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透《道德经》

 名天 2023-05-22 发布于江西

1/

若论最精深的东方思想,当属《道德经》;若论最诗意的东方哲学,亦属《道德经》。

受《道德经》的哲学思想影响最大的,并非中国,而是日本。至少就日本美学而言,其核心即取源于《道德经》——「朴」。这个字在《道德经》中多次出现,本意是天然的木头,在《道德经》中的含义为:本真自在。日本美学将其进行了空间上的压缩,融入了悲剧色彩。
图片

在西方哲学界,《论语》是饱受嫌弃的,而《道德经》则广受赞誉。从根本上来说,《论语》之所以不被哲学家们认可,主要是因为其所呈现的思想缺乏深度,并且逻辑上也不够坚实。而《道德经》则涉及哲学的经典论域,包括形而上学、宇宙论、认识论、伦理学和政治哲学,且论述简洁,思想精妙,自成体系。

本文将以5000字来揭示《道德经》的哲学体系,读完即可把握这部“万经之王”的思想纲要。

2/

《道德经》全书5000字左右,基本是围绕10个概念而展开的,对这10个概念的诠释和延展形成了《道德经》隐秘的思想体系,这10个概念分别是:

第一存在:
本体论范畴:「有」「无」
认识论范畴:「名」「自然」
伦理学范畴:「德」「民」「治」「圣人」「无为」
图片
它们是理解《道德经》的10个关键点,共同构成了走进《道德经》的门。
3/

图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德经》第四章)

翻译

有一个东西,生成于天地之前。没有声音,没有形体。它独立存在而不改变,循环运行而不衰竭。可以看作是创生天地的母体。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祂,勉强给祂一个称号——「道」。我不知道是祂来自何处,但祂象征着天帝之前的存在。

9个关键点
1、混成。「道」来自混沌,混沌是为未知的一种形象表述——即,「道」来自于未知。
2、天地。此处的天地不应局限于人的头顶和脚下,而应该进一步扩展为宇宙间的空间和实体,因为「道」是宇宙性的。
3、寂寥。看不见听不着,否定了「道」作为具象事物的存在。
4、独立。有别于「道」之外的事物,除了「道」以外,其他任何已知的事物都是依附于某个关联的,此处强调「道」的唯一性。
5、周行。「道」是运动,扩张,并自足。

6、道。这个字的构成是行走和思考。

图片

7、天下母。强调「道」作为宇宙开端的存在,强调「道」的创生特性。

8、谁之子。疑问,即「道」来自何处,是什么创生了「道」?

9、天帝。「道」的人格化表述,从「天帝」到「道」,是从神秘走向理性。

5个特性

1、抽象性:「道」是非具象的存在,象征着宇宙初始的力量;
2、运动性:「道」是运动的,且永不停止,「道」即运动本身;
3、创生性:「道」是宇宙的母体,「道」创生了宇宙,宇宙从「道」开始;
4、独立性:独立方能不改,进一步描述其创生性;

5、未知性:我们只能思议「道」之后的世界,而无法获知「道」之前的世界。

综上,「道」乃是第一存在,来自于未知,是宇宙之初始,无限运动和扩张,进而创生万物,成为宇宙万物运行规律之源头。

图片

图片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道德经》第一章)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道德经》第四十章)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第十一章)
翻译

定义「无」这个概念为时空的原初;定义「有」这个概念为世间万物的本源。因此,寻常的「无」中,可领悟「道」运行的奥妙;寻常的「有」中,可探察「道」运行的痕迹。天下万物都来自于「有」,而「有」来自于「无」。所以「有」产生价值,「无」发挥功用。

3个关键点
1、天地之始。天地即是物,天地从「无」开始,即「无」形成了天地,那么「无」即事物的一种存在形式,区别于「有」,象征规律、力量等抽象事物。
2、万物之母。所有事物的本体,即根本元素。西方的“地水火风”,中国的“金木水火土”,生成事物的最初元素。事物的一种存在形式,象征具象的物质。

