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拓跋王:可顿,皇后与北魏的政治

 茂林之家 2023-05-20 发布于湖南

前言

道武立国,太武开疆扩土,孝文定鼎中原,拓跋政权从草原上的氏族变成了华夏的皇族,这是一个伴随着史书编纂而来的过程。

起源于内亚大草原上的政治传统,被汉文所记载,纳入到政府强力介入的史籍中,又被大量地删除和重述,与北魏华夏化的过程相适应。

到了北朝后期,则出现了忽视草原传统,突出华夏因素的历史趋向。“华夏主义”是一种很强的历史传统,也是一种思想定势,长久以来一直影响着我们对“中国主义”的理解。

一、王后的称谓

本文从天兴元年,武帝登基,“追尊成皇及皇后的谥号”,据《序纪》记载,初期的拓跋王就是用这个谥号来称呼的。

天兴三年冬天的10月,"平文,昭成,献明庙建成","皇宫内"神元,思帝,平文,昭成,献明五帝"。

神元帝力薇为开祖,平文帝为太祖,昭成帝为高祖,这三帝都是道武帝为自己立下汗马功劳的关键人物,所以才会被尊称为“大帝”。

诸帝的母亲都不是正室,所以她的爵位和爵位都是由死后册封的,比如刘氏,武宣穆,郁久闾氏,景穆恭。

像武帝的窦氏,文成帝的常氏,都被封为“惠”。帝王的正室,比如慕容氏的道氏,太武帝的赫连氏,都是无爵位的。

其他帝王的母亲都是有封号的,唯独正室没有封号,可见他们的地位非同一般。拓跋帝国在建立华夏式政权的进程中,可敦和可汗在世时所使用的可汗和可敦号已逐步为其去世时所使用的封号所代替。

道家武帝“追授成帝以下及皇后的爵位”,将自己的宗族彻底肃清,并以华国帝王的爵位来装饰自己的宗族,拓跋国开国之君的爵位也随之消失,再也没有出现在历史上。除了历代皇帝的名字被删除,“追随者二十八位皇帝”里还有不少名字只有一个,与北族的称呼不同,应该是从道武帝时代改来的。

选择科顿的典礼是特别的。在大草原的民间传说中,锻造与锻造往往与“巫”等紧密相连,象征着宗教的神秘力量。

与华夏的册封皇后不同,北方的皇帝在册封太子之前,要先举行一场祭典上写着“成功者吉,成功者不能登基”,赵翼根据历史记载,将这句话归结为北方民间传说,“后来拓跋人又改了这个说法。”

从“道武开元立国”至“孝文帝”迁至“洛阳”这段时间内,北魏各朝代的王妃均未产下任何一位王子,亦未有任何一位王妃的记载。他们的“虚享尊位”,与中国的王后和内亚的科顿都有很大的区别。

在“子贵母死”的社会中,为了防止太子争夺更尊贵的母亲,严禁可顿生育子女。为保证只有他一个人能把皇位传给他,北魏为此牺牲了自己幼小的一生,并与可顿结了亲。

从《景穆十二王传》中的记载来看,斛律氏并未生育过任何一位王生母。“魏旧皇储,后宫无人称帝,直到文成登基,才有了妃子。”

斛律氏虽然没有子嗣,但她在朝堂上的地位,还在其他王生母之上,等景穆之子拓跋晃登基,她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任继承人。

因为拓跋晃在正平之乱中战死,所以《皇后传》中关于文成帝的母亲郁久闾氏的记录也就到此为止了,至于其他几位在后宫中地位极高的女子,却没有任何记录。

可敦的丧礼和王后的丧礼是不一样的。

夫妻同葬是一种很重要的丧葬仪式,它关系到妇女的身份和地位,可以陪葬帝陵,这是一种可敦正妻的身份。

历代皇帝的母亲,都是在前皇帝去世的时候,另埋一地:杜氏,明元密后,贺氏,太武敬哀后,李氏,文成元后,献文思后,林氏,孝文贞后,都“葬”到了金陵。可敦在上一任皇帝驾崩后去世,所以可以和夫君一起下葬,慕容氏和赫连氏被“衬葬”在了金陵。

