神经脉冲射频术
已广泛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神经根型颈椎病等诸多疾病中,对慢性肩痛也有良好效果。
③麻醉下手法松解术
目前常推荐用于经保守治疗3~6 个月无效的难治性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病人。
④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术
可在关节镜下直视肩关节的解剖结构和病理组织,精确、可控地松解关节囊和韧带,减少强力松解导致不良反应的风险。
⑤开放手术松解术
常用于创伤引起的继发性肩部僵硬,手法松解和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无效的病人可能会从中受益。
七、预后
既往认为本病具有自限性,症状 1~2 年后便会消失。
但有研究显示,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发病 2年后仍有近 40% 的病人存在活动障碍,其中 10%为中重度。
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大于 3 者多达 20%,且症状持续时间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肩痛患者中只有约20%是肩周炎,绝大多数是其他疾病引起的
肩周炎被称为“冻结肩”,50岁左右中老年人群高发,所以又俗称“五十肩”。女性发病多于男性,90%的患者发病年龄都在48岁到55岁之间。
大多数肩痛不是肩周炎,引起肩痛的原因很多,通常是肩背部自身的疾病,但颈椎、心脏、胆囊的疾病也会引起肩痛。有研究表明,因肩痛去医院的中老年人仅有约 20% 是肩周炎,绝大多数人其实是其他疾病导致的疼痛。
一、肩峰撞击综合征
肩峰撞击综合征在年轻的运动员和中年人中比较常见。肩袖撕裂在40岁以上的肩痛患者中更为常见。多由于急性创伤和经常性的过度运动,如工作量超负荷的油漆工、仓储上架工或建筑工,游泳运动员或棒球的投手、网球手。
肩峰撞击综合征的主要表现
1肩部疼痛,夜间疼痛,痛醒,影响睡眠;2难以指出明确的疼痛部位;3手臂举过头困难;4无论怎么用力,举向斜前上方的手臂不听使唤,好像有人把腋窝的衣袖紧紧拽住一样。
二、颈椎病
颈椎病,为颈神经根,颈髓,交感神经,椎动脉受刺激或压迫引起。肩周炎是肩肱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退变引起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颈椎病和肩周炎的鉴别点
1颈椎病的病变在颈椎;肩周炎在肩肱关工内外的软组织;2颈椎病的疼痛来源于颈神经根,并和神经分布相一致;肩周炎的疼痛来源于颈痉挛的肌肉,与神经分布无关;3颈椎病的活动受限在颈椎;肩周炎活动受限在肩关节;4肩周炎的肩关节造影可见关节囊收缩变化;颈椎病则无此变化;5肩周炎在肱二头肌增加张力的位置可引起疼痛;颈椎病则无此特点;
冠心病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心脏病。
冠心病和肩周炎的鉴别点
1冠心病肌肉的疼痛与压痛在左侧胸部,位于胸骨上段或中段之后,常放射至肩,上肢,颈或背部,左肩及左上肢尤为多见;
肩周炎疼痛多在肩关节周围,向患侧的前臂或手放射。
2冠心病多为突然发病,常在劳动,兴奋,受寒或饱食后发生;
肩周炎多缓慢发病,一般认为在肩关节退行性变的基础上,感受风寒,轻微外伤,长期固定或过度劳损等诱因而产生。
3冠心病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或窒息性,每次发作时间为3-5分钟,最长15分钟,休息或给亚硝酸盐制剂疼痛消失;
肩周炎疼痛多为钝痛或刀割样,疼痛常为持续性,夜间较重,影响睡眠,休息或服用上述药物疼痛不消失。
其他疾病
除了以上三种疾病外还可能是:肩背部的筋膜炎、肩袖损伤、胆囊炎、肩部周围肿瘤、肩关节结核等。
肩周炎引起的肩痛该是怎样的?
1四十岁以下的人很少发生肩周炎肩周炎又被称为「凝冻肩」「五十肩」,从字面的意思我们就能看出这个病在 50 岁的人群中很常见。而事实也是 40 岁以下的人很少发生肩周炎。
2肩痛常在晚上加重当发生肩周炎时,肩关节会疼痛,这种疼痛可能在天气变化、受凉后出现,并且疼痛白天较轻,晚上常会加重。
3肩部活动受到限制肩周炎不仅肩痛,还会出现肩部活动受到限制,表现为梳头、穿衣甚至挠痒痒这些需要抬高手臂简单的动作难以完成。
如果以上的情况都满足了,那的确可能是肩周炎。但也仅仅是可能,还是要医生排除一些具有相似症状的疾病后,才能确诊。
肩周炎治疗方案:分期进行
肩周炎患者在急性期时,一般不宜采用推拿及手术治疗。如果疼痛不能忍受,可以口服消炎镇痛药,在患侧肩部施以冷敷等。必要时,可在局部压痛点进行封闭治疗。
如经3~4月上述常规治疗,患者病情无明显改善,则应考虑手术治疗。肩关节镜微创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关节粘连松解手术,对治疗肩周炎有良好的长期效果。
肩周炎自我治疗
招式一:
上臂与胸廓贴紧,双手持一根木棍,用健康的手掌通过木棍推患病一侧的手掌,使患病一侧的手带动前臂外展。(达到极限后,坚持6秒,注意做这个动作时上臂要贴近胸廓)

