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中成药就像一把扫,把体内的积寒扫得干干净净

 文香阁 2023-05-20 发布于河北
有些朋友经常遭受腹泻的困扰,拉出的便便就像清水一样。另一些人手脚一年四季都冰冷。还有人吃了生冷的水果后,就会出现拉肚子的状况。此外,一些人不断地感到腰酸疼痛,仿佛后腰有个漏洞,冷风不断地往里吹。
有的人早晨四五点钟就需要去厕所,这在中医中被称为五更泻。与此同时,有些人口水很多,而口水又冰冷。还有些人容易呕吐,呕出的大多是清水。此外,有的人患有尿频的症状,一旦喝水就想上厕所。
最后,有些人患有便秘,这种便秘是寒性便秘,与上火无关。总的来说,这些症状表现出人体存在寒积。
寒具有凝聚和收缩的特性,当寒邪侵入人体时,首先会使气息受到限制,如同被困在冰层之下,接着影响血液。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寒冷的时候,人们会感到胃痛、胃胀、腰酸和背痛。这些症状是因为气血如同被冻结在一起的水晶般凝结,失去了流动性,当气血不通时,就会产生疼痛。
寒邪对人体的影响就像是一座冰封的城堡,使得生命之源——气血无法自由流动,被困在城堡的角落里。正如河流在冰冻的冬天变得越来越缓慢,直至凝固,气血的流通也会受到寒邪的阻碍,导致身体的不适感。
要恢复气血的流通,消除寒邪造成的症状,就需要像阳光一样温暖的力量来驱散寒冷。通过调理和保养,人们可以使气血逐渐恢复流动,像春天的溪流一样涌动,让身体重拾活力。
今天薏仁向大家分享一种专门用于清除体内寒邪的中成药——附子理中丸。这款药物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
在原文中,这款药物的疗效如下所述:能治疗脾胃寒弱、心腹绞痛、呕吐泻利、霍乱转筋(肌肉抽搐)、身体发冷微汗、手足厥寒(四肢冰冷)、胃部胀满逆气、腹部咕咕作响、呕恶不止、食欲不振等症状。此外,它还可以调理其他各种顽固性寒邪引发的疾病。
附子理中丸这个药方包含了制附子、党参、炒白术、干姜和甘草等成分。
这个方子是在张仲景的名方“理中丸”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而来的。理中丸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主要针对中焦脾胃,专门驱散脾胃的寒邪。在宋朝时期,医家将附子加入其中,形成了附子理中丸这个方子。
因此,附子理中丸的首要功效便是驱散寒邪。在古代,人们通常采用野生的附子,需要到山林阴暗处去采集。而在现代,所使用的附子大多是人工种植的。关于附子的采集,有一定讲究,通常要选择冬至前后的附子。
冬季最寒冷的时刻即为冬至。附子这种植物,它能在阴冷的气候中茁壮成长,即使其他植物被严寒摧残,附子依然能够生存。这说明附子内部储存的能量相当丰富,足以抵御低温。
当附子进入人体后,它会释放出自身的能量。因此,古人认为附子具有温阳的作用,食用后可以让人感受到温暖,就像阳光普照般的感觉。
此外,还有一个额外的话题。乌头和附子实际上同源,乌头是主根,而附子则是侧根。因此,乌头的驱寒效果比附子更为显著,但其毒性较大,因此使用时要十分谨慎。
干姜具有辛热的特性,擅长暖化脾胃,驱除脾胃的寒气。干姜能将寒气逐出体外,具有强大且持久的驱寒能力。那么,干姜与生姜之间有何差异呢?
生姜能迅速驱散寒气,例如在感受风寒感冒时,立即喝一碗姜汤,之后出汗,寒气便会被逐出,不再向体内深入。然而,若寒气已深入脾胃并长期潜伏,此时正是干姜发挥作用的时候。
将人体比作火炉,当炉火快要熄灭时,附子和干姜如同投入火苗,甘草紧接着添加燃料。点燃火苗并补充燃料后,火焰能持续燃烧,从而保持体内温热,直至彻底驱散寒气。
另外,两种常见的药材——党参和白术,主要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确保这个'火炉'(人体)能够正常运作。
那么,附子理中丸需要服用多长时间呢?通常来说,当虚寒症状消失,或者感觉到腹部温暖时,说明寒邪正在逐渐消退,身体也在逐步恢复温暖。这时,可以考虑停止服用附子理中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