自明元帝起,可敦映就埋葬在帝墓中,而王后则另葬在其他地方,二人的葬制区也是泾渭分明。

冯氏,孝文幽王后,“安葬在长陵英里”,高氏,宣武皇帝的母亲,文昭王后,“安葬在城西,安放在长陵的东南方,陵寝简陋,故名宁陵。”

孝文大典之后,可顿便消失了,高氏与冯氏都成为了华夏的女皇,但葬礼并没有改变,到了孝明帝时代,高氏被重新安葬,灵柩也被安葬在了长陵之中。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在北魏早期,科顿和王后在丧葬方面的不同。

而在北魏,历代帝王所选择的“皇后”,又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时期。贺氏崩于皇始年,为“皇太后”,于天兴三年,改为慕容氏为“皇后”,为天兴三年。

兴安二年,文成帝驾崩,赫连氏的“太皇太后”去世,冯氏成为“皇后”,拓跋弘为皇储。

先文皇帝皇帝三年册封拓跋宏为“皇后”,但没有册封他为“皇帝”。“太皇太后”孝文帝太和14年冯氏崩落,太和17年追封冯氏(即小冯)为后,拓跋尔森为储,而封她为后,封她为储君。

按照大明皇帝与大汉皇帝时代的说法,下一任“皇后”必须在上一任“皇后”去世之后,才能被册封。武帝成年婚嫁,其母贺氏去世,长子拓跋嗣出生于晋朝七年。

即使长子拓跋宏已生育,并被册封为储君,献文帝也没有正式册封“皇后”,直至“太皇太后”冯氏去世,孝文帝在太和十七年,他的大儿子拓跋恂则是在太和七年降生。

按照常理来说,他们早就该立太子了,但到现在还没有动作,实在让人不解。或许,他可以换个角度,将“皇后”和“太皇太后”当成“可顿”,这样的话,疑问就迎刃而解了。在华夏的政体中,太后与王后可以共存,但在内亚的政体中,与王族对应的是王族,拥有终身王族称号的王族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两个王族很难共存。

二、明元初年之变

武帝晚年暴虐,民心涣散,又有王绍在清河叛乱,明元帝拓跋嗣登基,急需稳定朝纲。

“辞官回京,不入朝中者,皆得重用”,“处理百姓纷争,任用人才,仁爱有加”,“巡视诸州,察看百姓疾苦,救济贫寒,任命安同为“平定民怨,任用良才”。

除了这些,明元帝还有一个很大的决定,那就是册封宣穆皇后。明元帝的生母刘氏,刘眷的女儿,刘罗辰的妹妹,在登国初纳她为妻。

明元帝封刘氏为妃,一来是悼念她的母亲,二来也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皇后传》中说:"太宗登基,封她为妃。"

像昭成帝的什一犍可敦慕容氏就是其中之一,他们的祖先就是“先祖登基,祭祀于大殿”。明元帝将可敦和女皇这两个政治身份严格划分出来,将可敦生育储君的职责转移到女皇身上,新皇帝对生母的追认是为了确定继承者,并以此为依据,以确定其在前王朝中的位置来宣传自己的正统。"

永兴二年(四百一十),拓跋珪被封为“宣武”,是明元帝给他的。但是明元帝却在十年后,反悔了。

从道武帝到明元帝,从太武帝,到明元帝把宣”字变成了“道”字,再到圣旨特别赞扬武帝“体道得一”,“天纵自然”,这些都是与道教在北魏社会中盛行的影响密切相关的。

为了彰显拓跋珪的品德,他用的是一种古老而又古老的地图,这里面既有宗教的原因,也有政治的原因。

不论这一“封爵”的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因素有多大,其最终的一个后果就是,刘氏以“宣穆”为名,刘氏得以自立,而刘氏则以其“女皇”的地位和拓跋珪的地位相当。

在这以前,与可汗并列的是可顿,虽然可顿有资格成为可顿的妃子,但那都是按照丈夫的名讳来称呼的,只有明元帝才能给自己的妃子取一个单独的名讳。

明元帝虽然很喜欢她的母亲,但也不会册封她的爵位,毕竟刘氏的炼制失败,慕容氏的地位已经确立。由于大草原的传统很难被改变,因此,他可以利用新引进的拓跋政权中的汉人体制。

