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增储200吨的山东黄金西岭巨型金矿床地质特征与三维预测

 昵称华明房产 2023-05-21 发布于安徽

胶东西岭超大型金矿床成矿特征及深部找矿前景

贾飞,胡跃亮,王健策,冯涛,潘,郑玄

山东黄金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

导读:
据矿业届报导,2023年5月17日,山东省莱州市西岭村金矿勘查项目通过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的矿产资源储量专家评审初步认定西岭金矿新增金金属量近200吨,累计金金属量达580吨。之前,2017年3月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备案金金属量382.58吨。至此,西岭金矿成为国内发现的最大单体金矿床属世界级巨型单体金矿床
西岭金矿位于山东胶西北莱州-招远地区特大型金矿富集区,北部毗邻国内第二大单体金矿床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主要矿体控制最大走向长1996米最大延深2057米,矿体最大厚度可达62.35米平均品位4.26克/吨金矿资源量主要分布于-1000米到-2500米标高范围内,属于目前全国发现的深度最深的金矿。整个施工钻探工程量是180多个钻孔,30多万米其中有一个钻孔是4006.17米,孔号ZK96-5,位置参见图0-1         图片

图0-1胶西北三山岛、焦家成矿带区域地质简图(于学峰等,2019

1-第四系;2-白垩纪郭家岭序列花岗闪长岩;3-侏罗纪玲珑序列黑云二长花岗岩;4-新太古代栖霞序列英云闪长质片麻岩;5-新太古代马连庄序列变辉长岩;6-蚀变带;7-实测及推测地质界线;8-实测及推测断裂;9-深钻位置及编号;10-金矿床

         
自从西岭金矿新增200吨金金属量的消息发布后,业内高度关注该矿有关情况!如怎么发现的?矿区地质特征如何?早期怎样预测的?胶东西岭超大型金矿床成矿特征及深部找矿前景》论文提供了较多信息,可供读者参考
         
------内容提纲------
         
摘要
0引言
1区域地质及成矿带
2矿床地质特征
2.1地层与岩性
2.2构造
2.3矿体特征
2.4围岩蚀变
3矿石矿物
3.1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
3.2矿石成分
3.3矿物组合及生成顺序
4成矿机制探讨
4.1成矿规律
4.2构造制约
4.3黄铁绢英岩化对金沉淀机制
4.4物质来源与成矿模式分析
5深部找矿前景
6结论
---------------
         
