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文积累:«战国策»节选(挖空)

 柳该升书馆 2023-05-22 发布于广东
文章图片1

苏秦合从(苏秦游说六国联合对抗秦国的策略。秦在西,六国地处南北,故称合从),说韩王曰:“北有成皋[gāo]之固,西有宜阳常阪之塞,东有穰 [ráng]洧[wěi]水,南有陉[xíng]山地方(土地方圆)千里,带甲(披甲的将士)数十万。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出。(凭借)卒之勇,(通“披”)坚甲跖[zhí](踏)劲弩,带利剑,一人(抵挡)百。夫(凭借)之劲与大王之贤,乃欲西面(向西)(侍奉),(自称)东藩(东方的藩国),筑帝宫,受冠带(指帽子和腰带;借指缙绅、官吏和士族),(祭祀)(于)春秋交臂(叉手,拱手,因降服而恭敬)(臣服)焉,夫(使……羞辱)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后用来泛称国家)(被)天下笑,无(超过)此者矣。是故(因此)(希望)大王之熟计(仔细考虑)之也。“大王, 必求宜阳成皋今兹(今此)(献出)之,明年又(更加)求割地。与之,即无地以给之;不与,则弃前功,而后更受其祸。且夫(况且)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止境)。夫(用)有尽之地而(迎合)(止境)之求,此所谓(购买)怨而买祸者也。臣闻鄙语(俗语)曰'宁为鸡口(鸡喙[huì],常以喻低微而安宁之地位),无为牛后(牛屁股,比喻处于从属地位)’,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状语后置)? 夫以大王之贤,(拥有)强韩之兵,而有牛后之名,臣(私下)大王(感到羞耻)之。”韩王忿然(愤怒的样子)作色(改变脸色),攘臂(捋[luō]起袖子,露出胳膊)按剑,仰天太息(叹息)曰:“寡人(即使)死,必不能事秦。今主君(此处指对卿大夫的称呼)(把)楚王(教诲)(告诉)之,(恭敬地)(使……奉行)社稷(天下)(听从)。”

张仪连横(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游说)韩王曰:“韩地五谷(粮食)所生,(不是)(就是);一岁不(丰收),民不(通“餍”,饱)糟糠[zāo kāng](酒糟和谷皮);地方(土地方圆)不满九百里,无二岁之所食。(估计)大王之卒,(全部)不过(不超过)三十万,而厮徒(奴隶或仆役)负养(为公家运送给养的役夫)在其中矣。带甲(披甲的将士)百余万,千乘,万匹。秦马之良,戎兵(兵士,军队)之众,探前趹[jué]后(前蹄飞腾,后蹄猛蹬),蹄间三(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者,不可称数(计算)也。夫秦卒之与山东之卒也,犹孟贲[bēn](周朝时期的著名勇士)之与怯夫也;以重力相压,犹乌获(战国时秦国的大力士)之与婴儿也。夫(使……作战)孟贲、乌①之士,以攻不服(不臣服)弱国,无以异于(和……相比没有区别)堕[duò](落下;掉下)千钧之重,(聚集)鸟卵之上,必无(幸免)矣。诸侯(估计)兵之弱,食之(少),而听从人之甘言好辞(甜美动听的逢迎之辞),比周(集结,聚合)以相(掩饰)也,皆言曰:'听吾计则可以强霸(称雄;称霸)天下。’夫不(顾及)社稷之长利,而听须臾(一时)之说,诖[guà]误(贻误;连累)人主(君主)者,无(超过)于此者矣。大王不事,下甲(发兵)(占据)宜阳,断绝上地;东取成皋宜阳, 则鸿名之宫,桑林之苑,非王之(占有)(同“矣”,了)。夫(隔绝)成皋,绝上地,则王之国(被分割)矣。先事则安矣,不事则危矣。夫造祸(制造灾祸)而求福,计浅(计谋浅陋)而怨深,(违背)(顺从)(即使)欲无亡,不可得也。故(替)大王(考虑),莫如(不如)。”韩王曰:“客(有幸)而教之,请(比同)郡县,筑帝宫,祠春秋,称东藩,效宜阳。”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①孟贲是周朝时期的著名勇士,乌获是战国时秦国的大力士。

