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人生的痛苦和不如意,你会如何归因?决定论OR目的论?

 阿布的书柜 2023-05-21 发布于广东

决定论与目的论???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一定很懵逼,啊,博主又要开始装X啦...

但其实,这个话题和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甚至可以说与我们人生中的绝大部分问题都相关。准备这篇文章的整个过程,我的思维和认知也得到了巨大的改变。

为什么这么说呢?说来话长。

痛苦和不如意,你会怪罪谁?

首先,我想问一下,大家有没有经历过不如意或者不满意的时候?

比如,认为很重要的事,却一直拖延。

业绩不好,工作不如意,竞聘失败

工作不喜欢,也不敢转型,房贷、车贷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知道要改变,但就不能行动气,一直很内耗很焦虑

想做热爱的事情,可又担心,一旦兴趣成了职业就不喜欢了?

这些拖延、焦虑和担心,我都体验过。

你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痛苦和经历呢?

那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问题和痛苦?

如何归因?

1.两种归因方式

比如,我们遭遇不幸、遇到困难的的时候,会说之所以遭遇不幸,因为自己原生家庭、个人的能力就如此,我生来就是这样,这不是我的问题,不是我能决定的。这叫做决定论。

还有一些伙伴,认为现在遇到的种种不如意,其实是因为自己不想去做,所以会找出这些理由,用来证明自己这样做是迫不得已的。本质上,是不想承担自己选择的责任和后果。有些人不想出门,所以他会说自己内向、害羞、社恐。为了不出门、不出去和人社交,才找出这些理由,好让我们的行为合理化。这叫做目的论。

2. 决定论和目的论的本质区别

决定论和目的论的本质区别在于我们是否认为——人是有能动性的。决定论认为,现在不如意都是由原生家庭、个人特性和曾经的经历决定的,我也没办法、我也没得选。而目的论则认为,你现在说承受的一切,是你主动选择的结果,即使你不行动,也是你权衡之后的选择。这其实意味着,如果你想,任何时候都可以立地觉醒,做出改变。

决定论认为人是由过去决定的,而目的论认为你可以自己掌控命运。

3.你喜欢决定论还是目的论?

有人可能都会说目的论更好。所谓我命由我不由天,听起来很热血对吧。

但其实,还有一些人听到目的论这个说法,都觉得这也太乐观了吧,你没有经过我发生的一切,你就说这一切不存在,还说我之前遭受的苦难都是我自己主动选择的。就像我们常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但其实,决定论和目的论并没有对错之分,他们只是一种主观的认识偏好。

想让自己过得舒服一些,选择决定论。

希望下次能改进一些,希望做出行动和改变,选择目的论。

比如,你和朋友约定一起聊天,结果你迟到了。你当然可以说是因为堵车我才迟到的,堵车这是我没法控制。但如果你是去赶飞机,你可能就会早点起来,给路上留出充裕的时间。因为你知道,和朋友约会迟到是你能接受的结果,你就是想在床上墨迹一会儿,但是错过飞机的结果你并不想承受。所以,你说什么堵车啊、临时有事啊,都是在为在为迟到找一个合理的解释而已。所以堵车不是迟到的原因,迟到的原因是,相比早到,你更想在床上躺一会儿。

相比面对未知的改变,相比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你更想维持现在的安全感,而宁愿承受现在的痛苦。

4.目的论赋予行动的勇气

目的论的解释,其实听起来让人不太好接受,这就好比说在,你遭受的痛苦和不幸都是我自作自受。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要过这一关。

因为,只有当我们认知到,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自主的选择,都有选择权,你才有可能行动和改变。

目的论认为,只要你想,无论你面对什么样的情况,你都可以立刻,马上做出选择,你有一定的选择自由度。目的论给与我们选择的自由度,赋予你勇气。

如何有效行动?