摘要:胶东是我国最大的金矿床集中区,累计探明的金资源储量约占全国的1/3。西岭金矿床位于胶东西北部是三山岛深部的隐伏金矿床,矿体具有埋藏深、厚度大等特点。目前西岭金矿已进入勘探阶段,对矿区深部开展地质勘查工程,研究该区成矿特征及成矿模式,对后续深部找矿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次工作在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钻探工程揭露的地质信息,对现阶段勘探成果进行综合资料整理并创建矿区三维模型,对深部成矿进行研究分析,明确探矿方向。最新深部探矿工程显示矿体已延伸至地表以下2000m在矿区北东部矿体仍厚度大、品位高,续了浅部矿体的基本特征。西岭金矿床属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蚀变岩型金矿床严格受三山岛主断裂构造控制,矿体多赋存于主断裂下盘,其伴随主断裂在深部的延伸并未出现尖灭之势在深部区域仍具寻找大型金矿床的可能。
关键词:西岭金矿床;地质调查工程;深部找矿;蚀变岩型;三山岛主断裂
0  引言
近年来,胶东西北部地区金矿深部探矿工作不断取得突破,许多大型一超大型矿床的勘查深度已接近或超过地表以下2000m,显示出深部找矿的巨大潜力,西岭金矿床正是在这样背景下探获发现的超大型金矿床西岭矿区目前备案金资源量已达380多吨矿床平均品位4.5x106,潜在经济价值1500多亿元,结合目前及后续深部探矿预计可累计提交金资源量550吨成为国内有史以来最次界定标高﹣2000m以下)金矿体尚未尖灭深部富集段呈现出蚀变增强、矿化增强、矿体增厚的趋势。主矿体规模大、品位高,矿区深部仍蕴藏巨大资源量,深部探矿大有可为。刘祥朋等对本区较浅部矿体特征与围岩蚀变等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了探矿方向, 但由于深部探矿工程稀疏或不足等原因,对深部﹣2000m下金成矿研究尚有欠缺。本文立足于西岭当下探矿阶段,受新冠疫情与政策管控影响,探矿工作时有断续,本文基于当下勘探中后期阶段,结合前人研究资料与现阶段探矿成果,对矿区深浅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等进行较全面地分析总结,旨在为后续更深部探矿提供借鉴。
1  区域地质及成矿带
西岭金矿区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地层属于华北地层大区鲁东地层分区,出露地层主要为新生界第四系;另有下元古界荆山群禄格庄组呈残留体零星出露,是一套以斜长角闪岩和黑云变粒岩为主的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变质岩系。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以花岗岩为主,侵入岩十分发育,其中以新太古代马连庄序列(中细粒变辉长岩)、栖霞序列(闪长质片麻岩、中生代晚侏罗世160~150Ma)玲珑序列中粒黑云二长花岗岩和早白垩世(130~129Ma)的郭家岭序列巨斑状中粒花岗闪长岩在区域内分布最广且与金矿成生关系密切
胶东西北部地区的控矿断裂体系主要包括三山岛—仓上断裂带、焦家—新城断裂带、招远—平度断裂带,胶西北地区的大型—超大型金矿床几乎都产在这3条主控矿断裂带内。断裂构造系统是胶西北金矿集区的主要成矿构造,它们不仅为成矿流体提供了通道,也是矿体的主要赋存部位,是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关键性因素。西岭金矿床正位于三山岛仓上断裂带上,该断裂同时控制着三山岛北部海域(超大型)、三山岛(超大型)、新立(超大型)和仓上(大型金矿床1)
图片

1 西岭金矿区域地质简图

1—第四系;2—下元古界荆山群禄格庄组残留体3—早白垩世中粒花岗闪长岩;4—晚侏罗世中粒黑云二长花岗岩5—晚侏罗世中粗粒二长花岗岩6—新太古代花岗闪长片麻岩7—新太古代中细粒变辉长岩8—蚀变带9—断裂及推测断裂10—大型特大型金矿床11—中型金矿床12—西岭矿区边界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地层与岩性
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主要由砂、黏土及岩石风化的碎屑沉积物组成。在少数钻孔内揭露三山岛断裂上盘荆山群禄格庄组的包裹体
区内岩性主要靠钻探工程揭露钻孔揭露的第四系下伏岩性以岩浆岩为主自上而下依次为变辉长岩、二长花岗岩、绢英岩化花岗岩、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或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及斑状黑云花岗闪长岩他们分别被划分为新太古代马连庄序列Ar3M)中生代燕山早期玲珑序列J3L)及燕山晚期郭家岭序列K1G)其中变辉长岩是新太古代马连庄序列的一套中基性变质深成侵入岩系侵位于中生代燕山早期玲珑序列的花岗岩之上另外在中生代的花岗岩内常见有较多后期侵入的脉岩,主要有闪长岩、闪长玢岩、煌斑岩、辉绿玢岩等,多以煌斑岩为主。各岩层的赋存分布情况大致如下柱状图2)所示。
图片

2 矿区钻探岩芯揭露的岩性简易柱状图

2.2 构造
西岭金矿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规模最大的为北东向三山岛断裂带。区内为三山岛断裂带的北东段走向最大长度2850m,最大倾斜延深3215m走向35°左右倾向南东总体呈舒缓波状600m标高以上倾角42°左右-600~-1000m标高段产状变陡倾角70°~80°1000m标高以下倾角较稳定主要集中在30°~50°(3)。构造岩带宽40~400m以主裂面为界上盘构造岩依次为绢英岩化花岗岩、花岗质碎裂岩下盘依次为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碎裂岩、绢英岩化花岗岩、黑云花岗闪长岩等呈较对称的带状展布
图片

