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之谦《峄山刻石》临写之法02

 ldtsg1957 2023-05-21 发布于四川

3.弧画:弧画的收笔形态,要比竖画的收笔形态丰富多姿,各异其趣,或尖锐、或方俊、或圆融。尖锐者如“攸”字末笔和“方”字和弧,一般是承笔势下行,至结束时提笔努出即可;方俊者如“攸”字的左弧、“方”字的短弧、“号”字的右弧,用笔的关键是收笔处提笔宜快捷,不作停留,使圆畅的线性中含俊拔的意志;圆融者如“号”字的末笔,中锋承势行至弧画结束处,稍作停顿,随即逆势向上提笔回收即成。注意停顿时间不宜太长。

(四)转折

篆书中的转折,是指一个字之中的两个笔画相交或转变方向时采用的用笔技法。秦至清中期的小篆技法中,所有线条的组合均由使转来完成。至邓石如一出,折法开始被引进了小篆,从而大大地丰富了小篆的技法,赵之谦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技法,书写时,或转、或折、或转折两法并施一根不断转换方向的线条之中,显得变化多端。纯用转法的,如“登”字的上部,在横落笔铺毫入纸后,即腕转笔随,要做到墨饱、势足、力健、腕活。至结束时,笔须轻提,以增灵动。整个用笔动作宜快捷、切勿拖沓,不然线条势必臃肿乏力。

用折法者,如“纵”字,书写时,承笔势至转弯处稍顿,轻提后用腕力折笔改变方向并中锋力行,折处不求粗细的节奏变化,而在于用笔的中锋、肯定和利落。强、既、乃三字,因均有多姿改变方向的笔画。赵之谦在此处得心应手地转折并施,在腕中灵活且略有提按的控制下,似转还折,得转忽纵,使线条刚柔相济,生动多姿。这一技法运用的关键在于手腕的灵活与锋颖的转换提顿,因使转折处无局促之弊。

(五)接笔

接笔是篆书所独有且常用的一种手法。在转折法不能胜任的情况下,只能用接笔法来完善结构。这是一种很容易被疏忽的手法,尽管它在篆书的书写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接笔一般有实接、虚接和留空三种,如“自、立、思”三字。在通常情况下,都采用实接的处理。如遇带枢结构的字,则底部的接笔处更须自然相融,见“自”字。在许多弧形笔画的相交组合的结构中,多用虚接,如“思”字的心部。留空的情况较少见,目的在于使原本较臃塞的空间显得灵魂,见“思”字的上部。

二、笔序

笔序,是指篆体书写过程中笔画的先后顺序。对于这一点,楷书是不存在什么问题的。但是,由于篆书结构的特殊性,如对称、回环连续等原因,很难确定它用笔的起迄关系,给学习者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因此,正确地掌握用笔的前后顺序,不仅有助于体现线条之美,而且也有利于把握篆书的结构。篆书的笔序,一般按如下三个原则进行。

(一)先上后下

书写的总体趋势由上而下进行。

(二)先左后右

纵向在遵守由上而下的书写原则的同时,横向的笔序也必须按照先左后右的书写原则。

(三)先外后内

在遇到带框结构的篆字时,要先写好外框,随后再按以上两个原则写完框内部分,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先定下字框的大小,再写里面的部分就容易多了,不然的话,里面部位的线条是很难定位的。

(四)笔序的综合处理

篆书的书写笔序,一般原则是: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这对于笔画较简单的篆书是可以直接适用的,但这三个原则又不是孤立的,在大多数篆字的书写过程中,这三个原则是相互交替地使用着,因此,我们在书写这类较复杂笔画的篆体时,就必须学会对于这三个原则的综合运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