招式二:
双手在身体前方交叉握拳,缓慢上举过头顶。(达到极限后坚持6秒)

招式三:
双手在背后抓住弹力带(也可用毛巾代替)两端,注意要患病的上肢在下,健康的上肢在上,然后用健康的上肢向上拉患病的上肢。(达到极限后坚持6秒)




三角肌劳损是肩部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
位置和附着点
三角肌是肩部的表浅肌肉。
近端附着于三个位置:锁骨内侧半,肩峰和肩胛冈
远侧端附着于肱骨中段外侧的三角肌



功能
三角肌前部主要充当上臂的屈肌,也可使肩关节旋内,和水平内收。
三角肌后部主要充当上臂的伸肌,也可使肩关节旋外,和水平外展。
因此三角肌前后部分在功能上拮抗。
中部三角肌主要的功能是外展。但是需要三角肌前后束的辅助,另外冈上肌也是肩关节的重要外展肌,与三角肌中束在功能上协同。
三角肌肌肉纤维呈上下走行,可提供了强大的提升力,用于维持肱骨的位置。
神经支配
腋神经支配。由于腋神经环绕肱骨的解剖颈,因此此处骨折容易在成腋神经损伤,三角肌瘫痪。
三角肌概括三角肌是覆盖肩膀的最外层肌肉,是最容易受到损伤的肌肉,也是保护其他肌肉的重要肌肉。一般来讲大部分肩关节病患者,与三角肌的问题有关。
如果只是单纯的慢性肌肉疼痛,通过按摩、热敷等措施都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如果经常发生三角肌疼痛,其周围的肌肉会逐渐受到影响,变为慢性痛症,病情会逐渐加重,所以要早期调理。这时的痛症与其他肌肉的痛症不同,常表现为肌肉表面的疼痛,在雨天、低压时感觉明显。

三角肌的解剖它的起点与斜方肌的止点相同,围绕肩胛冈和锁骨呈“V”形。
三角肌纤维自这个宽大的起点向下会聚至臂部,附着于肱骨中段外侧的三角肌粗隆。
三角肌纤维分为前部、中部和后部肌束。中部三角肌与冈上肌密切配合使肱骨外展。前部和后部三角肌使肱骨屈曲和后伸,旋内和旋外。
注意:三角肌的三部分通常被当做三个不同的肌肉。
提示与参考1早期容易治疗,但反复发作时,应寻求医疗帮助。2如果经常有肩关节脱位,也应该检查三角肌的肌力3胳膊往前平抬不容易端平,且易疲劳;胳膊后面常常有牵涉痛和沉重感,后伸困难。4三角肌力量减弱,会给周围肌肉增加压力,导致疼痛转为慢性,向深层扩散。拉伸放松三角肌(1)三角肌后部

