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说玉琮

 芝润斋 2023-05-20 发布于江苏

玉琮内圆外方,正好是象征天圆地方的几何标志,上下贯通的虚空内圆意味着苍天和大地的气息相连,而雕饰精美的兽面纹奇异而神秘,仿佛是沟通天地的使者,祈求上苍对人类的庇护。玉琮整体器形规则、庄重而神圣,带有原始的宗教色彩。玉琮在以后的商周也有出现,汉代后逐渐消失,明清时期则出现仿制品。

玉琮首先出于良渚文化,对于其用途众说纷纭,而更多的专家认为是良渚先民对宇宙的认识和崇拜,而且《周礼》中也有"以黄琮礼地"的记载。目前所发现的良渚玉琮,虽然在形体大小和方圆上各有差异,但依其横截面的不同,基本上可以分作三式。

1

横截面为圆形

从整体观察,可以分为体形较瘦长、中间穿孔较细的柱形和体形较扁宽、中间穿孔较粗的镯形。它们共同的特征是没有四角,而只在施刻神徽的地方作成浮雕形式的凸起(仅见于反山遗址M1287)或方块形式的凸起。

2

横截面为弧边方形

特点是相邻两面的夹角大于90度,神徽图像以角为中轴分置于两个面上。

3

横截面基本为正方形

即每两面的夹角等于90度,神徽图像也同样以四角为中轴对称分布。

这三种样式之间存在着一种演进发展关系,而这种演进关系的主线是为了突出表现刻划在玉琮上面的神人兽面神徽。关于琮的用途,近年来一些研究者,依据玉琮的形态特点和出土情况等,提出了一些新颖的见解。如作为保护死者和原始宗教巫术的法器;或认为琮是定居及兼并等的象征,其上的兽面纹有保护氏族免受侵害之意等。

《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那么琮无疑是用来祭祀地的礼器,象征神权。而《考工记·玉人》记载:”驵琮五寸,宗后以为权。“这里琮则是象征分封制下象征宗后(大宗的夫人)的礼器。

从考古角度,玉琮出于良渚文化,用途有三说。认同文献的记载,认为是祭祀天地的礼器,但是因为玉琮出土于墓葬而不是祭祀坑而遭受质疑。有学者从玉琮出土于墓葬而推论玉琮是古代葬仪“玉敛葬”的用具,但是因为有些被火烧、有些没有被火烧而也有争论。从玉琮内圆外方的形制猜测玉琮是良渚文明天圆地方宇宙观念的象征物,但因并非所有的玉琮都严格遵守内圆外方而也不能定论。

所以不管良渚玉琮确切的具体用途是什么,装饰品也好,通灵玉或祭祀礼器也罢,最起码我们可以确定一点的是,良渚的玉琮一定跟原始宗教以及巫术活动有关系,它可以象征权力,代表地位,还可以被寄予保佑黎民百姓和一方水土平安富足的美好愿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