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荷花村原来是河华村

 新用户91998270 2023-05-21 发布于河南

荷花村位于五龙镇西北端,南、西、北三面被淇河环绕,东南方和东方临近山坡。

荷花村是淇河沿岸村庄中无与伦比、不可比拟、独具特色的鱼米之乡。在距荷花村西二里地雷音寺里的诸多残碑中,都刻有“河华村雷音寺”。

在明万历二十六年冯普撰写的《重修弥陀庵记》中有:河华东北山麓下有弥陀庵……在明嘉靖年间,姚村李家岗进士李画与该村举人冯栋是同学加亲家关系,甚为密切。冯栋母亲李氏去世后,李画前来吊孝,并著一文:《明故冯夫人墓志铭》(收集于《龙岗先生草堂遗稿序》),文中几处提到河华村,其中一句:“乃今嘉靖十八年三月壬申卒於河华第,享年近五十有一焉。”



但在大明弘治拾年拾月《重修河花村雷音寺碑记》和清康熙三十八年《重修三教关圣殿金粧碑记》中有:我河花村旧有三教堂关圣殿……,不同时代,“河华”写作“河花”。河华一名由来已久,不知其源,但一定与临近河水有关系。在乾隆十六年《乾隆林县志》疆域篇中的《新改编户分二十乡》中,开始写作“荷花”,至今不变,荷花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1976年在村西深翻土地时发现古代陶器、炼铁炉、铁锅、犁铧,经文物部门鉴定为商、战国、汉代的遗物。
在1989年版《林县志》里称作“荷花遗址”。在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岁进士冯普(冯栋四弟枢之长子,封邱县训导)撰写的《重修弥陀庵记》中有“河华东北山麓下有弥陀庵,盖古刹云,正德中吾祖自黑墨掌来徙是土,以有此庵……”再结合冯栋墓碑,冯氏族谱,得出以下结论:冯普的祖父冯锐(睿)在正德(1506年—1522年)中期携年幼的长子冯栋(1510年—1568年)从合脉掌村迁徙到了荷花村,在这山清水秀、鱼翔浅底、稻花飘香、风光旖旎的地方,冯栋快乐地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并与弥陀庵结下缘份,遂取号“东庵”,髫年步入县城求学,出身仕家,才貌双全,被家是埋子庄(姚村三孝村)的元姓老师十分器重,便把自己天生丽质的长女许配与他。
冯栋亦不负厚望,中嘉靖癸卯顺天乡试十七名举人,官至山东平度知州,一生刚正不阿,清贫如洗,被世人传咏,他的同胞兄弟冯楫,庠生,太医院医官;冯楠,庠生,太医院医官;冯枢,岁进士,潞城县丞;栋的儿子鲁,增广生,儒官;楫的长子晋,庠生,次子曹,礼部儒士;楫的次子峕(shí),廪生;冯栋五弟楣的次子音,儒官;楣的四子都,廪生;楣的五子響(xiǎng),廪生……人才辈出,声名鹊起,成为县南名门望族,和县北书香门第李画家联姻成亲,强强联合,南呼北应,誉满太行山麓之下,淇洹河岸之上。
至今在荷花村的村中间,仍留有知州院遗址,大门朝东,青石兰砖地基犹存,一尊面目全非的青石狮子仍孤独地守在大门旁,静静地回忆着、追诉着原来主人家门庭若市、宾客如云、风光无限的场面。
所属自然村有河凹村,位于庵了岭尾部,淇河由南来到此转弯西流,故名。南凹村,位于荷花村南面庵了岭下,故名。村东坡,位于荷花村东坡上,故名。古迹有弥陀庵,观音窟,关帝庙,通政庵遗址。
冯元生2022年12月9日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