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玉飞 | 老家集宁三股泉村的柳【下】

 新用户06868399 2023-05-21 发布于内蒙古

第 2189 期

文|李玉飞  编辑|王成海

柳是春的使者和笑脸,老家人常说“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每年一进农历三月,泉村河渠壕沿上柳树的树枝,就萌出鹅黄色的柳芽,及至吐出柳叶,柳便树带春烟、绿意渐浓了。柳冠妩媚而妸娜的柔枝,在微风中摇摇曳曳、妸妸娜娜,正所谓“一树春风万千枝,嫩如金色软于丝”。

“清明”时节,家庭妇女会用小麦面粉捏制并上锅蒸些惟妙惟肖的小寒燕,再用小柳枝一一扎上,插在柜顶的瓶罐中或相框边,把孩儿们眼馋得不时瞅来瞅去。“谷雨”前后,村人们就“一年之计在于春”地忙活起来,柳街柳道上人来人往,行色匆匆,送肥、耕种地的,栽树、挖野菜的,赶着牛羊到滩卜子吃青的,经柳河、过柳桥,不少人手里拿着一枝刚折的新鲜柳条儿,寓意“保平安、走好运”,有的还边走边哼着流行的山曲儿。如此春和景明、人勤柳谐的情景,就好似一幅塞上型、柳乡版的“清明上河图”,由此可见泉村风土人情的一斑。春季栽柳,着重是栽那田埂柳和路边柳,苗木就地取材,扦插得心应手,既栽下就保成活保成材,想必是“'有’心插柳柳'更’荫”。

图6-泉村异形柳之“二老夫子”

夏,泉村郁郁葱葱、明明艳艳的绿柳,几乎把缓缓流淌的村河遮盖住,树岔上的鹂鸟啁啁啾啾,河水里的小鱼游来游去。村妇就愿抽精红晌午的空,在河桥两侧的柳下捶衣、洗发,小孩儿则在大人眼跟前用树枝玩水嬉戏;稍大顽皮的孩子,不是沿着柳河的渠道堵水捞鱼,就是下柳卜坑耍水、扑腾“狗刨刨”,要么就顺着柳带钻树丛逮雀、捉“甜狗娃儿”,或攀爬柳树看谁上得高,祸害鸟窝鸟蛋也不是没有的事。青壮男人中午歇晌并不都在家里,而是就蹲在靠近河边的街柳下乘凉丢盹。放学放假的小学生,在壕渠两侧拔兔草或滩卜子拔猪菜,不忘用柳枝编个柳圈帽,箍在头上充当“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或是截段柳条,去骨留皮地拧成柳哨,吹出“呜呜—哇哇”不成曲的调子开心,只是傍晚蚊子多得叮咬得受不了。月夜里的杞柳灌木丛,是半大小子玩“藏老埋埋”(捉迷藏)极好的藏身之处,小子们有时玩得起劲,竟忘了早早归家,第二天被大人好一顿训斥。深夜,青蛙在柳围水卜子求偶的鸣叫声此起彼伏,不住气地呱噪,吵闹得人们迟迟入睡不了,不过如今不见了水卜子青蛙的踪影,人们反倒念叨过去那“听取蛙声一片”的好。

秋,泉村潇潇洒洒、高高爽爽的群柳,不会因为秋雨秋风的催促而匆匆“卸妆”,直到深秋晚秋,柳树的树叶才极不情愿地由绿渐变为黄,洒下一地“金箔”。处暑前后,夜幕下护田柳带的边际,会有“车倌”“马倌”在牧放生产队为增膘壮体的马匹,吃夜草的马儿边吃草边呼着鼻气,马的铃铛声响清脆在林间。白露过后,私家的割草多在壕沿和滩畔的柳带里进行,因为柳带那里的草高草盛又近距离,一割就能割一大背,不过草中夹杂有品质较差的红蒿子、马齿苋。当寒露柳树叶纷纷飘落的时候,村人们就又每天大清早起的,到柳树林里搂开树叶,一搂一大筐、一大袋,提回家晾干了或喂羊或烧火,倒是柳树叶不易储存。生产队集体组织的开镰割柳条,放在每年白露和霜降期间突击进行,成为泉村的一大盛事。

图7-泉村异形柳之“五子登科”

冬, 泉村疏疏朗朗、从从容容的大柳,就像一尊尊、一组组铜版雕塑,在静静地倾听或思索着什么。虽说大柳不惧灰腾梁五德沟寒风的肆虐,却也情愿接受隆冬时节的冰封雪覆,总能以刚毅而又乐观的“精气神”,笑傲在冬日的风光里。十冬腊月,村前河渠壕沿上的大柳,由于水流冻结层加厚和过水断面减少之溢水面积的扩大,其根部会全部被涎流冰密封,以至形成诺大一片柳点缀的“冰世界”,成为村里少男少女溜冰车、打滑叉,穿梭和迂廻“柳迷宫”的乐园。雪后披上洁白“保暖外衣”的大柳,也琼枝玉砌、银装素裹般地好看,而柳带网格里铺满雪被的园地和打谷场面,则又成为村里大后生、小孩子用索板套雀儿,最为理想的场所。待到来年冰雪消融,村之大柳的冰雪天地,又很快变成柳下的一片“汪洋”水泽,充足的水量把本就喜湿离不了水的大柳,滋润得青春焕发,更加“延年”和“益寿”。

