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自然活法》五十六讲(03):多悟是悟真相!

 启明灯 2023-05-21 发布于山西

△点击播放音频

亲爱的灯芯,

吉祥如意。

当下,

您的感觉如何?


《传习录》第140(2)条

【原文】

来书云:“谓《大学》格物之说,专求本心,犹可牵合。至于《六经》、《四书》所载多闻多见,前言往行,好古敏求,博学审问,温故知新,博学详说,好问好察,是皆明白求于事为之际,资于论说之间者。用功节目固不容紊矣。”

格物之义,前已详悉,牵合之疑,想已不俟复解矣。至于多闻多见,乃孔子因子张之务外好高,徒欲以多闻多见为学,而不能求诸其心,以阙疑殆,此其言行所以不免于尤悔,而所谓见闻者,适以资其务外好高而已。盖所以救子张多闻多见之病,而非以是教之为学也。夫子尝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是犹孟子“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之义也。此言正所以明德性之良知非由于闻见耳。若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则是专求诸见闻之末,而已落在第二义矣,故曰“知之次也。”夫以见闻之知为次,则所谓知之上者果安所指乎?是可以窥圣门致知用力之地矣。夫子谓子贡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非也,予一以贯之。”使诚在于多学而识,则夫子胡乃谬为是说,以欺子贡者邪?一以贯之,非致其良知而何?《易》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夫以畜其德为心,则凡多识前言往行者,孰非畜德之事。此正知行合一之功矣。好古敏求者,好古人之学,而敏求此之心理耳。心即理也。学者,学此心也。求者,求此心也。孟子云:“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非若后世广记博诵古人之言词,以为好古,而汲汲然惟以求功名利达之具于外者也。德性岂可以外求哉?惟夫知新必由于温故,而温故乃所以知新,则亦可以验知行之非两节矣。“博学而详说之”者,将以反说约也。若无反约之云,则博学详说者,果何事邪?舜之好问好察,惟以用中而致其精一于道心耳。道心者,良知之谓也。君子之学,何尝离去事为而废论说。但其从事于事为论说者,要皆知行合一之功,正所以致其本心之良知,而非若世之徒事口耳谈说以为知者,分知行为两事,而果有节目先后之可言也。

01

阳明先生说:“格物之义,前已详悉,牵合之疑,想已不俟复解矣。”关于格物的本意,以前我们已经很详细地说过,尤其是关于《大学古本》。我们有好几讲,反复在讲《大学古本序》,反复在讲这一段。所以这一段,我们也不详细讲了,我们大致知道。

“大学”是干嘛?“大学”是活出来。活出来靠的是啥?靠的是你考一个学历吗?靠的是你背会的某本书吗?不是啊!活出来指的是你拥有幸福感,活出来指的是你不被事物,不被现象所牵缠,不被它所左右你。

所以“大学”一定是回到体验上,一定是回到感觉里的,一定是这样的。所以这儿说“前已详悉,牵合之疑,想已不俟复解矣。”说以前格物的道理,咱们以前很详细地说过了。您觉得牵强附会,你的这种疑问,我想现在可以不用再浪费时间,不用再等着再次的解释了。

“至于多闻多见,乃孔子因子张之务外好高,徒欲以多闻多见为学,而不能求诸其心,以阙疑殆,此其言行所以不免于尤悔,而所谓见闻者,适以资其务外好高而已。盖所以救子张多闻多见之病,而非以是教之为学也。”

先把字面翻译。他说至于“多闻多见”这个提法,实际上是当时孔子批评子张,这是非常有名的一段。咱们现在叫什么?叫“察言观色”。这个成语就从子张这儿出来的。

说孔子因为子张“务外好高”。“务外”是干嘛?“务外”是自己注意力都放在外在了,不关心内心。现在人全是这样的,都关心外在,没人关心内心,叫“务外”。“好高”是啥?“好高”就喜欢弄点儿大事儿。用咱们今天的说法呢,还是自卑感没过,还有点儿小骄傲。

这是讲,孔子因为子张务外好高,他准备“徒欲以多闻多见为学”,他就觉得我要多听多看,这就是我学习进步的方法。

我跟你讲,很多人都是这样,多闻多见,再加上个多做,这就是今天人修行的路子。它少一个什么?少一个多悟。把多悟放在前头,后面的全起作用了。多悟是个根,多闻、多见、多做是个枝叶,我没说枝叶不对,但是没有根,枝叶待不住。多悟是悟啥?多悟是悟真相。