技术要领:双脚直立与肩同宽右手抓住左手肘右手用力将左手肘部拉至身体右侧不要耸肩或弯腰(2)三角肌前部和中部

技术要领:左手置于后背,肘部弯曲90度双脚与肩同宽,脚尖朝前右手抓住左手肘部从背后拉左臂至右肩处按摩放松三角肌

三角肌中部上图将手向外侧移动重复上述过程。

三角肌后部上图将手向后移动至三角肌后部,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将整个三角肌治疗完毕。
肩手综合症、肩关节半脱位、肩痛的区别 | 骨科基础
骨今中外 2019-04-22
本文为作者整理
肩关节一.肩肱关节
二.第2肩关节:喙突肩峰弓
三.肩锁关节
四.第2肩锁关节:喙突锁骨间机制
五.肩甲胸壁关节
六.胸锁关节
肩袖肌肉:
冈上肌:肱骨大结节
冈下肌:肱骨大结节中部
小圆肌:肱骨大结节下部
肩甲下肌:肱骨小结节
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简称GHS),又称不整齐肩(Malaligned  shoulder)。
有下列特征者称之为肩关节半脱位:
1.肩胛带下降,肩关节腔向下倾斜,严重时在肩峰与上肢肱骨之间可出现凹陷,轻者可用触诊方法触及凹陷。
2.肩胛骨下角的位置比健侧低。
3.病侧呈翼状肩。