明元帝时期,由于北魏还没有从十六国时期的十六国中脱离出来,还没有形成大规模剧烈改革的基础,在面临实际的政治问题时,将北族的传统和中国的元素结合起来,在荣显后和保存可顿的同时,形成了一个拓跋政权。

并随着继承范围的不断缩小和继承者的不断确立,这是一个合乎逻辑的决定。武帝杀了刘氏,让拓跋嗣成为唯一的接班人,这样才能保证皇位的独占权。

子贵母死的制,残忍而荒谬,其关键是要确定一个继承人,一个女皇只会生育一个儿子,然后就会被杀死。"在这样的制下,新皇帝的继承权,是由他母亲的死亡来决定的。"

若女帝改用汉人制度,那她的儿子就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她的母亲就会变成太子的母亲,到时候,她的母亲就会变成太子的母亲,到时候,她就会陷入一场争夺皇位的纷争,对她的统治不利。

明元帝年间,东晋灭了南燕,出师于河西,赫连蓬勃在北魏西部作乱,在这种情况下,魏秦二族都感到了危险,于是联姻,使两族成为盟友。

姚氏是姚兴西平的长女,于神瑞二年入魏朝,得明元帝“从此以后礼遇”,深得其喜爱。泰和二年,当东晋与秦开战时,由于“内患甚众,粮草匮乏”,加上朝廷反对,北魏无法倾力相助。

秦灭后,明元帝为了补偿这件事,下令从河东和河内一带,将姚泓的后人散播到百姓之中,并将其带到京中,作为奖励。姚黄眉来了,“太宗以重礼相迎”,赏了他一个郡王的封号,赏了他两百石的俸禄。

姚氏铸不出金人,则不可登,明元帝仍想另立其人,但姚氏仍是“谦让不当”。

她之所以如此低调,一方面是因为难以突破拓跋人的传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西秦的覆灭,让她的身份一落千丈。姚黄眉在历史上被称为“仁慈,不求有功”,姚氏兄妹在家族没落后,不得不委曲求全。

姚氏薨了,明元帝用“追恨之”的方式,给了姚氏一块印玺,封了她一个“昭哀”的爵位,以此来弥补她生前无能的过错。

明元帝对姚氏的追杀,就像是对自己的母亲的追杀一样,这让他放弃了对自己部落的追杀,加入了中国人的元素,以求改革。杜氏是武则天的母亲,也是死于泰常五年的时候,被明元帝追封为“密”。

就其效果而言,自武帝以来,皇帝之储君之储君皆属顺风顺水,虽有些许挫折,但仍能维持其原来之储君秩序,使其得以维持。

明元时期的改革,就是为了将可敦原来的功能一分为三,生儿育女的功能交给了皇后,养育太子的功能交给了保母,而可敦则保持了原来的政治象征功能。"历史上之所以出现了三个“皇太后”,都是因为明朝皇帝的体制。

而要做到这一点,最关键也是最艰难的一点,就是要在不损害原有制度的情况下,引进新的政治力量,从而达到“唯生可顿,无生女王”的目的。

结语

华夏式的“嫡子继承权”,是一种纯粹的“嫡子继承权”,而这一制度在整个北魏时期都没有实行。

北魏能如此顺利地登基,更多地是因为战略上的胜利,而非制度上的演变和观念上的改变。

在华夏文明渗透到拓跋政权之后不久,道祖武帝便对自己的外家人采取了极端的手段,建立了一个“女尊女卑”的制度。

明朝皇帝在失去母亲和妻子的悲痛中,引进了中国的政治和文化,改革了继承权,将可顿的作用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个是虚名,第二个是王妃,第三个是母亲,第四个是太子。

从那以后,皇权的传承就比较稳固了,偶尔出现一些动荡,也就是护国公或者是护国公都会维护已有的秩序。王后大权在握,促使皇后的职责更早地恢复,建立了永固陵墓,并第一个取消了厚葬制度。

孝文皇帝篡位,按照华夏的传统来安排,这场剧烈的变化,引发了轩然大波。因为宣武帝的儿子死了不少,所以他又用了护母法,孝明帝才能坐上这个位置。胡太后促成了文昭丧事的迁移,使从可顿体制到女权体制的过渡得以圆满实现。

参考文献:

1.《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

2.《黑毡上的北魏皇帝》

3.《尔朱荣传》

4.《后妃传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