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事 | 淘旧书始于对书的渴望而钱包不足

 真友书屋 2023-05-22 发布于浙江

编者按

Image

虽然现在电子书横行,但书友zcuser82(个人店铺主页)还是喜欢纸书拿在手里阅读的感觉,尤其是旧书。对他而言,旧书不仅仅是价格便宜,有些旧书的装帧,看上去就像是见到了一位老朋友。

尽管如今不少旧书摊已经随着过去的时光一起消失,好在后来认识了孔网,坐在家中就可以逛到全国各地的书摊,淘书的快乐,只有爱书的人才会懂。来一起听听他的旧书摊淘书往事吧~

淘旧书始于对书的渴望而钱包不足,当年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又不想窝在农村就这样呆一辈子,那就是出来打工呗。

虽然呆的地方勉强算得上五线小城,不过对于初出农村的我来说可算是大城市的繁华,那时候岁数小精力足,每有空闲时就爱出去逛,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当时位于繁华的步行街的新华书店了,五层高这样大的新华书店,无异于一座宝库,但新华书店书虽然多,却从不打折,当年书价虽然没现在这样高,但对于囊中羞涩的我来说,还是贵了。

虽然去的多,偶尔也会买上一两本便宜小书,但还是以蹭着看为主。穿过一排排书架,当经过一本被吸引住的小书,随手抽出小心翻阅时。心里便会涌出一种心满意足的幸福感来。可惜后来据说要重建,大楼拆了,一晃十几年过去也没再建起来,现在的新华书店,只是像个没人理会的孩子,窝在博物馆一层一间小小的屋子里,再难有以往的风光了。

Image

时间长了,蹭书的弊端就越发明显了。倒不是因为店员的白眼,也不是因为站着看半天的书往往会累得腿疼。只是会有喜欢的书,去一次会看不完,可能下次再去就被别人买走了。这种再见却不见的失望多了,就会不断刺激内心想买书的渴望,这个渴望不断膨胀,却不容易实现。

有一次偶然发现邮局后身的僻静街道上,有一趟的旧书摊,这成为日后我经常光顾的淘宝第一站,每个书摊就是地上铺个塑料布,上面摆上一本本的旧书,讲究的,还会把一些珍品套上塑料袋。去的多了,就有了比较熟识的一个大叔,他的摊位是那个街上最大的,而且价格便宜。

就是这样,如果让他再给便宜点时,他也不会生气,大多能满足淘书者,所以人气比较高。有时候在他那边翻书边和他聊天,在他那淘了不少喜欢的书,有一段为了配齐我的电脑报合订本,他把好几年成套的给我拆出来三四本。旧书最大的好处就是便宜,往往一两块钱就能买上一本,杂志和小册子才几毛钱。

Image

另外印象比较深的两个书摊,一个是老太太,摊子很小,收书时价格往往压得比较低,而卖书时价格又要点比较高,比较划算的方式是拿旧书去和她换。另一个是一个年轻的哥们,他的摊子一半是书,一半是文玩的小玩意,他那里比较多一些流行的小说,但是因为流行,所以价格也会略高一些。

后来城市综合治理不让摆摊,都让搬入一个商场楼上。再后来听说经过几次协商,又让摆了一段,不过没有再去过,现在已经没有了。

火车站附近的一个商场后面,那时也有一排书摊,和邮局后面的书摊比,这些书摊都很讲究的都是用木架支起来。上面是一排排的暂新的大厚书,这种书的好处是便宜,一般十块钱左右一本,而且看完拿过去加两块钱可以换一本新的,基本一大本就能搞定一套书的内容,比如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坏处就是一是字太小,基本都是小五号或者六号字,排得特别密,看着有点累,另外错别字比较多,最难受的是有的会缺内容。

Image

我在这里通过买一本然后加钱换的方式看完了金老爷子的全套武侠,当然当时辨认不清,也看了一些诸如《九阴九阳》《大侠风清扬》之类的伪作。古龙李凉也涉猎了一些。当然,碰到特别喜欢的,也会保留下来。

另外有两三家旧书店也经常光顾一些,一个是在大学旁边的胡同里,在这里淘到过两本少见的漫画,这就很难得了,因为是靠近大学,所以这里最多的是大学教材和专业书。能有漫画真的是意外的惊喜。

另外在道东花市边上曾经有三家旧书店,其实我不太爱去旧书店淘书,因为往往屋子较小书又多,翻找起来特别不方便。但也曾淘了一些老的集邮杂志和大众电影之类的杂志。这三家书店后来一个改卖茶叶,一个专卖文玩,另一家关掉了。

Image

由于各种原因,旧书摊已经随着过去的时光一起消失,再也没有到书摊上翻书淘书的快乐了。虽然现在电子书横行,但还是喜欢纸书拿在手里阅读的感觉,而旧书不仅仅是价格便宜,往往有些旧书的装帧,让人看上去就像是见到了一位老朋友。好在后来认识了孔网,坐在家中就可以逛到全国各地的书摊,淘书的快乐,只有爱书的人才会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