老家三股泉的柳浑身是宝。柳木韧性好,不易变形,可用做建筑施工架板、采煤坑木、家庭切菜案板和柳编加帮固边的沿板等;柳枝可用于盖房压栈、粗编篱笆门挡和烧火蒸煮饭;柳条可精编箩筐、笸箩、簸箕、水斗和车囤围等;柳叶既可喂羊喂兔,也可生火当柴禾烧。这些都是方圆一带人们,熟知和早年常常享用的“柳宝”。

村人们殊不知的,是一些已利用和未利用的柳树资源,还具有一定或相当的医疗药用价值,可成为中医医道和民间偏方验方里很好的原材料。譬如,柳枝是中医传统接骨和治疗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尿路感染、烧烫伤等的妙药;柳皮具有解热镇痛的奇特功效,能除痰明目、清热祛风,可治疗疥癣顽疾;柳絮可作枕头芯,有安神、催眠之功能;柳根能祛风利湿、消肿止痛,可治疗乳痈、牙痛、中耳炎、黄疸等;柳屑(虫蛀屑)煎水洗浴或包屑热敷,可治疗痒疹、皮炎等。遗憾的是,如此为贵且取不尽用不竭的药用“柳宝”,至今未被家乡父老乡亲所重视和充分利用。

图8-泉村异形柳之“前仆后继”

灌木杞柳是三股泉村所有柳中,有着较高经济价值和利用价值的柳种,当地人们习惯叫它“柳条子”,并视其为“柳中黄金”。丛生的杞柳,是一次性种植、终身可图回报,每年可割一茬柳条,秋收割、冬平茬,柳条越割越整越发旺。泉村杞柳在鼎盛年代的生长,柳条长满河渠壕沿,年可产出成条七、八万斤。大集体时,生产队每年适时集中人力上河渠壕沿割柳条,杞柳带上满是收获柳条的人,割柳条就象过节般地隆重,把年少的本人看得兴奋不已。那柳条就割就卖,卖多留少,一捆一捆、一车一车的,只是不知所卖的柳条,尽卖到了哪里。

三股泉村盛产的杞柳条,不仅每年销往外地,增加村集体的收益,而且年年就地加工、自行“消化”,“自消”主要是生产队和农户编制生产生活用具。村里的老年人和年轻人,大多有柳编的爱好和技能,一般都能编个像样的柳条筐子或柳条笊篱。

当然,邻村上下,也不乏柳编的能人高手。笔者的姥爷常存禄,就是当地挺有名气的柳匠手艺人。也不知姥爷的柳艺是早年从哪里学来的,反正使用刀锯(砍刀刮刀小锯)、破子(牛角三棱破四棱破)、锥子(槽锥钩锥三棱锥)等几样简便工具和麻捻绳子,就能把经过锅焖定型的油条子,或去皮放风的白条子,以“勒编”行云流水的技法,编织成大大小小、结构紧密、结实耐用的笸箩、簸箕、水斗等柳货。这些柳货的编板(边沿圈或扁平舌),是用柳刀或柳锯扯开、柳刮子刮平,并适当窝曲的湿柳木条制备的;加固柳货边板之圈和舌的柳线,是用棱锥破瓣、线镰削薄的熟柳条制备的。一件件出自笔者姥爷之手的精工柳货产品,从材料制备到完工出成,看似流程不怎么复杂,实则费工费事并不容易,而且无论当时还是后来,如果不是随时兴“花样翻新”的柳货,咋也卖不了几个好钱。二舅常殿林、三舅常殿明也曾学会和掌握整套精细柳编的手艺,只是一直没有专门从事那行当,也未能把柳艺承传给后辈。

图9-泉村异形柳之“长袖善舞“

大队林场的集体柳编,往往是粗编大筐大笆等,编务由手脚勤快的柳工陈一杨担当。林场也曾雇佣笔者姥爷,精编过种养殖需要的料笸箩、粪簸箕等。过去那么多年,当地柳编的产供销,所以迟迟形不成市场化的产业链,就在于当地柳编生产力的始终低下,在于农户与集体实用耐用柳具的更新不快和需求量小,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后来行业研发和市场营销同类器具的替代品越来越多。

时光荏苒,时过境迁。进入21世纪后,老家三股泉村柳林柳带所处的环境,随着气候的变化和地下水位的下降,泉水由多变少,河流由宽变仄,植被由稠变稀,往昔夏日林草两旺、冬日冰洋一片的情形,基本不复存在,就连村里的一切,也早已物是人非,有只有村前那根深蒂固、坚强生存着的老柳们,仍在默默地守望着泉村、梁滩和通往集宁城市的路,守望着村舍村街虽新但却沉寂多年、少了人家“烟火气”的“半空壳村”。

柳的春秋,柳的风情,柳的追求与奉献;柳的传说,柳的歌谣,柳的沉钩和梦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老家集宁三股泉村的柳,是福祉后人无尽的恩荫,是慰籍前人永恒的丰碑!

图10-泉村河柳景致之“晚林夕照”

图11-泉村柳景观景致之“林荫好合”

图12-泉村柳景观景致之“柳谷闻莺”


作者介绍:李玉飞 ,笔名“泉柳”,男,察右前旗人,现年六十有五,系旗委组织部退休干部。曾长期从事新闻、报刊、广播电视工作,爱好文史资料收藏与整理。在职期间,曾主编《察哈尔右翼前旗志》、《 纪松龄缅怀图集》,总纂《察哈尔右翼前旗组织史资料》、《走进前旗 走近美丽》丛书。文章图片来源于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