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表现

 求是1025 2023-05-20 发布于山东

英文为“express”,原义有“挤压出来”的意思。19世纪浪漫主义者将文学表现情感视为文学的本质特征。英国诗人W.华兹华斯在为《抒情歌谣集》所写的序言中,强调“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成为情感表现说的先声。美国学者M.H.艾布拉姆斯将表现说的主要理论倾向概括为:一件艺术品本质上是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激情支配下的创造,是诗人的感受、思想、情感的体现。作者所表现的情感不仅是能够被较为清晰地感受和表达的喜怒哀乐之情,而且有更加广义的所指,美国学者S.K.朗格将这种情感称为“人类的情感”,它包括任何可以被感受到的东西,从一般的身体感觉到复杂的情绪和思想,“还包括人类意识中那些稳定的情调”。

文学作品的情感表现要经历情感的对象化和物化的过程,即通过自我反思和符号运用,将情感在自己内心中再度唤起并诉诸语言形式。这一过程既不是作者日常生活情感的直接发泄,也不是个人一己私情的自行释放。作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是关乎人的生存和发展,关乎人的自我意识和相互交往,关注人对自身和整个世界命运思考的人类普遍感情。文学表现的任务是把这种感情用语言文字符号转变成诉诸人的直觉和思想的东西。如英国诗人T.S.艾略特说,文学艺术情感表现的途径就是为情感找到某种“客观对应物”,即发现一组客体、一种情境、一系列事件。当人们面对这些对象时,相应情感就会被激发。对于读者来说,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鲜活丰厚的情感是直接融合在文学语言形式之中的。

文学表现是相对于文学再现理论提出的观念,它们对于文学本质特征的认识和把握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在文学作品中,再现和表现不可截然分开。实际的文学活动中,再现里有表现,表现中有再现,两者共同构成文学作品的内容,并与文学形式融合为有机的整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