3 西岭矿区三山岛断裂面3D

三山岛主断裂在矿区的主要标志为断层泥断层泥在矿区大部分钻孔均有揭露以灰白灰黑色断层泥为标志的主裂面连续发育0.02~0.50m断层泥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高岭石、绿泥石及少量黄铁矿等其中石英含量占比较高而黄铁矿含量较低断层泥具金矿化(0.1x10-6~1.0x10-6)。矿区内大部分的钻孔取样分析结果显示以断层泥为标志的主断裂下盘岩石中的金含量显著高于断裂上盘金矿化大多发生在断层下盘
2.3 矿体特征
西岭矿区金矿体主要赋存于三山岛断裂蚀变带内是三山岛金矿床矿体在深部的北东延伸及侧伏部分在整个矿区矿体个数多而繁杂其中I-1I-2为主矿体其余为次要及零散矿体各矿体均受三山岛断裂影响产状较稳定且连续性好其在空间走向上呈平行排列倾向上呈上下层关系4)
图片

4 矿区部分剖面联合图

主矿体I-1I-2的产状与主裂面基本保持一致呈舒缓波状主要赋存于主断裂面以下的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带内1)。主矿体厚度在倾向上经历了逐渐增大、变薄、再增大至趋于较稳定的变化过程在矿体开始变厚大的部位对应主断裂产状变缓的位置。沿走向由南向北矿体厚度逐渐增大96线附近矿体厚度达到峰值体而言北部矿体要比南部矿体厚大,整体形态近似凸起状、穹隆状。主矿体的品位在倾向上逐渐增高直至较均匀在矿体厚大部位往往出现特高品位走向上在86~96线间呈增高的趋势88~96线间出现特高品位集中区特高品位平均超80x10-686线以南品位逐渐降低72~76线间出现低品位区域,整体呈北高南低的态势。主矿体的品位、厚度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矿体厚大的部位品位相对较高。主矿体整体呈似层状产出矿体厚大无断层错动或脉岩穿插成矿后期构造对矿体影响较小局部出现膨胀、夹缩、分支、复合及尖灭再现现象,且主矿体在深部的延伸并无尖灭之势4)         

1 主矿体特征统计表

图片
目前矿区对深部矿体的界定主要以标高-2000m为分界线根据最新施工的外围钻探工程显示主矿体在矿区北部区域的深部仍表现出厚度大、品位高的特征;在南部区域矿体厚度逐渐变薄直至尖灭、品位也较低。浅成矿在深部的顺延仍具夹缩、分支、复合的现象,但整体具变薄的趋势。矿体由浅至深倾角陡缓交替,呈近似多级台阶式分布-1000m左右为一级台阶-1000~-1700m左右为二级台阶-1700~-2200m左右为第三级台阶-2200m以下为第四级乃至更高级台阶4)。作为浅部矿体在地下深部的延伸深部矿与浅部矿本为一体相互关联不存在明显的过渡关系和地质分界,矿体特征基本保持了一致。
I-1I-2主矿体外沿三山岛主断裂带尚有3个次要矿体200多个零散矿。其中这3个次要矿体被划分为号带主要呈网脉状赋存于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的碎裂岩中其余零散矿体主要赋存于绢英岩化花岗岩带内绝大多数由单工程控制。这些矿体规模都相对较小,受赋矿蚀变带控制走向2°~36°倾向南东倾角24°~75°矿体形态较简单主要为脉状细脉状金矿体。在远离主断裂位置部分脉状矿体呈现“S”型、较圆滑的“V”、“W”型等扭曲状态多伴随着石英脉沿构造裂隙充填并可见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毒砂等金属硫化物。
2.4 围岩蚀变
矿区内蚀变带受三山岛断裂带控制其形态、规模、产状与断裂带一致,位于主断裂面以下,形态总体较稳定,走向呈舒缓波状延伸,延深呈有规律的阶梯状。
蚀变类型主要有绢英岩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硅化及黄铁矿化等,其特点是:蚀变作用延续时间长各蚀变作用相互叠加与金成矿关系密切5)各蚀变带之间呈渐变接触。其中绢英岩化是矿床内发育的一种普遍而最主要的蚀变作用它构成蚀变岩带的基本骨架与金矿有着最密切的时间和空间关系。矿床总的蚀变作用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复杂-简单的交代过程形成以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为中心的蚀变矿化带。
图片