病因:
肩关节半脱位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冈上肌及三角肌后部为主的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机能低下。
其它原因有:肩关节囊及韧带的松驰、破坏及长期牵拉所致的延长。肩胛骨周围肌肉的瘫痪、痉挛及脊柱直立肌的影响等所致的肩胛骨向下旋转。
临床表现:
肩关节半脱位多于病后头几周开始坐位等活动后发现。早期患者可无任何不适感,部分患者当患侧上肢在体侧垂放时间较长时可出现牵拉不适感或疼痛,当上肢被支撑或抬起时,上述症状可减轻或消失。随着时间的延长可出现较剧烈的肩痛,合并肩关节活动受限者较无半脱位者多。
肩关节半脱位的预防:
当病人上肢处于弛缓性瘫痪时,保持肩胛骨的正确位置是早期预防肩关节半脱位的重要措施。
1.在卧位时,应采取患侧卧位,使患侧上肢能负荷体重。在平卧时应在肩后部垫枕头,使肩关节向前突出。
2.在坐位时,如病人上肢肌张力低,可因本身肢体重力牵拉使肱骨头脱出。为此应把病人的患侧上肢的前臂放置在胸前的平板上,平板可起到托起患侧上肢的作用,同时嘱托病人每天用Bobath握手上举过头,保持几分钟。
3.在立位时,应用健侧手把患侧上肢托起,或者用三角巾吊带支持患侧上肢,起到固定作用。
当病侧上肢,特别是肩部周围肌张力很低的情况下,用三角巾可起到辅助预防的作用,减少脱位程度,比不用好,因为一旦形成脱位,要复位时很困难的。
但是当病侧上肢肩部周围肌张力增高时,出现屈肌共同运动模式时,不宜再用三角巾吊带固定,可能会带来以下几个不良影响:
1.易使患侧失认,与来自全身运动功能的分离。
2.如患侧上肢处于屈肌痉挛模式时,可被助长强化。
3.当变换方向,从坐位到站立位时,为达到平衡,可能会使用健侧手操作以达到稳定,妨碍使用患侧上肢来保持姿势及支持。
4.在步行时,妨碍患侧上肢的摆动及来自患侧上肢的刺激引导。
5.因固定静止不动,妨碍静脉及淋巴回流及局部循环受压。
三角巾式吊带及轮椅上安装的上肢槽的应用条件如下:
1.BrunnstromⅠ级:无论有无半脱位,均使用三角巾。
2.BrunnstromⅡ~Ⅲ级:肩关节周围肌肉肌张力充分,考虑半脱位不会进行性加重时,担心使用三角巾使挛缩加重时可不使用。否则如有半脱位均使用三角巾。
3.BrunnstromⅣ~Ⅵ级:一般不使用三角巾。不过有下列情况时也可使用:
(1)已有明显的半脱位,担心半脱位加重或产生继发性损伤时。
(2)如不用三角巾,步行时出现疼痛。
(3)如不用三角巾,步行时难以保持平衡。
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
1. 通过纠正肩胛骨的位置,进而纠正关节盂的位置,以恢复肩部的自然绞索机制。手法纠正肩胛骨的位置,使肩胛骨充分前屈、上抬、外展并向上旋转。
2. 刺激肩关节周围起稳定作用的肌肉的活动或增加其张力。医生站在患者前方,向前抬起患者的患侧上肢,然后用手掌沿患侧上肢的方向快速地反复地向患者手掌加压,并要求患者保持掌心向前,不使肩后缩,这项活动可刺激肩关节后方肌肉的活动和张力。医生用手在冈上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上用力按摩由近及远地快速进行。用冰快速地按摩有关肌肉,可刺激肌肉的活动。
3. 在不损伤肩关节及周围组织的情况下,维持全关节活动度的无痛性的被动活动范围。在治疗中应注意避免牵拉损伤患侧上肢而引肩痛和半脱位。被动活动中一定要注意保护肩关节,每日1-2次即可,不宜过多进行。
4.功能性电刺激、地周波 、电针等等。
肩手综合征(RSD) 所谓肩手综合征是指在原发病恢复期间病侧上肢的手突然浮肿、疼痛及病侧肩疼痛,使手的运动功能受限制。严重时可引起手及手指变形,手功能完全丧失。因此,应对肩手综合征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早治疗。
病因及发生机理:
长时间的腕关节强制性掌屈;过度腕关节伸展可产生炎症样的浮肿及疼痛;长时间病侧手背静脉输液;病侧手伤。
肩手综合征临床表现可分三期:
第一期:病人的病侧手非常突然浮肿,且很快使运动范围明显受限制。
水肿主要出现在病侧手的背部,包括掌指关节、拇指及其他4指。
皮肤失去皱褶,特别是指节、近端、远端的指间关节,水肿触及有柔软感和膨胀感,且常终止于腕关节及近端。
手肌腱被掩盖而看不出。
手的颜色发生改变,呈橘红或紫色,特别是当手处于下垂状态时。
水肿表面有微热及潮湿感。
指甲逐步发生变化,与健手相比,表现为苍白、不透明。
第一期持续3-6个月,20%是两侧性的,这期如出现症状立即开始治疗,常可控制其发展,且自然治愈。如不及时治疗就很快转入第二期。
第二期:手的症状更为明显,手及手指有明显的难以忍受的压痛加重,肩痛及运动障碍和手的水肿减轻,血管运动性变化,如皮肤湿度增高、发红几乎每一病人均残存。
病侧手皮肤、肌肉明显萎缩,手掌呈爪形,手指挛缩x线可见病侧手骨质疏松样变化;肉眼可看到在腕骨间区域的背例中央和掌骨和腕骨结合部出现坚硬隆起。
第二期平均持续约3—6个月,预后不良,为了把障碍减少到最小程度,积极治疗是必须的。
第三期:水肿完全消失,疼痛也完全消失,但未经治疗的手的活动能力永久丧失,形成固定的有特征性畸形手腕屈曲偏向尺侧,背屈受限制,掌骨背侧隆起固定无水肿。
前臂外旋受限,拇指和示指间部分萎缩,无弹性,远端及近端的指间关节固定于轻度屈曲位,即使能屈曲,也是在很小程度范围内,手掌呈扁平,拇指和小指显著萎缩,压痛及血管运动性变化也消失。
第三期是不可逆的终末阶段.病侧手成为完全废用,成为终身残疾。
肩手综合征的预防:
1.在床上及轮椅上必须保持正确的姿势,特别是患侧上肢的位置。
2.在患侧上肢负重训练时,应训练的强度及持续时间适当控制。
3.尽可能地不用患侧手背静脉输液,应提倡锁骨下静脉输液。
4.必须防止对患侧手的任何外伤。
肩手综合征的治疗:
防止腕关节掌屈
向心性缠绕压迫手指
冰水浸泡法
冷水-温水交替浸泡法
主动运动
被动运动
其他治疗
总之,肩手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一旦慢性化,就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发病3个月内是治疗最佳时期。
建议:
重视早期康复
强调持续康复
重视心理康复
重视家庭成员的参与。
肩 痛神经系统疾病有上肢瘫痪的病人,如卒中、脑外伤、吉兰-巴雷综合征等,有时可出现患侧肩痛。
病因:
肩痛的病因可分为中枢性神经元性肩痛及局部性疼痛,或者由多种病因所致,这也是最常见的,如:
1.中枢神经损害的神经元性疾病
2.痉挛
3.失用及误用综合征
4.肩关节挛缩
5.肩-手综合征
6.肩关节半脱位
7.异位骨化
8.骨质疏松
临床表现:
40%的病人在早期否认自己有肩痛,但是临床检查发现有疼痛存在,即在肱二头肌头部有触痛,冈上肌有触痛。这说明早期肩痛是隐匿性的,所以简单的听病人主诉是不够的,必须对病人做早期检查、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实际上,肩痛在原发病后就可出现。有的主诉是一般安静时不痛,上举时出现,肩部活动后加重,夜间频发。病侧上肢有下垂沉重感,上肢前伸平均在100度,侧方平均在70~100度时发生疼痛,撞击征阳性。鹰嘴突和结节间有凹陷、压痛、被动活动外旋受限制,疼痛从肩部可放射到上肢。
预防与治疗:
1.预防如果能够避免引起疼痛的因素,就可以防止肩痛的发生。
(1)早期即进行扩大肩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确保正常活动范围,避免易挛缩的肢体。
(2)在做被动活动时,要用正确的手法,避免因错误的手法引起疼痛。做上肢被动活动时,必须先做肩胛骨的活动,然后做上肢远端活动,这时务必使肩胛骨持续维持在前上方向。
(3)一旦被动时有疼痛发生,应立即停止,避免损失组织。
2.治疗  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运动治疗等。
(1)药物治疗:一些口服镇痛药。
(2)局部封闭治疗。
(3)局部麻醉治疗。
(4)物理治疗:局部做温热治疗,如:红外线、微波、超短波以及局部离子透入。