3、有生于无。宇宙最初是“无形”的,而后生成“有形”世界。

2个特性

1、本源性:「无」「有」是事物的两种存在形式,可以理解为抽象和具象,物质与能量,波和粒子等。

2、转化性:当条件具备,「无」「有」可相互转化,这种转化是「道」的具体表现。

综上,「无」和「有」是宇宙中的两种存在形式,二者可转化,这是本体论范畴。

图片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图片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道德经》第十七章)

翻译

人遵从于地,地遵从于天,天遵从于道,道遵从于其本能。事情完成,有了结果,大家说:“我们本来如此。”

2个关键点
1、道法自然。「道」的核心是运动,运动是「道」的本能,是自发自足的。

2、我自然。人的核心是探索,探索是人的本能,是自发自足的。

2个特性
1、第一性:宇宙的本源。

2、本源性:万物的根性。花开花谢,四季轮回,生老病死,皆谓自然。

综上,自然即万物之根性。

图片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德经》第一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道德经》第十四章)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翻译

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祂,勉强给祂一个称号——「道」,勉强形容祂为「大」。定义「无」这个概念为时空的原初;定义「有」这个概念为世间万物的本源。看祂却看不见,命名为「夷」;听祂却听不见,命名为「希」;摸祂却摸不到,命名为「微」。从远古到今日,对于「道」的描述一直存在,进而能探究万物的初始。

3个关键点
1、非常名。不同于寻常的描述,强调事物的晦暗难懂,不常见。
2、强为之名。强调「名」的重要性,「名」是认知事物的途径。

3、其名不去。强调「名」的传承性和普遍性。

3个特性
1、传承性:我们对于事物的描述是基于过去人们对于事物的描述。
2、必要性:「名」必须存在,否则我们将回归愚昧。
3、普遍性:凡事物皆有「名」,人的认知需要建立在「名」的基础上。

综上,「名」即概念,是对事物的描述或称谓,「名」是形式,「道」是本质,「名」是理解「道」的途径,同时也又是体悟「道」的障碍。这是认识论范畴。

图片

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第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道德经》第三十八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翻译

「道」可以行走,但不是像走平常的路;大德的样子,是全然遵从于「道」。失去「道」而后有「德」,失去「德」而后有「仁」,失去「仁」而后有「义」,失去「义」而后有「礼」。狂风刮不了一整天,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在决定着这些?天地。天地尚且不能维持长久,更何况是人呢?所以,遵从「道」的时候就象征着「道」;遵从「德」做事的时候就象征着德。

2个关键点
1、惟道是从。「德」依附于「道」,是「道」的形而下,「道」是规律,「德」是遵循规律。

2、从事於德者同於德。「道」不可得,只能无限接近,尽可能遵循。遵循「道」的时刻,即是当下的「德」

2个特性
1、依附性:不存在独立的「德」「德」「道」的衍生。

2、即时性:当遵循「道」的那一刻,则在那一刻成为「德」的化身,随后回归到本性。

综上,遵道即为德,道不可得,德性的完满来自于无限趋近。这是《道德经》伦理学的基本原则,顺应规律,持续完善。

图片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道德经》第二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抱一为天下式。(《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道德经》第七章)为腹不为目。(《道德经》第十二章)

翻译

正因如此,圣人没有自我意志而全然遵循规律,不言不语而只是自在的存在:万物自然生长而不推辞,创造事物而不占有,有所行为而不在乎,有所结果而不停留。圣人无所谓仁慈,对待所有人如同刍狗一样(任凭其自在生灭)。坚守运动,正因如此,圣人不分先后,受到世俗追随而成为方向;圣人没有“存灭”,受到世俗追随而形成影响。圣人只满足基本需求,远离奢靡需求。

3个关键点
1、无为之治。圣人的核心即是无为之治,遵从规律而为。
2、圣人不仁。圣人是反人格的,即,不具有意志,唯规律是从。

3、抱一为天下式。一即运动。圣人坚守运动,即坚守变化,与时与境偕行。

2个特性
1、反人格属性:圣人无人格,走向圣人的路即消灭人格。

2、无意志属性:圣人无意志,走向圣人的路即消灭意志。

这是《道德经》中所预设的完美人格——非人格。圣人是绝对遵「道」的,遵「道」即为「德」,圣人是「德」的人格化身,但却是反人格的。圣人的根本属性是「无为」,即全然顺应规律行为。注意,圣人不是人,而是人的伦理榜样。