5 与各种蚀变作用相关的显微镜下及手标本照片

a—黄铁绢英岩呈黑色其中可见破碎的石英角砾;b、c分别为黄铁绢英岩样品的同一区域分别在单偏光和正交偏光显微镜下的岩相学照片,可见石英破碎为大小不一、棱角分明的角砾,沿着碎裂岩的角砾发生了强烈的黄铁矿化、绢云母化和硅化;d一黄铁绢英岩的背散射电子图像可见浸染状的黄铁矿分布在黄铁绢英岩中绢云母和细小的石英共生在一起e金颗粒以包裹体或填隙物的形式产出在黄铁矿中f—自然金颗粒被黄铁矿和黄铜矿包裹黄铜矿中还含有一些含神黄铁矿的包裹体g硅化的岩石被石英一黄铁矿脉穿插h钾长石化的岩石被石英一多金属硫化物脉穿插i—石英一碳酸盐脉穿插绢英岩化的岩石

矿物缩写Au-Ccp-黄铜矿Asp-毒砂Py-黄铁矿;Ser-绢云母Qz-石英

矿区深部围岩岩性、结构、构造与矿体无明显差异二者之间呈渐变过渡接触关系区分二者主要依据样品分析结果。但在蚀变带上端与二长花岗岩的接触部位围岩受构造影响表现强烈的破碎且都发生岩芯饼化现象其下伴随着强烈的绢英岩化及硅化蚀变6)岩芯饼化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力学过程是高压应力区所特有的钻进过程中岩芯裂成饼状的现象。在矿区深部,围岩饼化现象是进入矿化蚀变带的重要指示标志
图片

6 西岭矿区深部岩芯饼化现象

3 矿石矿物
3.1 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
矿区内金矿石主要为浸染状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型、脉状—浸染状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型脉状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型矿石等7)矿石结构主要为粒状变晶结构,次之有碎裂结构、碎斑碎粒结构、交代结构、少数呈乳滴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为浸染状构造,次之为网脉状、角砾状、细脉状等。
图片

