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是百灵鸟还是猫头鹰?

 大科技杂志社 2023-05-21 发布于海南

很多人都有“早起困难症”,早上闹钟响起,总要和对被窝的眷恋抗争一番才能起床,而且可能整个上午都无精打采;但是有些人却能很快起床,精神抖擞地迎接新一天。人和人为什么有这么大区别呢?科学家们说,这可能因为有的人是“猫头鹰”,而有的人是“百灵鸟”。

  这形象生动的比喻其实是代指昼夜节律习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百灵鸟类型的人在早上起来的时候精力充沛,工作学习效率最高;而猫头鹰类型的人则相反,只有在下午和晚上的时候才在状态。因此,对于百灵鸟来说,确实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但对于猫头鹰来说,则是“早起毁一天”。

  昼夜节律差异的原因

  昼夜节律,也就是生命活动以24小时左右为周期的变动。无论是“百灵鸟”还是“猫头鹰”,体内都会有一个无形的时钟在调节我们的昼夜节律,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生物钟。生物钟是受大脑的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简称SCN)控制的,它可以检测光信号。当你的眼睛感受到一片漆黑时,它们会将这些信号传送到SCN,然后SCN释放褪黑激素,使我们进入困倦状态。对于“百灵鸟”们来说,褪黑激素会在下午6点左右升高,使他们在晚上9点到10点就开始有困意;而“猫头鹰”们的褪黑激素在晚上10点到11点甚至更晚时才释放,这意味着他们直到凌晨可能才感到困倦,等到早起时,他们脑中的褪黑素还未充分降解,再加上此时免疫应答能力比较弱,于是昏昏沉沉,很久都无法恢复状态。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我们是“百灵鸟”还是“猫头鹰”呢?科学家们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后发现,其中40%~50%由基因决定,22%~25%由睡眠习惯决定。也就是说,遗传因素在昼夜节律偏好上有很大的影响。当然这只是一个群体大样本的研究结论,所以科学家们有针对性地研究了一些更极端的例子,结果发现,从那些总是早睡早起和总是晚睡晚起的人身上,发现了部分基因突变的状况,导致氨基酸类型变化。这样看来,那些极度不适应早起的人也许真的可以说,我生来不适合早起。

  虽然遗传因素对昼夜节律的影响很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还是会受到生活方式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夜晚的光照尤其是电子设备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合成分泌,推迟睡眠时间。除此之外,还有科学家发现性别和出生时间也可能成为影响因素,有调查显示女性更偏向于百灵鸟,男性则更多属于猫头鹰;秋冬出生的人更有可能是百灵鸟,春夏出生的人更可能是猫头鹰。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生物钟也会发生变化。很多人在10岁以前都是“百灵鸟”型,早睡早起的小朋友作息;到了青春期之后就会向“猫头鹰”转型,夜晚的吸引力对这个年龄段的人们总是格外大;而到了60岁左右,我们的生物钟又会逐渐变回10岁以前了,性别差异也渐渐消失。

  我自己属于哪一类?

  百灵鸟和猫头鹰如此不同,我们该如何确认自己属于哪一类呢?其实答案也很简单,毕竟我们是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蒂尔·罗恩内伯格和他的合作团队设计了一个问卷,用以帮助人们根据作息习惯来判断自己的类型。下面是这个问卷的简版,只需一分钟就能完成,我们现在就可以尝试一下。

  首先,想想你在不需要固定时间起床的休息日里的行为,然后回答三个问题:

  1、你通常几点睡觉?

  2、你通常几点醒来?

  3、两个时间的中间点是几点?也就是说,你的睡眠中间点是几点?例如,如果你通常在晚上11点30分左右入睡,并在早上7点30分醒来,那么你的睡眠中间点是凌晨3点30分。请在下图找到你的位置。

  发现了吗?有很大的可能我们既不是百灵鸟也不是猫头鹰,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种鸟”。因为百灵鸟和猫头鹰是极其典型的两种昼夜节律,对大多数人而言可能很难成为“典型”,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判断我们更偏向于哪种类型。

  猫头鹰其实很厉害

  测试结果更偏向猫头鹰的人,也许没少被指责作息习惯不良,毕竟一直以来主流观点都认为早睡早起才是健康正确的,猫头鹰式的昼夜节律则被视作反面教材。美国前总统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曾说:“早睡早起会使人健康、富有和聪明。”然而科学家发现,常常是那些被认为有不良作息习惯的猫头鹰们具有更强的创造力、更好的记忆力,甚至普遍拥有更高的智商。历史上著名的“猫头鹰”有法国大文豪·福楼拜、美国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和前英国首相丘吉尔。

  当然,这并不是告诉我们应该要调整成猫头鹰的作息习惯,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指出,被迫打乱的节律是致癌因素之一,还可能会造成其他精神疾病。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昼夜节律,找到自己什么时候能达到学习和工作的巅峰状态,从而在那个时间段集中努力,获得最佳表现。

  社会也可以做一些灵活的调整。毫无疑问,现在我们生活的社会是偏心的,教育体系和大部分的工作岗位等都是为了百灵鸟和“第三种鸟”设计的,可怜的猫头鹰像左撇子生活在右利手的世界里,被迫适应着不属于他们的昼夜节律。

  德国慕尼黑一所医学心理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一家德国钢铁厂进行了实验。他们对114名钢铁工人的时间类型进行评估,并把他们分为早起型、晚起型或中间型三类,据此分派到适合他们自身生物钟的轮班时间中。随后,对他们的睡眠、压力水平、幸福感和总体健康状况进行了五个多月的监控,结果表明,这几项指标均有所改善,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虽然这只是个实验,但是随着全球日新月异的发展,也许我们确实可以期待一下未来社会更人性化、更针对性的工作安排,让我们每个人都更好地实现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