(5)运动疗法。



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的疼痛管理      来源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系因肩关节周围肌腱、腱鞘、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慢性炎症黏连,限制肩关节活动,引起肩部疼痛、活动障碍的病症。俗称:凝肩、五十肩。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古代医籍的描述,可归属于中医的“漏肩风”“肩凝”等范畴。

不同疼痛程度的肩周炎患者病程时期和疾病特征并不相同,如何根据患者的客观情况,制定其适宜的治疗方案是基层医生在诊疗中的关键。

1


肩周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症状体征:肩关节疼痛,压痛,活动受限。
影像检查:急性期X线检查一般呈阴性,慢性期X线平片可见到肩部骨质疏松,或冈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钙化征。




临床表现


1.肩部疼痛
患者常以肩周疼痛不适,活动受限,夜间尤甚为主诉。慢性起病者开始症状轻微,仅有肩部不适及钝痛,活动多时痛甚;少数患者可急性发病,疼痛严重,夜间更甚,影响睡眠甚至无法入睡,不敢患侧卧位。肩部受牵拉、震动或碰撞后,可引起剧烈疼痛,且疼痛可向颈部及上肢部扩散。

肩周炎的疼痛分期


早期阶段:肩部酸痛,夜间不影响睡眠,肩关节功能活动轻度受限,上臂外展在70º以上,内收大于40º,肘尖接近前正中线,前屈后伸大致正常。多为肩周炎初患或恢复期接近正常者。


中期阶段:肩部疼痛较重,可影响夜间睡眠,个别体位可引起剧烈疼痛,肩关节功能活动中度受限,外展45º~70º,前屈大于60º,后伸大于20º,外旋、内旋大于20º,多为黏连尚未有效形成,或恢复期黏连部分恢复者。


末期阶段:肩部疼痛严重,夜间影响睡眠,多个体位均可引起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上臂外展小于45º,前屈小于60º,后伸小于20º,外旋、内旋小于20º,多为无菌性炎症和黏连较重者。

2.肩关节活动受限
可见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功能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肩关节外展时可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

3.压痛
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



肩周炎的鉴别诊断


颈椎病本症与颈椎病常合并发生,或互为因果,颈椎病虽然有肩部疼痛,但肩关节被动活动不受限,压痛点在颈椎旁;肩周炎主动被动活动皆疼痛,肩关节外旋、外展活动时疼痛明显,且范围受限,臂丛神经痛上肢放射明显。

肩袖损伤:肩袖损伤的患者常感肩外侧疼痛较甚,外展时疼痛加剧,肩部主动外展受限,肱骨大结节部有明显按压痛。转动关节时可能有肩袖滑过骨面的弹拨响声。肩关节MRI诊断是此病诊断的“金标准”。

肱二头肌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肌腱炎也存在肩部疼痛,以肩关节外展后伸这一动作时痛重为特征,关节外展、外旋运动受限,其他方向运动并不受限。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有特殊的阳性体征,即肱二头肌抗阻力试验阳性,而肩周炎患者一般无此体征。肩周炎有自愈倾向,部分患者可自愈,而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无此特点。

胸廓出口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是指臂丛神经炎、锁骨下动脉、静脉在胸廓出口处受到颈肋或痉挛肥厚的前、中斜角肌等的压迫而产生的血管或神经的症候群。多表现为臂丛神经炎受压症状,颈、肩臂麻木、疼痛、乏力,尤以尺神经受累为主。Adson试验阳性,肋锁压迫试验阳性,过度外展试验阳性。