7 西岭矿区金矿石类型

3.2 矿石成分
矿区内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其中暗黄色的黄铁矿为金的主要载体矿物金颗粒以包裹体或填隙物的形式产于黄铁矿中5)表现为晶隙金、裂隙金和包体金三种赋存状态,其次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毒砂、磁黄铁矿、磁铁矿等。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绢云母、长石,次要矿物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等)。经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矿石组成元素除AuAg主要成分外尚含微量的CuCrFeTeS等。
3.3 矿物组合及生成顺序
通过前人及对本矿床矿石矿物、相互间穿插关系及矿石结构构造等的研究认为本矿床的矿物组合形式及其成矿期次大致可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
(1)黄铁矿绢英岩化阶段热液交代形成绢英岩或黄铁绢英岩黄铁矿呈不规则粒状或自形粗粒晶分布。矿物组合黄铁矿+石英+绢云母,为黄铁矿—绢英岩阶段。
(2)石英黄铁矿化阶段细粒他形的黄铁矿和毒砂交代或充填早期黄铁矿亦是金的主要成矿阶段银金矿和自然金等矿物元素赋存于黄铁矿中或分布于黄铁矿和毒砂的晶隙及裂隙中。矿物组合黄铁矿毒砂磁黄铁矿石英为金石英—黄铁矿化阶段。
(3)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多金属硫化物为细粒呈细脉状和浸染状分布矿物间充填交代作用较强烈金矿物主要为银金矿和金银矿分布于黄铁矿、方铅矿及石英的裂隙中是金的晚期成矿阶段。矿物组合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神黝铜矿+银黝铜矿+石英,为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
(4)石英碳酸盐阶段在成矿作用尾期石英和方解石等脉石矿物多呈脉体穿插于矿石之中无金矿化,为石英—碳酸盐阶段。
4  成矿机制探讨
4.1 成矿规律
(1)构造控矿规律。矿床矿体严格受三山岛主断裂带控制主矿体主要赋存于主裂面以下的黄铁绢英岩化蚀变碎裂岩带内少数赋存在主裂面以上。矿化受构造蚀变带控制明显矿体赋存于断裂带的拉张扩容空间主断裂倾角变缓部位是适宜于成矿物质富集的有利地段矿体厚大部位往往位于构造由陡变缓转折端部位
(2)矿体分布规律矿床矿体在倾向和走向上都具尖灭再现、分枝复合、膨胀夹缩等特点,此现象在浅部与深部矿体中均有体现但在浅部尤为突出且更复杂。矿体在走向上呈较舒缓的波状延伸,沿倾向延深呈倾角陡、缓交替的多级阶梯式分布此正契合于胶西北阶梯式成矿。另外矿床矿体具有向北东侧伏的趋势这与胶东地区产状基本一致的断裂构造控制的金矿体侧伏方向保持一致矿床主控矿构造形成的构造岩系因多次构造活动常形成彼此大致平行的断裂或强化裂隙带在此基础上常形成多层平行矿体而显平行分布规律
(3)矿化富集规律。矿床蚀变作用越强的部位矿化越富集矿床蚀变作用与岩石破碎程度具有很大的关系。蚀变作用强的部位往往岩石破碎程度较高裂隙发育有利于矿液渗滤和扩散并对围岩进行交代蚀变,矿化也相对富集。同时,各成矿阶段的发育程度及叠加程度决定了矿化富集程度各成矿阶段不仅发育程度不同而且矿化强度也差异颇大。早期成矿阶段虽有金矿化,但都较微弱中—中晚期成矿阶段矿化强、涵盖范围广,产生了大量的金属矿物易形成金矿体晚期阶段接近矿化尾声,基本无金矿化。
4.2 构造制约
西岭金矿床严格受三山岛主断裂控制矿体主要赋存于主断裂下盘。对区内超深钻孔显微构造运动的特征统计以及构造面阶步、擦痕、构造透镜体等的研究表明主断裂曾受多期应力场的叠加作用,具有多次活动的特点在成矿前后区域应力场的演化经历了由成矿前的右行剪切-成矿期的左行剪切-成矿期后的右行剪切的转变过程主断裂性质受其影响发生相应变化在成矿前断裂性质属右行张扭性主成矿期转变为左行压扭性成矿后期又以右行张扭性为主成矿前期的右行张扭运动所造成的拉张启开部位为金矿床构成矿化蚀变带的赋存开辟了空间场所主成矿期的左行压扭性运动导致深部主断裂在成矿期具有挤压逆冲的活动特点主成矿期的左行剪切力强烈且不均匀围岩受其强势挤迫沿作用力方向发生塑性变形构造蚀变带与矿体呈现阶梯状延伸展布,局部矿体出现夹缩、尖灭再现;成矿期后的右行张扭运动主要致使脉状金矿体呈现扭曲状态,对主矿体的影响作用不明显。同时,成矿期应力场的叠加变化也导致了钻探过程中在深部矿化蚀变带的接触部位,围岩出现岩芯饼化、构造破碎等现象
整个矿区构造控矿的主要表现形式断层泥对矿液的阻隔作用区内主断裂受成矿期各种剪切应力场的作用主裂面多次发生位移从而形成细密的断层泥。经分析断层泥具少量的金矿化,说明断层泥的形成要早于主成矿期在形成之后又经历了一定程度的成矿流体的叠加改造同时断层泥本身的致密性也阻隔了流体的渗透对其下部的成矿流体起到了重要的封闭作用。断层泥的封闭效应为矿液的聚集、充填、交代成矿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致使储矿空间被封闭矿液多被封堵在断层泥下盘,导致金矿化大多发生在断层泥下盘。受其构造控矿影响围绕以断层泥为标志的主断裂上下盘矿化蚀变构造呈现较不同的分带2)