可是,过了这一关,其实你还没法行动。这是因为,想要行动、发生改变,你需要的不仅是认知和勇气,还需要动机。

1. 动机是为行动提供方向能量的内在心理过程。

动机是个心理科学的概念。它也是近几十年研究的热点。那什么叫动机呢?我们来做个互动,大家就理解了。我来问大家一个问题,今天早上你是被什么叫醒起床的?闹钟?因怕迟到,被老板骂是吧?

你是被什么叫醒的?有人说,是想早起看书,写作,对吧。

其实,上面这些叫醒你起床背后的那个东西,就是动机。

动机恰恰是为行动提供方向和能量的心理过程。

这样说,还是比较抽象,对吧?结合刚才起床的例子,大家发现没有。我们之所以做一件事,有两种原因,一个叫外因、一个叫内因。你按时起床,是你不想迟到,不想被老板骂,这叫做外部动机。比如想挣更多的钱,更高的职位,更多的权利,给父母买更大的房子,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等等,这些都叫做外部动机,外部动机强,你的绩效就高,成功的可能就大。有的伙伴,早起是希望有一段自由的时间,可以自主的去做喜欢的事情,这叫做内部动机。类似的内部动机,还有荣誉感、归属感,希望自己有能力解决任何问题,这些都属于内部动机。内部动机强的人,更有可能得到幸福。

2.人类的三大核心动机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都很重要,每个人的动机有又很不同。大家会想,这么多的动机,那我怎么知道,我是什么动机呢?其实,在所有动机中,有三个核心动机,他决定了其他所有的动机,只要你深刻理解了这三个动机,就掌握了行动的秘密。

第一个叫做,自主,也叫掌控感。

比如,让孩子写作业,通常我们都会直接说,都几点了,快去写作业去,一般情况,孩子依然会拖拖拉拉。但如果换一种说法,你是先玩15分钟在写作业,还是写完了再去玩呢?效果就会好很多。

这是因为,后面这种说法相当于把选择权交给了孩子,他会觉得很有掌控感。

这好比逆反心理,一旦你感觉到没有选择权,即使你喜欢的事情,你更可能不想去做。比如你本来挺喜欢写作,可一旦是被强迫和要求,你的创造力立刻就荡然无存了。

所以,自主是人类最重要的一个核心动机。

第二个叫做,能力。

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实际的能力,第二是你认为自己有能力。

我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每一位伙伴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很想每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又害怕一旦把兴趣当成了职业,就会不喜欢了。认为,一旦成了兴趣成为了职业,就会被迫做一些事情。但其实,并不是兴趣成为职业后就不能掌控了,本质原因是因为你在这件事上能力不够强,或者你你认为自己的能力还不足够,当你的能力足够强的时候,其实你就能自主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做,你就会觉得有掌控感。所以,我们说能力是人类第二个核心动机。

第三个叫做,归属感

得到别人反馈,需要和群体链接。

啥叫归属感呢,比如大家看书很有收获,第一反应是啥,是想发个朋友圈、给朋友讲讲,或者来头马的舞台做个演讲。所以,一件事让你有归属感的时候,你才更有可能继续做下去。

以上,我们说自主、能力和归属感,就是人类的三大核心动机。每当你不能行动的时候,你可以看看这件事对你而言,是缺乏掌控感、还是不会干,还是不能提供归属感。

小结

这本篇文章,是关于行动的规律,综合了一些探索行动的成果。

当你生活不如意的时候,选择决定论你会好过一些;

但如果你希望改变和行动,建议选择目的论。

要知道,无论在什么样的困境中,都有一定的自由度,都可以自主选择。但同时,这也意味着你要为自己的选择全权负责。

有了这样的认知,还需要克服惯性,方法就是识别和激发你的动机,人类的核心动机有三个,分别是自主、能力和归属感。

以上内容,只能算是关于人类行动的一个小小的切口,如果大家想知道具体如何去操作,可以继续关注我。

最后,送大家一个金句,与其痛苦自律,不如掌握自己的规律。

读你所爱,值得一看的好书(分类索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