X线检查可排除是否有颈肋、第7颈椎横突是否肥大、是否有锁骨及第1、2肋骨畸形。



2


肩周炎的治疗

针灸与消炎镇痛药


肩周炎治疗的主要目的:缓解疼痛、维持肩关节的正常活动度(ROM)。

对于疼痛症状为主的患者,有效镇痛更有助于其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针灸穴位及口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均是肩周炎的保守治疗方式。有研究表明,对于轻中度疼痛的肩周炎患者,针灸治疗的效果更加,其止痛作用可达到与NSAIDs一致的效果,其改善肩关节ROM和肩袖肌力的疗效优于NSAIDs;对于重度疼痛的肩周炎患者而言,NSAIDs的止痛和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更佳



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物

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物(NSAIDs)包括非选择性NSAIDs与选择性COX-2抑制剂,前者如布洛芬、洛索洛芬、吲哚美辛、双氯芬酸等,后者如塞来昔布、依托考昔、帕瑞昔布等。


胃肠道反应风险高者建议选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或非选择性NSAIDs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且不宜空腹服药,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者禁用

而心血管风险较高者及身体虚弱者,不建议将口服NSAIDs作为首选药物。严重高血压者、重度心力衰竭者、冠脉搭桥术者禁用。充血性心力衰竭者、水肿或高血压控制不佳者慎用NSAIDs。选择性COX-2抑制剂禁用于缺血性心肌病、外周血管疾病者。

有肾脏疾病史者、严重动脉粥样硬化者慎用NSAIDs。肾功能障碍者慎用或禁用NSAIDs。有肾脏疾病和使用影响肾功能药物者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等服用NSAIDs时,需监测血肌酐和内生肌酐清除率,评估肾功能。



针灸

中医认为,肩周炎以3条经络阻痹为主:(1)手阳明经,痛在肩峰及臂前,位于肩髃穴区;(2)手少阳太阳经,肩肘外侧及肩胛肿痛,肩背痛,位于肩髎穴区;(3)手太阴经,痛点在臂内上段,肩腋前沿,位于肩前穴区。肩髃、肩髎、肩前穴是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经典穴位,中医将其合称为“肩三针”。

常用治疗方法:毫针针刺,电针,温针灸等。其中,急性期疼痛敏感且症状严重者,应以电针为主,以缓解疼痛,毫针针刺局部刺激量不宜过重,远端取穴可强刺激以止痛。同时结合温针灸、穴位注射、拔罐、红外线照射。慢性期疼痛感觉减弱,针刺刺激量可重,治疗以温针灸为主,同时结合电针、穴位注射、拔罐、红外线照射等。恢复期如瘀滞较重,则可采用刺络拔罐法以加强锻炼、调护,避免复发为基本原则。






肩关节活动受限手法处理思路     来源

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小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肩关节周围11条神经的解剖,损伤,症状和治疗定点   来源

肩关节是人体最灵活的关节,可做三轴运动,即冠状轴上的屈和伸,矢状轴上的收和展,垂直轴上的旋内、旋外及环转运动。

图片

肩关节运动离不开其周围肌肉和神经配合,一旦某一点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

今日重点:肩关节相关的11根神经损伤

一、肩胛上神经

1.解剖

肩胛上神经起自臂丛上干(C5、C6 ),向后走行经肩胛上切迹进入冈上窝,继而绕行肩胛冈外缘(冈盂切迹)转入冈下窝,分布于冈上肌、冈下肌和肩关节。

图片
学习链接,请点击:肩胛上神经卡压

2.肌无力

冈上肌、冈下肌(上肢外旋)。

3.感觉变化

锁骨到肩胛冈的肩关节顶部;后肩关节疼痛辐射到手臂。

4.受影响反射

无。

5.损伤机制

肩胛上切迹受压、肩胛骨前伸伸展+水平内收、肩盂切迹受压、直接打击、占位性病变(例如腱鞘囊肿)。

6.病变治疗定点

神经易卡压点:肩胛上孔、肩胛下孔。

神经末梢:支配的肌肉;冈上肌、冈下肌。

图片

NE1:肩胛上孔。NE2:肩胛下孔

二、腋神经

1.解剖

腋神经由第5 和第6 颈神经(C5、C6)前支的纤维组成。从臂丛后束发出,于肩胛下肌上方向肱骨外髁走行,随后穿过四边孔。

四边孔

  • 上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

  • 下界:大圆肌和背阔肌;