你啥时候真相那个地方,“啪”一下!你一下明白了,后面多闻、多见、多做就全起了作用。如果悟那个地方没闹清楚,那多闻、多见、多做都流于表面,它会障碍你去体悟多悟,它会障碍。因为你觉得多闻、多见够了。

子张就这样的,子张就觉得我多闻、多见,他就把这个当成学问。

02

“而不能求诸其心,以阙疑殆。”他不能把注意力放在心上。“求诸其心”是他不能把注意力放在心上,放在体验上,感觉上,不把注意力放这儿来,所以他的问题解决不了。叫疑惑,带着危险。他的疑惑,危险,就一直在那里。

“此其言行所以不免于尤悔。”是你照着它这么做,免不了尤悔。“尤悔”,“尤”是个啥意思呢?是过错、过失。“悔”是个啥意思呢?危险。结果你想,你这么做,你肯定免不了犯错,你肯定免不了跑到危险上去。

所以这儿就讲,“而所谓见闻者,适以资其务外好高而已。”这样才引导他,你先多闻、多见,这样的话就要干嘛?要破他的“务外好高”。你一天到晚觉得不含糊,来,让你看看,满世界都是含糊的,满世界都是了不起的人,你就不会把心放那儿去了。

“盖所以救子张多闻多见之病,而非以是教之为学也。”这是给他下药,不是教他吃饭。这意思好懂吧?这是给他开的药,让他吃药呢,不是让他当饭吃。所以这儿讲,这正是救他多闻多见的这个病,不是让他拿这个东西做功课。

03

来看“多闻多见”的出处。

子张学干禄。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论语·为政》

第一句说“子张学干禄”。“干”是干嘛呢?今天的说法是追求。网上看一个词儿,叫“干饭人”。这个词很有意思啊!“干饭”,我不知道他们那个意思,但是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干”的意思是追求、求取。 “干饭”,就我啥也不干,我就惦记吃那口饭,吃饱拉倒是不是这意思,网上?大致是这样。

“干禄”是干嘛?是我是争取点待遇。差不多这么个意思。其实古时候说“俸禄”。“俸禄”,“俸”和“禄”的意思还不一样。

“俸”是啥意思呢?“俸”搁到今天说法,工资。《了凡四训》上不是讲嘛,“吾即捐俸银,请其就五台山斋僧一万而回向之。”“俸银”是每个月开的工资,给你发的银两,叫“俸”。 

“禄”是啥东西?“禄”就是给你……可能现在七零往后肯定都没有印象,有的都不知道了,七零往前就知道,以前有叫“供应粮”。买粮的时候拿粮票,然后户口本上给你配,你家多少个人给你配多少斤粮食。 

“禄”的意思,是给你配的粮食。你有了身份了,你当了官儿了,有了身份了,我给你把粮食配上。比如说,一个月给你发二十斤谷物,或者说是什么多少,几斗谷物,就这个意思,这就是给你配的供应粮。 

“俸”我们刚才讲工资。“俸”,你是在这个岗位上,你就领这个俸,你不在这个岗位上,就没有这个俸。或者你岗位调整了,比如说怎么样的就罚你的俸,扣你的工资。但是“禄”是啥呢?“禄”给你配上就不改了。这意思能明白?所以这儿讲,叫“干禄”。 

“干禄”是干嘛?是我要是一追求,我终身就把我的这个待遇就配上了,就这么个意思。所以这儿一说“子张学干禄”,你就知道为什么古人他那么在乎禄了,永远都配上,终身制的。

所以这儿子张呢,谋求个一官半职,争取点待遇,心想我怎么就挣上这个待遇了?用今天说法,怎么做官啊?这个时候,“子曰”,孔子就告诉子张,跟他讲“多闻阙疑”,说你得多听人家说。多听人家说,听得多了以后,你的怀疑就少了,所以叫“阙”。“阙”通假“缺”。“多闻阙”。 

但是也有人说法是,“阙”是搁置。怎么说?我觉得意思不是有根本性的转变。多听你就没啥怀疑了,但是不是说没有怀疑了,你就可以随便说了,剩下的事儿,你还是要谨慎地讲。你怀疑的事儿,肯定不能乱说;心里没底儿的事,肯定不能乱说。但是剩下的事,也要谨慎地说。

根据2021年8月21日在太原市素清松茶餐厅的讲座整理


您的每一句话  我们都会认真听

欢迎留言分享 点击这里,说你想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