图片

图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翻译

为学时需要不断增加信息和概念;为道时需要不断减少信息和概念。持续不断的反复减少,最后达到「无为」的状态。如果能做到「无为」,则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2个关键点
1、为道日损。为学和为道是递进关系,通过概念走向实质,放下概念与实质融为一体,所以减损的内容是概念——名,减损得越彻底,越接近本质。

2、无为而无不为。只要能够按规律办事,没有什么是不能做的。无不为的前提是无为,即符合规律,如果不能符合规律,就会有诸多不可为。

1个特性

1、渐进性:无为是渐进的,从有为到无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无限趋近而不至。

「无为」是全然遵「道」的,遵「道」即为「德」,无为是「德」的具体实践,是走向「德」的具体路径。按照规律做事有程度,从 “不能按规律” 到 “尽量按规律” 再到 “完全按规律”,是一个伦理学和方法论之双重意义上的进化。

图片

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道德经》第三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道德经》第十九章)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翻译

不刻意追逐优秀,使人不攀比;不刻意追逐稀有之物,使人不僭越;不刻意追逐能激发欲望的事,使人内心平静。摒弃圣贤和智慧,我能获得大量益处;摒弃仁义道德,我会回归孝慈之天性;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从而降下甘露,人们不必指使而会自然的均匀。

2个关键点
1、民心不乱。民在《道德经》中可以有两种理解,其一是自我,其二是百姓(被治理者),所以此处既可理解为自我内心不混乱,亦可理解为百姓的心不乱。

2、民莫之令而自均。民莫之令即无需指令,天地运行不以人的意志转移。

2个特性
1、自我属性:民是自我的,非天然的,是意志属性的,区别于非意志的圣人。

2、被管理属性:无论民是自我,还是百姓,都具有被管理的需要。

「民」即是芸芸众生,是人的原初,象征着自我意志,象征着妄为的冲动。「民」通过「治」而走向自我完善,目标是圣人。

图片

图片

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第六十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德经》第三章)

翻译

治理大国,就像煎烹小鱼(不瞎折腾,小心谨慎)。正因如此,圣人的管理是这样的:使人内心保持空虚,满足人们的基本欲望,弱化人们的自我,强健人们的体魄。顺应规律行事,则处处皆管理。

2个关键点
1、圣人之治。可理解为圣人的自我管理特点,空虚自我的内心,满足自我的本能,弱化自我的意志,强化自我的体魄。

2、为无为。治即管理,或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需要遵从规律。

2个特性
1、实操性:治需要实际操作,是实践,不是理解。

2、目的性:治的前提是目标,圣人之治的目标是淡化目标,融合于「道」

」是一种实践,是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正当行为,一种趋向于完善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体悟」,体悟无为」,走向「圣人」。

加入读书会▼穿透表象,洞见生活

图片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3/
围绕以上10个核心概念,可对《道德经》的思想脉络做如下概括:

」是第一存在,第一本体,第一因,象征着宇宙第一推动力,祂唯一的特性即是运动,这是一种本能,即“道法自然”。自然即自发自在。在运动过程中创生,这是世界的两种存在形式,可理解为规律和实体,能量和物质,抽象和具象等二元概念对子。遵即为的核心是无为,即顺应规律,顺应」。无为圣人」的行动特性,「圣人是一个非人格的设定,是人的必然目标,只能无限趋近,但无法到达。圣人可以引申为一种神圣性,是一种超越性的秩序。而则可以引申为自我,自我趋向于圣人」,构建内在秩序以完成对神圣性的垂首,这个过程即是,可理解为自我管理和构建。自我管理的目标是淡化意志。而以上这些概念,这些描述和表达,皆属于」的范畴,是认知事物的必然途径,但却非事物本身,并且极有可能会成为人们认知事物的隐形障碍。而这一切的背后,永恒的运行着。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