  • 外界:肱骨颈;

  • 内界:肱三头肌长头

当腋神经穿出四边孔后,发出分支支配三角肌、小圆肌和三角肌区域的皮肤。

图片
学习链接,请点击:腋神经卡压

2.肌无力

三角肌、小圆肌(手臂外展)。

3.感觉变化

三角肌区域、肩关节前部疼痛。

4.受影响反射

无。

5.损伤机制

肱盂关节前方脱位或肱骨外髁颈骨折、受迫外展。

6.病变治疗定点

神经易卡压点:四边孔、三角肌后缘中点筋膜。

神经末梢:三角肌区域皮肤,三角肌和小圆肌。

图片

三、桡神经

1.解剖

桡神经发自臂丛后束,含有第5~8 颈神经纤维,第1 胸神经的纤维(C5~T1)也有参与;

初在肱动脉背侧下行,后伴肱深动脉入桡神经沟,沿沟绕肱骨中段背侧旋向外下方,于肱骨外上髁上方,肱骨中、下1/3 交界处穿过外侧肌间隔,至肱桡肌和肱肌之间,在此处分为浅、深二终支。

桡神经主干沿途发出的分支:皮支,在腋窝处发出臂后皮神经,分布于臂后面皮肤;在桡神经沟内发出前臂后皮神经,分布于前臂背面皮肤。

图片
学习链接,请点击:桡神经卡压

2.肌无力

肱三头肌、腕伸肌、指伸肌(肩、腕和手伸展)。

3.感觉变化

手背面。

4.受影响反射

肱三头肌。

5.损伤机制

肱骨轴破裂、压力(例如拐杖性麻痹)。

6.病变治疗定点

图片
图片

NE1:桡神经管。NE2:桡管。NE3:旋后肌。NE4:前臂外侧中远1/3

四、胸长神经

1.解剖

胸长神经由C5~C7 脊神经前支组成,形成臂丛神经干之前形成胸长神经,走行于臂丛近端尾部,第1 肋后外部前斜角肌、中斜角肌之间,并最终支配前锯肌。

图片
学习链接,请点击:桡神经卡压

2.肌无力

前锯肌(控制肩胛骨)。

3.损伤机制

直接打击、牵拉、胸壁内侧挤压(背部损伤)、肩上部受力过大、重复使用导致过度劳损。

4.病变治疗定点

神经易卡压点:胸廓出口。

神经末梢:支配肌肉:前锯肌。

五、肌皮神经

1.解剖

肌皮神经(C5、C6)为臂丛外侧束继续向手臂走行部分所形成,在腋窝部向远端外侧走行,穿过并支配喙肱肌。

随后继续在肱肌表面、肱二头肌深面走行,这2 块肌肉为肌皮神经发出分支所支配。

肌皮神经继续向远端走行进入肘前窝,并在此处肱二头肌腱外侧穿出深筋膜走行于皮下,此时称为前臂外侧皮神经。

图片
学习链接,请点击:肌皮神经卡压

2.肌无力

喙肱肌、肱二头肌、肱肌(屈肘)。

3.感觉变化

前臂外侧面。

4.受影响反射

肱二头肌。

5.损伤机制

挤压、肌肉肥大、直接打击、骨折、脱位、手术。

6.病变治疗定点

图片
图片

NE1:喙肱肌。NE2:肱二头肌和肱肌之间的筋膜。NE3:穿出外侧深筋膜处

六、副脊神经

1.解剖

副神经是第11对脑神经,由颅根和脊髓根组成,其中脊髓根由C3~C4 发出的神经分支组成,称为副脊神经。

脊髓根神经纤维在硬脊膜内融合形成副脊神经后,由颅底出颈静脉孔,支配胸锁乳突肌后,由锁骨上方约8cm处胸锁乳突肌下方进入颈后三角。

随后,副脊神经向肩部顶端走行,最终支配斜方肌并在其下方穿过。

图片
学习链接,请点击:副神经卡压

2.肌无力

斜方肌(肩上抬)。

3.感觉变化

可能因肩下垂导致臂丛神经综合征、肩部疼痛。

3.受影响反射

无。

4.损伤机制

直接打击、牵拉(肩关节凹陷、颈部旋转到另一侧)、活检。

5.病变治疗定点

图片

A. 为胸锁乳突肌后缘和副神经交错;B. 为斜方肌前缘和副神经交错;C 和D 为副神经常见治疗定点

胳膊一向上抬就感到后背痛得厉害是哪儿的事?         来源  

当你将肘部放在桌子上,或者伸手向前向上取东西时,引起疼痛,要小心背阔肌肌筋膜疾病。

背阔肌是背部一块宽大扁形的肌肉。

背阔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多是由于向前上方伸胳膊这个动作引起的反复微小损伤或钝挫伤。