2 深部主断裂上下盘金矿构造一蚀变一矿化分

图片
4.3 黄铁绢英岩化对金沉淀机制
区内绢英岩化蚀变与金成矿关系最为最为密切是区内最重要的蚀变反应其反应式为:
图片
这种蚀变作用的过程是在富碱热液作用下首先是黑云母变成绢云母继而是斜长石及钾长石先后被细粒石英和绢云母取代。水溶液中残存的Al2O3K2OSiO2等组分在适宜的物化条件下又可形成绢云母或石英呈片状赋存于蚀变岩裂隙中。前人研究指出在形成绢云母阶段热液流体中SiO2等组分通过钾质交代和水解作用活化围岩中的Au元素并将其同高价游离态离子携带入成矿流体形成Au-S络合物与此同时流体中铁元素被硫化作用消耗形成黄铁矿整个过程往往伴随着KNaFeMg等元素的迁入迁出元素的迁入迁出会影响或改变热液流体的酸碱度Au-S络合物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破坏加之在形成黄铁矿过程中硫不断被消耗成矿流体中硫逸度降低导致Au-S络合物溶解度明显降低,诱发金自然沉淀并最终成矿。硫化作用中硫的消耗可能是破坏Au-S络合物的主要原因另外SiO2等组分以硅酸盐水合物的形式存在于成矿流体中硅对热液物理化学条件极为敏感成矿热液物理化学条件的微弱变化都会造成成矿流体中硅的大量沉淀使得主成矿期热液中的石英溶解度变的极低进而改变残余热液组分破坏Au-S络合物的稳定保存条件造成大规模的Au沉淀聚集并赋存于黄铁矿晶格中。
4.4 物质来源与成矿模式分析
西岭金矿床属于胶西北金矿床的一部分对胶西北金矿床的成矿流体研究显示其矿物质来源既有深源流体的特征也有与地壳围岩强烈交换的特征。根据近年来对胶东金矿的Sr-Nd放射性同位素以及HOCSN等稳定同位素的综合研究越来越被认可为地幔流体以及壳幔相互作用在胶东金矿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西岭金矿床可能同样受壳幔相互作用特别是地幔流体的控制其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为地幔流体从地幔中携带出来的金,而另一部分可能为岩浆流体从地壳中萃取的金。
西岭金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蚀变岩型金矿床符合于整个胶西北矿区成矿模式。在早白垩世胶西北地区发生大规模岩浆活动巨量金属成矿物质在热液流体的作用下发生活化迁移为本区超大型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来源。含矿流体随着深大断裂上移,矿物质逐步从岩浆流体中发生分异在与围岩的接触带或者构造薄弱带(主要是三山岛主断裂带)上升或交代围岩导致围岩发生强烈的绢英岩化、矿化等蚀变造成成矿物质的初步富集。区内主断裂受多期剪切应力场的叠加作用经历了多次位移与变形断层泥的形成封闭了成矿热液向上运移的通道致使矿化多位于断层下盘,发生以交代、渗透作用为主的蚀变岩型金矿化形成以断裂为中心的浸染状矿化向外逐渐变为网脉状和浸染状矿化再向外渐变为石英硫化物细脉状矿化的成矿模式。
于学峰等(2019)指出传统的深部断层泥对成矿流体的阻挡作用有其一定的局限性3000m以下深部矿体主要位于主断裂面之上。在矿区北东端-2400m以下(矿体沿北东侧伏的深部)断层泥上盘亦揭露有数米厚连续工业矿体但远没有下盘厚大。深部断层泥变得极薄或不可见,分析断层泥在深部遭受含矿流体的高温烘烤与高压冲击可能造成破裂或熔融断层泥对矿液的阻隔作用变弱致使在其上亦形成蚀变岩型金矿体或金矿化。或可认为在-2400~-3000m段为断层上下盘成矿的缓冲过渡区-2400m之上金成矿主要集中于下盘-2400~-3000m断层泥上下盘均有成矿-3000m以下可能主要成矿于断层泥上盘。
5  深部找矿前景
目前西岭矿区最外围施工的深部钻孔自北东向南西依次有Zk112-2Zk100-7Zk96-7Zk88-19Zk64-7对这5个钻孔中矿体埋藏深度及矿体厚度、品位、产状(3)等分析表明,在目前钻探工程控制范围内主要勘探线上的主要矿体向深部均未尖灭在矿区北东区域钻孔中的矿体厚大南部区域矿体变薄。根据已完成的钻孔数据建立的矿床主矿体三维模型(8)可以直观看出矿体在目前钻探控制范围的最深处仍然很厚大,按照其变化趋势推断的更深部矿体三维模型规模仍然很大。总体来看,西岭金矿的矿体在深部并未出现尖灭之势深部找矿仍有较大潜力,矿区北东部沿已知矿体侧伏方向是今后深部探矿的重点区域。