【参考译文】

苏秦为楚国组织合纵联盟,游说韩王说:“韩国北面有巩地、洛邑、成皋这样坚固的边城,西面有宜阳、常阪这样的关塞,东面有宛地、穰地和洧水,南面有陉山,土地纵横千里,士兵几十万。天下的强弓劲弩,都是韩国的产物,凭着韩国士兵的勇敢,穿上坚固的铠甲,脚踏强劲的弩弓,佩戴锋利的宝剑,一个人抵挡上百人,不在话下。凭着韩国的强大和大王您的贤明,竟然想要投向西方服事秦国,自称是秦国东方的属国,给秦王修筑行宫,接受封赏,春秋两季向秦进贡祭品,拱手臣服,使整个国家蒙受耻辱以致被天下人耻笑,没有比这更严重的问题了。超然客公众号 所以希望大王您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大王如果屈服于秦国,秦一定会索取宜阳、成皋。今年把土地献给它,明年又会得寸进尺,要求更多的土地。给它吧,又没有那么多来满足它;不给吧,就前功尽弃,以后遭受秦国侵害。况且大王的土地有穷尽,而秦国的贪欲却没有止境。拿着有限的土地去迎合那无止境的贪欲,这就是说自己去购买怨恨和灾祸啊。我听俗语说'宁为鸡口,无为牛后’现在大王您如果投向西方,拱手屈服,像臣子一样服从秦国,这跟做牛后又有什么区别呢?以大王您的贤能,又拥有这么强大的军队,却有做牛后的丑名,我私下里为您感到惭愧。”韩王气得脸色大变,挥起胳膊,按住手中的宝剑,仰天叹息:“我就算是死了,也一定不屈服于秦国。现在多亏先生把楚王的教诲告诉我,那么请允许我让全国上下听从吩咐。”

张仪为秦国连横游说韩王说:“韩国出产的粮食不是麦子就是豆子;如果哪一年收成不好,百姓就连酒糟和谷皮吃不上。土地纵横不到九百里,粮食储备也不够吃两年。估计大王的兵力总共不到三十万,其中连杂役和苦力也算在内了。而秦国的军队有百余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秦国战马优良,士兵众多,马的前蹄飞腾,后蹄猛蹬, 速度快到前后蹄之间一跃可以跨过三寻的,不可胜数。秦国的士兵与山东六国的士兵相比,犹如勇士和懦夫相比;用重兵压服六国,就像大力士乌获对付婴儿一般容易。用孟贲和乌获这样的勇士去攻打不驯服的弱国,就和把千钧的重量压在鸟蛋上没有不同,肯定不能幸免。各国诸侯根本不考虑自己兵力弱、粮食少的现状,却听信鼓吹合纵者的甜言蜜语,合纵家们结党营私相互掩饰,都说什么:'听从我的计谋就可以雄霸天下了。’却并不顾及国家的长远利益,只听信一时的空话,连累君主,这太严重了。大王如果不归顺秦国,秦必定发兵占领宜阳,断绝韩国上党的交通;东进夺取成皋和宜阳,那大王就将失去鸿台宫、桑林苑。秦军封锁成皋、截断上党,那大王的国土岂不是被分割开来了?先归顺秦国就能安全,否则就会招来祸患。那种正在制造灾祸却又想得到好报,计谋浅陋而结怨太深,违背秦国去顺从楚国的做法,哪能不灭亡呢?所以替大王您考虑,不如归顺秦国。韩王说:“幸承您的教诲,我愿意让韩国做秦国的一个郡县,修建秦王行宫,春秋助祭,作东方的藩臣,并将宜阳献给秦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