图片

患者背阔肌发生肌肉筋膜炎时常会出现背部酸痛不适、发凉,并会自觉有沉重发板的感觉或有背负重物的感觉。

甚至会有人出现胸闷及呼吸不畅,早晨起床时症状明显,稍活动后有所减轻,但再过度劳累或受凉后又会加重。

在肩胛骨下角的部位常有压痛。

肩周炎的自我松动,简单实用          来源

对于肩周炎患者,对于爬墙、钟摆运动,毛巾体操、棍操等早已被广大医务人员以及患者所熟知,而对于肩关节的自我松动方法这样一个行之有效、便捷的方法,往往不为大家所知。

下面介绍的方法可以改善患者肩关节的活动范围:

(1)向尾端滑动

患者坐在床边或凳子上,患侧手指抓牢床缘或凳子的边缘,身体像健侧倾斜,可以使患侧的肱骨向尾端滑动。如图所示:

图片

(2)向前滑动

患者仰卧,用双侧肘关节支撑,身体放松,使身体的重量落于双侧肘关节之间,可以使肱骨向前滑动。如图所示:

图片

(3)向后滑动

患者俯卧,双肘支撑,身体放松,使身体的重量落于双侧肘关节之间,可以使肱骨向后滑动。如图所示:

图片

肩周炎来袭?这10个小动作可以帮到你

肩周炎也被称为“五十肩” ,是四五十岁的中老年人群体中的常见骨科疾病。罹患肩周炎时,病人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感到一侧或两肩关节疼痛,并逐渐放射到上肢其他部位。想彻底治愈肩周炎很难,但这10个日常小动作,坚持练习,可以改善疼痛,预防肩周炎。

甩臂

首先是上下甩臂,两臂高举过头顶,手心向外,自然向上甩,带动腰部颤动共做36次;然后左右上下甩臂,各做18次。

拍打肩膀

以中速稍用力的方式,先用右手掌拍打左肩,左手拍打后背;接着用左手拍打右肩,右手拍打后背,共拍打50次。


抻拉肩部

以中等速度稍用力的方式,先用左手向左抻拉肩膀,然后右手向右侧抻拉肩膀,左右交替进行,抻拉36次。


悬垂锻炼

利用单杠或树干等物做悬垂动作。注意要根据自身状况,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旋转肩膀

以中等速度稍用力的方式,前后分别旋转18次,左右肩交替,各做18次。

耸肩

耸肩锻炼是治疗肩周炎的重要手段,以中等速度稍用力做耸肩动作,左右交替进行,共做100次。坚持长期锻炼,能收到缓解肩痛的良效。


头压手

每晚睡觉前和早上起床前,身体仰卧在床上,两腿伸直,手掌伸到后脑下,掌心向上,用头紧紧压手心,哪边肩痛就压哪边,每次至少压20分钟。一般坚持一个月左右,肩痛消失,效果良好。

单臂或双臂摇动

先做单摇臂,右手叉腰,左臂向前向后分别各摇18次,接着换右臂,各摇18次。然后双摇臂,双手合在一起双臂置于胸前,左右分开伸直,向前向后各摇18次。


摸墙

站在墙根,侧手扶墙,由低向高摸,直摸到最高点不能再向上为止,然后把手放下,反复练习,摸36次。

摇球

上摇球:双手如抱球状,举在头顶,略抬头,眼跟着手转,由上左下右摇18圈,然后用同法,反方向再摇18圈;

中摇球:双手如抱球状,放在胸前,眼平视前方,从右向左摇18圈,然后用同法,反方向摇18圈;

下摇球:双手如抱球状,弯腰50度,双手从头顶从上左下右摇18圈,再用同法,反方向摇18圈。

10个小动作,坚持长期锻炼,能活动肩、肘并疏通其经络,活运气血,帮助你远离肩周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