3 深部钻孔主矿体特征统计表

图片
图片

8 矿体三维模型图

1—勘探线2—钻孔3—已查明主矿体4—深部推断矿体

6 结论
(1)西岭金矿床位于三岛主仓上主断裂带上是胶西北金矿床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岭金矿床严格受三山岛主断裂控制金矿体主要赋存于以断层泥为标志的主断裂下盘的蚀变碎裂岩带中。
(2)西岭金矿床属于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蚀变岩型金矿床其大致成矿过程携带巨量金属物质的含矿热液流体随着深大断裂向上运移上升途中遇到断层泥的致密遮挡首先在主断面下盘与围岩发生交代渗透形成本区蚀变岩型金矿体在局部-2400m之下的深部断层泥对矿液阻隔变弱在上盘亦形成少许蚀变岩型金矿体或矿化在远离主断裂区域含矿流体继续位移充填至构造裂隙带的连续自由空间中形成本区热液充填的脉状金矿体。
(3)矿区内深部矿体和浅部矿体成矿规律与特征基本保持一致在矿区北部矿体厚度大、品位高;南部区域矿体逐渐变薄品位降低但在-2000m以下的深部金成矿较浅部为弱,整体呈弱化趋势。区内金成矿与绢英岩化蚀变最为相关金矿体主要产于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岩带中矿体与蚀变带由浅入深近似呈多级阶梯式延伸分布。
(4)在玲珑超单元与郭家岭超单元的接触带附近深部围岩表现出强烈的构造破碎出现岩芯饼化,并伴随着强烈的绢英岩化蚀变。岩芯饼化、绢英岩化蚀变带以及主断裂面的标志断层泥等仍是深部找矿的主要地质标志同时蚀变岩中黄铁矿是金的主要载体矿物,是最直接的矿物学标志。
(5)根据矿体纵伸特征在北东部沿已知矿体侧伏方向仍是深部探矿的重点区域另外在更深部断层泥上盘亦或可赋存金矿体(或矿化)也当成为今后找矿和研究的注重区域。
致谢 对评审老师给予的指导性修改意见表示由衷感激对老师的点拨与教诲表示诚挚的谢意也感谢期刊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感激各位老师的辛苦

原文来源:贾飞,胡跃亮,王健策,冯涛,潘,郑玄.2022.胶东西岭超大型金矿床成矿特征及深部找矿前景[J],矿产勘查,13(7):904-915.904

导读评论和排版整理等《覆盖区找矿》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